Вы находитесь на странице: 1из 38

概述

    泡沫灭火系统(以下简称泡沫系统)主要由消防水泵、泡沫灭火剂储存装置、泡沫比例混
合装置、泡沫产(发)生装置及管道等组成。它是通过泡沫比例混合器将泡沫灭火剂与水按
比例混合成泡沫混合液,再经泡沫产(发)生装置制成泡沫并施放到着火对象上实施灭火
的系统。泡沫体积与其混合液体积之比称为泡沫的倍数,按照系统产(发》生泡沫的倍数不
同,泡沫系统分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以下简称低倍泡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以下简称中倍泡沫系统)、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以下简称高倍泡沫系统)。
    低倍泡沫系统被广泛用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使用甲、乙、丙类液体的场所,并早已成
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及石油化工装置区等场所的消防主力军。
高倍、中倍泡沫系统是继低倍数泡沫系统之后发展起来的泡沫灭火技术。八十年代,
我国开发了高倍数泡沫灭火剂和系统设备,九十年代颁布了《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设计规范》,高倍泡沫系统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推广。
本章主要是依据现行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及有关灭火试验编写的,包括泡沫灭火剂、
泡沫系统类型与选择、泡沫系统设备、储罐区低倍泡沫系统设计、泡沫喷淋系统与泡沫­水喷
淋系统设计、泡沫炮系统设计、高倍与中倍泡沫系统设计、泡沫系统使用与维护等方面内容。
它不能代替“规范”使用,当设计泡沫系统时,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进行。

第一节 泡沫灭火 剂

1.1 泡沫灭火剂的由来与发展
泡沫灭火剂的发展始终贯穿于泡沫灭火技术的发展,泡沫灭火剂的沿革从一个侧面记
载着泡沫灭火技术的发展轨迹,所以了解泡沫灭火剂的发展史,有益于我们了解或掌握泡
沫灭火技术。
19 世纪,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及其产品的火灾频频发生,传统灭火剂 ­ 水对其
无能为力,所以从 19 世纪末人们就致力开发扑救液体燃料火灾的方法和灭火剂。1900 年劳
兰特发明了由硫酸铝水溶液与碳酸氢钠及皂角草素水溶液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化学泡沫的
灭火方法,在此基础上,1925 年厄克特研制出了干法化学泡沫,在工业上得到了应用。1937
年萨莫发明了用天然蛋白质水解制取蛋白泡沫灭火剂的方法,泡沫灭火技术得到了里程碑
式的发展,1939 年德国的戴姆勒又研制出了金属皂型抗溶蛋白泡沫灭火剂。1954 年英国的
艾斯诺和史密斯发明了高倍泡沫灭火剂。为了安全,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用蛋白泡沫
进行油罐液下喷射泡沫灭火试验,因蛋白泡沫疏油性差而未成功,出于技术需要开始研制
新的泡沫灭火剂。美国获取英国的试验信息后也进行了该项技术的研究,1964 年图夫等人
率先以氟碳表面活性剂和碳氢表面活性剂为基料成功研制出了普通水成膜泡沫灭火剂,该
泡沫灭火剂表现出了灭火快、储存时间长及对灭火设备适应性强等卓越性能,被世界各国所
认可。1965 年英国 ICI 公司采用向蛋白泡沫灭火剂中添加氟碳表面活性剂的手段开发出了氛
蛋白泡沫灭火剂,克服了蛋白泡沫灭火剂的缺点并将灭火效力提高了一倍。 1972 年美国人
奇萨在普通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基础上,添加了一种抗醇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了抗溶水
成膜泡沫灭火剂(AFFF/AR),也称多用途水成膜泡沫灭火剂。70 年代末英国 Angus 公司
以水解蛋白为基础,通过添加适宜的氟碳表面活性剂研制出了成膜蛋白泡沫灭火剂。
我国 60 年代前以化学泡沫为主,60 年代后才出现了蛋白泡沫,70 年代研制出了氟蛋
白泡沫,此后又对蛋白、氟蛋白泡沫灭火剂的生产配方和工艺进行了改进,并陆续研制出了
普通水成膜泡沫和抗清水成膜泡沫、合成抗溶泡沫、抗溶氟蛋白泡沫、高倍泡沫、成膜氟蛋白
泡沫和抗溶成膜氟蛋白泡沫等泡沫灭火剂。
世界各国均已淘汰了化学泡沫,并且扑救石油灭灾主要使用氟蛋白泡沫灭火剂和水成
膜泡沫灭火剂。由于水成膜泡沫灭火剂中氟碳表面活性剂在生产和使用环节上存在环保问题,
美国 3M 公司已于 2000 年 5 月停止生产其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目前泡沫灭火剂的发展趋势
还有待观察。

1.2 泡沫灭火剂的基本组分及其作用
1.2.l 发泡剂

第 1 页 共 38 页
发泡剂是泡沫灭火剂中的基本组分,多为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物质,作用是使泡沫灭
火剂的水溶液易发泡。
1.2.2 稳泡剂
稳泡剂多为一些持水性强的大分子或高分子物质,它能提高泡沫的持水时间,增强泡
沫的稳定性。
1.2. 3 耐液添加剂
耐液添加剂多为既疏水又疏油的表面活性剂和某些抗醇性高分子化合物,使泡沫有良
好的耐燃料破坏性。
1.2.4 助溶剂与抗冻剂
助溶剂与抗冻剂一般为一些醇类或醇醚类物质,使泡沫灭火剂体系稳定、泡沫均匀、抗
冻性好。
1.2.5 其它添加剂
泡沫灭火剂中还有泡沫改进剂、防腐蚀剂、防腐败剂等添加剂。所有泡沫灭火剂配成预混
液后,有效期会大大缩短,尤其是蛋白类泡沫灭火剂,很快会腐败,所以通常应以原液状
态储存。

1.3 泡沫灭火剂分类
1.4 灭火机理
低倍数泡沫的主要灭火机理是通过泡沫的遮断作用,将燃烧液体与空气隔离实现灭火。
高倍数泡沫的主要灭火机理是通过密集状态的大量高倍数泡沫封闭火灾区域,以阻断新空
气的流入达到窒息灭火。由于泡沫中水的成分占 97%以上,所以它同时伴有冷却而降低燃
烧液体蒸发的作用,以及灭火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的窒息作用。中倍数泡沫的灭火机理取决
于其发泡倍数和使用方式,当以较低的倍数用于扑救甲、乙、丙类液体流淌火灾时,其灭火
机理与低倍数泡沫相同;当以较高的倍数用于全淹没方式灭火时,其灭火机理与高倍数泡
沫相同。
1.5 泡沫灭火剂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1.5.1 蛋白泡沫灭火剂(P)
蛋白泡沫灭火剂是由动物的蹄、角、毛、血及豆饼、草籽饼等动、植物蛋白质水解产物为基
料制成的泡沫灭火剂。其优势在于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泡沫稳定性和持水性及
抗烧性好,一般适于咸水、海水等。它不适用于液下喷射泡沫系统,储存期较短,质量好的
蛋白泡沫灭火剂储存期在 5 年以上,我国目前的蛋白泡沫灭火剂一般储存 2~3 年。蛋白泡
沫灭火剂适用于扑救诸如原油、汽油、柴油、苯、甲苯等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火灾,也可
扑救如纸张、木材等 A 类火灾。(ansul 资料显示其该类产品可以保存 25 年)
1.5.2 氟蛋白泡沫灭火剂(PP)
在蛋白泡沫灭火剂中添加氛碳表面活性剂制成了氟蛋白泡沫灭火剂,由于氟碳表面活
性剂的表面张力较低,并具有较好的疏油性,所以氟蛋白泡沫灭火剂与蛋白泡沫灭火剂相
比,其泡沫流动性与封闭性好,灭火效力提高了一倍,可用于液下喷射泡沫系统,并能与
干粉联合使用。
1.5.3 抗溶氟蛋白泡沫灭火剂(FP/AR)
抗溶氟蛋白泡沫灭火剂是在氟蛋白泡沫灭火剂的基础上添加了高分子多糖和其它添加
剂等制成的,它兼有氟蛋白泡沫灭火剂和凝胶型抗洛泡沫
1.5.4 成膜氟蛋白泡沫灭火剂(FFFP)
    成膜蛋白泡沫灭火剂以水解蛋白为基础,添加适宜的氟碳表面活性剂制成的,它具有蛋
白灭火剂抗烧性能好的优点,同时还具有成膜性,它作为高性能的氛蛋白泡沫灭火剂可配
非吸气式泡沫喷射装置使用。由于它的基料为水解蛋白,储存期与蛋白泡沫灭火剂相同。
1.5.5 抗溶成膜氟蛋白泡沫灭火剂(FFFP /AR)
    抗溶成膜氟蛋白泡沫灭火剂是在成膜氟蛋白泡沫灭火剂的基础上,添加高分子抗醇化合
物制成的,主要用于扑救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火灾,当扑救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火
灾时,可视为普遍成股氛蛋白泡沫灭火剂。
1.5.6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AFFF )

第 2 页 共 38 页
      普通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是以氛碳表面活性剂和碳氢表面活性剂为基料制成的。由于所用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较低,泡沫析出的混合液能在所保护的非水溶性液体表面上形
成一层具有隔绝空气和降温作用的防护膜,增强了泡沫的流动性和流油性,同时增强了泡
沫的封闭性和抗复燃性,因此其灭火效力不仅与泡沫性能有关,还依赖于其防护膜的牢固
性。水成膜泡沫灭火剂与蛋白类泡沫灭火剂相比,灭火性能较好,但抗烧性能较差;由于它
是合成原料制成的,其储存期较长,通常可储存 15~20 年。它能与干粉灭火剂联合使用,
适用于液下喷射泡沫系统,还适用于非吸气型泡沫喷射装置。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主要适用于扑灭汽油、煤油、柴油、苯等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火灾,
由于其渗透性强,对于 A 火灾它比纯水的灭火效率高,所以也适用于扑灭木材、织物、纸张
等 A 火灾。
 1.5.7 抗溶水成膜泡沫灭火剂(AFFF/AR)
抗溶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是在普通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基础上,添加一种抗醇的高分子
化合物制成的,它在灭非水溶性液体火灾时,具有普通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成膜特点,在
灭醇、酯、醚、醛、酮等水溶性液体火时,在燃料表面上能形成一层高分子胶股,保护上面的
泡沫免受极性液体脱水而导致的破坏。它主要用于扑救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火灾,也可用
于扑救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火灾和 A 类火灾。
1.5.8 合成型抗溶泡沫灭火剂(S/AR)
1974 年美国奇萨以触变形多糖作为抗醉剂,制成了凝胶型抗溶泡沫灭火剂,我国于 80
年代研制出多糖和凝胶型抗溶泡沫灭火剂。凝胶型抗溶泡沫与水溶性液体接触时,泡沫中的
多糖凝聚并在水溶性液体燃料上形成一层波膜,保护上面的泡沫免受极性液体脱水而导致
的破坏。凝胶型抗溶泡沫主要用于扑灭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火灾。

1.6 泡沫灭火剂的主要性能
    为了保证质量,多数国家制订了泡沫灭火剂技术标准,对泡沫灭火剂的性能进行了规定。
我国现行标准在对泡沫液理化性能的要求上与 ISO 标准基本相同,但对其泡沫性能的要求
及其检测试验条件有较大差异,目前我国正在着手修订有关技术标准,预计修订后会有所
接近。
泡沫的主要性能为:泡沫倍数、析液时间、灭火时间、抗烧时间。低倍数泡沫与中、高倍
数泡沫在检测试验方法、检测项目和指标上是有别的,详见有关标准。

                        第二节泡沫 系统类型 与选择


    本节按立式储罐区低倍泡沫系统、泡沫喷淋系统与泡沫一水喷淋系统、泡沫炮系统,中倍
与高倍泡沫系统的层次,对其系统类型与选择分别进行论述,力求清晰、简捷。
2.l 储罐区低倍泡沫系统
    低倍泡沫系统诞生以来,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一直是其主要应用场所,本章重点内容就
是储罐区低倍泡沫系统。
2.1.1 储罐的基本结构
    70 年代以前,出于某种需要,我国建造了一批地下掩体(覆土)储罐、地下钢筋混凝土
储罐及半地下储健。建造地下掩体(覆土)储罐工程量大、耗资也大,70 年代中期后我国已
不再新建此类储罐;钢筋混凝土储罐火灾危险性较大,我国已发生了多起该类储罐大火,
其中包括颇具影响的黄岛油库火灾,而且建造该类储罐施工期长,投资一般比金属储罐还
大,所以 70 年代后我国逐步淘汰了该类储罐。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地上立式金属储罐,其
有固定顶、外浮顶、内浮顶储罐三种类型。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储罐区泡沫系统,本节对三种
立式金属储罐的基本结构和保护面积加以介绍。
2∙1∙1∙l 固定顶储罐
    固定顶储罐是指在金属圆柱型储罐上安装了一个固定的拱形(或锥形)金属顶的储罐
(见图 2.1.1.1)。固定顶储罐的罐顶中央通常设置呼吸阀,以保持罐内为常压。为控制
固定顶储罐爆炸着火时在罐顶与罐壁处爆裂泄压,使可燃液体仍能保存在储罐内,避免火
灾范围进一步扩大,其罐顶与罐壁间采用弱焊接。
    固定顶储罐相对较危险,火灾案例最多,所以目前除储存原油外,多用来储存乙类和丙

第 3 页 共 38 页
类液体。目前使用的固定顶储罐,其直径一般在 35MM 以内,直径更大的很少。固定顶储罐
的蒸发面积为其横截面积,其发生火灾时是在整个液面上燃烧的,所以保护面积应按其储
罐的横截面积计算。
2∙l∙l∙2 外浮顶储罐
    外浮顶储罐(以区别内浮顶储罐,有些英语译文译为敞口浮顶储罐)是指在圆柱形金属
储罐内安装了一个随液面上下浮动之罐顶的储罐。为使浮顶浮动自如、避免卡住,浮顶与储
罐内壁间的密封不可能十分严密,所以一般不用它储存轻质易燃液体,多用来储存原油。正
常条件下浮顶与所储存的液体直接接触,没有气相空间,其安全性较好;与其他类型储罐
相比,它的容积易于做大。正是由于外浮顶储罐在上述方面的优势,它被广泛使用,且容积
大型化,建造容量 100000M3 (直径约 80m)及其以上的外浮顶储罐已较为普遍。
目前外浮顶储罐普遍采用钢制浮船式和双盘式结构的浮顶(见图 2.1.1.2A、图
2.1.1.2B),这些储罐一般只在环形密封处着火,发生全液面火灾的几率极小,其低
倍泡沫系统主要针对扑灭环形密封区域的火灾而进行设计安装。本章所述外的浮顶储罐泡沫
系统设计就是建立在保护其环形密封区基础上的。

2∙ 1∙l∙3 内浮顶储罐
    通俗地讲,在固定项储罐内又设置了一个随液面上下漂浮之浮顶的储罐称为内浮顶储罐
(见图 2.1.1.3)。由于内浮顶储罐为双重罐顶结构,其屏蔽性较好,比前两种储罐的
火灾危险性小,尤其比固定顶储罐小,一般用它储存网点和沸点较低的甲类液体。尽管它比
固定顶储能安全,但仍然会发生火灾,有火灾案例可查,所以世界各国对这类储罐一般均
设防。
    内浮顶储罐的浮顶又称浮盘,其结构形式较多,主要有钢制单、双盘、浅盘、铝或其它易熔
材料制成的浮盘(以下简称易熔浮盘)。目前工程中内浮顶储座采用钢制浅盘和易熔浮盘的
较多。
    单、双盘式内浮顶储罐发生沉盘事故的可能性较小,它一般按上述外浮顶储罐的思路设防,
保护面积为罐壁与泡沫堰板间的环形面积。浅盘式和易熔浮盘式内浮顶储罐发生火灾时,沉
盘、熔盘的可能性大,保护面积应为其储罐的横截面积。
注:关于内浮顶储罐浮盘分类名称引自国家标准 GBJ74-84《石油库设计规范》,它
与现行行业标准 SH3046-92《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的分类名称不一
致。后者将内浮顶储罐的浮盘分为单盘、隔舱式单盘、双盘、在浮筒上的金属顶等四种,本文
所称的浅盘即后者所称的单盘,本文所称的单、双盘对应后者的隔舱式单盘、双盘。

第 4 页 共 38 页
2.1.2 储罐区低倍泡沫系统类型选择
    储罐区低倍泡沫系统有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类型。
2∙1∙2∙1 固定式泡沫系统
    消防水源、消防水泵(如果安装的话)、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泡沫产生器等设备或组件通过
固定钢制(或合金)管道连接起来,永久安装在使用场所,当被保护的储罐发生火灾需要
使用时,不需其它临时设备配合的泡沫系统称为固定式泡沫系统。这类系统所有设备或组件
均为永久性安装。
    目前,固定式泡沫系统多设计为手动控制系统,即手动启动泡沫消防泵和有关阀门,向
储罐内排放泡沫实施灭火;也有少数自动控制系统,即首先靠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
统自动启动泡沫消防系及有关阀门向储罐内排放泡沫实施灭火,自动操纵出现故障时,由
手动启动系统。
    固定式泡沫系统适用于独立申、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机动消防设施不足的企业附属甲、乙、
丙类液体储罐区。
2∙1∙2∙2 半固定式泡沫系统
    将泡沫产生器(液上喷射)或将带控制阀的泡沫管道(液下喷射,有些系统还安装了高
背历泡沫产生器)永久性安装在储罐上,通过固定管道连接并引到防火堤外的安全处,且
安装上固定接口,当被保护储感发生火灾时,用消防水带将泡沫消防车或其它泡沫供给设
备与固定接口连接起来,通过泡沫消防车或其它泡沫供给设备向储罐内供给泡沫实施灭火
的泡沫系统称为半固定式泡沫系统。
    半固定式泡沫系统适用于机动消防设施较强的企业附属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在我国各
大石油化工企业的储罐区基本均能见到该类系统,但一些单位未正确安装它,主要表现为
连接泡沫产生器的管道只引到了储罐壁的根部而没有引至防火堤外,当储罐发生火灾时,
因其接距储健大近而使半固定式泡沫系统无法连接使用,已有教训。
2.1∙2∙3 移动式泡沫系统
    用水带将消防车或机动消防泵、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移动式泡沫产生装置等连接组成的灭
火系统即为移动式泡沫系统。设置移动式泡沫系统的甲、乙、丙类流体储罐区,其储罐上未安

第 5 页 共 38 页
装固定泡沫产生器或泡沫管道,当被保护储罐发生火灾时,靠移动式泡沫产生装置向着火
储罐内供给泡沫灭火。需要指出,移动式泡沫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都是针对所保护的储罐区设
计的,其泡沫混合液供给量、机动设施到场时间等方面都有要求,而不是随意组合的。
    有些单位设置了泡沫泵站并在储罐区安装了环形泡沫混合液管道,着火时连接泡沫枪喷
射泡沫灭火。因为其泡沫产生装置为移动式,应视为移动式泡沫系统。
    移动式泡沫系统适用于总储量不大于 500M3 、单罐储量不大于 200M3。且罐高不大于 7m
的地上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立式储罐;总储量小于 200m3 、单罐储量不大于 100M3 、且
罐高不大于 5M 的地上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立式储罐;卧式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装
卸区易于泄漏的场所。
2.1.3 储罐区泡沫系统泡沫喷射形式选择
    储罐区泡沫系统有液上、液下、半液下三种泡沫喷射形式。
2.1.3.1 液上喷射泡沫系统
液上喷射泡沫系统是指将泡沫从燃烧液体上方施加到燃烧液体表面上实现灭火的泡沫
系统。它有固定式(见图 2.1.3.1A)、半固定式(见图 2.1.3.1B)、移动式三种,它
适用于固定顶储罐、外浮项储罐、内浮项储罐。

  1.油罐 2.泡沫产生器 3.混合液管 4.闸阀 5.水泵 6.比例混合器 7.泡沫液罐

图 2.1.3.IA 固定式液上喷射泡沫系统
    1.泡沫消防车及油罐 3.空气泡沫产生器 4.空气吸入口 5.混合液管
图 2.1.3.1B 半固定式液上喷射泡沫系统

2∙ 1∙3∙2 液下喷射泡沫系统
液下喷射泡沫系统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成功于 60 年代,它是将高背压泡沫产生器产
生的 2-4 倍泡沫通过泡沫喷射口从液面下喷射到储罐内,泡沫在初始动能和浮力的推动下
到达燃烧液面实施灭火的泡沫系统。它通常设计为固定式(如图 2.1.3.2A)、半固定式
(如图 2.1.3.2B)两种。

第 6 页 共 38 页
    液下喷射泡沫系统适用于部分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常压固定顶储罐。闪点低于 23℃ 、
沸点低于 38℃的非水溶性甲类液体储能若采用液下喷射泡沫系统,由于泡沫会加剧液体的翻
腾挥发,可能灭不了火.黏度大于 440 厘沱(2000SSU)的丙类液体诸罐若采液下喷射泡沫系统,
泡沫可能难于从液下到达液面。
化学成分中含有氧元素的有机液体呈现一定的极性,各种泡沫喷射到其液体中会因
脱水而湮灭,致使无法灭火,所以水溶性及含氧添加刻体积比大于 10%的甲、乙、丙类液体
储罐,不能采用液下喷射泡沫系统。
2.1.3.3 半液下喷射泡沫系统
    液下喷射泡沫系统不适用于内、外浮顶储罐,因为浮顶阻碍了泡沫的流动,使之难以到达
预定的着火处。半液下喷射泡沫系统主要为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固定顶储罐而设计的,它

第 7 页 共 38 页
同样适用于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固定顶储罐,但由于其结构比液下喷射泡沫乡统复杂,
一般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固定顶储罐不采用。半液下喷射泡沫系统不适用于内、外浮顶
储罐。

2.2 泡沫喷淋系统与泡沫­水喷淋系统
2.2.1 系统组成与类型
    泡沫喷淋系统是一种以泡沫喷头为喷洒装置的自动低倍泡沫系统,如图 2.2.1 和图
2.2.2 所示,它主要由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消防供水系统、泡沫比例混合装置、
雨淋阀组、泡沫喷头等组成,多为顶喷式,与自动喷水系统中的雨淋系统类似。它诞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主要用来扑救室内、外甲、乙、丙类液体初期溢流火灾。
    传统的泡沫喷淋系统是采用吸气型喷头,主要以泡沫来灭火。成膜类泡沫液研制成功后,
相继出现了采用泡沫­水两用喷头、乃至水喷头的泡沫­水喷淋系统。泡沫­水喷淋系统是将传
统泡沫喷淋系统与自动喷水系统相结合的灭火系统,它喷洒一定时间的泡沫灭火再喷洒水
冷却以防复燃。按所用喷头的不同,泡沫­水喷淋系统又分为泡沫­ 水雨淋系统和闭式泡沫­
水喷淋系统。
    泡沫­水喷淋系统具备灭火、冷却双功效,并且可采用标准水喷头,使系统安装方便、造价
低,正在取代传统的泡沫喷淋系统。这可从美国消防协会(NFPA)标准的变化窥见一斑。
NFPA 11《低倍数泡沫系统标准》,自 1994 年版开始删除了对泡沫喷淋系统的具体规定,并
指出有关设计参见 NFPA 16,1999 年又将 NFPA 16《雨淋式泡沫­ 水喷淋系统与泡沫­水喷雾
系统标准》与 NFPA 16A《闭式泡沫­水喷淋系统标准》合并为 NFPA16《泡沫­水喷淋系统标准》
2∙2∙2 系统选择
    按场所的不同,综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对泡沫喷淋系统和泡沫­ 水喷淋系统选择如下:
2.2.2.l 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可能泄漏的室内场所;泄漏厚度不超过 25MM 或泄漏
厚度超过 25MM 但有缓冲物的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可能泄漏的室内场所宜选用泡沫喷淋
系统。
    所谓缓冲物可以是专门设置的缓冲装置,也可以是非专门设置的固定设备、金属物品或其
他固体不燃物。通过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的试验,对于厚度超过 25mm 但有金属板或
金属桶之类的缓冲物时,灭火切实可行,否则难以灭火。
2.2.2.2 汽车槽车或火车槽车的甲、乙、丙类液体装卸栈台;卧式储罐、某些石化工艺装
置等设有围堰的甲、乙、丙类液体室外场所可选用泡沫喷淋系统。
2.2.2.3I 类飞机库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应设置泡沫­水雨淋系统。
    I 类飞机库飞机停放和维修区设置泡沫­水雨淋系统,其开式喷头安装在屋面板下,既可
灭飞机库地面油火,又可冷却屋顶承重钢结构,还可保护工作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人员的
安全,是其它系统难以比拟的。
2.2.2.4 汽车库等甲、乙、丙类液体潜在泄漏量较小,并伴有橡胶轮胎等物质火灾的场所
宜设置闭式泡沫­ 水喷淋系统。

2.3 泡沫炮系统
2.3.1 泡沫炮系统类型及组成
      泡沫炮系统是一种以泡沫炮为泡沫产生与喷射装置的低倍泡沫系统,有固定式与移动式
之分。固定泡沫炮系统一般可分为手动泡沫炮系统与远控泡沫炮系统。手动泡沫炮系统一般
由泡沫炮、炮架、泡沫液贮罐、比例混合装置、消防泵组等组成;远控泡沫炮系统一般由电控
(或液控、气控)泡沫炮、消防炮塔、动力源、控制装置、泡沫液贮罐、比例混合装置、消防泵组
等组成。
2.3.2 泡沫炮系统的适用场所
    泡沫炮系统作为主要灭火设施或辅助灭火设施适用于下列场所
2.3.2.l 直径小于 18M 的非水溶性液体固定顶储罐
    储存汽油、轻质原油等低闪点可燃液体的小容积固定项储罐发生火灾时,罐顶被全部爆撤
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处于中低液面的小容积固定顶储罐,罐顶被全部爆掀的可能性更大。

第 8 页 共 38 页
据有关组织对我国已发生的储罐火灾统计表明,直径 16m(容积 2000m 3 以下的固定顶储
罐发生火灾时,罐顶被全部爆掀的几率约为 70%。所以对于小容积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
体储罐尽管泡沫炮系统不是最佳方案但也可选作主要灭火设施。
    大直径(容积大于 3000m3)的固定顶储罐发生火灾时多在罐顶与罐壁的弱焊接处局部掀
开一条口子,全掀的几率较小,且直径越大全掀的几率越小。对于只是局都掀开一条口子的
大直径储能,不管采用哪种泡沫炮和如何定位,显然都不能有效地将灭火泡沫施加到着火
的储罐内,所以它也就不能作为大直径固定顶(合内浮顶)储罐的主要灭火设施。泡沫炮不
能将泡沫有效地喷射到外浮顶储罐的密封区域,且外浮顶储罐的浮顶也没有考虑其冲击载
荷,所以泡沫炮系统不能有效扑救外浮顶储罐的火灾,一旦使用,有击沉浮顶之危险。1983
年,英国 Amoco 石油公司一个直径 255 英尺的原油外浮顶储罐就发生了消防炮击沉浮顶,
使火灾过一步失控的案例。
    泡沫炮作为强施放装置,即使能将泡沫供给到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能内,也会因大
部分泡沫潜入液体中湮灭而不能灭火。所以泡沫炮系统不能作为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
的主要灭火设施。
2.3.2.2 围堤内的甲、乙、丙类液体流淌火灾
石油化工装置区、卧式储罐区等场所为防止液体泄漏后随处没流,在其周围筑有围堰,
液体泄漏导致流淌火灾时仅在围堰限定的区域内,由于泡沫炮的机动性强,对这类场所有
较强的实用性,所以泡沫炮系统可作为这类场所的主要灭火设施。
2.3.2.3 甲、乙、丙类液体汽车槽车钱台或火车槽车栈合;
    汽车槽车栈台,方案之一是选泡沫炮系统作为主灭火设施。火车槽车栈台比较长,多数没
有顶盖,最明显的是成排的鹤管。其火灾多发生在装卸产品时,且初始多为一节槽车,所以
设计上可按一个着火点考虑,对此泡沫炮系统作主消防设施便是理想的选择。
2∙3.2.4 室外甲、乙、丙类液体流淌火灾
室外申、乙、丙类液体流淌火灾是指液体室外发生泄漏火灾时无道牙、堤、墙等结构物阻
挡的场所。这类场所发生流淌火灾的具体位置通常不确定,宜选泡沫炮系统作为主灭火设施,
通常可选移动式泡沫炮。
2∙3∙2.5 飞机库
      Ⅰ 类飞机库的翼下泡沫系统可选用远控泡沫炮系统。Ⅰ类飞机库通常除设置泡沫­ 水雨
淋系统外,还设置作为辅助灭火系统的翼下泡沫系统,其作用是:对飞机机翼和机身下部
喷洒泡沫,弥补泡沫­ 水雨淋系统被大面积机翼遮挡之不足;控制和扑灭飞机初期火灾和
地面燃油流散火;飞机停放和维修时发生燃油泄漏,可及时用泡沫覆盖,防止着火。
      Ⅱ 类飞机库可选用远控泡沫炮系统作主要灭火系统。2.3.2.6 装卸油品码头油驳停泊
进行油品装卸作业时,,是装卸油品码头最可能发生火灾的时刻,其消防系统除保护码头
外还应保护船舶,冷却系统通常采用水幕系统和消防水炮,灭火设施当首选泡沫炮.泡沫
炮通常所需流量较大,距着火部位较近,并需建造泡沫塔,所以其一般设远控泡沫炮。

2.4 高倍泡沫系统
2.4.1 系统组成与类型
    高倍泡沫系统一般由消防水源、消防水泵(如果安装的话)、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泡沫发生
器以及连接管道等组成。它分为全淹没式、局部应用式、移动式三种类型。
2.4.1.l 全淹没式高倍泡沫系统
    全淹没系统是指用管道输送高倍泡沫灭火剂和水,连续地将高倍泡沫按规定的高度充满
被保护区域,并将泡沫保持到所需的时间,进行控火或灭火的固定系统。全淹没系统的控制
方式通常以自动为主,辅以手动。
2.4.1.2 局部应用式高倍泡沫系统
    局部应用系统是指向局部空间喷放高倍泡沫,进行控火或灭火的固定、半固定系统。
2.4.1.3 移动式高倍泡沫系统
    是指车载式或便携式系统,它可作为固定系统的辅助设施,也可作为独立系统用于某些
场所。

第 9 页 共 38 页
2.4.2 系统选择
    高倍泡沫系统能迅速充满大空间,以淹没或覆盖的方式扑灭 A 类和 B 类火灾,也可用于
控制液化烃储罐因泄漏导致的大面积流淌。高倍泡沫用水量少,灭火区域不存在排水问题,
且保护区荷载增加少,用于地下工程上有一定的优势。高倍泡沫系统与自动喷水系统联合使
用,集高倍泡沫系统灭火和自动喷水系统冷却之长,在灭火的同时保护建筑物,可用于大
纸卷仓库、大型橡胶轮胎仓库等危险性极大,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极高热量的场所。
    应当指出,人淹没于含有大量烟气的高倍泡沫中,因迷失方向而无法逃生的可能性很大 ,
所以有人进人的场所要慎用高倍泡沫系统。
2.4.2.1 在不同高度上都存在火灾危险的大范围封闭空间和有固定围墙或其它因档设施
的场所宜选择全淹没式高倍泡沫系统。
    Ⅱ 类飞机库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可选择全淹没式高倍泡沫系统。
2.4.2.2 大范围内的局部封闭空间或局部设有阻止泡沫流失围档设施的场所可选择局部
应用式高倍泡沫系统。
2.4.2.3 地下工程、矿井巷道等发生火灾的部位难以确定或人员难以接近的场所;需要
排烟、降温或排除有害气体的封闭空间等宜选择移动式高倍泡沫系统。
2.5 中倍泡沫系统
    中倍泡沫系统应用较少,且多用作辅助灭火设施。它分为局部应用式、移动式两种类型。
2.5.l 局部应用式中倍泡沫系统
向局部空间喷放中倍泡沫的固定式、半固定式系统。它适用于大范围内的局部封闭空间
或局部设有阻止泡沫流失围档设施的场所,以及 100m2 以内的液体流淌火灾。前苏联与前西
德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限于当时的条件,曾将中倍泡沫系统用于石油储罐。我国某些部门或
企业在效仿时,根据一些不能反映客观火灾情况的所谓试验,夸大了中倍泡沫系统的灭火

第 10 页 共 38 页
效率,在业内引起较大争议。

2.5.2 移动式中倍泡沫系统
全部组件可以手提的一套机动灭火装置。该系统的泡沫发生装置的射程一般在 10m-
20m,适用于流淌面积不超过 100m2 的液体流淌火灾场所。

                         
第三节泡沫系统设备
    泡沫系统设备分运用设备和专用设备。通用设备主要是消防水泵等除泡沫系统外其它消防
系统也使用的设备;专用设备一般指泡沫比例混合器和泡沫产生装置等只在泡沫系统使用
的设备。介绍通用设备的文献较多,所以本节只对泡沫专用设备进行介绍和论述。
3.1 泡沫系统设备型号的编制
    泡沫系统设备型号一般是根据公安部以前颁布的标准 GNll-82《消防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编制的。其型号由类、组、特征代号与主参数等部分组成,类、组、特征代号用其有代表性汉字
的大写汉语拼音字头表示,为了简化型号,每组内仅有一个品种不加特征代号,主参数是
反映该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或主要结构参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泡沫系统设备型号编制
如表 3.1。
P H P 48

类、组、特征代号

第 11 页 共 38 页
表 3.l
泡沫系统设备型号编制
类 组 特征 代号 代号含义 主参数
名 单位

泡 产生器 C 高 背 压 Y PC 泡沫产生器 泡 L/S
沫 (产) (压) PCY 高背压泡沫产生器 沫
设 油 槽 式 C PCC 油槽式泡沫产生器 混

(槽) 合
P

( 比例混合器 H   环泵式 PH 环系式泡沫比例混合器 液



) (混) 压 力 式 Y PHY 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 流
(压) PHP 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 量
平衡式 P(平) 合
枪 Q  ( 枪 ) PQ 泡沫枪
炮 P(炮) 固定式 PP   固定式泡沫炮
移 动 式 Y 移动式泡沫抱
(移)
钩管 G  钩 ) PG 泡沫钩管

例如 P H-48 表示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最大泡沫混合液流量为 48L/S


3.2 泡沫比例混合装置
    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功用是将泡沫液与水按比例混合成泡沫混合液。本节将对泡沫系统常
用的几种泡沫比例混合装置进行论述。
3.2.1 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
3∙2∙1.工作原理
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是利用文丘里管原理的第一代产品,它安装在泵的旁路上,
进口接泵的出口、出口接泵的进口,泵工作时大股液流流向系统终端,小股液流回流到泵的
进口。当回流的小股液流经过其比例混合器时,在其腔内形成一定的负压,泡沫液储罐内的
泡沫液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吸到腔内与水混合,再流到泵进口与水进一步混合后抽到泵的
出口,如此循环往复一定时间后其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达到产生灭火泡沫要求的正常值
(如图 3.2.1)。根据其工作原理,消防泵进出口压力、泡沫液储罐液面与比例混合器的
高差是影响其泡沫混合液混合比的两方面因素。消防、进口压力由泵轴心与水池、水罐等储水
设施液面的高差决定,进口压力愈小,在一定范围内混合比愈大,反之混合比愈小,零或
负压较理想;进口压力一定时出口压力愈高,在一定范围内混合比愈高,反之愈小;在重
力的作用下,泡沫液储罐液面愈高混合比愈高,反之愈小。

图 3.2.1 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

第 12 页 共 38 页
  3∙2.1.2 适用场所
      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的限制条件较多,如不熟悉它难以设计出满足使用要求的系统,
因此设计难度较大。但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结构简单、且配套的泡沫液储罐为常压储罐,
易于操作、维护、检修、试验等,其工程造价与日常维护费用低,适用于建有独立泡沫消防泵
站的单位,尤其适用于储罐规格较单一的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只要系统设计时满足了其
技术要求,安装时泡沫液储罐的标高可调节,待泡沫混合液混合比调试合格后再确定泡沫
液储罐的标高,就能设计和安装出合格的系统。安装时的复杂换来各项费用的低廉和日后的
各种方便是值得的。
                    
3。2.1.3 注意事项与设计要求
    采用环泵泡沫比例混合器的系统,其消防泵的工作介质是泡沫混合液;必须单独配置泡
沫消防泵,且泡沫消防泵送水管必须与其它水泵的进水管用开,否则当泡沫消防泵与其它
泵同时工作时,部分泡沫液可能会被其它水泵吸取而影响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确定泡沫消
防泵的额定流量时,应将回流部分的流量计算在内,通常取系统设计流量的 1.1 倍。
    有的工程用立式金属水罐作泡沫系统的储水设施,并将水罐的静水压计入了泡沫消防泵
的扬程,致使其比例混合器无法正常工作,不得不进行改造,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我们说,
尽管现行《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规定,当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
器进口(即泡沫消防泵出口)压力为 0.7MPa~0.9MPa 时,比例混合器出口(泡沫消防
系进口)压力可为 0∙02MPa~0∙03MPa,但应尽可能使比例混合器出口压力为零或负压,这
样有利于保持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相对稳定,减小泡沫系统工作过程中因消防水位变化而
导致的变化。
    比例混合器吸液口不应高出泡沫液储罐最低液面 1M ,否则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就难以
保证了。同样泡沫液储罐液面不应高出比例混合器吸液口太多,否则混合比将难以控制。
    采用该泡沫比例混合器的系统,如果该开泡沫液储罐与水池相通的阀门,当泡沫液液面
高于水液面时,泡沫液会流到水池中;当水液面高于泡沫液液面时,水会流到泡沫液储罐
中。上述两种现象实际中均发生过,为此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
    比例混合器有可能被异物堵塞,宜设置备用比例混合器。

3.2.2 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
3∙2∙2.工作原理
    压力式泡沫比例混装置分为标准压力比例混合装置(图 3.2.2A)和囊式压力比例混合
装置(图 3.2.2B)两种。它们主要由比例混合器与泡沫液压力储罐及管路构成,从比例
混合器向泡沫液储罐内分别引入两根管路,用文丘里管、孔板或文丘里管与孔板组合,在其
比例混合器内的两极管路之间制造流体动压差,系统工作时压力高的管路向泡沫液储罐内
充水,压力低的管路将泡沫液引进比例混合器,即用水置换泡沫液的方式实现泡沫液与水
混合,其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靠更换孔板来调整。
    标准压力比例混合装置是利用泡沫液与水短时间内不混合,能在两者之间形成分界面的
现象,工作时将压力水直接充人储罐内泡沫液液面上。它适用于蛋白类泡沫液,不适用于与
水之间不能形成稳定界面,水充入储罐后很快与泡沫液混合的某些合成类泡沫液,如高倍
数泡沫液、水成膜泡沫液等。由于该比例混合装置工作时泡沫液与水直接接触,泡沫系统一
经使用储罐内泡沫液即使剩余也不能再用,所以不便于系统调试及日常试验等。
    囊式压力比例混合装止咳服了标准压力比例混合装置的缺点,它用胶囊将泡沫液与水隔
开,系统工作时泡沫波与水不直接接触,泡沫液一次未使用完可再次使用,便于调试、日常
试验等。
3∙2.2.2 适用场所
压力式泡沫比例混装置是工厂生产的由比例混合器与泡沫液储罐组成一体的独立装置,
安装时不需要再调整其混合比等,其产品样本中并画出了

第 13 页 共 38 页
安装图,所以设计与安装方便、配置简单、利于自动控制。它适用于全厂统一供高压或
稳高压消防水的石油化工企业,尤其适用于分散设置独立泡沫站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区。
3∙2∙2∙3 注意事项与设计要求
    由于各种控制阀门存在制造误差,即使合格产品也往往因一侧长期充高压水而向另一侧
渗漏;控制阀门经一定次数开、关后,密封部件磨损不严;操作不当使控制阀门未关严;控
制阀门选型不当或不合格等原因造成标准压力比例混合装置的泡沫液储罐进水,使泡沫液
失效。
    囊式压力比例混合装置的囊是用橡胶制成的,因老化使之使用寿命有限,实践中因囊老
化破裂而使系统瘫痪的事例多有发生。有的装置将囊的接口放在了储罐底部,这对减小囊所
受的拉力是有益的,但因接口处长期受压有的发生了泡沫液渗漏。有的装置为使囊平时不受
力,将泡沫液储存在囊外,囊内用于充水,这种装置对延长囊的使用寿命可能会有一定作
用,但由于泡沫液与罐壁直接接触,所以除了囊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储罐内部材料或防腐
材料是否相适宜储存泡沫液。
    泡沫液储罐的内部材料或防腐与所储存的泡沫液不适宜,导致储罐损坏和(或)泡沫液
的变质。强调指出,水成膜泡沫液含有较大比例的碳氢表面活性剂与氟碳表面活性剂以及有

第 14 页 共 38 页
机溶剂,长期储存,碳氢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不但对金属有腐蚀作用,而且对许多非金
属材料也有很强的溶解、溶胀和渗透作用,若内壁材料不相宜,其泡沫液储罐使用寿命会缩
短;碳钢长期与水成膜泡沫液直接接触,铁离子会使氟碳表面活性剂变质,碳氢表面活性
剂和有机溶剂溶解的非金属材料分子或离子进入泡沫液中也会影响其性能。所以采用压力比
例混合装置时,应考虑囊或储罐内壁材料是否与水成膜泡沫液相适宜。
某些工程为降低费用,选用一台储罐容积很大的压力比例混合器,有的竟达 25m3  以
上,一旦其发生故障,整套泡沫系统将瘫痪。为了安全可靠和工程检测及平时试验方便,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000 版)对压力比例混合装置的选用规定了一些限制
性条款。

3.2.3 平衡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
3.2.3.1 工作原理
    平衡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通常由泡沫液泵、混合器、平衡压力流量控制阀阀及管道等组成
(如图 3.2.3)。平衡压力流量控制阀由隔膜腔、阀杆和节流阀组成,隔膜腔下部通过导
管与泡沫液泵出口管道相连,上部通过导管与水管道相通,其作用是通过控制泡沫液的回
流量达到控制泡沫混合液混合比。平衡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泡沫液泵供给的
泡沫液一段进入混合器,另一股经平衡压力流量控制阀回流到泡沫液储罐,当水压升高时,
说明系统供水量增大,泡沫液供给量也应增大,平衡压力流量控制阀的隔膜带动阀杆向下,
节流阀的节流口减小,泡沫液回流量减小,而供系统的量增大,同理水压降低时供系统的
泡沫液量减小。平衡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的比例混合精度较高,适用的泡沫混合液流量范围
较大,泡沫液储罐为常压储罐。

    平衡压力流量控制阀与混合器有分体式和一体式两种,工程中采用分体式的较多,并且
某些发达国家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用其开发的水力驱动泵并取代了电动泵,使平衡式
压力比例混合装置简捷可靠。
    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发的一体式平衡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它不设泡沫液回流管 ,
而是利用消防泵压力升高流量降低的机制,用其平衡阀直接控制进入混合器的泡沫液流量
方式来控制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它的流量调节范围相对要小些。目前我国还未开发水力驱
动泵。
3.2.3.2 适用场所
    平衡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的适用范围较广,目前工程中采用的较多,尤其设置若干个独
立泡沫站的大型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多采用水力驱动式平衡压力比例混合装置。由于我

第 15 页 共 38 页
国还未开发水力驱动泵,水力驱动式平衡压力比例混合装置靠进口来满足,造价较高。平衡
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的调试工作须由专业人员在安装现场进行。
图 3.2.3 平行压力式比例混合器
3.2. 4 管线式泡沫比例混合器
管线式比例混合器与环泵比例混合器的工作原理相同,它们都是利用文丘里管的原
理在混合腔内形成负压,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将容器内的泡沫液吸到腔内与水混合,所以它
们又称负压比例混合器。不同的是,环泵比例混合器是装在泡沫消防泵的回流管上,而管线
式比例混合器直接装在主管线上,所以它们的结构尺寸有所区别。

    管线式比例混合器的工作压力通常在 0.7~1.3Mpa 范围内,压力损失在进口压力的三


分之一以上,混合比精度通常较差。为此它主要用于移动式泡沫系统,且许多是与泡沫炮、
泡沫枪、泡沫发生器装配一体使用的,在固定式泡沫系统中很少使用它。有关管线式比例混
合器的结构见图 3.2.4。
1 管牙接口 2 混合器本体 3 过滤网 4 喷嘴 5 吸液管接口 6 扩散管
7 外接管 8 底阀座 9 底阀芯 10 橡胶膜片 11 调节阀芯 12 调节手柄
图 3.2.4 管线式比例混合器

3.3 泡沫产(发)生装置
    将空气混入并产(发)生一定倍数空气泡沫的设备称为泡沫产(发)生装置。泡沫产(发)
生装置分为吸气型和吹气型,低倍泡沫产生装置和部分中倍泡沫发生装置是吸气型的,高
倍和部分中倍泡沫发生装置是吹气型的。
    吸气型泡沫产(发)生装置由液室、气室、变截面喷嘴或孔板、混合扩散管等部分组成。其
工作原理是基于紊流理论,当一股压力泡沫混合液流经喷嘴或孔板时,由于通流截面的急
剧缩小,液流的压力位能迅速转变为动能而使液流成为一束高速射流。射流中的流体微团呈
无规则运动,当微团横向运动时,与周围空气间相互摩擦、碰撞、参混,将动量传给与射流
边界接触的空气层,并将这部分空气连续挟带进人混合扩散管,形成气一液混合流。由于空
气不断被带走,气室内形成一定负压,在大气压作用下外部空气不断进入气室,这样就连
续不断产生一定倍数的泡沫。
    吹气型泡沫发生装置主要由喷嘴、发泡筒、发泡网、风叶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一定压力
泡沫混合液通过喷嘴以雾化形式均匀喷向发泡网,在网的内表面上形成一层混合液薄膜,
由风叶送来的气流将混合液薄膜吹胀成大量的气泡(泡沫群) 
 3∙3∙1 泡沫产生器
    泡沫产生器是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液上喷射泡沫系统配套安装的一种低倍泡沫产生装
置,按其安装方式的不同分为横式(如图 3.3.1A)和立式两种(如图 3.3.1B);某
些发达国家还分固定顶储罐用泡沫产生器和外浮顶储罐用泡沫产生器,但目前我国只生产
横式一种,有 PC4、PC8、PC16、PC24 四种规格,额定工作压力 0.5Mpa,发泡倍数大于 5
倍。
图 3.3.1A 横式泡沫产生器

第 16 页 共 38 页
图 3.3.1B 立式泡沫产生器
3.3.2 高背压泡沫产生器
    高背压泡沫产生器是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液下或半液下喷射泡沫系统配套安装的一种
低倍泡沫产生装置。我国有 PCY8 ( PCY450 ) 、 PCY16 ( PCY900 ) 、
PCY24(PCY1350)、 PCY32(PCY32)四种。括弧内为某些生产厂使用的新型号,其数字
的含义为泡沫混合液额定流量( L/min)。高背压泡沫产生器的发泡倍数为 2-4 倍,我国
生产的产品的额定进口压力为 0.7Mpa,最大出口压力约为 0∙2 Mpa。
3.3.3 泡沫喷头
    泡沫喷淋系统使用的是吸气型泡沫喷头,第一代泡沫喷头因其体积大。物耗高,已逐步被
体积小的第二代喷头所取代。随着成膜类泡沫的出现,非吸气型喷头的使用成为可能,特别
是近年来的一些大型系统采用了水成膜泡沫­ 水喷淋系统,它多使用酒水喷头或水雾喷头。
本 文 介 绍 一 种 国 外 较 常 用 的 泡 沫 喷 头 ( 囹 3 . 3 . 3A ) 和 一 种 泡 沫 ­   水 雾 喷 头 ( 图
3.3.3B),供参考。
3.3. 4 泡沫炮
    泡沫混合液流量大于 16L/S,以射流形式喷射泡
沫的装置称为泡沫炮。泡沫炮从安装方式分为固定式
与移动式两种。固定式泡沫炮是安装在固定支座上的,
如图 3.3.4A 和图 3.3.4B;移动式泡沫炮是安装
在可移动支座上的,包括车载式、拖车式、手抬式等,
如图 3∙3∙4C 图 3∙3∙4D。
固定式泡沫炮通常应能在水平和铅垂两个方
向上进行摆动,控制其摆动的方式分为手动控制、电
动控制、液动控制、气动控制等。手动泡沫炮要就地进
行控制;电动、液动、气动泡沫炮可实现有线或无线远
距离控制,

3.3.4 泡沫炮
    泡沫混合液流量大于 16L/S,以射流形式喷射泡沫的装置称为泡沫炮。泡沫炮从安装方
式分为固定式与移动式两种。固定式泡沫炮是安装在固定支座上。
    固定式泡沫炮通常应能在水平和铅垂两个方向上进行摆动,控制其摆动的方式分为手动
控制、电动控制、液动控制、气动控制等。手动泡沫炮要就地进行控制;电动、液动、气动泡沫
炮可实现有线或无线远距离控制,所以又称它们为远控炮。远控炮是以电驱动、液压驱动或
气压驱动为主,它们都配有手动机构,需要时也可就地手动。
3∙3∙5 泡沫枪
      泡沫枪是一种小流量的泡沫产生与喷射装置,主要用来辅助扑救一些小面积的甲、乙、丙
类液体流散火灾。从外形上可分为泡沫枪和泡沫管枪两类,从构造上有管线式比例馄合器、
泡沫枪组合式与单独的泡沫枪两种,图 3.3.5A 为带管线比例混合器的泡沫管枪,图
3.3.5B 为泡沫枪。目前我国主要生产泡沫管枪,有 PQ4、PQ8 两种规格型号。
                      
第四节储罐区泡沫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基础
4.1.1 系统类型的选择
    现行《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
92)、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3)分别规定了各自行业或领域的储
罐区选择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泡沫系统的条件,其规定不一致,选择系统类型时应根
据设计对象所处的行业或领域执行各自的设计规范。对于上述“设计规范”不能涵盖的情罐
区,可按 2.1.2 所述的原则选择系统类型。
4.1.2 系统控制方式的确定
    系统控制方式分自动和手动控制两种,目前我国相关“规范”没有规定出自动与手动控

第 17 页 共 38 页
制的选择条件,所以一般都选择手动控制方式,选择自动控制的极少,可见储罐区泡沫灭
火系统的控制功能要求低于其他民用建筑的灭火系统,但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危险程度
及火灾后的损失一般高于其他民用场所。为了适当提高泡沫灭火系统的防范能力,《低倍数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0 年修订本)规定:“当储罐区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泡沫
混合液流量大于或等于 100L/S 时,系统的泵、比例混合装置及其管道、的控制阀、干管控制
阀宜具备遥控操纵功能”。现行《石油库设计规范》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对单罐 储
量 50000m3 及以上浮顶储罐控制方式的要求也适当提高了(详见其规范)。
4∙1.3 泡沫喷射形式选择
    如第二节 2.1.3 所述,只有固定顶储罐存在泡沫喷射形式选择问题,选择液上、液下还
是半液下泡沫喷射形式,应综合各方面因素而定。外浮顶储罐、内浮顶储罐一律选择液上喷
射泡沫系统。
4.1.4 泡沫液的选择、储存以及用水要求
    对于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抗溶性泡沫液的灭火功效不比普通泡沫液差,但其
价格较贵,一般不推荐。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液上喷射泡沫系统,可选用蛋白、氟
蛋白、水成膜或成膜氟蛋白泡沫液;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液下喷射泡沫系统,应选
用氟蛋白、水成膜或成膜氟蛋白泡沫液。
    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液上喷射泡沫系统必须选用抗溶性泡沫液;对于无铅汽油,
由于其中醚、醇等含氧元素的有机物对普通泡沫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当其含氧元素组分的
净含量体积比超过 10%时,用普通泡沫液灭火困难,所以也必须选用抗溶性泡沫液;当某
些储罐区既有水溶性液体储罐又有非水溶性液体储罐时,为降低工程造价,可用合一套泡
沫系统,但必须选用抗溶性泡沫液,抗溶性泡沫液用于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其
设计要求与用普通泡沫液相同。
    泡沫液宜储存在通风干燥的房间内或敞棚内,泡沫液的储存温度应为 0℃~40℃。

4.2 固定顶储罐液上喷射泡沫系统设计
4.2.1 储罐中所需泡沫混合液流量计算
储罐中所需泡沫混合液流量应按式 4.2.1 计算:
Q=RπD2/4               (4.2.1)
式中:Q—一泡沫混合液设计流量(L/min);
      R—一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L/min.m2 );
      D—一所保护的固定顶储罐直径(m);
    GB50151《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000 年修订本)规定的非水溶性与水溶性甲、
乙、丙液体固定顶储罐最小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和连续供给时间分别见表 4.2.1A 和
4∙2∙1B。
    非水溶性液体最小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和连续供给时间表 4.2.1A
注 1:如果采用大于上表规定的混合液供给强度,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可按相应的比例缩
短,但不得小于上表规定时间的 80%。
注 2:含氧添加剂含量体积比大于 10%的无铅汽油,其抗溶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 6 
L/min∙m2 、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 40min。
    水溶性液体最小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和连续供给时间表 4.2.1B
注:本表未列出的水溶性液体,其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和连续供给时间由试验确定。
 4.2.2 泡沫产生器设置
 4∙2∙2.1 设置数量
    从日常防火的角度,多设一个泡沫产生器储罐就多一个开口,当泡沫产生器的密封玻璃
破碎后会威胁到储罐安全,所以设置的越少越好。从灭火角度,多设置一些有利于泡沫灭火,
但超过一定数量后,对灭火效果的影响会变小。那末多少适合呢?我们不妨用数学几何的方
法予以分析。
    试验证实,泡沫对燃液的有效灭火半径最大约为 25m 。为此,一个完好的泡沫产生器所
能保护的储罐其直径最大不能超过 25m。沿储罐周均匀布置的两个泡沫产生器完好时,所能

第 18 页 共 38 页
保护的储罐最大直径为:
                        DMAX=25X20.5 (m)≈36m
当其中一个坏了,剩下的一个泡沫产生器能保护的储罐最大直径为 25m。如图 4.2.2A
所示,沿罐周均匀布置的三个泡沫产生器完好时,所能保护的储罐最大直径为:
                        Dmax=25X2(m)= 50m
当其中一个坏了,剩下的二个泡沫产生器能保护的储罐最大直径为:
                Dmax=(2X30.5/3)X25(m)≈29m
由于泡沫是沿罐壁散射流到液面上的,预计保护的储罐最大直径可达 30 m。同理沿罐周
均匀布置的四个泡沫产生器完好时,所能保护的储罐最大直径也是 50 m,当其中一个坏了,
剩下的三个泡沫产生器保护的储罐最大直径约为 36m。
                  
图 A 三只泡沫产生器
图 B 三只中坏了一只泡沫产生
                  图 4.2.2 均匀布置三个泡沫产生器
                     
4∙2∙2.2 选型
    用式 4.2.l 计算的泡沫混合液流量除以“规范”规定的最小设置数量,就得到了每个
泡沫产生器的最小泡沫混合液流量,然后向上进行圆整既可确定泡沫产生器的设置型号。例
如一个直径 20m 的非水溶性液体固定顶储罐,“规范”规定泡沫产生器最小设置数量为 2
个,通过计算得每个泡沫产生器的泡沫混合液流量应大于 785 L/min,向上圆整后选
PC16,其额定泡沫混合液流量为 960 L/min。
    如第三节所述,液上喷射的泡沫产生器有横式、立式两种,但目前我国生产的泡沫产生器
基本都是横式的,选择余地很小。
 4∙2∙2.3 布置要求
      当一个储罐所需的泡沫产生器数量超过一个时,为使泡沫灭火时能在储罐液面上均匀分
布,应选同规格的泡沫产生器,且应将它们沿罐周均匀布置。泡沫产生器的设置位置应能防
止罐内液体溢流到泡沫管道中,且应能防止因罐顶的位移而导致的严重破坏。
  4∙2∙2∙ 4 泡沫导流要求
    横式泡沫产生器的出口连接泡沫短管,泡沫短管固定到为之开孔的罐壁上并进入罐内,
其管口处安上弧形挡板;立式泡沫产生器是通过自身的泡沫室与罐壁连接的,泡沫室出口
安上弧形挡板。上述带弧形挡板的泡沫短管或泡沫室被英、美等国称为固定式Ⅱ型泡沫排放
口,即排放泡沫时,在弧形挡板的作用下,大部分泡沫沿罐壁流到液面上。对于非水溶性甲、
乙、丙类液体固定顶储罐,安装这种Ⅱ型泡沫排放口就符合灭火要求了,并且它们适用于第
一节所述的所有低倍泡沫液。
    对于水溶性液体固定顶储罐应设置泡沫缓冲装置,否则难以灭火。我国现行《低倍数泡沫
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规定的设计参数就是建立在设缓冲装置基础上的。目前,泡沫缓释装置
有泡沫溜槽(见图 4.2.2B)、多孔石棉管(见图 4. 2. 2C)等。
                                                                            
4.3 固定顶储罐液下喷射泡沫系统设计
4 .3.1 储罐中所需泡沫混合液流量计算
      泡沫混合液流量计算同 4.2.1
      GB50151《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000 年修订本)规定的液下喷射泡沫系统
的最小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为 5.OL/min∙m2,最小连续供给时间为 40min。对于储存温度
超过 50℃或粘度大于 40mm2/s 的液体,其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应由试验确定。通常泡沫
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宜超过 91/min.m2,太大对灭火并无益处,还浪费泡沫。
 4∙3.2 泡沫喷射口的设置
    泡沫喷射口是指向储罐内液下喷射泡沫的那一管段。
4.3.2.1 设置数量
    4.2.2 中已论述了泡沫流动距离是有限的,所以泡沫喷射口的设置数量应根据储罐的

第 19 页 共 38 页
直径确定。GB50151《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000 年修订本)规定的设置数量见
表 4.3.2。
4.3.2.2 泡沫喷射口的直径与长度
    试验证明:泡沫进入油品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泡沫带油率会过高,不利于灭火。泡沫进
入油品的速度通常限制为,甲、乙类不大于 3m/s,丙类不大于 6m/s。泡沫喷射口的直径
应满足系统对泡沫流速的限制要求。
为保证流体力学参数的稳定,泡沫喷射口的长度不得小于喷射回直径的 20 倍。
4 ∙3∙2.3 其它要求
    泡沫喷射口数量超过 1 个时,泡沫喷射口可分别与罐壁连接;也可由一干管与罐壁连接
后在罐内分成多个支管,每个泡沫喷射口的泡沫流量应基本相等,且泡沫喷射口的设置应
保证泡沫在液面上水平流动距离不超过 25m。为防止泡沫喷射到储罐的积水层内而使泡沫被
破坏,泡沫喷射回应安装在高于最高积水层 0.3m 之上。
4.3.3 高背压泡沫产生器的设置
4∙3.3.l 型号与数量
    高背压泡沫产生器的型号与数量应按 4.2.1 计算的泡沫混合液流量确定。例如一个直径
20m 的非水溶性液体固定顶储罐,最小泡沫混合液流量为 1570L/min,宜选两只 PCY900
型高背压泡沫产生器,每只额定泡沫混合液流量为 900L/min。
4∙3.3.2 设置要求
    泡沫管道阻力与储罐液体静压力之和为高背压泡沫产生器的出口背压,其背压不能超过
高背压泡沫产生器允许的最大出口压力,否则即使能产生泡沫,也不能喷射到储罐内;但
背压也不能太小,否则泡沫的发泡倍数会超出要求的 2-4 倍,不利于灭火。通常都制造商
在其产品说明书中标出高背泡沫产生器的进、出口工作压力范围,设计时要保证。
    注意:高背压泡沫产生器的进口侧应设置检测压力表接口,其出口侧应设置压力表、背压
调节间和泡沫取样口。由于高背压泡沫产生器进、出口管道上有控制或调节阀门,应将它设
置在防火堤外。
4.4 浮顶储罐液上喷射泡沫系统设计
4.4.1 泡沫喷射口设置方式的确定
4∙4.1.l 泡沫喷射口罐壁设置方式
    传统的泡沫喷射口设置方式是将泡沫产生器和泡沫喷射口安装于罐壁顶部,我们简称它
为泡沫喷射口罐壁设置方式。这种设置方式早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目前我国还主要采
用它。
图 4.4.1.l 泡沫喷射口罐壁设置方式
4.4.1 泡沫喷射口浮顶设置方式
    70 年代末以来,国外出现了将泡沫产生器和(或)泡沫喷射口安装于浮顶上的方式,我
们简称它为泡沫喷射口浮顶设置方式。泡沫喷射口浮顶设置方式的优势在于克服了风对泡沫
喷射的影响,相比,泡沫堰板与罐壁间的距离可减小,节约泡沫。
A 泡沫喷射口安装在密封或挡雨板上方
          
B 泡沫喷射口安装在金属挡雨板下
图 4.4.1 泡沫喷射口浮顶设置方式
          
泡沫混合液管道
图 4.4.1C 经敷设于外浮顶储罐内的耐压软管输送泡沫混合液的方式
4.4∙2 泡沫堰板的设置要求
    为使泡沫只覆盖环形密封区,就需要在浮顶上设置避免泡沫在整个浮顶上漫流的环形围
堰,称其围堰为泡沫堰板(见图 4.4.2)。
                图 4.4.2 泡沫堰板
4.4.2.1 泡沫堰板与罐壁间距
    为了使所设计的泡沫系统既可靠,同时又不失经济性,泡沫堰板与罐壁应保证一合理间

第 20 页 共 38 页
距。 GB50151《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000 年修订本)规定的最小间距为
0.6m。采用泡沫喷射口罐壁设置方式时,泡沫堰板距离罐壁 0.6m 应是确保的,否则可靠
性就打折扣了。采用泡沫喷射口浮顶设置方式时,从灭火角度,泡沫堰板距离罐壁可进一步
减小,考虑到方便密封检修,泡沫堰板距离罐壁不宜小于 0.6m。以前,在我国一般将这一
间距设计为 1.2m ,根据试验和国内外应用情况,配用专门的泡沫导流装置后,采用
0.6m 泡沫覆盖效果是较理想的,为此建议泡沫堰板与罐壁间距不要超过 lm 。
4.4.2.2 泡沫堰板高度
    泡沫堰板高度制定出发点是保证泡沫喷射时淹没密封圈深度不小于 0.lm 。机械密封的密
封自高度约为 0.2m,软密封的密封高度约为 0.8m 。为此,当采用泡沫喷射口罐壁设置
方式和从密封或挡雨板上方喷射泡沫的泡沫喷射口浮顶设置方式时,机械密封的储罐泡沫
堰板高度不应小于 0.3m:软密封的储罐泡沫堰板高度不应小于 0.9m。采用从金属挡雨板
下部喷射泡沫的泡沫喷射口浮顶设置方式时,为防止泡沫从金属挡雨板缝隙处喷射到密封
区外,泡沫堰板高度不应小于 0.3m。
4∙4∙2∙3 泡沫堰板开孔要求
    为了防止雨水在环形密封区积聚后沉入储罐内,在泡沫堰板最下部应开排雨水孔。《低 倍
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000 年修订本)要求每 lm2 环形面积宜开设两个长 12 mm、
高 8mm 的短形排雨水孔。对于降水较少的地区,可酌情减小排雨水孔面积或减少孔数。排雨
水孔面积不宜增大,否则会导致系统喷射的泡沫经排雨水孔大量流失。
4.4.4 泡沫产生器与泡沫喷射口的设置
4∙4.4.1 设置数量
    泡沫产生器或泡沫喷射口的设置数量是按储罐周长除以单个泡沫产生器或泡沫喷射口的
最大保护周长向上圆整后确定的。
4∙4.4.2 设置要求
    为使泡沫均匀覆盖外浮顶储罐的环型密封区,其泡沫产生器的规格型号宜相同,且应沿
罐周均匀布置。
    泡沫喷射口浮顶设置方式,其泡沫喷射口应采用 T 型管,并且 T 型管两个出口直管段的
长度应大于其的直径 5 倍,横管段应保持水平。设置在密封或挡雨板上方的泡沫喷射口在伸
入泡沫堰板后应向下倾斜 30—60°。
     由于外浮顶储罐不存在爆炸气体空间,泡沫产生器无须设置密封玻璃,若设置可能会造
成一定的堵塞而影响泡沫喷射,还可能划破外浮顶储罐的密封。为防止堵塞,暴露的泡沫喷
射口应设置防止异物进入的金属网。
4.5 内浮顶储罐液上喷射泡沫系统设计
4.5.l 浅盘式和易熔浮盘式内浮顶储罐
    浅盘和易熔浮盘式内浮顶储罐,其液上喷射泡沫系统设计要求与固定顶储罐基本相同,
区别之处就是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内浮顶储罐可不设泡沫缓冲装置。不设泡沫缓冲装置时,
最小泡沫混合液的供给强度与固定顶储罐要求相同,但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应在固定
顶储罐规定的基础上增加 50%。
4.5.2 单、双盘式内浮顶储罐
    单、双盘式内浮顶储罐,其液上喷射泡沫系统设计要求与外浮顶储罐基本相同,但由于储
罐结构的原因,其泡沫系统设计变化比外浮顶储罐少。它的泡沫产生器设置方式与固定顶储
罐相同,不能选泡沫喷射口浮顶设置方式。由于内浮顶储罐有固定顶盖,泡沫堰板不需要开
排雨水孔,与罐壁的最小距离为 0.55m,最小高度为 0.5m。
4.6 辅助泡沫枪设计
    储罐发生火灾时,一般会有零星液体溅出,在防火堤内形成流散火灾。为此设置固定式泡
沫系统的储能区,应在其防火堤外设置一定数量用于扑救液体流散火灾的辅助泡沫枪,其
辅助泡沫枪的规格及其连续供给泡沫混合液时间应根据所保护储罐的直径确定。
    当一个储罐区有数个储罐组且各储罐组分别设置辅助泡沫管抢时,各储罐组的辅助泡沫
管枪数量应满足其储罐组内直径最大的一个储罐的要求;当集中设置辅助泡沫管枪时,应
满足储罐区内直径最大的一个储罐的要求。但计算泡沫混合液用量时应按所保护的储罐内用

第 21 页 共 38 页
量及其储罐辅助泡沫管枪用量两者之和最大的一个储罐确定,不应理解为按用量最大的一
个储罐加储罐区内最大辅助泡沫管枪用量确定。
    为了便于辅助泡沫枪的连接,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储罐区应沿防火堤外侧均匀布
置泡沫消火栓。泡沫消火栓的设置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设置在防火堤外的环形泡沫混合
液管道上(泡沫混合液管道技状布置时,应在其技管上单独引出接泡沫消火栓的环形泡沫
混合液管道);另一种是由水消火栓、独立泡沫液储罐(桶)和泡沫比例混合器构成,使用
时只需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水即可,它的泡沫混合液量应单独计算。不管哪一种形式,保证一
定数量和间距是必要的。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水消火栓的间距不
大于 60m ,为使储罐区消防设施的布置有章法及安全可靠,泡沫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60m ,且设置数量不宜少于 4 个。
4.7.3 泡沫系统管道的宏观布置以及防火堤外管道的布置
固定式泡沫系统管道的总体布置有环状布置、枝状布置或两者结合等形式。环状布置
是将泡沫混合液管道在防火堤外布置成环状,再从其环管分别引出支管到各保护储罐。枝状
布置是直接从泡沫泵站分别引出支管到各保护储罐。
固定式泡沫系统安装后,要对系统进行工程检测,以验证安装是否满足设计和相关
规范的要求。为便于检测设备的安装和取样,泡沫混合液主管道上应设计出泡沫混合液流量
检测仪器安装位置,泡沫混合液管道上应设置试验检测口,在靠近防火堤外侧处的水平管
道上应设置供检测泡沫产生器工作压力的压力表接口。
4.8 泡沫比例混合器的选择
泡沫比例混合器的混合比精度是影响泡沫系统灭火功效和泡沫液用量的一个重要因
素,混合比太小不能灭火,太大浪费泡沫液且对液下喷射泡沫系统的灭火也不利。
4.9 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的目的是合理选择消防泵、确定各管道的直径,保证所设计系统的泡沫混合液供
给强度和连续供给时间满足“规范”要求且合理。
4.9.1 系统的泡沫混合液流量计算
    泡沫产生器或高背压泡沫产生器型号和数量确定后,按制造商提供的压力 ­ 流量特性曲
线确定其流量。若制造商提供了 K 系数,可按式(4.9.1A)计算。
q=k(10P)0.5    (4.9.1A)
式中:q—泡沫产生器的泡沫混合液流量(L/S);
      k—泡沫产生器的流量特性系数;
      P—泡沫产生器进口压力(MPa)。
    所有泡沫产生器或高背压泡沫产生器工作压力和流量确定之后应计算通过各管段的最大
泡沫混合液或泡沫流量。如果一个储罐区储存了多种可燃液体,并且立式储罐种类也不同,
设计者在不能准确判断系统主管道的最大流量按那一个(或几个)储罐进行计算时,应逐
个计算。计算液下喷射系统的泡沫流量时,泡沫倍数按 3 倍计算。计算可采用式 4.9.1B。
注意此处计算的最大泡沫混合液流量是为水力计算初步确定的,不是最终值。
            Q=∑ q 十∑qPQ                ( 4∙ 9∙ 1B )
式中:Q—系统泡沫混合液最大设计流量(L/S);
      q—每个泡沫产生器流量(L/S)
      qPQ ——每支辅助泡沫枪的泡沫混合液流量(L/S)
4.9.2 系统管道直径的确定
    管道直径应接式(4.9.2)计算确定:
                    d= 10(4Q/10πⅴ)0.5 (4.9.2)
式中:d—管道的内径(mm)
      Q—管道的最大泡沫混合液或泡沫流量(L/S)
      v—管道的泡沫混合液或泡沫流速(m/s)
    流速要求是保证经济流速和较好的水力特性。储罐区泡沫系统管道内的泡沫混合液流速不
宜大于 3m/s。液下喷射系统管道内的泡沫由于倍数较低,物理性质很不稳定,其 25%析液
时间约 2min~3min,如果流速过小、流动时间过长,势必造成部分液体析出,影响泡沫的

第 22 页 共 38 页
灭火效果。较高的泡沫流速,有利于泡沫在流动中的搅拌、混合,减少泡沫流动中的析液,
在压力损失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提高泡沫流速,适宜的泡沫流速为 3m/S~9m/S(泡沫
喷射管除外)。
4∙9∙3 压力损失计算
4∙9∙3∙l 沿程压力损失
    泡沫混合液管道的沿程压力损失应按式(4.9.3A)计算,泡沫管道的压力损失可接式
( 4.9.3B)计算:
                i == 0.0000107V2/D1.3  (4.9.3A)
式中:i—每米泡沫混合液管道的压力损失(MPa/m
      v-管道内泡沫混合液的平均流速 m/s;
      D—管道的内经(m)。
h=CQ1.72    (4.9.3B)
式中:h—泡沫管道单位长度压力损失(Pa/10m)
C—管道压力损失系数(见表 4.9.3.1)
4.10 泡沫消防泵的选择
4.10.1 泡沫消防泵的流量
泡沫消防泵的流量按式(4.10.1)计算确定
Q=K1QJ     (4.10.1)
式中:Q­系统的泡沫混合液设计量(L/S)
K1­ 裕度系统(K1≥1.05)
 QJ­系统的泡沫混合液计算量(L/S)
4.10.2 泡沫消防泵扬程
泡沫消防泵扬程应按式(4.10.2)计算
                  H=∑h+h。+hZ                    (4.10.2)
式中:H—一泡沫消防泵扬程(MPa);
    ∑h——系统管道的沿程压力损失与局部压力损失之和(MPa);
      h。——最不利点处泡沫产生器的工作压力(MPa)
      hz——一最不利点处泡沫产生器与消防水池最低水位间的静压( MPa)
4∙10∙3 重新进行水力计算
    泡沫消防泵是根据计算流量和扬程选择的,但它不一定就在上述初算的压力、流量下工作,
有时差异会很大,所以需带泵重新进行水力计算,当重新计算发现部分管道直径与泡沫消
防泵不相适应时应及时调整。重新计算后应给出实际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最大与最小泡沫
混合液流量。在此可确定泡沫比例混合器的型号。如果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水力计算过程会大
大简化,且结果精确。
4.11 系统泡沫液和水的设计用量
    储罐区泡沫系统的泡沫混合液用量包括三部分,主要部分是罐内用量,其次是辅助管枪
用量,再者是管道剩余量。泡沫系统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可按式 4.11 计算,
并应按三者之和最大的一个储罐确定。
V=A1.R1.T1+n.Qf.t+Vs   (4.11)
式中:V—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L);
      A1—单个储罐的保护面积(m2);
      Rl—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L/min.m2);
      T1—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min);
      n——计算储罐的辅助泡沫枪数量;
      Qf —每支辅助泡沫论的泡沫混合液流量(L/min);
      t—泡沫枪的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min);
      Vs—系统管道内泡沫混合液剩余量(L);
    计算出泡沫混合液用量后,按其中泡沫液与水的比例既可确定泡沫液和水的用量。在确定

第 23 页 共 38 页
泡沫液实际储量时,应考虑储罐的剩余量;同样水池的储水量应考虑水池中不能吸取的水
量。
4∙12 泡沫泵站设计
4.12∙1 泡沫泵站的建筑要求
    泡沫比例混合装置和泡沫液储统组成的泡沫供给源与泡沫消防泵集中在一地的称为泡沫
泵站。泡沫泵站不能露天设置,宜与消防水泵房合建,其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泡沫
泵站与保护对象的距离不宜小于 30m,且应满足在泡沫消防泵启动后,将泡沫混合液或泡
沫输送到最远保护对象的时间不宜大于 5min。
    泡沫供给源与泡沫消防泵分建,其泡沫供给源称为独立泡沫站。有些储罐区较大、罐组较
多,如果将泡沫供给源集中到泵站,5min 内不能将泡沫混合液或泡沫输送到最远的保护对
象,延误灭火。在此类情况下,可设置独立泡沫站,有的工程甚至设置了两个以上的泡沫站,
以满足输送时间的要求。为了安全使用,独立泡沫站必须设置在防火堤外,与甲、乙、丙类液
体储罐罐壁的间距应大于 20m,且应具备遥控功能。通常独立泡沫站采用压力式或平衡压力
式比例混合装置,环泵式比例混合装置是不适用的。
4.12.2 泡沫消防系设置要求
    出于降低工程造价的考虑,有些设计将储罐区泡沫系统与消防冷却水系统的消防泵合用。
但由于两系统的工作状态不同,且多数储罐区的储罐规格也不尽相同,有的相差很大,致
使有些系统使用困难。所以应对此类设计加以约束,要求它们应有保障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
满足设计要求的措施,且不得以火灾时临时调整的方式来保障。
    泡沫消防泵宜采用自灌引水启动。一组泡沫消防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损
坏时,其余的吸水管应能通过全部用水量。
    系统应设置备用泡沫消防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泵的能力。对于总储量小于
2500m2,且单罐容量小于 500m2 的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 3#、4#罐最小泡沫混合液流量等
于 1272L/min。
    根据“规范”要求,查阅有关产品样本,l# 、2# 罐应设置两个 PC8 型泡沫产生器。3#、4#
罐设置 3 个 PCY450 型高背压泡沫产生器(设置 1 个 PCY1350 也可,但不如这样可靠),
且设置一个泡沫喷射口。
    4、辅助泡沫枪数量与布置
    根据“规范”规定,系统应配置一支 PQ4 型泡沫论,为便于使用,布置了如图 4.13 所
示的 8 个泡沫消火栓。
    5、管道设计
    因储罐数目较少,通向每个储罐的泡沫混合液或泡沫管道采用枝状布置,供辅助泡沫枪
的泡沫混合液管道采用环状布置。并以泡沫混合液流速小于 3m/s、泡沫流速小于 9m/s、泡沫
进入油品流速小于 3m/s 的原则确定管道公称直径为:泡沫混合液主管道 DN150 辅助泡沫
枪用的泡沫混合液管道 DN80;泡沫管道 DN150 进人储罐后扩为 DN200 泡沫喷射管并伸至
储罐中
    6、泡沫泵选择
                 3x450L/min+240L/min
      初设流量=­­­­­­­­­­­­­­­­­­­­­­­­­­=26.5L/s
                          60
      初设扬程= 高背压泡沫产生器额定进口压力十管道沿程及局部压力损失之和,约为
0.85MPa。
    选一台 XD­125-4 型消防用多级离心泵,并设一台备用泵。
    油罐在设置泡沫系统的同时,还应设置消防冷却水系统,二者可合用备用泵,并应满足
容量大者的要求。当备用泵比工作泵容量大时,可采取节流措施。
    7.泡沫液、水用量
    系统最大泡沫混合液流量发生在 3# 、4# 罐,3 个 PCY450 型高背压泡沫产生器流量为
1350L/min、泡沫枪流量为 250L/min。
      选 3%型氟蛋白泡沫液,泡沫液用量为 1.77m3 

第 24 页 共 38 页
      水用量为 57.23 m3 。
    8、泡沫比例混合器的选择
    选一台储量 2m3 的 PHY32 型囊式压力比例混合器。
    注: 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只是实际工程设计工作的一部分,本例仅为帮助读者了解泡沫系
统设计,其它设计事项从略。
                        第五节系统使用与维护
8.1 系统的操作
8.1.l 系统操作说明
    为保证着火时操作人员迅速启动泡沫系统,最大限度地避免泡沫系统误操作,泡沫系统
投入使用前,应编制好设备使用与维护说明、系统操作程序与示意图,并制成牌匾悬挂在易
于阅读处;对系统设备、控制阀门等进行编号,并制作相关标牌安放到泡沫设备、控制阀门
等上面或旁边;用较醒目的标志指示出系统管道的走向。系统操作说明等所有文件应存栏。
8.1.2 系统管理与操作训练
      泡沫系统技人使用后,应有专人负责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建立相应的管理、检查、操作、
维护等规程及其档案,以对系统进行有效监管。为了避免非操作人员对系统使用的影响,应
有防止无关人员进人重要地点的措施,同时还应注意飞禽等非人为因素的影响。系统使用与
维护人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并且这种训练必须是经常性的。
8.2 定期检查
    为确保泡沫系统完全处于伺服工作状态,必须由能胜任的人员按下列项目对系统进行年
检。年检的目的是评定系统在检查周期内能否保持正常工作状态。每次年检时应出具年检报
告,年检报告应包括评定意见和/或有关建议,且必须由业主存档。如果年检试验数据与验
收试验时记录数据的偏差超过 10%时,应与生产商联系或找权威部门评定。
8.2.1 泡沫液性能的测定
    泡沫液的年检主要是检查泡沫液是否有过量沉降物或变质。如发现异常,应将其泡沫液取
样送生厂商或有资格的试验室做质量分析。其次是检查泡沫液储量是否满足要求,有时可能
由于冷喷试验后未及时补充,使泡沫液储量达不到设计储存量。补充泡沫液时应注意:不同
种类、牌号泡沫液不能混合,相同种类、牌号但批次不同的泡沫液也不能盲目混合。
8.2.2 泡沫比例混合器与泡沫液储罐的检查
    压力比例混合器与泡沫液储罐通常是一体的,环泵比例混合器、平衡压力比例混合器尽管
与泡沫液储罐不是一体,但也相互关联,所以将泡沫比例混合器与泡沫液储罐按一体进行
检查较适宜。通常先进行直观检查,检查密封与锈蚀情况、相关阀门启闭情况、泡沫液储罐的
膨胀空间是否正常等,进一步的检查见系统试验。
8.2.3 泡沫产(发)生装置的检查
    泡沫产生器、高背压泡沫产生器、泡沫喷头、泡沫枪、泡沫炮、泡沫发生器等泡沫产(发)生
装置首先应进行直观检查,检查是否有异物。泡沫产生器内常有鸟类做窝,发现后应及时清
理。固定顶储罐上的泡沫产生器装有密封玻璃,破裂后应及时更换。进一步的检查见系统试
验。
 8。2∙ 4 管道的检查
    管道主要检查其锈蚀和机械损伤等影响机械强度的情况,其次是检查横向管道的放空坡
度。地上管道应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地下管道至少每五年进行一次定点检查。特别是对于平
时无压的管道,当直观检查不能确认其是否正常时,应做压力试验。压力试验要求见《泡沫
灭火系统施工验收规范》
 8.2∙5 过滤器
    过滤器应定期检查,每次使用和试验后必须清理干净
8.2∙6 系统试验
    在条件许可的场合,应进行喷射试验,以检验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系统试验时应检测下列参数:
    l)最不利点泡沫产生装置的工作压力;
    2)泡沫混合液实际流量;
    3)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

第 25 页 共 38 页
    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可用折射议或测导电率方法测定,也可用泡沫混合液和泡沫液流量
算定。其泡沫混合液流量可用分别或同时记录系统进口、末端工作压力的方法算定。
    4)泡沫质量的检测
    检测泡沫质量通常是测泡沫倍数与析液时间,如果同时还要检测泡沫液的质量,可进行
泡沫的灭火与抗烧性能测试,检测方法见 GB15308《泡沫灭火剂通用技术条件》 。
    自动系统的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部分试验与检查应参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
验收规范》进行,在此不再赘述。
8.2.7 系统复原
试验结束后,系统必须进行冲洗并恢复到正常状态。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宣讲
                           

第一章 总则
    第 1.0. 1 条本条主要是说明制订本规范的意义和目的。即为了合理设计低倍数泡沫灭
火系统,保卫人身和财产安全,减少火灾危害,制订本规范。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由消防水泵、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泡沫产生装置及管道等组成。它
通过泡沫比例混合器将泡沫液与水按比例混合成泡沫混合液,经泡沫产生装置吸入空气
(非吸气型泡沫喷射装置直接喷射泡沫混合液)形成低倍数泡沫,即泡沫体积与其泡沫混
合液体积之比小于 20 倍(通常为 5~10 倍)的泡沫,然后施加到燃烧的甲、乙、丙类液体表
面上。其主要灭火机理是通过泡沫的遮断作用,将燃烧液体与空气隔离实现灭火。因为泡沫
中水的成分最低液不会少于 96%,所以它同时伴有冷却而降低燃烧液体蒸发的作用,以及
灭火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的窒息作用。
    低倍数(空气)泡沫灭火系统是当今世界普遍首选用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使用甲
(液化烃除外)、乙、丙类液体场所的灭火系统,并早已成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及石油
化工装置区易于泄漏处等场所的消防主力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石油化工工业的
发展以及本规范的实施,它将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国内外应用实践证明,低倍数
泡沫灭火系统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灭火效率高等优点。但调查中发现,国内某些系统在
设计、安装上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制订我国自己的《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是当务之
急,是减少火灾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 1.0.2 条本条说明在进行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时,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针对保护对象的火灾危险性和着火后对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
选择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形式,使之设计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方便。
    第 1 .0.3 条本条是指本规范适用和不适用的范围。依据理论和实践经验,并参照
NFPA11—1998《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准》 、BS5306PT6《泡沫灭火系统标准》等的规定,低
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适用于提炼、加工、储存、运输和使用甲、乙、丙类液体的场所,如油田、煤
油厂、化工厂、油库、为铁路油槽车装卸油的
第二章泡沫液和系统型式的选择
                  第一节泡沫液的选择、储存和配制
    第 2.1.1 条本条与美国、英国等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类似。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液上喷射系统,直接从燃液上方供给泡沫,不会出现因泡沫被油污
染而无法灭火的现象,所以蛋白、氟蛋白、水成膜、成膜氟蛋白泡沫液等均可选用。
    液下喷射系统,泡沫必须通过油层,蛋白泡沫因带油率较高而难以灭火。氟蛋白等含疏水
性氟碳表面活性剂的泡沫,带油率较低,并且其泡沫的灭火性能受含油量影响较小。 1976
年,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在 700m3 和 5000m3 汽油储罐试验得出,蛋白泡沫经汽油
层浮到油面时,汽油含量达到 2%以上具有可燃性,达到 8.5%就可自由燃烧;氟蛋白泡
沫中的汽油含量达到 23%以上才能自由燃烧。所以将蛋白泡沫液排除,规定选用氟蛋白、水
成膜、成膜氛蛋白泡沫液。
    20 世纪 80 年代初,英国 Angus 公司以水解蛋白为基料,添加适宜的氟碳表面活性剂制
成了成膜氛蛋白泡沫液( FFFP),20 世纪 9 0 年代我国开发了这种泡沫液。该泡沫液不但
具有氟蛋白泡沫液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水成膜泡沫液的成膜特点,是当今普遍使用的泡沫

第 26 页 共 38 页
液种类之一。
    从灭火角度,抗溶性氟蛋白泡沫液、抗溶性水成膜泡沫液和抗溶性成膜氟蛋白泡沫液等也
适用液下喷射泡沫灭火,但其价格较贵,对单纯的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本规范不
推荐采用上述抗溶泡沫液。
    第 2.1.1A 条水成膜、成膜氟蛋白泡沫混合液施加到非水溶性燃液表面时,能产生一层
防护膜。其灭火效力不仅与泡沫性能有关,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它的成膜性及其防护膜的坚韧
性和牢固性。所以水成膜、成膜氟蛋白泡沫液也适用于水喷头、水枪、水炮等非吸气型喷射装
置。
    第 2.1.2 条醇、醛、酸、酯、醚、酮等液体有机物,其化学结构中含有羟基、羧基等亲水基
团,与水相溶,因此称其水溶性液体。它们对普通泡沫有较强的脱水能力,使泡沫破裂而失
去灭火功效。
    抗溶泡沫中添加了多糖等抗醇的高分子化合物,在灭水溶性液体火时,在燃液表面上能
形成一层高分子股膜,保护上面的泡沫免受水溶性液体脱水而导致的破坏,从而实现灭火。
      汽油中的含氧添加剂主要是醚、醇等水溶性液体,对普通泡沫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无铅
汽油中含氧添加剂含量体积比超过 10%时,用普通泡沫液灭火困难,所以也必须选用抗溶
性泡沫液。为此,参照 NFPA11-1998《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准》增加相应要求。
      当添加剂为多组分的混合物时,只计算含氧元素的那些组分的净含量。某些储罐区既有
水溶性液体储罐又有非水溶性液体储罐,某些桶装库房同时存有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液体,
为了降低工程造价设计一套泡沫灭火系统是可行的,但须选抗溶性泡沫液。用抗溶性泡沫液
扑救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时,其设计要求与普通泡沫液相同。
    第 2.1.3 条本条是根据 GN13-14-82《蛋白泡沫灭火剂和氟蛋白泡沫灭火剂技术条件
及试验方法》制订的。因为蛋白泡沫液的流动点为­ 5℃, YEKJ-6A 型抗溶泡沫液 0℃以下
就不能流动了,所以储存泡沫液的环境温度下限规定为 o℃;环境温度超过 40℃时,各种
泡沫液的混合液发泡倍数都下降,析液时间缩短,泡沫灭火性能降低,所以储存泡沫液的
环境温度上限规定为 40℃。
    第 2.1.4 条淡水是配制各类泡沫混合液的最佳水源。某些泡沫液也适宜于用海水配制
混合液。一种泡沫液是否适宜于用海水配制混合液,取决于其耐海水(或硬水)的性能。因
此,选择水源时,应考虑与所选泡沫液要求的水质是否相适宜。为此,将原规范一、二、三款
合并为目前的一款,四款改为二款。
                      第二节系统形式的选择
    本节的条文是重新编制,删除原条文。
    第 2.2.1 条现行国家标准 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J74-84《石
油库设计规范》 、GB50183-93《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分别对各自行业设置固定
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的场所进行了规定,全面修订中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拟将上述三个“规范”未包括的使用泡沫灭火系统场所进行规定,设计时应根据上述“规
范”选择泡沫灭火系统类型。
    第 2.2.2 条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适用于固定顶、外浮顶和内浮项三种储罐。液下喷射
泡沫灭火系统不适用于外浮顶和内浮顶储罐,其原因是浮顶阻碍泡沫的正常分布。当只对外
浮顶或内浮项储罐的环形密封处设防时,无法将泡沫全部输送到该处。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
统不适用于水溶性甲、乙、丙液体固定顶储罐,因为泡沫注入水溶性液体后,由于水溶性液
体分子的脱水而使泡沫遭到破坏,无法浮升到液面实施灭火。半液下喷射是泡沫灭火系统应
用形式之一,某些发达国家应用多年。
      对于外浮顶储罐,其设防区域为环形密封区,泡沫炮难以将泡沫施加到该区域。类似的
原因泡沫炮也不适用于内浮顶储罐。泡沫炮为强施放喷射泡沫,由于泡沫会游人水溶性液体
中,使泡沫脱水而遭到破坏,所以不适用水溶性液体固定顶储罐。直径大于 18m 的固定顶
储罐发生火灾时,罐顶一般只撕开一条口子,全掀的案例很少,泡沫炮难以将泡沫施加到
储罐内。美、英等国家的相关标准也作了相同或相近的规定。
      灭火人员操纵泡沫枪难以对罐壁更高、直径更大的储罐实施灭火。美、英等国家的相关标
准也作了相近的规定。
      第 2.2.3 条本条是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工程应用及发达国家的标准制订的,同时也

第 27 页 共 38 页
保留了原“规范”的内容。所述的缓冲物可以是专门设置的缓冲装置,也可以是非专门设置
的固定设备、金属物品或其他固体不燃物。通过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的试验,对于厚
度超过 25mm 但有金属板或金属桶之类的缓冲物时,灭火是切实可行的。
    第 2.2. 4 条本条是参照 NFPA 11-1998《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准》制定的。在选用栈
台泡沫灭火系统时应综合考虑整个栈台的尺寸规格、所涉及的液体类别、临近的其他危险场
所及暴露场所、排水设施、常年风向、环境温度和人员配备等因素。
    第 2.2.5 条本条是参照 NFPA 11-1998(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准》、 BS5306 Part6《泡
沫灭火系统标准》制定的。
    本条所述的围堰是指用土或其它不然结构材料建造,并能将深度大于 25mm 的燃料限定
住的护堤。
    第 2.2.6 条本条是参照 NFPAll-1998《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准》、 Bs5306 Part6《泡沫灭
火系统标准》制订的。
    本条所述无围堰的甲、乙、丙类液体室外流淌火灾区域是指发生甲、乙、丙类液体流淌时无
路牙、防护堤、房屋墙等结构物限制的场所。该场所的甲、乙、丙类液体流淌厚度限定在 25mm
之内。
第三章系统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 3.1.1 条本条第一部分是原规范第 3.1.1 条与第 3.1.2 条的合并与修改。如执行
原规范第 3.1.1 条“储罐区泡沫灭火系统设计,其泡沫混合液用量,应满足扑救储罐区
内泡沫混合液最大用量的单罐火灾和扑救该储罐流散火灾所设辅助泡沫管枪混合液用量之
和的要求”,对于某些多罐种和/或水溶性与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共存的储罐区可能
会导致错误设计,且该条语句表达不通顺。修改后的条文规定泡沫灭火系统扑救储罐区一次
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按罐内用量、该罐辅助管枪用量、管道剩余量三者之和为最大的
一个储罐进行设计,避免了上述问题。
    用泡沫炮或泡沫枪扑灭火灾时,受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喷出的泡沫会有一定的损失。风
力愈大、射程愈远,损失愈大。所以确定泡沫炮、泡沫枪流量时,应将其损失计算在内。出于
安全,确定了 1.2 倍的参数。
    第 3.1.2 条本条为修改条文。一款为原规范第 3.2.1 条的一部分,这一规定同样适用
于液下喷射、半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所以调整至本节进行一般规定;二款由原规范第
3.2.2 条和第 3.2.3 条的部分内容归纳而成。
    自八十年代初,在发达国家外浮顶储罐泡沫灭火系统的泡沫喷射口(含泡沫产生器)就
有罐壁设置和浮顶设置两种方式。近几年我国某些地方采用了浮顶设置形式,本款含采用从
浮顶密封上方和金属挡雨板下施放泡沫的泡沫喷射口(含泡沫产生器)浮顶设置方式的保
护面积确定。
    本规范引用了 GBJ74-84《石油库设计规范》的储罐名称,而 SH3046-92《石油化工立式
圆筒型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将内浮顶储罐的浮盘分为单盘、隔舱式单盘、双盘、在浮筒上
的金属顶等四种,两者名称不一致。本规范所称的浅盘即后者所称的单盘,本规范所称的单、
双金对应后者的隔舱式单盘、双金。
    第 3.1.3 条通过对地上钢制储罐火灾案例调查发现,80%的油罐发生火灾时,其罐顶
和罐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上海市某厂的 400m2 汽油储罐爆炸着火后,罐顶与罐壁连接
处炸开 1/6 周长的口子;山东省某厂的 500m3 渣油储罐,因入口管振动产生火花而引起
爆炸着火,爆炸使罐顶整体飞出 10m 之远;玉门市某厂的 500m3 原油储罐爆炸着火后,罐
顶与罐壁连接处被炸开 19m,且所设置的两个泡沫产生器中的一个被拉断;黑龙江省某厂
的 5000m3  原油储罐爆炸着火后,罐底被拉开,着火半小时后,相邻面的泡沫混合液管线
被拉断。由上述火灾案例可见,设置固定式泡沫系统的储罐区,配备一定的移动泡沫设备是
必要的。
    第 3.1. 4 条本条有三层含义:一是提出对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储罐区,在其防
火堤外设置用于扑救液体流散火灾的辅助泡沫枪要求,比原规范明确了;二是提出设置数
量及其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根据所保护储罐直径确定的要求,呼应本节第 3.1.l 条;

第 28 页 共 38 页
三是原规范的要来。
    原规范规定了辅助泡沫枪型号,其单只流量较 BS5306 Part6 和 NFPAll 的规定大出一倍
以上,为此对其进行了修改。
    第 3.1.5 条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危险程度及火灾后的损失一般均高于其他民用场所,
但目前应用于该类场所的泡沫灭火系统,对其控制功能的设计要求一般低于其他灭火系统,
为了适当提高泡沫灭火系统的防范能力提出此条要求。
    第 3.1.6 条为验证安装后的泡沫灭火系统是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要对安装的系统
按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测,为此所作的设计应便于检测设备的安装和取样。
    第 3.1.7 条出于降低工程造价的考虑,有些设计将储罐区泡沫灭火系统与消防冷却水
系统的消防系合用。但由于两系统的工作状态不同,且多数储罐区的储罐规格也不尽相同,
有的相差很大,致使有些系统使用困难。为此提出本条要求,对此类设计加以约束。
    第 3.1.8 条本条规定布置的泡沫消火栓,其功能是连接泡沫枪扑救储罐区防火堤内流
散火灾。泡沫消火检的设置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安装在固定系统的泡沫混合液管道上;
另一种是由水消火栓、独立泡沫液储罐(桶)和泡沫比例混合器构成。不管哪一种形式,保
证一定数量和间距是必要的。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水消火栓的间
距不大于 6om,为使储罐区消防设施的布置有章法,本条采纳了这一参数。
    第 3.1.9 条甲、乙、丙类液体储确发生火灾时,通常会有泡沫消防车等救援。根据有关组
织对我国已发生的地上金属固定顶储罐火灾统计表明,容积大于 2000m3  (直径 16m)以
上的储罐发生火灾时多在罐顶与罐壁的弱焊接处局部掀开一条口子,罐顶全掀的几率较小,
且直径越大全掀的几率越小,泡沫消防车不能直接有效地将灭火泡沫施加到局部开口子的
着火储罐内;浮顶储罐的泡沫灭火系统主要是针对其密封区域火灾而设计的,泡沫消防车
不能将泡沫直接有效地喷射到其密封区域,且浮顶也没有考虑其导致的冲击载荷,一旦使
用,有击沉浮顶之危险;泡沫消防车也不宜直接向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供给泡沫,
原因
是大部分泡沫会潜入液体中湮灭而不能灭火。所以推荐储罐区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具备半固
定系统功能,就等于多了一种措施。
      当泡沫混合液管道在防火堤外环状布置时,利用环状管道上设置泡沫消火栓就能实现半
固定系统功能,但不如在通向泡沫产生器的支管上设置带控制阀的管牙接口方便。如何实现
该功能,设计者与业主协商。
美国 3M 公司水成膜泡沫液上喷射灭火试验数据表 3.2.1-3
    对上述试验数据分析得,最佳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在 4~SL/min∙m2 范围内。受当时条件
限制,我国试验用的蛋白泡沫液性能较差,如果用现在的泡沫液,灭火时间肯定会缩短。
    应当指出,金属油罐有突出的“罐壁升温”现象,灭火难度比非金属油罐要大;油品闪
点越低,灭火难度越大;油层厚度太小,灭火难度将大大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预燃时间
越长,灭火时间越长,预燃时间太短,灭火难度将大大降低;风速越大,灭火难度越大。
    2、实际火灾案例分析
    (1)、广州某厂一台容积 10000m3(直径 31.2m),储存“五七”原油的半地下固定顶
储罐,检修时爆炸着火。着火时罐内储有 500~700t 原油,爆炸使罐顶塌落,燃烧约 lh。用
移动式泡沫管枪扑救,约 20min 后火被扑灭。灭火共用了 2.5t 泡沫液,折算泡沫混合液供
给强度约为 2—4L/min∙m2。
    (2)、北京某厂容积 5000m3、3000m3 的重油储罐,因储所存油品超温自燃而爆炸着火,
爆炸使罐顶与罐壁连接处都分撤并,掀开长度约为储罐周长的 1/3。然而爆炸并未破坏储
罐上的半固定泡沫灭火设备,靠泡沫消防车供给泡沫,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为 5~6 L/
min. m2 ,仅用 2~3min 就把火扑灭。
    3、国外相关标准的规定
    (1)、NFPAll-1998《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准》规定的烃类液体固定顶贮罐液上喷射系
统最小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与连续供给时间见表 3.2.1-4。(将泡沫缓施到液面上的喷
射装置为Ⅰ型排放口;经安装在罐好的天气条件,并且按准备好的程序进行的,所以应将
试验数据乘以足够的安全系数后方能采纳。

第 29 页 共 38 页
  (2)、工业发达国家的消防基础设施的配套和联防机动消防力量都很强,采用较小的供给
强度和较长的连续供给时间,即使固定系统灭不了火,联防机动消防力量可以及时救援。而
我国许多地区的消防基础设施的配套情况和联防机动消防力量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
所以立足自救的我国规范应遵守最小供给强度高于国外标准、最小连续供给时间低于国外标
准的原则。
  (3) 、科学合理地促进高性能泡沫液的工程应用。
    综上所述, GB50151-92《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000 年版)维持蛋白泡沫
混合液是小供给强度与连续供给时间不变,适度调整了氟蛋白、成膜氛蛋白、水成膜泡沫最
小混合液供给强度与连续供给时间,并补充规定了含氧添加剂体积比含量超过 10%的无铅
汽油之最小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与连续供给时间。为清晰,将 GB50151-92(2000 年版)、
NFPA 11-1998、 BS 5306 Pt6 等三个标准规定的单位面积最小泡沫混合液用量汇表归纳,
见表 3.2.1-6。可见 GB50151-92(2000 年版)与 NFPAll-19 9 8 规定的泡沫混合液最
小用量基本相当。液上喷射系统泡沫混合液最小用量(L/m 2 对比表 3.2.1-6
┌─────────┬───────┬──────┬──────┐
│标准代号 │GB50151 修订版 │NFPA 11 标准 │BS 5306 标准 │
├─────────┼───┬───┼───┬──┼──┬───┤
│油品闪点℃ │wt 60 │≥ 60 │< 38 │≥38│≤40│> 40 │
├─────────┼───┼───┼───┼──┼──┼───┤
│蛋白 │240   │1 80  │225.5│123 │220 │ 12o  │
├─────────┼───┼───┼───┼──┼──┼───┤
│氟蛋白、水成膜、成│225   │150   │225.5│123 │180 │120   │
│膜氟蛋白 │ │ │ │ │ │ │
└─────────┴───┴───┴───┴──┴──┴───┘
    二、本款制定的依据如下:
    1、国内外灭火试验数据
    水溶性液体的种类繁多,各种水溶性液体对泡沫的破坏性也不一样,用抗溶泡沫扑灭它
们的火灾,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会有差异,有的差异可能很大,有的甚至不能灭火。对于水
溶性液体,进行大型灭火试验的代价太大。工业发达国家至今也未做过象油品那样的规模和
次数的灭火试验。现将我国 YEKJ-6A 型抗溶泡沫、YEDF-6 型多功能氟蛋白泡沫、美国 3M
公司抗溶水成膜泡沫的小型灭火试验数据进行归纳,以了解某些水溶性液体的泡沫灭火强
度。
    (1)、我国的抗溶泡沫灭 10m2 工业乙醇火的试验数据见表 3.2.1-7。试验所用的容器
为 10m2 带挡板的燃料盘。我国的抗溶泡沫灭 10m2 工业乙醇火的试验数据表 3.2.1.7
    (2)、美国 3M 公司的抗溶水成膜泡沫(ATC)灭火试验数据见表 3.2.1­ 8。试验条
件:4.6m2 金属燃料盘、燃料厚度 5.1cm、预燃时间 lmin、标准泡沫管枪、泡沫倍数 6-8 倍。
ATC 灭火试验数据表 3.2.1-8 进行大型灭火试验有困难时,可采用以乙醇为参照在
4. 5 2m2 标准油盘上进行对比灭火试验的方法,确定最小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及连续供给
时间。当然上述对比试验须由权威部门活权威部门认可的单位进行。
 (2 ) 由于灭火试验规模较小,次数较少,不能找出最佳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某些水溶
性液体的燃烧产物及挥发物有毒,长时间不能灭火,对人等会造成较大损害,甚至威胁生
命。所以投放大强度、较短时间的思路,规定了少部分水溶性液体的最小泡沫混合液供给强
度与连续供给时间。
    水溶性液体的灭火难度还与其极性有关,美国 3M 公司推荐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还需
进一步验证。
    第 3.2.2 条本条进行了较大修改。
    一、目前泡沫喷射口的设置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设置在罐壁顶部,原规范就是针对这种
方式的;第二种是设置在浮顶上,它又分为泡沫喷射口设置在密封或挡雨板上方和泡沫喷
射口设置在金属挡雨板下部(见图 3.2.2)。表 3.2.2 中“密封或挡雨板上方”即指前
者,“金属挡雨板下部”即指后者。

第 30 页 共 38 页
    经技术分析及有关设计、生产单位反应的意见,认为原条文规定的单个泡沫产生器的最大
保护周长偏大,且规定了产品型号,限制了其它产品的使用,不利于与国际标准接轨。参照
NFPA 11-1998《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准》、 BS5306 Part6《泡沫灭火系统标准》对表
3.2.2 进行了修改。并删除了外浮顶储罐保护面积确定的内容。
    二、本款由原规范第二款的部分规定与新增对在浮顶上设置泡沫喷射口的规定综合而成的。
    三、本款为新增的。根据大庆市某油库的试验,并参照 NFPA 111998《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标准》,泡沫堰板距离罐壁 0.6m 为宜,故对原规范第二款的部分规定作此修改。从灭火角
度,泡沫喷射口浮顶上设置方式的泡沫堰板距离罐壁可进一步减小,但为方便密封检修,
故规定不宜小于 0.6m 。
四、本款是原规范第二款规定的部分内容,为便于表述另列一款 A 泡沫喷射口安装在密封
或挡雨板上方
B 泡沫喷射口安装在金属挡雨板下
              图 3.3.2 泡沫喷射口在浮顶上的安装方式
    第 3.2.3 条本条是参照 NFPA 11-1998《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准》、 BS5306 Pt6《泡
沫灭火系统标准》、美国 3M 公司工程手册等制订的。上述标准或工程手册的相关规定与本
条规定基本相同。
    一、浅盘式内浮顶储罐最不利的火灾模式是固定顶部分或全部掀开,且浮盘在不平衡的反
作用力作用下倾覆沉没。浮盘采用铝合金、塑料等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储罐,发生火灾后,
浮盘很快被烧坏或熔化。出于安全可靠,浅盘式和浮盘来用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储罐按固
定顶储罐对待。
    在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发现对浅盘式和浮盘采用易熔材料制作的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
内浮顶储罐的规定欠明确,且有设计单位和消防审建部门询问过此类储罐的泡沫系统如何
设计,所以将此类内浮顶储罐按是否设置泡沫缓施装置分别规定设计要求。
    二、绝大多数情况下,单、双盘式内浮顶储罐与外浮顶储罐一样,发生火灾时,其火灾范
围都局限在储罐密封处,它们的安全性能是基本相同的。为此制订本款。
    第 3.2. 4 条本条进行了较大修改。
    一、固定顶储罐着火时通常首先发生爆炸,其中一个泡沫产生器被破坏可能很大。试验证
实,泡沫对燃液的最大有效灭火半径约为 25m。为此,一个完好的泡沫产生器所能保护的储
罐直径不能超过 25m。沿储罐周均匀布量的两个泡沫产生器完好时,所能保护的储罐最大直
径为:
                      Dmax=25×20.5(m )≈36m
当其中一个坏了,剩下的一个泡沫产生器能保护的储罐最大直径为 25m。如图 3.2.4 所示,
沿罐周均匀布置的三个泡沫产生器完好时,所能保护的储罐最大直径为:
                      Dmax= 25 X 2(m)=50m
当其中一个坏了,剩下的二个泡沫产生器能保护的储罐最大直径为:
              Dmax=(2 X 30.5/3)X 25(m)≈29m
由于泡沫是沿罐壁散射流到液面上的,预计保护的储罐最大直径可达 30m。同理沿罐周均匀
布置的四个泡沫产生器完好时,所能保护的储罐最大直径也是 50m,当其中一个坏了,剩
下的三个泡沫产生器保护的储能最大直径约为 36 m。
    经计算可见,原规范规定的泡沫产生器最小设置数量偏多。现按其中一个泡沫产生器被破
坏系统仍能有效灭火的原则,对表 3.2.4 进行了修改。
    二、参见第 3.2.3 条二款和第 3.2.5 条二款说明。
    三、删除了原“规范”三款的条文。为使各泡沫产生器工作压力和流量的均衡以利于灭火,
推荐相同型号的泡沫产生器并要求其均布。
    四、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固定顶储罐不设缓冲装置较难灭火,本规范规定的设计参数是
建立在设有缓冲装置基础上的。原规范在条文说明中叙述了设置要求,现予以明确。目前,
泡沫缓冲装置有泡沫溜槽(见图 3.2.4-2)、多孔石棉管(见图 3.2.4-3)等。
    五、本款要求是为了减少泡沫损失和有利于泡沫的分布,设置泡沫导流罩和泡沫喷射口设
置在浮顶上要求 T 型管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第 31 页 共 38 页
    第 3.2.5 条本条进行了部分修改。
    一、固定顶储罐、浅盘式和浮盘采用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储罐发生火灾时,其中一个泡
沫产生器被破坏的可能性较大。为保障被破坏泡沫产生器不影响正常的泡沫产生器,使系统
仍能有效灭火,作此规定。
    二、由于引入了泡沫喷射口浮顶上设置方式,本款加了注定语.
    正常情况下,外浮顶储罐设有气相空间,着火时不会伴有爆炸;虽然单、双盘式内浮顶储
罐有固定顶,但其罐壁上都有排气孔,着火时一般不会爆炸。此外上述浮顶储罐发生火灾时,
其火灾范围局限在环形密封区域,且火焰温度较低(1987 年中日联合试验,5000m3 外浮顶
汽油储罐燃烧时,罐壁温度 100~140℃,辐射热为 0.001W/cm2 )。总之,上述浮顶储罐
发生火灾时,泡沫产生器被破坏的可能性很小,且消防队员能够靠近罐体。所以安全要求低
于固定顶储罐。
    三、将横管与立管间宜用金属软管连接的要求移到了第 3.2.6 条一款。根据有关制造商
的工程手册和实践经验,增加了泡沫喷射口浮顶上设置方式中对耐压软管、管道连接的要求。
      四、一方面,外浮顶储罐火灾初期多为局部密封处小火,灭火人员可站在梯子平台上或
浮顶上用泡沫枪将其扑灭;另一方面,对于储存高含蜡原油的储罐,由于罐体保温不好或
密封不好,罐壁上会凝固少量原油。当温度升高时,凝油熔化并可能流到罐顶。偶发火灾后,
需要灭火人员站在梯子平台上用泡沫枪将其扑灭。为此制订本款。
    第 3.2.6 条本条进行了较大修改。
    一、本款是由原规范第一款的规定与第 3.2.5 条三款的部分规定综合而成的。旨在消除
泡沫混合液或泡沫管道的热胀冷绩的和储罐爆炸冲击的影响。
    二、将管道埋在地下,突出的优点就是防火堤内整洁,便于防火堤内的日常作业。但也有
不利因素,一是控制泡沫产生器的阀门得设置在地下,不利于操作;二是埋地管道的运动
受限,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储罐爆炸着火时罐体的上冲力敏感;三是不利于管道的维护
与更换。为此原规范暗含不推荐将管道埋在地下的做法,但由于国内外均有采用,而规范又
不便限制,所以增加了此款。本款的宗旨是保护管道免遭破坏。所述金属转向接头可由铸钢、
球墨铸铁或可锻铸铁制成的。
    本条的三款为原规范的二款。旨在排净管道内的积水。
      3.2.7 条原第一款表达欠确切,其内容现已归纳到 3.1.8 条。泡沫系统安装完毕后
要进行检测,以确定系统设计及安装是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增加的条文就是用于系统检
测的。
      第 3.2.8 条(删除)。有关设计计算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编写,见本章第六节。

第三节储罐 区液下喷 射泡沫灭 火系统的 设计


    第 3.3.1 条(删除)。该条的内容已归纳到第二章第二节中。
    第 3.3.2 条一、二款的制定、修订依据:
    l、国内外石油储罐泡沫灭火试验数据
    (1) 1979 年,我国有关单位在大连对直径 22.7m、高 12.5m 的 5000m3 敞口原油储
罐进行了液下喷射泡沫灭火试验,试验用 6%型氟蛋白泡沫液,泡沫通过油层厚度为
11.3m,油品温度 40℃、粘度 30 厘沦。1987 年 10 月,中日联合在天津对直径 5.4m 、高
5.4m 的 100m3 敞口汽油储罐进行了液下喷射泡沫灭火试验,试验燃料为 70 井车用汽油,
油层厚度 3.6m ,灭火药剂为 6% 型氟蛋白泡沫液。对试验数据分析得,泡沫混合液临界供
给强度约为 1.17L/min∙m2 、最佳供给强度为 4 L/min∙m2 ,见表 3.3.2-l。
   (2)、1976 年 10 月 26~28 日,日本有关单位在新过对直径 8.7m、高 8.0m 储有轻原油
(比重 25℃0.768、黏度 1.0 CST)的储罐进行了液下喷射泡沫灭火试验,试验数据见
表 3.3.2-2。
    (3)、美国 3M 公司用水成膜泡沫对不同直径的油品储罐进行了液下喷射灭火试验,试
验数据见表 3.3.2-3。
       1980 年 , 美 国 3M 公 司 分 别 用 3 % 型 氟 蛋 白 泡 沫 、 3 % 型 普 通 水 成 膜 泡 沫 ( FC -
203A )、3%型抗溶水成膜泡沫(FC-600)对直经 7.5m 、高 7.5m 储有高级车用无铅汽

第 32 页 共 38 页
油的储罐进行了液下喷射灭火试验,试验数据见表 3.3.2-4。
    试验数据表明:预燃时间长,灭火时间长。油品的最佳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约为 4 L/
min∙m2 。加有含氧添加剂的无铅汽油比纯汽油灭火难度大,含氧添加剂含量超过一定值
后,。必须采用抗溶泡沫,且不宜采用液下喷射方式。
            
    应当说明:液下喷射时,泡沫从浮升区翻腾着向远处流动与扩散,并带动了部分油品的
自下而上翻腾。通常只有停止供泡沫后,泡沫才能覆盖升浮区而彻底灭火。何时停止供给泡
沫需要有经验的人员判断,试验测得的灭火时间往往稍长。美国与日本的试验表明了这一点。
    2、国外相关标准的规定
    (1)、 NFPAll-1998《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准》规定的烃类液体固定顶储罐液下喷射是
小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和连续供给时间见表 3.3.2-5。
最小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和连续供给时间表 3.3.2-5
┌───────────────┬───────────┬──────────┐
│烃类液体类型 │供给强度( L/min∙m2) │供给时间(m in) │
├─┬─────────────┼───────────┼──────────┤
│0 │闪点 37.8­93.3℃           │4.1                  │                30  │
├─┴─┬──────┬────┼───────────┼铱┐ │
│闪点 │小于 37.8C │或 │4.1                  │5 │            55  │
│巴存 s │.河不干其 D │        │                      │一│ │
├───┴──────┴────┼───────────┼─┘              55│
│伍他 │4.1                  │                    │
└───────────────┴───────────┴──────────┘
注 1 :最大供给强度不应担过 8.2L/min∙m2 )。
注 2:加热到 93. 3℃以上的高粘度液体,在施加泡沫的初始阶段直采用较低的供
给强度,以使罐容物的沸腾或喷溅降到最低程度。装有热原油、沥青或加热到水
沸点以上的液体着火罐,施加泡沫前应准确判断,尽管低强度下较小的泡沫水份
有益缓慢冷却其燃液,但也可导致罐内燃液沸溢或喷溅.
注 3:含破坏泡沫成分烃类液体可能要求较高供给强度。某些泡沫按通常要求的
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可能灭不了含氧化剂的汽油火灾,在这种情况下,查阅泡沫
液生产商依据注册和/或批准文件而提出建议。
    (2)、 BS 5306 Part6《泡沫灭火系统标准》规定的烃类液体固定顶
储罐液下喷射是小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和连续供给时间见表 3.3.2-6。
最小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与连续供给时间
表 3.3.2-6
┌─────────┬────────────┐
│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供给时间(min) │
│    (L/ min.m2)├─────┬──────┤
│                  │闪点<40℃│闪点> 40℃ │
├─────────┼─────┼──────┤
│4                 │45        │30          │
└─────────┴─────┴──────┘
    与 NFPAll《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准》的规定相比,原规范规定的最小泡沫混合液用量偏
小,为此 GB50151-92《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0 年版)适度调整了最小泡沫
混合液供给强度与连续供给时间。为清晰,将 GB50151-92(2000 年版)、 NFPA 11-
1998、 BS 5306Pt6 等三个标准规定的单位面积最小泡沫混合液用量汇表归纳,见表
3.3.2-7。可见 GB50151-92(2000 年版)与 NFPA  11-1998 规定的泡沫混合液最小
用量基本相当。
  液下喷射单位面积泡沫混合液最小用量( L/m2)对比表 3.3.2-7

第 33 页 共 38 页
┌────────┬───────┬──────┬──────┐
│标准代号 │GB50151 修订版 │NFPA 11 标准 │BS 5306 标准 │
├────────┼───┬───┼───┬──┼──┬───┤
│油品闪点℃ │< 60 │≥60  │< 38 │≤38│≤40│> 40 │
├────────┼───┼───┼───┼──┼──┼───┤
│氟蛋白、水成膜、│200   │200   │225.5│123 │180 │120   │
│成膜氟蛋白 │ │ │ │ │ │ │
└────────┴───┴───┴───┴──┴──┴───┘
      三、四、五款是参照 NFPAll-1998《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准》以及 BS 5306 Pt6《泡沫灭火
系统标准》等进行修订的。
      国内多数设计者理解泡沫管道即为泡沫喷射管,所以许多系统设计为从高背压泡沫产生
器出口至储罐内的泡沫喷射口,其管道为同一管径,这样给某些工程带来不便。为了给设计
以灵活性,同时又考虑的流体力学参数的稳定,提出泡沫喷射管长度要求。
    第 3.3.3 条本条原第二款与第三款的修改条文分别归纳到了本章第六节与第四章第四
节中。
      根据工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工程检测的需要,提出了现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要求。
    第 3.3. 4 条新增第三款是出于工程检测与试验的需要;第四款是对原“规范”的补充。
    第 3.3.5 条(删除)。原第 3.3.5 条内容已归纳到本章第六节中。
      第 3.3.6 条水力计算的要求已归纳到本章第六节。
    第 3.3.7 条目前液下喷射泡沫系统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泡沫喷射管上的逆止阀密封
不严,有些系统除关闭了储罐根部的闸阀外,在防火堤外又设置了一道处于关闭状态的闸
阀,使该系统处于了半瘫痪状态,即使这样,但还是漏油;有的系统甚至将泡沫喷射管设
置成顶部高于液面的 Q 形,既给安装带来困难,又增加了泡沫管道的阻力,同时又影响美
观。目前有采用爆破膜、梭形逆止阀等措施的,为此增加相关要求
                   
第四节 泡沫喷淋系 统
    第 3. 4. 2 条本条是在原“规范”3.4.3 条基础上,参照 NFPAI6 一 1999《泡沫­ 
水喷淋系统与泡沫­ 水喷雾系统安装标准》 、BS5306Part 6《泡沫灭火系统标准》、 ISO/
DIS7076《泡沫灭火系统标准》等,结合我国国情制订的。
    第 3.4.3 条保护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当选择蛋白、氟蛋白等非成膜类泡沫液时,要
选用传统的吸气型泡沫喷头;当选择水成膜、成膜氟蛋白等成膜类泡沫液时,可选用吸气型
喷头也可选用开式非吸气型喷头。为减轻泡沫对保护液体的冲击,当选择水成股、成膜氟蛋
白等成膜类泡沫液并选用开式非吸气型喷头时,宜选用带溅水盘的开式非吸气型喷头。
    保护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时,不管选择何种抗溶泡沫液,均无成膜性,所以要选用吸
气型泡沫喷头。
      第 3.4.4 条本条是参照 NFPA 16《泡沫­ 水喷淋系统与泡沫­水喷雾系统安装标准》 、
NFPA 13《水喷淋灭火系统安装标准》、 GBJ84-8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9
-95《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结合泡沫喷淋系统特性制订的。
      第 3.4.5 条泡沫喷淋系统是自动启动灭甲、乙、丙类液体初期火灾的灭火系统,为保证
其响应时间短,系统启动后能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以及系统控制盘监控要设置雨淋阀、水力
警铃,压力开关。须指出,经实践考验,目前采用电磁阀其拒动几率很大。采用电动蝶阀也
出采用雨淋阀拖动几率大,且响应时间长。
    单区小系统保护的场所火灾负荷小,且其管道较短,响应时间易于保证,为节约投资可
不设置雨淋阀与压力开关。
    第 3. 4.6 条自动启动并伴有手动和应急机械启动功能,是自动系统一般要求。响应时
间是参照 GB50219-95《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并结合泡沫喷淋系统的特性制订的。
    第 3. 4.7 条系统的火灾探测与报警应符合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有
关规定是一般准则。
    由于某些场所适宜选用带闭式喷头的传动管传递火灾信号程也是这样做的,为保证其可

第 34 页 共 38 页
靠制订了该条文。
    第 3.5.6 条设置水位指示装置是为了及时观察水位。设置直通电话是保障发生火灾后,
消防泵站的值班人员及时与本单位消防队、消防保卫部门、消防控制室等取得联系。
    第 3.5.7 条独立的泡沫站设置在系统保护区外即着火区域以外是最基本要求。有些储罐
区较大、罐组较多,如果将泡沫供给源集中到泵站,5min 内不能将泡沫混合液或泡沫输送
到最远的保护对象,延误灭火。所以遇到此类情况时, 可将泡沫站与泵房分建。有的工程
甚至设置了两个以上的泡沫站,以满足输送时间的要求。为了安全,作了如上规定。
                     
第六节 泡沫炮、 泡沫枪系 统

    本节条文是新增的。其中第 3.6.1 条是由原规范第 3.2.l 条一款中的移动式系统分离


来的,但具体参数进行了补充与修订;第 3.6.2 条、
第 3.6.3 条、第 3.6.4 条为新增内容。上述四条制、修订的主要依据是 NFPAll-1998《低
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准》和 Bs 5306 Part6〈泡沫灭火系统标准〉为便于对照,现将上述两个
标准有关泡沫炮系统主要设计参数的规定汇表归纳,分别见表 3.6.1 和表 3.6.2。
    对于火车槽车栈台来说,一节糟车着火后可能会殃及相邻槽车,不管是采用泡沫炮系统
还是采用其它类型的泡沫系统作为主灭火设施,其保护面积按栈台宽乘以五节槽车长确定
较为适宜。
    对于甲、乙、丙类液体流淌火灾,有围堰限制的场所,液体会积聚一定的深度;没有围堰
等限制的场所,流淌液体厚度会较浅。正常情况下,前者的灭火难度比后者要大。
第 3.6.5 条待颁布的国家标准《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包括固定式泡沫炮系
统的部分设计规定,设计时应同时符合它的规定。NFPA 11-1998《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
准》规定的泡沫炮设计一览表表 3.6.1
1:本表中包括氧化添加剂含量不超过 10%( V/v)加酸汽油和无铅汽油固定顶贮罐,
氧化深加剂含量超过 10%( VIV)时,通常应按执行水溶性液体对待。沸点低于 100’F 的
易燃液体必须采用较高的供给强度。适宜的供给强反应通过试验确定。宽沸程易燃液体经过
长时间燃烧后舍形成热波,因此需要 8.1L/min。‘或更高的供给强度。用管枪扑救被加热
到 93.3℃以上的高粘度液体火灾时要特别注意。对于装有热原油、沥青或加热到水沸点以
上的液体着火贮罐,施加泡沫前应准确判断。尽管低强度下较小的泡沫水分有益于缓慢冷却
其燃液,但也可能导致问内燃料的洗采或喷溅。
2:如果在防护区内蓄积的液体深度超过 25mm,供给强度应增加到 6.5L/(min.m2)BS 
5306 Part6《泡沫灭火系统标准》规定的泡沫炮设计一览表表 3.6.2
                    
第七节 水力计算
    本节是新增加的。
第 3.7.1 条原“规范”第 3.2.4 条三款、第 3.3.3 条三款分别给出“压力­ 流量
”计算式,该计算式更适用于泡沫喷淋系统的泡沫喷头,所以将其综合成一条。该计算式适
用于“规范”中不同的泡沫产生装置。
Q=k 10 P
    根据编制规范的原则,给出了上述计算式。但除泡沫喷头外,目前各生产厂商基本都未给
出泡沫产生器、高背压泡沫产生器的 k 系数,所以也可按压力一流全曲线确定泡沫混合液流
量。
    第 3.7.2 条本条的要求是一般准则,目的是保证实际流量不低于计算流量。
    第 3.7.3 条本条概括了原 “规范”第 3.2.8 条、第 3.3.6 条,同时参照 BS 5306 
Part6《泡沫灭火系统标准》、 GBJ 84-8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规定了泡沫灭火系统
管道内的泡沫混合液流速和泡沫流速。
    液下喷射灭火系统管道内的泡沫是一种物理性质很不稳定的流体,其 25%析液时间约
2min~3min,如其在管道内的流速过小、流动时间过长,势必造成部分液体析出,影响泡
沫的灭火效果。因此,在液下喷射灭火系统设计中,在压力损失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提高泡

第 35 页 共 38 页
沫管道内的泡沫流速。较高的泡沫流速,有利于泡沫在流动中的搅拌、混合,减少泡
沫流动中的析液。
      第 3.7.4 条国家标准 GBJ84-8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第 7.1.4 条、GBJ13-8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第 5.0.8 条、GBJ15-88《建筑给水
排水设计规范》第 2. 6. 9 条、 GB    5 0 219-9 5《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4∙2∙2
等,都采纳了舍维列夫计算式。即流速大于等于 1.2m/s 时,i=0.0107                所以本
规范予以来纳。
      第 3.7.5 条本条归纳了原第 4.2.4 条二款的规定,明确了泡沫比
例混合器压力损失的确定原则。
    第 3. 7. 6 条采纳了 GB50219-95《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本计算式用于
采用雨淋阀的泡沫系统。
    第 3.7.7 条 GB 50219-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 7.2.2 条规定:“管道
的局部水头损失宜采用当量长度法计算,或按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 20%~30%计算。
    GBJ15-8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 2.6.1 条规定:“当生活、生产、消防共用给水
管网时,局部水头损失为 20%;当为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网时,局部水头损失为 10% :
当为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管网时,局部水头损失为 15%。
    鉴于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包括储灌区泡沫系统和泡沫喷淋系统,所以采纳了 20%~30%
的系数。储罐区泡沫系统可采用下限,设置雨淋阀、过滤器的泡沫喷淋系统要采用上限。
    第 3.7.8 条本条是由原规范第 3.3.5 条、第 3.3.2 条一款部分内容综合而成的。一
款的泡沫管道压力损失计算式和三款的压力损失系数是根据国内的试验和 NFPA 11-
1998《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准》中的泡沫管道水力计算对数曲线推导而来。液下喷射的泡沫
倍数­ 在 3 倍左右,为了便于计算,圆整为 3 倍。泡沫管道上阀门、的当量长度参照美国的试
验文献而定的。
                          第四章系统组件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 4.1.1 条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采用的泵、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液储罐、泡沫产生
器、过滤器、阀门、管道等组建,通过国家有关检测部门的检测合格是最基本要求。
    第 4.1.2 条本条是根据国内外消防界的习惯做法制订的。
    工程中除了泡沫灭火系统组件、消防冷却水系统组件外,还会有较多的工艺组件。为避免
因混淆而导致救火人员忙乱中误操作,涂色应有统一要求。当因管道多而与工艺管道涂色发
生矛盾时,也可涂相应的色带或色环。
                第二节泡沫消防泵和泡沫比例混合器
    第 4.2.1 条现实工程中,泡沫消防泵的流量都有一定的变化,有的变化还较大,而扬
程变化较小。例如:某油库分别有容量 5000m3 和 2000 m3 的固定顶油罐。根据规范,其泡沫
系统的混合液供给强度设计为 6L/min.m2 ,于是包括辅助泡沫枪用量,容量 5000m3 的油
罐着火时,泡沫消防泵流量应不小于 48L/s;容量 2000m3 的油罐着火时,泡沫消防
的流量应不小于 22L/S。系统泡沫消防泵的扬程变化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选用特性曲
线平缓的离心泵才能符合要求。为此,推荐泡沫消防泵选用特性曲线平缓的离心泵。
    采用环系比例混合流程时,约 7%~10%的泡沫混合液在循环回流,为确保可靠,按系
统设计流量的 1.1 倍的选择泡沫消防系为宜。
    由于水力驱动式平衡压力比例混合器是采用系统自身压力水驱动的,其消耗的水量与所
选用的泡沫液类型(3%或 6%型)有关,选泵时应根据具体设计将比例混合器消耗的水流
量计算在内。
    第 4.2.2 条当泡沫系统采用水罐、高位水池等储水设施时,要监测储水设施内的水位 ,
需要在泡沫消防系的进水管上设置压力表。当泡沫系统的储水设施为水位低于泡沫消防系轴
心的蓄水池,或江、河、湖、塘等地表水源时,泡沫消防泵要抽真空引水,所以泡沫消防泵的
进水管上需设置真空表,以监测其真空度。
    泡沫消防系出水管上设置压力表是为了监测泵的出口工作压力;设置单向阀是为消除水
锤效应对泡沫消防泵的影响;设置带控制阀的回流管是预防泡沫消防泵过载。这些都是工艺

第 36 页 共 38 页
上的要求,不可省略。
    第 4.2.2A 条目前,因对泡沫系统的泡沫混合液混合比无要求,导致一些泡沫系统的泡沫
混合液混合比过低,使系统可靠性降低;一些系统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过高,浪费泡沫液,
且对液下喷射系统不利。为此,参考 NFPA 11-1998《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标准》制订本条。
含义,如额定混合比为 3%时,实际混合比应为 3%~3.9%;额定混合比为 6%时,实际
混合比应为 6%~7%。
   第 4.2.2B 条泡沫比例混合器进口工作压力范围由制造商提供,通常标在其产品说明书中。
    第 4.2.3 条在泡沫灭火系统工程中,环系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是利用文丘里管原理的第
一代泡沫比例混合器产品。如流程图 4.2.3,它安装在泵的旁路上,其进口接泵的出口、
出口接泵的进口,泵工作时大股液流流向系统终端,小股液流回流到泵的进口。利用文丘里
管原理,当回流的小股液流经过其比例混合装置时,在其内腔形成一定的负压,泡沫液储
罐内的泡沫液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吸到腔内与水混合,再流到泵进口与水进一步混合后抽
到泵的出口.如此循环往复一定时间后其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达到产生灭火泡沫要求的正
常值。
      影响该泡沫比例混合器精度的因素主要有消防系的进出口压力和泡沫液储罐液面与比例
混合器的高差等两方面。消防泵进口压力由泵轴心与水池、水罐等储水设施液面的高差决定,
进口压力愈小,在一定范围内混合比愈大,反之混合比愈小,零或负压较理想;进口压力
一定时出口压力愈高,在一定范围内混合出愈高,反之愈小;在重力的作用下,泡沫液储
能液面愈高混合比愈高,反之愈小。试验研究表明,当比例混合器进口压力为 0.7MPa 时,
其出口背压可为 0.02MPa;当比例混合器进口压力为 0.9MPa 时,其出口背压可为
0.03MPa。当比例混合器进口压力在 0.7~0.9Mpa 之间时,允许的出口背压可用插入法
计算。
    系统泡沫液储罐与储水设施一般都存在液面高差。当泡沫液液面高于水液面时操作不慎泡
沫液会流到水中;反之水流到泡沫液储罐中。这两种现象实际中均发生过,为避免此类现象,
需要设置相关阀门。
    在使用中,由于锈蚀、泡沫液残液固化等,导致其中的比例混合器堵塞,所以推荐设不少
于一个的备用量。
    尽管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的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且配套的泡沫液储罐为常压储罐,但
由于影响泡沫混合液混合比的因素较多,一些设计者难以把握,所以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
器的应用越来越少。
    第 4.2.4 条工程实践中,压力比例混合器进水、控制阀因口径较大难开、囊渗漏甚至破
裂的实例均有发生。某些工程为降低费用,选用一台容积很大的压力比例混合器,有的达
25 m3 以上,一旦其发生故障,所设的泡沫系统就将瘫痪。所以有必要本着经济、安全可靠、
使用方便的原则限制其储罐容积。另外,目前采用无囊式压力比例混合器的系统,
多采用单个较大容积的泡沫液储罐。由于平时难以进行系统试验,其故短泡沫液的有效储存
期,显著降低灭火效果。
    第 4.3.3 条泡沫液与空气的接触面越小,其氧化变质的量越小、速度越慢。为利于泡沫
液的储存,本条推荐泡沫液储罐采用卧式或立式回柱形储罐。
    本条规定的泡沫液储罐附件是正常情况下应该具有的。另外,为防止泡沫液中的沉降物堵
塞泡沫液管道,汲取泡沫液的管口应向下,且至少高出泡沫液储罐底 15cm。
                          第四节泡沫产生器
    第 4. 4.1 条本条是重新编制的。
    一、本款由原“规范”第 3.2.4 条三款部分条文修改而成的,目的是保证泡沫产生器在
合理的压力下工作。
    二、防止堵塞泡沫产生器或泡沫喷射口。
    三、有利于泡沫产生器的正常工作,否则会导致泡沫混合液散射。
      四、外浮顶储罐不存在爆炸气体空间,泡沫产生器设置密封玻璃不但无用,还可能影响
泡沫喷射。
    第 4. 4.2 条一款是由原“规范”第 3.3.3 条三款修改而成的,泡沫产生器进口工
作压力范围由制造商提供,通常标在其产品说明书中,二款为原“规范”第 3.3.3 条二

第 37 页 共 38 页
款,三款是根据试验经验和国外工程标准新制订的。
    第 4. 4.3 条压力太低将降低泡沫倍数。
                          第五节阀门和管道
    第 4.5.1 条口径较大的阀门,一个人手动开启或关闭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气
动或液动阀门显然是最佳选择。否则,消防泵不能迅速正常启动,拖延救火时间,且容易导
致消防泵因过载而损坏。
      阀门若没有明显启闭标志,一旦失火,救火人员心情紧张,容易发生误操作。对于明杆
阀门,其阀杆就是明显的启闭标志。对于暗杆阀门,则须设置明显的启闭标志。
    第 4.5.2 条泡沫或泡沫混合液管道为压力管道。一般泡沫混合液管道的最小工作压力为
0.7Mpa,许多系统的泡沫混合液管道工作压力超过 1.OMPa。钢管的韧性、机械强度、抗
烧等性能优于铸铁管和非金属管。本条规定是为了保障泡沫系统安全可靠。另外钢管的连接
方式为焊接,能够防止渗漏。

第 38 页 共 38 页

Вам также может понрав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