Вы находитесь на странице: 1из 27

希臘人用組成物質的基本元素來了解世界。

牛頓的原子論

廿世紀基本粒子物理的快速發展可以說是從 1897 年湯木生(J. J. Thomson)


發現電子開始,他在各種不同的材料中都找到了一模一樣的電子,於是推測同樣
的電子是所有原子的基本組成成分,並且負責原子的電力性質。這樣的發現使我
們對物質的基本組成成分的了解由原子又向內深入了一層。之後不久拉塞福(E.
Rutherford)的散射實驗揭露了在原子中平衡電子負電的帶正電成分,也是以
微粒形式存在,也就是原子核。最輕的原子核就是質子,質子與電子帶等量但符
號相反的電荷,然而質子的質量卻是電子的約 1800 倍。不像原子中的電子只有
一種,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帶有不同正電荷,具有不同質量,最簡潔的解釋便是,
不同的原子核是由不同數目的質子及其他微粒所組成,這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
在 1932 年由查兌克(J. Chadwick)所發現,質量與質子相當,約是質子的
1.0013 倍,不帶電,稱為中子。於是,自然界中數百種原子核的不同變化,原則
上就只是來自組成的質子與中子的數目,而所有原子又是由這些原子核與相對數
目的電子組成。於是整個自然界的物質就由穩定的電子、質子及中子所構成(當然
還要加上光子),這是一個非常簡約而成功的圖像,但故事還沒有結束。讓我們
先從原子核及原子能的故事開始。

原子核的構成
原子核是由質子與中子所構成的,它的性質由其質子數目 Z 與中子數目 N 來決
定,核子的總數量,也就是 Z+N,稱為質量數(Mass Number)通常以 A 表
示,質量數大致等於以原子單位表示的原子核質量。一個原子核所構成的元素,
其化學性質是由原子核周圍的電子個數決定,所以也就是由原子核的 Z 來決定,
Z 被稱為原子序(Atomic Number)。如果兩個原子核的質子數一樣,而中子
數不一樣,那麼,它們所組成的原子化學性質一模一樣,但原子核的性質則可以
不同,這樣 Z 相同而 A 不同的原子核稱為同位素(Isotope)。通常我們將質量
數寫於元素名稱的前面來表示一個同位素,比如 C 與 12C 就是質量數分別為
14

14 與 12 的碳同位素(原子序都是 6)。所以同一個元素可以有很多個同位素,
比如 11C、 C、
12
C 與 14C 就是碳的四個同位素,在自然界中 98.9%的碳是
13

C,但仍有 1.1%是 13C(其餘兩者數量極少)。以金(Au)為例,它總共就有


12

32 個同位素,從 173Au 到 204Au 都是。

1
原子核的大小,核力,範圍。

正如電子與原子核組合成為原子時,能量是小於零,一個原子核束縛態的靜止能
量也小於其組成的質子與中子分開時靜止能量的總和,這個能量差就稱為束縛能
(Binding Energy),這也就是要將這些質子與中子完全拆開必須加入的能量。
這個束縛能 Eb 可以由原子核 M、質子與中子質量計算出來:

Eb  ( Zm p  ( A  Z )m N  M )c 2

例題:計算束縛能

圖:束縛能圖

束縛能的大小是原子核穩定度的表現,最方便的度量是每個核子的平均束縛能。
將平均束縛能對穩定原子核的質量數 A 作圖,可以看出最大值發生在 A=60 附近,
也就是鐵、鈷、鎳,所以它們是原子核中束縛得最緊的。從圖中,還可以看出,單
位核子束縛能一開始會隨 A 的增加而增加,原因大概是每個核子都對其他核子有
核力,所以核子數增加,核力變強,束縛能就增加。但是當 A>20 以後,單位核子
束縛能就大約維持在 8 MeV 左右,可見所增加的核子對原來核子所受的核力並沒
有貢獻。這是因為核力雖強,卻是有範圍的,距離較遠的核子彼此的核力是很小
的,所以一個核子所受核力大致來自其最近的鄰居,當 A 大到一定程度後,新增
加的核子已在範圍之外,核子所受核力及束縛能也就飽和而不再增加了。

正如原子系統一樣,原子核的能量也形成不連續的能階,而且可以吸收光子躍遷
進入激發態,再放出光子回到基態。然而因為核子彼此之間的核力遠大於電子與
原子核之間的電磁力,所以原子核激發態的能階差遠大於原子的能階差,典型的
原子核能階差大概是數個 MeV,而原子的能階差都只有數個 eV。所以原子核能
階躍遷放出的光子都是在 γ 線的頻率範圍。

然而許多原子核即使在基態都可能是不穩定的。原因是這些原子核可以透過放出
粒子的方式進入較低的能態,這就是原子核的放射性(Radioactivity)。這種放
射性遠在原子核發現之前就被觀察到了,放射的過程被稱為原子核的衰變
( Decay ) 。 而 衰 變 原 子 核 與 衰 變 產 物 的 靜 止 能 量 差 稱 為 蛻 變 能
Q(Disintegration Energy),因為射線粒子較輕,大部分的蛻變能都由射線

2
粒子帶走。蛻變能一般都在數個 MeV 的範圍,所以射線粒子帶有極高的能量,在
發現當時是很不尋常的現象。

所放射出來的粒子最典型的有三種,分別被稱為 α、β、γ 射線,這三種衰變在本質


上完全不同。α 射線是一個 4He 的原子核,α 衰變後原子核原子序及質量數分別
減少 2、4:

( A, Z )  ( A  4, Z  2)  

蛻變能 Q 要大於 0,α 衰變才能發生:

M ( A, Z )  [ M ( A  4, Z  2)  M (4,2)]  Q  0

α 衰變通常是發生在較大的原子核,除了少數例外,只出現於 Z>82 的元素。要


了解 α 衰變為何會發生,我們可以假想衰變前原子核是由衰變後原子核及 4He
原子核所組成。4He 原子核在衰變前原子核內受到核力束縛,然而它如果離開核
力的範圍後,束縛的核力變得不重要,而它與衰變後的原子核之間的庫倫電力是
排斥力,所以離開後位能會降低。所以核力形成一個壁壘,防止衰變前原子核的
立即崩潰,但是 4He 原子核可以透過量子力學的穿隧效應,離開核力的範圍,得
到較低的能量,所以蛻變能主要來自電位能的下降。為什麼 α 衰變要選擇放射
He 而不是質子或其他原子核呢?這是因為在較輕的原子核中, 4He 是唯一具有
4

較大平均束縛能的原子核(~7.07MeV),相對地,質子( 1H)與中子本身沒
有束縛能,而 3He(~2.57MeV)、2H(~1.1MeV)等平均束縛能小於一般典
型值,所以放射出以上這些粒子在能量上不利於衰變的發生。其他較重的原子核,
如 12C(~7.68MeV),在能量上雖然有利,但是因為太重,要穿隧通過核力的
壁壘較不容易。然而當衰變原子核的 Z 更大時(超過 100 以上),因為庫倫斥力
增大,能量上有利的條件會克服穿隧的困難,因此原子核會選擇以放射出 C甚
12

至更重的原子核來降低能量,這樣的衰變稱為核分裂( Nuclear Fission)。本


質上,核分裂與 α 衰變是相似的過程。

β 衰變則是放射出高速電子,衰變後,原子核的質量數 A 不變,而原子序 Z 增加
1:

( A, Z )  ( A, Z  1)  e 

3
β 衰變的蛻變能 Q 要大於 0,衰變才能發生:

M ( A, Z )  M ( A, Z  1)  Q  0

由原子序與質量數的變化可以知道,在 β 衰變中,原子核內的一個中子衰變成
一個質子,並放出一個電子:

N  P  e

在 α 衰變中,質子的總數與中子的總數分別保持不變,可是在 β 衰變中,質子
總數會增加而中子總數會減少,也就是某些核子改變了身分屬性,可見 β 衰變
和 α 衰變再本質上是非常不同的。有關弱交互作用,以及 β 衰變還有很多意想
不到的驚奇,我們將在基本粒子的章節中介紹。

γ 衰變則是原子核從激發態躍遷至較低能的激發態或基態,如同原子光譜一樣,
能量差以光子形式釋放出來。因為原子核能階差極大(~MeV),所放出的光子
頻率極高,稱為 γ 射線。一個典型的情況是,原子核會在 α 衰變或 β 衰變後進
入產物原子核的激發態,所以 γ 衰變會發生使原子核由激發態回到基態。例如:

12
B 12 C *  e 

12
C* 12 C  

其中 12C*是 12C 的激發態,如此放出的 γ 射線能量達 4.4MeV。

如同其他的量子過程,原子核的衰變也是隨機過程,發生與否,事前是無法預測
的。

自發衰變的指數及統計隨機性質,就個別原子核來說是隨機過程,碳紀年

在 α 衰變的討論中,我們已經知道,重的原子核如果分裂成多個較輕的原子核,
庫倫電位能可以降低;而且原子核的平均束縛能在質量數 A=60 左右最大,所以
重的原子核如果分裂成兩個中型(A~100)原子核,能量應可大幅降低。然而由
於核子彼此之間的核力形成位能壁壘,唯有透過量子穿隧原子核才能分裂,而中
型原子核很重,穿隧所造成的自發核分裂非常緩慢,以自然界中 238U 為例,生
命期可長達 1016 年。但是如果以中子來轟擊 238U,吸收了中子後,中子所提供的
束縛能以及中子原來所帶的動能造成所形成的 239U 原子核激發,如果激發態的

4
能量可以超越核力所形成的位能壁壘,239U 就會分裂成兩個原子核,再加上數個
中子。例如:

N  238 U  239 U  90 Kr  146 Ba  3 N

為超越位能壁壘,中子需要有 1.3 Mev 的動能,然而一旦分裂後,因為庫倫電


位能降低,平均束縛能增加,大量的能量(達 200 MeV 之多)將釋放出來。這
樣的反應就稱為核分裂(Nuclear Fission)。

這樣的核分裂反應原則上是可行的,然而真實的應用必須要求核分裂一直不斷的
發生。上述 238U 的核分裂產物中,包括了 3 個中子,如果條件適合,這些中子就
能繼續撞擊其他的 238U 原子核,使它們進行核分裂,而產生更多的中子,這樣
的機制稱為連鎖反應(Chain Reaction),這是原子能應用上最關鍵的地方。然
而連鎖反應要能繼續,原子核吸收中子的效率不能太慢,為增加吸收的機會,中
子的速度反而不能太快,所以必須使用石墨或重水等緩衝劑來讓核分裂產生的高
能中子減速至熱擾動的速度,稱為熱中子。對於 238U 的分裂來說,熱中子的能量
太低了,無法克服位能壁壘,所以連鎖反應無法進行。物理學家在自然界的鈾中
找到了 0.72%的同位素 235U,235U 因為中子數較少,它吸收中子所釋放的束縛
能較大,所以不需要中子帶任何動能,只要所釋放的束縛能就能超越核力所形成
的位能壁壘,減速後的熱中子也能激發它的核分裂,例如

N  235U  236 U 140 Xe 94Sr  2 N

因此連鎖反應可以發生。歷史上第一個核反應在 1942 年 12 月 2 日在芝加哥由費


米所帶領的小組完成,從此開啟了原子能應用的時代,現在大部分的核能發電或
核子武器都以這個連鎖反應為核心。

星球的核融合反應

構成日常世界穩定的基本粒子
前面已經提到了,在 30 年代末期,物理學家對物質的基本組成,已經有了一個
簡單的圖像:整個自然界的物質由穩定的電子、質子及中子所構成(當然還要加
上光子)於是,自然界中數百種原子核的不同變化,原則上就只是來自組成的質
子與中子的數目,而所有原子又是由這些原子核與相對數目的電子組成。這樣高
度簡約的圖像,可以說是以基本粒子來描述宇宙這個想法的重大勝利。

5
這個勝利並不長久,有三個發展很快地就揭露了這個圖像的不足。愛因斯坦的狹
義相對論中一個重要結果就是質能可以互換,所以原則上當能量夠大時,新的基
本粒子就可以產生;這些粒子可以由能量產生,自然也可以衰變消失,而將質量
換回能量,所以,相較於電子、質子及中子,他們通常並不穩定,產生後不久就
會消失,在自然界並不能大量存在;這些不穩定的基本粒子,在 30 年代之後的
基本粒子物理發展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它們將會幫助我們揭開日常世界穩定
粒子更深一層的秘密。

正子與反粒子
1932 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生(C. D. Anderson)在宇宙射線(Cosmic Ray)
的觀察中,意外發現了正子(Positron),這是第一個發現,在日常世界中不存
在的基本粒子。宇宙射線是來自外太空無數速度很快、能量很高的粒子,成分主要
以質子為主。當這些高速的質子進入大氣層,與大氣原子的原子核產生撞擊,動
能轉變為質量,於是產生許多的粒子。安德生在地表利用雲霧室觀察宇宙射線及
其產物,此裝置包含一個裝有處於低壓下的水蒸氣,當帶電粒子經過,會游離其
中的氣體而使水蒸氣沿其路徑凝結。在眾多的電子與質子之中,他看到一個帶「正
電」的粒子,其電量及質量與電子完全相同,這個粒子被稱為正子 e  。在粒子物

理的研究中,通常以粒子的相對論靜止能量 E 0  mc 來表示一個基本粒子的質量,
2

因此也就以能量單位來作為質量單位。通常以電子伏特 eV,也就是電子通過 1V
的電位差所得到的能量為單位。以此單位表示,電子與正子的質量是 me  0.511
MeV , 1MeV=106eV ,而質子的質量是 m P  938.28 MeV ,中子的質量是
m N  939.57 MeV。

照片:正子的照片 (Serway P1515)

正子是電子的反粒子(Antiparticle),反粒子的存在事實上是狄拉克 1928 年
所提出的相對論性波方程式-狄拉克方程式(後來物理學家發現這個方程式應該
解讀為量子場的運動方程式)就已預測了,在安德生的發現後,狄拉克發現他的
預測不止適用於電子,而且所有粒子都會有反粒子,粒子與反粒子的質量與自旋
完全相同,電荷及類似的量子數(比如以下會提到的重子數、輕子數、奇異數等)
則大小相等而符號相反,比如質子的反粒子 P ,就帶負電,質量也是 938
MeV,有些電中性粒子-比如光子-的反粒子會是自己(    ),有些-比如

6
中子-則不是( N  N )。反粒子的存在是相對性原理運用於量子力學後自然得
到的結果。

例題:正子的生成

正子的生成除了宇宙射線中的質子撞擊大氣原子核外,通常也可以用光子撞擊靜
止的質子來產生:

  p  p  e  e

因為電荷守恆,電子與正子必須同時產生,請問為讓此反應可以產生,光子的最
低能量是多少?

解答:

首先選取光子與質子的質心座標系來研究,在此座標系中,總動量為 0,依據動
量守恆定律,產物 p  , e  , e  的動量和必須為 0。它們的能量最少時,是發生在三

個產物都是靜止的,也就是動量皆為 0。此時末狀態總能量等於 m p c  2me c ,


2 2

總動量為 0,不變能量 Etotal


2
 ptotal
2
c 4  m p c 2  2me c 2 。此不變能量是由總能量與

總動量計算出來,所以也必須守恆,而且此量是與座標系的選取無關,所以計算
起始態的不變能量可以選用較方便的座標系。在實驗室座標系中,質子是靜止的,
2
動量為零,能量為 m p c ,假設光子能量以 E 表示,動量即為 E / c ,以此計算

出的總不變能量等於: ( E  m p c 2 ) 2  E2 。故在使用光子能量最小時:

( E  m p c 2 ) 2  E2  m p c 2  2me c 2

經過整理後 E  2me c (1  me / m p )  1.02 MeV。這是 γ 射線的光子才能具有的能


2

量。

在高速(高能)的碰撞中產生基本粒子可以說是高能物理的最重要要素。

正子產生之後,結果如何?宇宙射線撞擊產生的正子為何沒有累積下來呢?原因
是正子產生後不久就會與環境中的電子結合,進而互相堙滅成為兩個或三個光子:
e  e     或 e  e      

7
這樣的湮滅過程也發生於其他的粒子與反粒子,所以反粒子即使在宇宙射線撞擊
或粒子加速對撞器中產生,最後也會經由湮滅過程而迅速消失於日常世界中。這
些新粒子的產生與消滅現象提供了我們進一步了解日常世界基本粒子的機會。

介子與強作用力
世紀初對基本粒子的了解,本身存在一個關鍵的問題:質子與中子如何被束縛於
微小的原子核之中。原子核的典型大小大致是 10-14 m,在如此微小的距離內,質
子與質子彼此的靜電斥力是非常巨大的,然而非放射性的原子核又是非常穩定的。
物理學家很快就了解,顯然在質子與質子之間必然存在一種新的作用力,這作用
力被稱為核力(Nuclear Force),以後物理學家發現此核力在與原子核無關的
許多基本粒子的反應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又以比較廣泛的「強作用力」
(Strong Interaction)來稱呼它。研究並了解核力成了 30 年代物理的重大課
題。

利用核子的碰撞實驗以及原子核性質的測量,物理學家發現核力的性質迥異於電
磁力。首先它的強度很強,大約是電磁力的 100 倍,但是它的範圍很小,只要距
15
離大於 a 0  10 m,強度就會以指數的速度變小,也就是

e  ( r / a0 )
F
r2 。

相對的電磁力的範圍是無限大。

在 1934 年湯川秀樹提出了一個嶄新的看法來描述核力。電磁作用是由電磁場來
傳遞,電磁場的能量必須以量子化的形式交換,這量子就是光子,所以兩個帶電
粒子之間的電磁交互作用可以看成它們交換了一個光子,光子傳遞動量與能量,
造成帶電粒子動量與能量的變化。同理核力也可以看成是兩核子交換一個媒介粒
子所造成,湯川秀樹利用測不準原理可以推論出作用力的範圍與所交換粒子的質


量成反比,大致上是 m  (比如對電磁作用來說, a 0   ,所以光子質量為
a0 c

0)。因此核力的範圍很小,其實是因為它的媒介粒子是有質量的,經過計算這個
質量大約是 140MeV,正好介在電子與質子之間,湯川秀樹大膽地假設這個粒
子是當時還未發現的新粒子,核力的性質就由此新粒子來決定。基本粒子物理的

8
精神本來是用最小數目的成分來解釋自然世界,所以引進新的粒子其實是一個打
破傳統的創新想法。

圖:粒子交換光子及 pion 的 Feynman 圖( Serway P1170, 71)

幸運的是在 1936 年,物理學家在地面上宇宙射線觀察中,真的發現了一個從沒


見過的粒子,質量就介於電子與質子之間,與湯川秀樹的預測只有 20%左右的
差距。這使得湯川秀樹的想法迅速得到物理界的支持,而更重要的是使大家接受
了找尋新的基本粒子對解決現有的謎題是不可或缺的,因而開啟了基本粒子發現
的大門。

然而弔詭的是,後來經過十年左右,物理學家才發現在 1936 年所發現的粒子並


不是湯川秀樹所假設的核力的交換媒介粒子,因為這個粒子與質子的交互作用非
常微弱。湯川秀樹的粒子要到 1947 年才被找到(在高空的宇宙射線實驗中),
被稱為 π 介子(Meson 因為質量介於電子與質子之間,所以稱為介子),而
1936 年所發現的粒子是 μ 子(緲子),是一個與電子性質相近的輕子。

π 介子是一系列與質子有強交互作用粒子的第一個,自旋為 0,包含三個粒子,
正 π 介子 π+帶正電,電量是電子電荷的 1 倍,負 π 介子 π-是正 π 介子的反粒子,
它們的質量大約都是 139.6MeV。另外還有不帶電的 π0,質量是 135.0MeV。這
三個粒子除了電荷之外,性質相近,在大氣層上層會由宇宙射線撞擊大量產生。
但不像穩定的電子、質子及中子,π 介子會在一段時間後衰變(Decay)為其他
粒子,例如 π-會衰變為緲子加上一微中子(下一節介紹):

      

9
π-壽命平均是 2.60×10-8 杪,所以在到達地面之前幾已全部衰變,這就是為什麼
地面上宇宙射線實驗只找到緲子,而沒有 π 介子。幾乎所有新的基本粒子都會衰
變,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日常世界中是找不到這些粒子的,衰變的發生本身也是一
種交互作用,而研究它們如何衰變成為了解基本粒子及其交互作用最重要的方法
之一。

微中子、β 衰變與弱作用力
獨立的中子其實不是穩定粒子。在 β 衰變中,原子核的原子序會增加 1,原子量
不變,可見在這過程,中子衰變成質子加上電子: N  P   e  ,而中子與質子的
質量差轉化為電子(與質子)的動能。穩定的原子核沒有適合的原子核可以讓它
進行 β 衰變,自然界大部分的中子存在於穩定的原子核中,所以基本上是穩定
的,可是獨立的中子就不是如此,它的生命期只有 885.7s。

例題:如果在 β 衰變中,中子衰變為質子和電子,電子的動能是多少?

解答:假設 β 衰變是 N  P   e  ,取中子靜止的座標系來計算,根據動量守恆


定律,中子的動量為 0,因此質子與電子的動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
p p  p e  0 。將質子與電子的動量以 p 表示,質子的能量等於 E p  m 2p c 4  p 2 c 2 ,

而電子能量等於 E e  me2 c 4  p 2 c 2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 E p  E e  m N c , E e 移


2

到右手邊,再兩邊取平方,經過整理,將由此可得:

2m N c 2 me2 c 4  p 2 c 2  m N2 c 4  me2 c 4  m 2p c 4

由此可得電子能量 E e  me2 c 4  p 2 c 2 就等於:

m N2 c 4  me2 c 4  m 2p c 4
Ee 
2m N c 2

已知質量: mN c  939.57 MeV, m p c  938.28 MeV, me c  0.511 MeV:


2 2 2

E e  1.289 MeV。電子的動能 K  E e  me c 2  0.778 MeV。

由以上例題中可見,能量與動量守恆定律要求,如果粒子衰變的產物只有兩個,
那麼產物的能量是由衰變粒子與產物的質量來給定,所以每一次衰變後,產物的
能量是固定的。然而這卻不是 β 衰變實驗所觀察到的。實驗顯示,衰變後電子的

10
能量不是固定值,而且總是小於中子與質子的能量差,這使得物理學家(例如波
爾)開始考慮拋棄能量守恆定律,而狄拉克則堅持能量守恆定律應該是正確的 。
1930 年庖立提出一個建議來挽救能量守恆定律:消失的能量是被一個沒有觀察
到的電中性粒子所帶走,這個粒子後來被稱為微中子( Neutrino),所以 β 衰
變應該是

N  P   e  e

(精確地說,β 衰變產生的是微中子的反粒子 e )。因為觀察電子能量發現,有


時 β 衰變中微中子並沒有帶走能量(對應到分佈曲線上電子能量的最大值),
此時微中子幾乎不需能量就能產生,可見它的質量(提供靜止能量)為零或是非
常小(最近十年來的實驗顯示微中子似乎是有質量的)這一個漂亮的建議很快被
大家所接受,但是微中子一直要到 1950 年代才被發現。

β 粒子數目

0.778 MeV

電子動
圖:能量分佈 能

為什麼中子會進行 β 衰變呢?一個粒子反應(散射,生成或衰變)的發生,一
定是透過參與粒子彼此間的交互作用,比如拉塞福(E. Rutherford)的散射實
驗是 α 射線與原子核之間的電磁作用所造成;π 介子的生成是來自宇宙射線中
的質子與大氣原子核的強交互作用。衰變也是衰變粒子與產物之間的交互作用的

11
結果,然而計算 β 衰變的機率顯示,負責 β 衰變的交互作用遠比電磁作用及強
作用要弱得多,以強度而言,大約只有電磁作用的 10-9 倍,因為強弱差距太大,
這個作用力不可能用電磁力或強力來解釋,所以是另外一個新的基本交互作用
(重力又比它弱大約 10-29 倍),稱為弱交互作用(Weak Interaction)。到目
前為止宇宙中基本交互作用,就是這四個。

表:四種作用力與強度

不像正子與 π 介子,微中子是大量存在於自然界的。微中子可以在原子核反應中
產生中(大致上就是 β 衰變的變形),太陽本身就是一個大型的微中子源,在
太陽內部的核融合反應中,微中子會大量生成,在地球表面上,在 1 平方公尺的
面積,每秒會有 6×1014 個微中子通過。我們之所以沒有察覺,或說微中子之所
以很難觀察到,就是因為它只參與弱交互作用(請注意它是電中性,所以不像電
子可以有電磁作用),所以通過物質時,與物質的反應極度微弱,所以它幾乎不
留下任何痕跡;一個普通能量的微中子可以輕易穿透數千光年的鉛而不被擋住,
其反應之微弱可見一般。所以想要發現它的物理學家就必須以數量取勝,1950 年
代微中子的發現實驗就是以數千公升的液體中的質子來「阻擋」核子反應爐所產生
的反微中子,反應是

  P   N  e

核子反應爐所產生的反微中子,每秒每公分有 5×1013 個之多,即使如此,阻擋


率也只有每小時 2 到 3 個。

在前一節提到了,π-會衰變為緲子加上一微中子:

      

這個衰變也是一個典型的弱交互作用的結果,π-的生命期大概是 2.6×10-8s。這
裡產物中的微中子是不是和 β 衰變所產生的微中子一樣呢?物理學家將 π-衰變
所產生的反微中子如反應爐的實驗一樣,打在質子之上,可是如上的反應卻完全
不曾發生,可見 π-衰變所產生的反微中子與核子反應爐所產生的反微中子(也就
是 β 衰變所產生的反微中子)並不相同,因為前者與緲子一起產生,所以稱為
緲子反微中子(  );後者與電子一起產生,所以稱為電子反微中子(  e )。
這些反微中子都有對應的微中子( e ,  )。

12
到了 1975 年,物理學家又發現了一個性質與電子及緲子接近的粒子,質量較重 ,
達 1.8 GeV,稱為 τ 子(陶子)。陶子也有一對應的微中子(  )。以上三對粒
子,都不參加強交互作用,被統稱為輕子(Lepton)。

強子與守恆量

宇宙射線的觀察使物理學家發現嶄新的非穩定的基本粒子,這些粒子對解決基本
粒子物理懸而未決的問題提供了一些答案,但是實驗觀察的發現似乎比我們所需
要的多。從 1947 年起,物理學家便持續地發現新的基本粒子,一開始是在宇宙
線 中 , 發 現 了 一 系 列 不 穩 定 但 生 命 期 大 約 10-8s 的 粒 子 , 稱 為 奇 異 粒 子
(Strange Particles)。到了 1952 年,第一座現代的粒子加速器在美國開始運
作,將粒子(通常是質子或反質子)以電位差加速,並以磁場將粒子維持於圓形
軌道以持續加速,然後撞擊固定目標或彼此對撞,在高能撞擊中,新的粒子便能
產生。很快地這些加速器就變成了基本粒子工廠,奇異粒子被大量製造,而且許
多生命期更短(~10-23s)的粒子被陸續發現(這樣的粒子沒有辦法在探測器上留
下可觀測的軌跡,只能在碰撞機率與碰撞能量的曲線上留下共振的痕跡,通常被
稱為共振態 Resonance),到了 60 年代,基本粒子的數目已接近化學元素的
數目,就這一點來說,這些基本粒子似乎一點都不基本。

圖:

13
照片:加速器

14
除了宇宙線之外,奇異粒子大多可在質子及質子( p-p)或 π 介子及質子(p-
π)的碰撞中非常快速(大約 10-23s)地大量產生,它們與質子的交互作用強度
與核力相當,可見這些碰撞產生的反應是透過「強交互作用」而發生,所以這些粒
子統稱為強子(Hadron),以別於電子、緲子,陶子及其微中子等不參加強交
互作用的粒子,後者被稱為輕子(Lepton 質量最輕)。強子中又分為兩類,與 π
介子性質相近的就稱為介子(原來的意思是質量介於電子與質子之間),比如
1947 年發現的 K 介子(K±、K0、K 0 ),測量後發現介子的自旋都是 0 或 1,所
以是波色子;與質子及中子性質相近的稱為重子( Baryon 質量較重),比如
1950 年發現的 Λ0,以及之後不久發現的 Σ±,0、Ξ0,-,重子自旋是 1/2 或 3/2,
所以是費米子。奇異粒子的發現代表了基本粒子研究的一個分水嶺,它們以及之
後發現的粒子都不是日常世界原子的組成成分,而是在高速撞擊中被製造出來,
盡管如此對它們的研究最終卻完全改變了我們對質子中子的瞭解。

物理學家嘗試在這叢林般基本粒子世界找出一些規律,最成功的方法就是守恆量。
物理學家發現在粒子的產生與衰變的過程中有一些量子數是守恆的,比如電荷守
恆就是一個大家已熟悉的。

一個新的守恆量是重子數(Baryon Number),我們指定所有的重子帶重子數
+1,反重子帶重子數-1,而介子與輕子的重子數為 0,重子數在所有過程中都
是守恆的。重子數守恆解釋了為什麼質子不會衰變,例如: p   e    ,這個過程
的左方重子數為 1,而右方的重子數為 0,並不守恆。所以重子數守恆保證質子不
會衰變,所以原子以至整個宇宙中的物質是穩定的。

另外,如果指定所有輕子(反輕子)帶一輕子數(Lepton Number)+1(-
1),輕子數在所有粒子的反應中也是守恆的。以輕子數守恆定律我們可以看出,

在 π 介子衰變       及 β 衰變中產生的微中子是反微中子
 

有些守恆量在某些交互作用中是守恆,但在其他則不是,比如奇異數
(Strangeness)。物理學家觀察到在奇異粒子經由強交互作用的產生過程中,
奇異粒子一定成對出現,比如:    p  K     ,但類似的反應    p      
則從未發生。一個簡單的解釋便是這些奇異粒子都帶有一個新的量子數:奇異數
S。指定 K+的奇異數為 1,Σ+的奇異數為-1,質子中子及 π 介子(不是奇異粒
子)的奇異數皆為 0,於是對發生的反應    p  K     ,奇異數是守恆的,而

15
不發生的反應    p       奇異數並不守恆。物理學家發現奇異數在奇異粒子
經由強交互作用的產生反應中都是守恆的,但在奇異粒子的衰變中卻不守恆,比
如   P     。這些奇異粒子的衰變很慢,生命期都在 10-8 s 左右,這顯示衰變
是經由弱交互作用而發生的,可見奇異數在弱交互作用中並不守恆。奇異數的發

表:奇異粒子的質量重子數奇異數等量子數 (Serway P1172)

基本粒子反應的對稱討論練習

夸克模型
化學家以週期表來整理表列化學元素的特性,當強子的數目增加到二位數字以上,
物理學家也開始嘗試用圖表來歸納強子的性質。1961 年蓋爾曼(M. Gell-
Mann)及尼曼(Ne’eman)分別提出「Eightfold Way」的分類。他們發現質量
與 π 介子相近的介子共有 8 個,自旋皆為 0,若根據電荷及奇異數將八個介子列
在平面上(如圖),則形成一個完整的六邊形的頂點與中心,這樣的結構被稱為
八重族(Octet)。更令人驚訝的是,與質子中子質量相近的自旋 1/2 的重子同

16
樣有 8 個,同樣根據電荷及奇異數將八個重子列在平面上,它們也形成一個相同
的六邊形八重態。這顯示兩類完全不同的強子,似乎在更本質的層次遵守某種內
在的規則,蓋爾曼及尼曼以一個內在的 SU(3)對稱來說明這個規則。如果將這種
SU(3)對稱規則運用在自旋 3/2 質量相近的重子的分類,則形成一個十個粒子倒
三角形的十重族(Decuplet),只是在 1962 年,位於最下方頂點電荷-1、奇異
數-3 的位置還未找到重子,蓋爾曼及尼曼預測它的發現,果然在兩年後 1964 年,
Ω-在對撞機中被發現,至此沒有人會懷疑 SU(3)對稱是強子遵守的正確的數學規
則,只是沒有人知道它的物理意義是什麼。

圖:

在量子力學中,SU(N)對稱是描寫 N 個性質相同的量子狀態彼此混合下性質不
變的數學結構,強子的 SU(3)對稱暗示了這些為數眾多的強子可能也是由 3 個性
質相近的成分所組成,正如週期表隱含了原子的組成成分(電子與原子核)及其

17
組合規則。1964 年蓋爾曼及 Zweig 分別提出了一個成功的模型:如果這些強子
是由性質相近的 3 個粒子及其反粒子所組成,八重族與十重族的圖形以及 SU(3)
對稱就很容易被了解。蓋爾曼把這些粒子稱為夸克(Quark),夸克有三種不同
「口味(Flavor)」:上夸克 u(代表 Up)帶電 2/3,奇異數為 0;下夸克 d
(代表 Down) 帶電-1/3,奇異數亦為 0;奇夸克 s(代表 Strange) 帶電-
1/3,奇異數為-1。所有的夸克都是自旋 1/2 的費米子,它們都帶重子數 1/3,而
反夸克 u , d , s 的量子數則是夸克量子數乘-1。

圖:夸克組成強子,夸克性質(Serway P1184, 85)

18
圖:夸克的電荷奇異圖及強子的夸克成分 (Serway P1531 Holiday P1130
F.45-5)

夸克如何組成強子呢?夸克的重子數是 1/3,而重子的重子數為 1,所以重子是


由三個夸克所構成,比如質子是由兩個 u 夸克及一個 d 夸克所組成,即 uud,中
子則是 udd(你可以驗證一下這樣的電荷組合的確等於質子與中子的電荷)。介
子的重子數為 0,所以是由一個夸克及一個反夸克所構成,比如 π+是 u, d ,K+
是 u, s 。

夸克模型對於六邊形及三角形內強子的質量差也給予一個簡單的解釋,強子質量
大致與奇異數相關,奇異數絕對值愈大質量愈大。請注意三個夸克中只有 s 夸克
帶有奇異數,可見 s 夸克的質量大於 u 夸克及 d 夸克,而 u 夸克及 d 夸克質量大
致一樣,這樣就可以解釋強子質量的分布。例如 P+,N(質量相近~940MeV 無 s

19
夸克)質量小於 Λ,Σ0,± (質量相近~1150MeV,含 1 個 s 夸克),又小於 Ξ0, -
(質量相近~1320MeV 含 2 個 s 夸克),由重子的質量差大致可以得到 s 夸克的
質量在 120MeV 左右。

既然強子都是由夸克構成,強子的各種反應便可以看成是夸克的撞擊、改變或生
成。例如藉由 π 介子交換的核力,就成為如上圖的過程:π 介子的放射是經由 uu
夸克對從真空中藉強作用力產生後, u 夸克與原來強子中的 d 夸克結合而成。核
子的彈性碰撞及之前提過的奇異粒子產生    p  K     便可以如下圖的夸克過
程來了解;請注意相同口味的夸克與反夸克可以透過電磁作用及強交互作用進行
湮滅與成對生成(例如 s, s ),就像 e  , e  成對產生及煙滅一樣。粒子反應的許
多定律便可以用夸克模型的角度來了解,重子數守恆表示夸克數減反夸克數不能
改變,所以夸克只能改變口味或成對生成與湮滅;此外奇異數的變化代表 s 夸克
數目的變化,強交互作用的奇異數守恆代表它(不管強度再強)不能將 u 或 d 夸
克改變為 s 夸克,也就是不能改變夸克的口味,只能成對產生 s, s ;而弱交互作
用(奇異數不守恆)則可以將 s 夸克改變為 u 或 d 夸克,它是可以改變夸克的口
味。

20
圖:反應的夸克圖 (Glashow P630)

夸克模型看起來很成功地解釋了所有強子的性質,不同的強子來自不同口味夸克
的組合,這是基本粒子的哲學—以簡單的組成成分來解釋複雜的合成物—又一個
進一步的範例。然而這個模型剛提出時並不立刻得到認同,最重要的原因是夸克
很特別地帶著電子電荷的分數倍,可是在無數加速器實驗或宇宙線實驗甚至改良
的密立根油滴實驗都未能找到分數電荷的跡象。一直要到 1960 年代晚期,史丹
佛大學的線性加速器(SLAC)以高能電子撞擊質子,散射的資料顯示質子內存
在硬而且如點一般的組成成分,物理學家才慢慢接受夸克不只是一個數學的工具,
而是物理上真實存在的實體。

顏色與強作用力、夸克囚禁、重夸克
夸克模型中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有待解決:夸克的自旋是 1/2,所以是費米子;
根據不相容原理,如同原子中的電子一樣,在強子中同樣的夸克不能存在於完全
相同的量子態。但是,重子 Ω-中的三個「相同的」s 夸克卻處於完全相同的量子態
(軌道角動量皆為 0,Ω-自旋 3/2,故夸克自旋必須指向同一方向),這顯然與
不相容原理矛盾。

物理學家提出了一個聰明的解決辦法:夸克除了口味之外,還有另一個性質,稱
為夸克的顏色(Color,當然這與光的顏色沒有任何關係)。同一種口味的夸克,
又可以分成三種顏色:紅色、藍色、綠色,三種口味的夸克各可以有三種顏色,總
共便有 9 種夸克。重子 Ω-中的三個夸克雖然口味相同,顏色卻全然不同:一個紅
色、一個藍色、一個綠色,如此便不違反不相容原理了。

這個想法還附帶一個重要的結果,當夸克組成重子(例如上述的 Ω-)時,三種
顏色剛好「中和」,所以重子正好是「無色的」;在另一方面,介子是由一個夸克及
一個反夸克組成,如果合理的假設,夸克與反夸克正好是「相反」顏色,那麼介子
也是無色的(精確地說,介子的量子態是「紅色夸克加反紅色反夸克的態、綠色夸
克加反綠色反夸克的態以及藍色夸克加反藍色反夸克的態」三者的線性疊加)。令
人意外地,似乎是「夸克束縛態必須是無色的」的這個原則,決定了夸克只能組成
介子(一夸克一反夸克)與重子(三夸克)兩種組合。顏色竟決定了夸克組成強
子的規則。

21
這種情形與原子非常類似,當帶負電的電子與帶正電的原子核經由電磁力組成原
子時,原子一定是電中性的。這種類比暗示,正如電荷決定了粒子的電磁作用,
顏色也決定了將夸克束縛於強子內的交互作用;也正如原子彼此之間的原子力是
電磁力的殘餘,強子彼此之間的強交互作用應該就是此夸克與夸克之間「色力」的
殘餘。物理學家以這樣的類似性建立了解釋強交互作用本質的色動力學:如同電
磁作用是由光子媒介,強交互作用是由「膠子」(Gluon)所媒介,不同的是夸克
放出膠子後會改變顏色,而且膠子總共有 8 種,本身是帶有顏色的,也就是膠子
自己也可以放出膠子,換句話說,膠子彼此之間也會有「強作用力」。

膠子

夸克

圖:夸克放出膠子(Glashow P633)

這個性質使得強力的性質與電力非常不同,當兩個夸克被拉開,彼此之間的強力
並不會如電力一樣隨距離增加而減小,而會維持一個常數。於是拉開夸克所必須
加入的能量是與距離成正比的,當加入的能量足夠大時,就像橡皮筋被拉斷了一
樣,此能量反而會選擇在真空中產生一對夸克與反夸克,它們與原來強子中的夸
克分別配對,可以形成兩個無色的強子,因此所花的能量最後是把一個強子「拉
斷」成兩個強子,而無法將夸克獨立分開,這樣的現象稱為「夸克囚禁」
。這是為什
麼盡管多大的努力,我們從來沒有辦法觀察到獨立的夸克,而只能從間接證據中
推論它們的存在。

圖:夸克囚禁圖(Glashow P634)

22
夸克數目的增加並沒有至此停止。1974 年丁肇中以 30 GeV 的質子撞擊固定的
Be 靶,發現一個質量等於 3.1GeV 的新粒子,同樣的粒子在 SLAC 也以電子正
子撞擊發現,這個粒子是一個自旋為 0 的介子,現在被稱為 J/Ψ(因為兩個研究
組為它取了不同的名字)。J/Ψ 的生命期比起其他類似質量的強子長了 1000 倍,
這是因為組成 J/Ψ 的夸克是新的一種口味,而其他強子較快的衰變機制無法改變
夸克的口味,所以無法進行,它的衰變必需利用較慢的機制。這種新口味稱為魅
夸克 c(代表 Charm),J/Ψ 是由 c 與 c 組成。c 的電荷是 2/3,質量 mc  1.4
GeV,遠比 u、d、s 重的多。J/Ψ 的發現與性質的研究對於夸克模型與色動力學的正
確性是一項關鍵性的證據,從此就很少有人再加懷疑。

在 c 夸克之後,又發現了兩種夸克新口味,分別是 1977 年發現的美夸克 b(代表


Beauty 或 Bottom)及 1995 年發現的頂夸克 t(代表 Top 或 Truth);b 的電荷是-
1/3,質量 mb  4.5 GeV;t 的電荷是 2/3,質量 mt  174 GeV。所以夸克的口味共
有 6 種,有三個(d,s,b)是電荷-1/3,三個(u,c,t)電荷是 2/3,要了解這些夸克
口味的意義,必須從可以改變口味的弱作用力來討論,我們將在下一節對這些夸
克做更進一步地整理排列。

弱作用力與 W,Z 粒子
我們已知重子與介子都不是真正的基本粒子,而是由基本的夸克組成。但是,輕
子還是基本而沒有組成成分的(到現在為止)。輕子沒有顏色,所以沒有強交互
作用力。然而輕子卻參加弱交互作用,例如緲子的衰變就是經由弱交互作用而發
生:

   e    e

既然電磁作用及強作用都是通過交換媒介粒子而發生,很自然地,我們可以預期
弱交互作用也有媒介粒子,這就是 W±粒子及 Z0 粒子,它們一直到 1983 年才在
歐洲的質子反質子對撞機發現。所以緲子衰變的過程應該看成,緲子放射出一個
W-粒子後變成緲子微中子 νμ(注意電荷是守恆的),而這個 W-粒子會消滅而
生成電子 e-與電子微中子 νe。與其他媒介子不同的是,W±粒子及 Z0 粒子的質量
很大,MW=80.4GeV,MZ=91.2GeV,這個性質減低了它們被產生及傳播的
機會,因此典型的弱交互作用發生的機率小於電磁與強交互作用,所以交互作用
較微弱。

23
νμ e-
W
+

μ- νe

圖:粒子交換 WZ 的 Feynman 圖( Serway P1171)

圖:緲子衰變 with W(Glashow P641)

弱交互作用還有一個特別之處,以緲子衰變為例,放射出 W-粒子後,緲子會變
成微中子 νμ,弱交互作用會改變基本粒子的身分,這在夸克的弱交互作用也可
以看的出來。以中子的 β 衰變為例,中子的夸克成分是 udd,質子的成分是
uud,所以從夸克的層次,β 衰變可以看成:

d  u  e   e 。

同樣地,此弱交互作用也是透過 W±粒子來進行,過程是 d 夸克放射出一個 W-粒


子後變成 u 夸克(注意電荷是守恆的),而 W-粒子消滅而生成電子 e-與電子微
中子 νe。因此,弱交互作用(放出或吸收 W±粒子)會改變夸克的口味(顏色不
變)!相對的,強交互作用(放出或吸收膠子)改變夸克的顏色(口味不變)。
這是我們到目前對這兩個基本交互作用最根源的了解。

24
圖:β 衰變 with W(Glashow P640)

有一個方法,可以把弱交互作用時,輕子與夸克的改變,作一簡單的歸納:我們
將夸克寫成如下的三個二重態:

25
u  c  t 
 
d s b
請注意上方的夸克都是電荷 2/3,下方都是-1/3,相差 1。輕子也寫成類似的二重
態:

26
e  
  
e  
在此上方的微中子與下方的輕子電荷也差 1。弱作用力是連接這些二重態的上方粒
子與下方粒子,放射出 W-粒子可使下方粒子變為上方粒子,吸收 W-粒子可使上
方粒子變為下方粒子(W+的情況可由電荷守恆判斷)。

當然弱作用力還有許多微妙的性質,例如它是鏡射變換(左右互換)不守恆,它
與電磁作用可以統一成為一個電弱交互作用的結構,電弱作用又必須有自發對稱
破壞的機制來給予 W±粒子及 Z0 粒子質量(不要忘了光子是無質量的),礙於篇
幅,在此不再詳述。

27

Вам также может понрав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