Вы находитесь на странице: 1из 7

《午夢堂集》中的家族驚艷-一個以

女性為主的創作群體

王學玲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助理教授
shelin@ncnu.edu.tw

如 果 說 謝 道 蘊、魚 玄 機、李 清 照 等 女 性 作
家 都 只 是 在 兩 晉,在 唐 朝、在 宋 代 驚 鴻 一 瞥 的
孤 單 身 影,那 麼 走 進 明 清 時 期,由 於 看 重 閨 閣
創 作 的 環 境 醞 釀、男 性 文 人 的 獎 掖 提 倡、以 及
書 業 發 達,婦 女 選 集 的 編 刻 出 版 時 有 所 見,原
本 形 單 影 隻 的 女 子 們 轉 以 攜 手 組 織 詩 社、追 隨
名 師,彼 此 酬 唱 交 遊 的 群 體 活 動,襲 承 著 前 人
書 寫 不 懈 的 創 作 慾 望。從 單 打 獨 鬥 的 乍 現 絕 響
到 群 體 發 聲 的 震 耳 驚 艷,有 了 志 同 道 和 的 喝 采
鼓舞,明清女性更是理直氣壯地盡情自我揮
灑,無論作品質地或數量,都遠遠超乎前代,為中國女性文學留下花團
錦簇,令人拍案的文采風華。所以說,女性群體創作的紛出湧見,不僅
是明清兩代特殊的文學現象,亦是我們凝賞這些閨閣佳作時不能不了解
的。

放眼明清女性群體的聚集,最便利的途徑,自是以家族為號召,藉
由血緣或親屬的既成網絡,順理成章地編織出女子婆娑其間的文學版
圖。版圖中通常以某一男性為首,推波倡導,祖孫、母女、婆媳、姐妺
乃至姑嫂、妯娌個個既能文擅詩,形成一門風雅。這種現象在江南(主
要為江蘇、浙江兩省)尤為多見,接下來我們所介紹的明末清初吳江葉
氏 午 夢 堂 , 正 是 以 女 性 群 體 著 稱 的 文 學 世 家 之 一 。 葉 紹 袁 ( 1589-1648)
乃 此 家 族 的 大 家 長 , 妻 子 沈 宜 修 ( 1590-1635), 字 宛 君 , 副 都 御 史 沈 珫
之女,著名戲曲家沈璟的姪女。沈家也是吳江當地文學世家,長期浸潤
薰 陶,沈 宜 修 當 然 擅 詩 工 文,16 歲 時,也 就 是 萬 曆 34( 1626)年,嫁 與
葉 紹 袁 為 妻 成 婚 , 生 有 八 男 五 女 , 清 代 著 名 的 詩 論 家 葉 燮 ( 1627-1703)
就 是 她 的 第 六 子 。 長 女 葉 紈 紈 ( 1610-1632)、 次 女 葉 小 紈 ( 1613-1657)、
三 女 葉 小 鸞 ( 1616-1632)、 五 女 葉 小 繁 ( 四 女 失 載 , 未 詳 其 名 ) 均 具 文
名 , 就 像 葉 紹 袁 所 說 的 ,「 門 內 人 人 集 , 閨 中 個 個 詩 」,(《 午 夢 堂 集 》 頁
982), 吳 江 葉 氏 確 實 呈 現 著 家 族 女 性 創 作 的 興 盛 景 象 。

崇 禎 五( 1632)年 三 女 小 鸞、長 女 紈 紈 相 繼 早 卒,葉 紹 袁 悲 痛 之 餘 ,


將 二 人 遺 集 《 返 生 香 》、《 愁 言 》 出 版 。 豈 知 惡 夢 未 醒 , 再 隔 一 年 , 母 親
馮 氏 去 世 ,未 滿 十 八 的 次 子 世 偁( 1618-1635)與 年 僅 五 歲 之 八 子 世 儴 也
接 連 身 亡 。 沈 宜 修 承 受 不 了 重 荷 打 擊 , 鬱 病 纏 身 , 崇 禎 八 ( 1636) 年 秋
天 終 而 身 心 交 瘁,撒 手 塵 寰,年 僅 46。為 了 遣 蕩 痛 失 親 人 的 悲 慟,也 為
紀 念 妻 女 情 深,葉 紹 袁 精 心 編 成《 午 夢 堂 集 》
,其 中 非 但 包 括 自 己 與 妻 女
們的作品,同時輯集當時許多與其家族相關的名媛創作,例如三兒媳沈
憲 英 、 沈 宜 修 的 表 妹 張 倩 倩 ( 1594-1627)、 沈 璟 小 女 兒 沈 倩 君 ( 生 卒 年
不詳)等人,保存著明末清初極為珍貴的女性文學資料,當然也開啟了
身為後人的我們一窥究竟的方便之門,能夠藉此詳整而細膩地讀起女兒
們的嘔歌吟詠,悲喜伏沈,即便其間已是橫隔著遙遙漫漫的三百餘年。

《 午 夢 堂 集 》中 的《 鸝 吹 集 》,收 有 沈 宜 修 詩 624 首,詞 190 首,其


他 騷 賦 傳 序 等 19 首,800 多 首 的 作 品 留 傳 下 來,在 中 國 女 性 文 學 史 上 並
不多見,稱得上是葉紹袁對於夫妻一場的情深見證吧!長女葉紈紈由於
詩 詞 風 格 聲 聲 嘆 嘆,悲 淒 蒼 涼,而 被 葉 紹 袁 定 名 為《 愁 言 集 》
,連 同 補 遺,
收 有 詩 98 詩 , 詞 48 首 。 次 女 葉 小 紈 旳 《 存 餘 草 》 為 弟 弟 葉 燮 所 命 , 據
其 述 略 , 集 中 所 輯 詩 51 首 , 補 遺 詞 13 首 , 僅 為 其 生 平 二 十 之 一 , 因 此
《 鴛 鴦 夢 》雜 劇 方 為 小 紈 的 代 表 作。
《 返 生 香 集 》則 是 專 收 三 女 葉 小 鸞 的
作品,其命稱由來,據葉紹袁說,乃因「四海中洲上有大樹芳華,香數
百 里,名 為 返 魂,亦 名 返 生 香 」,集 中 涵 括 了 五 古、七 古、五 律、七 絕 等
103 首 , 偈 1 首 、 詞 作 90 首 , 加 上 曲 1 首 , 擬 連 珠 9 首 、 序 1 篇 、 記 2
篇 , 還 有 跋 語 , 合 計 200 餘 篇 。 小 鸞 雖 然 年 紀 最 小 , 也 最 早 身 亡 , 卻 為
葉氏三姐妹中才華最高者,所得到的掌聲也最多。清陳廷焯在《白雨齋
詞話》中讚揚她的「詞筆哀艷,不減朱淑真。求諸明代作者,尤不易遘
(遇見)也。」近人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引《十洲記》語,亦稱
道 :「 筆 墨 精 靈 , 庶 幾 不 杇 , 亦 死 後 之 生 也 。 」

葉氏一門雖然享有盛名,實際上的生活並不順遂美滿。明末社會正
如《 午 夢 堂 集 》所 揭 露 的「 逆 璫 亂 政,奸 相 弄 權,賕 賂 公 行,清 華 生 瘠 」,
葉紹袁中進士後,也曾官至工部主事,終因亂世紛爭,倦厭政務而辭歸
返 鄉,與 沈 宜 修 雙 雙 隱 居 於 吳 江 汾 湖,安 貧 樂 賤 之 餘,家 道 亦 因 此 漸 落 ,
屢 屢 陷 入 經 濟 拮 据 的 窘 境。特 別 是 家 族 女 性 都 紅 顏 薄 命,或 者 春 華 早 凋,
或者秋英殂謝,就算是迭相唱和,也幾乎籠罩著悽楚悲泣的闇嗚傷懷。
葉 紹 袁 自 己 便 說 妻 女 們 的 作 品 真 所 謂「 愁 城 為 家 」
(《 愁 言 序 》)
,「還多寫
怨 之 題 」、「 半 是 送 愁 之 句 」(〈 百 日 祭 亡 室 沈 安 人 文 〉), 銜 哀 致 誠 的 骨 肉
悼亡尤其令人鼻酸。前面所介紹的葉家三女兒小鸞,因家貧,自幼即由
舅 父 沈 自 徵,舅 母 張 倩 倩 撫 養,直 到 張 氏 卒 後,方 返 回 家 中。據 說 她 3、
4 歲 時 , 舅 父 口 授 《 萬 首 唐 人 絕 句 》 及 《 花 間 》、《 草 堂 》 諸 詞 , 皆 能 琅
琅 上 口,13 歲 已 能 填 詞 賦 詩,並 且 能 琴 善 畫。17 歲 許 配 福 建 左 布 政 使 昆
山 張 維 魯 之 子 張 立 平 為 妻,婚 前 五 日,突 然 染 病 去 世,年 方 17。當 時 大
姐 葉 紈 紈 早 已 嫁 給 袁 儼 之 子,婚 後 生 活 似 乎 也 不 甚 如 意,一 直 悒 悒 不 樂。
得 知 妹 妹 大 喜,原 本 懷 抱 歡 欣 心 情,豈 料 驟 接 惡 耗,返 家 哭 妹 偒 痛 至 極 ,
70 天 後 也 發 病 而 卒 , 只 活 了 23 歲 。 二 個 女 兒 相 繼 夭 殁 , 沈 宜 修 悲 慟 之
深 不 難 想 見,往 後 漫 漫 歲 月,更 是 無 時 不 哭 憶 雙 女。例 如〈 重 午 悼 亡 女 〉、
〈 十 月 朔 日 憶 亡 女 〉、〈 哭 季 女 瓊 章 〉、〈 千 申 除 夜 悼 兩 女 〉、〈 寒 食 悼 兩 亡
女〉
、〈七夕思兩亡女〉
、〈哭長女昭齊〉
、〈夜坐憶亡女〉
、〈亡女瓊璋周年〉

〈 對 雪 悼 亡 女 〉、〈 悲 憶 亡 女 〉、〈 憶 亡 女 〉、〈 見 梅 憶 亡 女 〉。端 午、寒 食 、
七夕、除夕,自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女,即便是夜坐、對雪,見梅的平日
之際,也多觸景傷懷,淚眼婆娑!

臺榭嫣紅半吐嬌,葳蕤景色遍春苕、梅花落粉愁新積,楊柳
垂絲夢舊遙。酒後殘燈人寂寂,夜深寒雨竹蕭蕭。清明芳草
依 然 舊 , 魂 斷 東 風 何 處 招 。〈 夜 坐 憶 亡 女 〉

繁花似錦卻抵不住風霜侵迫之稍縱即逝,每每折照出青春華顏亦將
驟去無痕的殘冷頹敗。而孤絕皎厲的孓然挺立又恰恰印襯不輕易依附的
傲睨芳姿。花魂猶若人魂,中國女性向來喜歡詠花歎物,葉氏母女也不
例 外 。 從 《 午 夢 堂 集 》 檢 視 , 沈 宜 修 有 詠 花 詩 148 首 , 葉 紈 紈 有 詠 花 詩
23 首,葉 小 紈 有 詠 花 詩 5 首,葉 小 鸞 有 詠 花 詩 22 首。其 中 詠 梅 詩 最 多 ,
如 沈 宜 修〈 梅 花 詩 一 百 絕 〉
,佔 其 詠 花 詩 作 的 78%、葉 紈 紈〈 梅 花 十 首 〉、
葉 小 鸞〈 梅 花 詩 十 首 〉等,各 佔 其 詠 花 詩 之 37% 與 30%。此 外,舉 凡 桃
花、玉蘭、海棠、迎春、芍藥、葵花,蓮花,還有寒竹、殘柳都是她們
詠 唱 的 對 象,有 的 故 意 以 花 自 擬,有 的 只 是 藉 景 託 情,
〈 夜 坐 憶 亡 女 〉顯
然屬於後者。從嫣紅吐蕊、葳蕤苕苕的春景寫起,本當是生機勃發的暢
歡 期 待,沒 想 到 畫 面 一 轉 卻 是 滿 地 落 梅 積 累,層 層 叠 叠 催 撥 出 無 限 新 愁,
於是眼前楊柳垂絲根本激不起任何欣喜,反而惹來跌進昔日舊夢的遙遙
追憶。對景之人終於現身了,是夜深寒雨中的寂寞身影,孤自默坐於酒
後殘燈之下,在清明時節,亟望著亡女魂魄歸來卻不知何處招起。即便
是魂魄相見,亦能一解憂愁,思女之深可想而知。事實上,沈宜修在另
一 首 仿 擬 屈 原〈 招 魂 〉而 作 的〈 擬 招 招 兩 亡 女 〉中 就 坦 言:「 悠 悠 生 死 ,
心 乎 痛 矣。」,所 謂「 魂 兮 歸 來 ! 閨 中 弱 質,豈 堪 涉 彼 冥 途 些。」、「 魂 兮
歸 來 ! 床 間 ; 慈 母 吞 聲 。 有 書 , 可 娛 日 些 。 」、「 魂 兮 歸 來 ! 兄 弟 成 行 ,
姐 妺 連 袂,何 汝 二 人,獨 遐 棄 些。」,句 句 招 喚,無 不 訴 說 著 痛 失 愛 女 的

除 卻 骨 肉 天 倫 的 臍 脈 血 連,或 許 是 寒 貧 患 難 總 易 見 真 情,也 或 許 是
契知交心更有惺惺相惜之感,葉氏家族成員間的情深牽動著實令人動
容。就以女性世界為例,日常生活中的彼此酬酢詩唱和稀鬆平常,小鸞
的 閨 房 取 名「 疏 香 閣 」
,母 親 沈 宜 修 即 有 回 應 姐 妹 間 的 詠 詩,便 作 了〈 題
疏 香 閣 , 次 長 女 昭 齊 韻 〉、〈 題 疏 香 閣 , 次 仲 女 蕙 綢 韻 〉、〈 題 疏 香 閣 , 次
季 女 瓊 章 韻 〉。 家 中 丫 環 隨 春 , 年 祗 13、 14 歲 , 善 嗔 而 易 於 臉 紅 , 小 鸞
疼 愛 之 餘,即 席 為 她 寫 成 一 闕〈 浣 溪 沙 〉
,大 姐、二 姐,甚 至 母 親 都 接 二
連 三 地 應 和,一 時 之 間 詞 趣 橫 生。也 難 怪 錢 謙 在《 列 朝 詩 集 》會 讚 歎:
「中
庭之詠不遜謝家;嬌女之篇,有逾左氏。」直是把葉氏一門與六朝的世
族 謝 家 相 提 並 稱,以 為 沈 宜 修 母 女 的 才 華 不 遜 色 於 謝 道 韞、左 棻 等 才 女。
就因為親情、知音的多重交織,彼此情感才會如此濃膩,任何離別都會
招來無限愁端。小鸞年紀最小,又曾親送二位妹妹遠嫁,相關的思憶作
品 最 多,比 方〈 愁 夜 不 寐 憶 蕙 綢 姐 〉
、〈昭齊姐約歸風阻不至〉
〈寄昭齊姐〉

〈 別 蕙 綢 姐 〉、〈 送 蕙 姐 〉、〈 謁 金 門 . 秋 夜 憶 兩 姐 〉 等 。 生 離 況 且 如 〈 秋
暮 獨 坐 有 感 憶 兩 姐 〉所 云:「 蕭 條 暝 色 起 寒 煙,獨 聽 哀 鴻 倍 愴 然。...
何日與君尋大道?草堂共對共談言」
,死 別 則 是 姐 妺 攜 手 尋 大 道、共 談 言
的此生願望徹底崩解,為什麼婚姻生活不甚美滿的紈紈於小妺死後,竟
以身相隨,我們在這裡應該可以讀出些端倪。

紈 紈、小 鸞 死 後,獨 留 下 小 紈, 與 父 親 輯 編《 午 夢 堂 集 》的 動 機 相
仿,她 創 作 了 中 國 女 性 文 學 史 上 第 一 部 傳 奇 雜 劇 -《 鴛 鴦 夢 》
,並 將 姐 妺
三 人 的 字 - 昭 齊、蕙 綢、瓊 章,分 別 嵌 進 劇 中 三 友( 昭 )綦 成、( 蕙 )百
芳、
( 瓊 )龍 雕 之 中,明 顯 地 是 藉 書 寫 來 排 解 心 中 無 限 的 悲 痛 及 哀 思。
《鴛
鴦夢》從西王母因三個侍女凡必少動被貶謫人間,將二女召還上界後,
又 命 呂 純 陽 向 在 尚 留 人 間 的 一 女 點 破 三 人 前 世 之 事 談 起。接 下 來「 楔 子 」
描寫了蕙百芳游高臺,巧遇了昭綦成、瓊龍雕二人,相互傾慕,結為兄
弟。戲劇第一折是三人在中秋之日,攜手同游鳳凰臺,飲酒賦詩,交心
應 和,並 許 下 來 年 同 日 再 見 的 盟 約。第 二 折 敘 述 蕙 百 芳 在 來 年 的 中 秋 節,
因不見昭、瓊二友,孤燈夜雨下,思念之情倍感悽切。第三折寫中秋節
過後的第二天,接到瓊龍雕昨夜病逝的惡耗,蕙百芳急忙奔往傷悼。正
當 撫 棺 痛 哀 之 際,忽 又 得 知 有 病 纏 身 的 昭 綦 成,聞 聽 死 訊,也 一 慟 而 亡 。
第四折來到知己好友亡後,蕙百芳感悟生死靡常,從此逍遙雲水,訪道
尋真。因聞得終南山上有能道者而經呂純陽點撥,恍然醒悟,終於和昭
綦 成、瓊 龍 雕 相 聚,同 到 瑤 池 為 西 王 母 獻 壽。從 劇 情 推 展 來 看,
《鴛鴦夢》
自 況 意 味 相 當 濃,也 就 是 以 三 人 的 死 別 經 歷 為 藍 本,
「 傷 姐 妹 而 作 者 」的
論斷應該是沒問題的。然而對葉小紈來說,其實更在試圖解惑今世許多
無可作主的憾恨。首先,姐妹今生的契合情深原來是牽自前世的運定緣
份,生死相許當是本該如此的因果輪轉。其次,三人固然指水為盟,誓
言攜手不離,但姐妹逕先離去亦是命定如此,而非背信棄約。最後,也
最重要的是葉小紈相信,歷經生而死、死而生,體悟離合聚散、悲歡愁
恨,如同夢幻泡影後的三人必會相逢,並且從此不再分離。姐妹早死、
自 己 獨 活 都 是 命 定 , 而 將 來 的 聚 首 又 是 指 日 可 等 的 必 然 因 緣 ,《 鴛 鴦 夢 》
不僅化解了小紈痛失手足的悲慟,更種下終當愁消怨散的希望種子,使
其可以孤單卻稍有信心地面對人世的種種困阨。

事實上,這已間接反映出葉家女性多依託宗教信仰來超越苦難的共
同 傾 向,錢 謙 益《 列 朝 詩 集 小 傳 》裡 就 提 到 葉 紈 紈:「 皈 心 法 門,日 誦 梵
莢,精 專 自 課。」葉 紹 袁 的 回 憶 中 也 說 葉 小 鸞:「 十 三 歲 女 子 不 喜 繁 華 ,
而喜笙歌去後之水色,清冷淒涼之況,超凡仙塵之骨,已兆此矣。」沈
宜 修 在 小 鸞 去 世 週 年,便 寫 下「 憑 仗 如 來 施 慧 劍,情 根 斬 斷 赴 慈 航。」(〈 亡
女 瓊 章 週 年 〉 四 首 其 二 ))、「 江 淹 難 寫 千 秋 恨 , 唯 叩 華 香 向 佛 前 。 」( 四
首 其 四 ))嚴 格 說 來,究 心 禪 佛 非 獨 葉 家 女 輩,沈、葉 二 族,乃 至 晚 明 江
浙文士也多融合儒釋,崇奉三教合一,文章中更是常見佛語禪機。由此
可見,葉小紈於《鴛鴦夢》結端,安排訪尋仙道超脫現實苦難,未必就
是消極的人生出路,而自有其文化思潮的風貌呈顯。

綜觀明清能文工詩的女生,多生長於知書習禮之世家,由於自幼受
到良好的閨閣教育,一旦族中男性成員不以為學習詩文有礙賢媛德性,
甚至加以鼓勵、倡導,即使是家宴庭聚之賡歌迭唱,易能觸動女兒們的
興 趣 與 才 藝 。 我 們 所 看 到 的 吳 江 葉 氏 就 是 典 型 例 證 。 崇 禎 4( 1631) 年
八 月 葉 紹 袁 倣 李 溟 滄〈 秋 日 村 居 詩 八 首 〉,宜 修、紈 紈、小 紈、世 佺、小
鸞皆有詩和之,形成一門六人的文學雅會。除此之外,由方孟式、方維
儀、方維則姐妹、弟媳吳令儀及其姐吳令則為成員的安徽桐城方氏,清
初浙江紹興會稽祁氏,以明右僉都御史祁彪佳之妻商蘭為首,二媳四女
皆 負 詩 名,她 們 的 家 集 題 詠,也 頗 為 時 人 所 推 崇。自 後 更 多 的 世 族 閨 秀 ,
以結伴成群的姿態登上清代的文學舞臺,當然也留下了不少躍眼、豐碩
的成果。值得再提的是,女性這種群體發聲的創作姿態,演變到清代已
從手足骨肉逐漸擴展到非血緣聯結,乾隆、嘉慶年間,以袁枚為首的隨
園女弟子,以及稍後的陳文述及其碧城女弟子,其成員就不必然同出某
一書香世族。這或許是後話,卻也說明了為什麼當《午夢堂集》中的女
性以家族群體的風貌出現會如此令人驚艷,因為那不僅僅與前代才女孤
單書寫的揮手道別而已,同時亦促成了後來佳秀們彼此相濡切磋的創作
契機。

相關書目、期刊

《午夢堂集》上下二冊,葉紹袁原編,冀勤輯校,北京中華書局,
1998。
《《 午 夢 堂 集 》 女 性 作 品 研 究 》, 李 栩 鈺 著 , 台 北 里 仁 書 局 , 1997。
〈《 午 夢 堂 集 》 的 文 學 成 就 〉, 姜 光 斗 ,《 南 通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 第 17
卷 第 2 期 , 2001 年 6 月 。
〈 “ 德、才、色 ” 主 體 意 識 的 復 甦 與 女 性 群 體 文 學 的 興 盛 - 明 代 吳
江 葉 氏 家 族 女 性 文 學 研 究 〉, 陳 書 錄 ,《 南 京 師 大 學 報 》, 2001 年 9
月第 5 期。

圖片來源
頂 圖 :《 午 夢 堂 集 》 上 冊 封 面 , 葉 紹 袁 原 編 , 冀 勤 輯 校 , 北 京 中 華
書 局 , 1998。
圖 一 、 二 :《《 午 夢 堂 集 》 女 性 作 品 研 究 》, 李 栩 鈺 著 , 台 北 里 仁 書
局 , 1997。
葉 紹 袁 《 自 傳 年 譜 》, 清 吳 興 劉 氏 嘉 葉 堂 刊 本 。
清 華 大 學 社 科 院 圖 書 館 藏 。 (圖 一 )

疏 香 閣 主 葉 小 鸞 遺 像 。 轉 印 至 《 朵 雲 》 1990

第 期 王稼冬 葉小鸞眉子硯流傳小考

Вам также может понрав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