Вы находитесь на странице: 1из 3

撰 寫 人 : 郭 慧 英 (Ph. D.

student of Sociology Departmen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inghamton)

題目:從蔗糖看社會:
評介 S Mazumdar, Sucheta. Sugar and Society in China: Peasants, Technology, and
the World Marke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98

沙中見世界,不只是一句生活箴言,更是一派認識社會的切入點。繼人類學者西
德尼‧敏茲(Sidney W. Mintz,1922-)在 1985 年推出的經典著作《甜食與權力﹕
論糖在現代歷史裡的角色》(Sweetness and Power: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企鵝出版社) 之後,這是另一部以糖論史的研究 。如 果說敏茲一書的動
機源自於「為何英國人吃了這麼多糖?」那麼,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中
國歷史系教授蘇薛塔‧瑪祖達爾(Sucheta Mazumdar),在《糖與中國社會 ﹕鄉
民、技術與世界市場》(Sugar and Society in China: Peasants, Technology, and the
World Market, 哈佛大學亞洲中心出版 )一 書則起自這樣的好奇 ﹕「為何中國人
不大吃糖?」 。

敏茲的著作論證十七世紀以降西印度群島殖民糖業的發展,如何促成工業
化過程中的英國消費大量的糖﹕ 蔗糖成為英國新興無產階級平價卡路里的來源
如此大大降低了勞動力再生產的成本。而在這部著作中, 瑪祖達爾則從中國糖
生產的蓬勃和糖消費並未顯著增加的觀察出發,細究其背後所蘊涵的政治、經濟
和社 會關係。她循著敏茲的研究,以糖的消費作為工業化的指標,從而點出中
國並未依著西方發展的模式--特別是從工業革命引發的。從吃糖這種日常生活現
象入手,縈繞全書的關懷卻是承續著李約瑟 (Joseph Needham) 、 馬克‧歐文
(Mark Elvin)的大哉問﹕中國近世發展的瓶頸在哪裡?

儘管這是一部中國社會發展的研究,作者並未將視野局限在中國本身。她鋪
陳十六世紀以降中國糖在東亞 、東南亞以及亞歐貿易中的角色,以及糖在近世
國際市場與殖民主義裡的重要地位。對糖的商品特性的觀 照,使她並沒有將中
國糖與社會的討論孤立起來思考,而是與世經濟與技術發展相互呼應。在這樣的
架構 下,她思考中國近世發展歷程所提出的結論是 ﹕中國在本世紀的「落後」,
並不是中國本身的停滯,而是相對於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成長速度比較而言的。至
於影響中國近世發展速度的關鍵,她特別強調生產的 社會關係,特別是有關社
會財產制度的部份。

瑪祖達爾的主要論點是,清朝以土地稅為主的賦稅制度,確立了以佃農家
戶(Household)為主體的生產形 態。這種小規模的生產單位同時符合了地主和
佃農兩造之間的利益。就佃農而言,承擔繳稅的地主因不需 直接從事耕種,遂
給予佃農極大的自主權?從生產工具的擁有到種物的選擇;而就地主來說,由於
他們 可以單從收租當中獲利,也毋須親身介入生產過程 。作者指出,這種「新型
態農業社會」 (newtype of rural society)所造成的結果是:一方面佃農能夠因應高
度商業化的社會環境,種植市場作物的糖,而非維生作物的米;然而另一方面,
家庭小農的維生邏輯則主要是將單位面積產能予以極大化,而非是努力提高單
位勞動力的生產效率;同時在資金缺乏的情況下 ,他們也並沒有能力投入生產
技術的改良。因此,造成的結果是生產技術上的故步自封。

為了強調佃農家戶在蔗糖生產技術創新方面的限制,瑪祖達爾將當時中國
兩大糖產區(廣東與台灣)的糖 業發展經驗做對照,並提出下面的關鍵課題 ﹕
何以同樣以家庭小農為蔗糖栽種生產模式的主體,但在廣東和台灣兩地則分別
產生了不同的發展結果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英國工業資本在香港的投資,突顯
了廣東蔗糖生產的低效率與高成本,從而使廣東蔗糖終於被爪哇和菲律賓殖民
農場蔗糖所取代,証明了「小規模種植和小規模加工製造的結合,不再是可行的
安排。」( 頁 384)然而,對比之下,日據時期台灣的農業結構則發生了「蛻變」
(metamorphosis ),特別是引進新的「產業架構」(industrial framework)的變
化最為重要( 頁 375)。瑪祖達爾認為﹕「小規模蔗糖耕作與集中化加工製造並
未相互衝突。由於加工製造者和蔗糖栽種者都同時受制於新的蔗糖產業架構,因
此蔗糖單位耕種規模過小的負面影響便不再那麼關鍵。日據時台灣蔗糖加工業的
成功,反映出生產關係上 的根本的轉變:蔗糖栽種者和蔗糖工業家之間的直接
聯繫。」( 頁 382 )。

對瑪祖達爾而言,台灣糖業的持續發展以及廣東糖業的無以為繼,兩者在
商品生產發展上的差別結果,取決於產業資本是否能夠主導蔗糖商品生產過程
中的生產邏輯 。在這樣的對照中,作者將引進外來產業結構視為對蔗糖生產的
正面貢獻,而社會既有生產制度則被當成是阻礙產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依筆者
淺見,作者對台灣家戶生產的觀察和分析雖有說服力,但仍則有些值得商榷之。
特別是瑪祖達爾本書並未參照一本重要著作:柯志明《日本殖民主義在台灣 》
(Japanese colonialism in Taiwan : land tenure, development, and dependency,1895-
1945,Westview Press, 1995),柯氏該書即已具體闡明過台灣家戶農場生產方
式在當時依然具有其它生產方式難以匹敵的較高生產量的事實,這個事實正是
台灣家戶小農場在日本工業資本衝擊下仍然能夠挺立不搖的主要原因。瑪祖達爾
和柯志明同樣強調「社會形構」其實是商品生產與產業發展的基石;然而,相較
於柯氏的研究,瑪祖達爾對日本工業資本「主導」台灣蔗糖小農生產的陳述即略
顯粗糙,未能進一步細探存於二者間的複雜關係。

儘管如此,本書從問題的設定到資料的呈現則皆有可觀之處。尤其這部論證
南中國社會形構與商品生產的著作,並未局限於一時一地的討論,作者從十六
世紀以降中國糖在東亞、東南亞海域貿易的角色切入,她的分析格局一直是放在
世界經濟與生產技術發展的宏觀歷史脈絡中,而正因為這樣的宏觀格局,使得
本書雖然只由分析蔗糖這樣一種單一農產品入手,但卻仍然能夠「從蔗糖看社
會」,將近世中國與世界發展連繫起來,做成具有說服力而又饒富意義的學術對
話。

Вам также может понрав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