Вы находитесь на странице: 1из 9

常州市 2009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情况调查

地理 2009 年 3 月

命题单位: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说明:本试卷分第 1 卷(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和第 1I 卷(综合题)两部分‘,满
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第1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图 l 中 a 表示晨线,b 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2.北纬 38°一开阔平地上,在楼高为 H 的楼房北面盖新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正午太阳


光 线不被遮挡,两楼距离应该不小于
A.H×tan(90°-38°) B.H×tan(90°-38°-23°26′)
C.H×cot(90°-38°) D.H×cot(90°-38°-23°26′)
3.下列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地域文化类型,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
差异。其中能反映“荒漠一绿洲文化”的是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图 3),完成 4~6 题。

4.图中 A—B—C 三地陆地自然带依次是


A.温带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 B.温带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C.常绿阔叶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D.荒漠带、草原带、落叶林带
5.有关图 3 中 A、B、C 三地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的正确说法是
① 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差异 ②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差异 ③三个
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更替 ④三个自然带由低纬向高纬更替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图 3 中 C 地区塔里木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夏季
A.降水丰富 B.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
C.地下水补给丰富 D.湖泊水补给丰富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图 4 是“人类社会
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回答第 7~8 题。

7.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时代
A.原始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环境文明
8.决定农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 B.资金 C.技术 D.土地
9.图 5 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 6,
回答 10~12 题。

lO.如果该图为中纬大气环流模式,S 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一般来说,G 处为多雨地带,H 是少雨带
B.H 处气压低于 E 处
C.②气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偏转成西北风
D.G 气压带与风带②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1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 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②环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大
B.G 为海洋,H 为陆地
C.环节③表示植物蒸腾作用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和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12.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 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读某地一周内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图 7),回答 13~14 题。

13.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14.该天气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图 8 为我国某地区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 15~16 题。

15.图中甲地反映的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16.图中地貌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海浪作用
17.2008 年,我国南方地区遭受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如果要确定在雪灾中被困车辆的准
确位置,优先选用的技术是
A.GPS 技术 B.GIS 技术 C.RS 技术 D.WPS 技术
18.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19.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长期高强度棉花种植——土地退化
B.矿产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废气——酸雨污染
D.氟氯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
随着全球能源供应 El 趋紧张,开发生物燃料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
读“汽车争抢玉米”(利用玉米制造乙醇)的漫画(图 9),回答 20~2l 题。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燃料优势的是
A.原料丰富 B.属于可再生能源
C.开发技术难度低
D.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较汽油小
21.我国没有仿效发达国家大量利用玉米制造乙醇,其
原因有 ① 人口多,对粮食需求量大 ② 畜牧业发展需要
大量的玉米作为饲料 ③ 技术水平较低,产品成本高 ④
常规能源人均占有量大,不需要利用玉米生产能源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图 10),回答 22~23 题。
22.目前在我国一些下岗工人较多的中小城市,注重发展的工业部门应是
A.模式一 B.模式二 C.模式三 D.模式四
23.与模式一到模式四相对应的工业依次是
A.电视机装配厂、纺织厂、印刷厂、食品厂
B.炼铝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制糖厂
C.精密仪表厂、面包厂、水产品加工厂、制鞋厂
D.核电厂、啤酒厂、汽车制造厂、水果罐头厂
图 11 是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24~25 题。

24.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 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③ 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
④ 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5.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26.下列关于山西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B.山西省应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全面取代重化工业
C.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的产业链
D.山西省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分布范围广,全省 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27.热带雨林中土壤贫瘠的根本原因是
①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
的植物体内 ②高温多雨的气候,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强 ③植物生长速度快 ④岩石 风
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C.②④
图 12 是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回答 28~29 题。
28.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地广人稀
29.城市 P 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30.图 13 表示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判断我国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自身的做法,
正确的是

A.全面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B.大力引进处于衰退期的产业
C.重点发展劳动力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D.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用“A”。错误的用“B”表示出来 。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lO 分。(将答案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答案

31.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24 小时,即一个恒星日。
32.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
33.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转化成沉积岩。
34.由于洋流和地形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面积广大。
35.工程建设中,开凿隧道应该选择在向斜地质构造部位。
36.我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37.荒漠化就是荒漠扩张。
38.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39.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40.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第Ⅱ卷
三、综合题:3 大题,共 30 分。
41.图 14 表示某时刻全球昼夜分布状况,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 分)

(1)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节气),地球即将运行到公转轨道的_______ (近日、远日)点附
近。
(2)此刻 A 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度;该日 B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度,全球正午太
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日,C 点的夜长是______小时,ABCD 四点中出现极昼现象的是________点。
42.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图 15),回答下列各题。(12 分)

(1)甲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c 和 d 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
别是:______和______。
(2)比较:甲和乙所示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差异。
区域 生产规模 商品率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


(3)a区域对应的是图16中的__________ (填字母)气候类型。
(4)a和b区域气候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________灾害
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
43.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图17),回答问题。(11分)

(1)每年7、8月份,图示地区常出现_________天气,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了我国最完善的城市体系,其中_________是服务范围最大的城
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属于图18中甲、乙、丙三种模式中的_______类型。

(3)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区域,试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发展工业
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7中A湖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请提出避免该湖泊“蓝藻”爆发的措施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三角地区工业发达,但能源不足。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Вам также может понрав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