Вы находитесь на странице: 1из 24

第十章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現況 201

第十章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與
社會文化現況
徐雲彪/前馬來西亞芙蓉中華獨立中學校長
現修讀馬來西亞國際回教大學博士班

壹、引言

馬來西亞的全國總面積大約為 329,750 平方公里,是一個聯


邦制國家,目前擁有 13 個州屬,3 個聯邦直轄區。目前採用英國
的君主立憲制度,最高統治者為最高元首(YangDipertuanAgung)。
各州擁有各別的統治者,多數稱為蘇丹(Sultan)。各州也擁有一定
的自主權,如處理土地的權力。

馬來西亞是其中一個複雜而有趣的東南亞國家。基本上,它
是一個多元種族和文化的國家,可是種族之間卻沒有像其他東南
亞國家一般的趨向同化。馬來西亞各族之間雖然在工作和生活上
會有所接觸,在文化上也有交流甚至相互影響,但是,各族還是
非常維護和發展各自的文化、傳統、宗教、語言、教育、經濟和
政治等。然而,各族的文化和傳統又同時面對現代化進程的挑戰。

馬來西亞曾是英國在東南亞的其中一個殖民地,因此承襲了
許多英國在政治、法律、教育和行政等方面的制度。而這些制度
在 40 多年來都受到很好的維護,以至於在國家發展的政策上發揮
了很大功能。

這一切都得從 1957 年的社會契約談起。可以這麼說,自 1957


年獨立以來,馬來西亞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語言和宗教
等發展都受制於此社會契約。也幸好馬來西亞擁有這社會契約,
政府和人民也願意維護這社會契約,馬來西亞才能享有 40 幾年來
202 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

的政治和社會穩定,才能在這 40 幾年間,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發
展成為東南亞僅次於新加坡的現代化國家。所以,要了解馬來西
亞,不得不先了解這訂於 1957 年的社會契約。

貳、1957 年的社會契約

馬來西亞主要的民族包括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原住民(如
卡達山–督順人和伊班人)等。馬來人和原住民被統稱為土族。目
前土族(包括原住民)約占總人口的 65%(獨立時約占 55%),華人約
占 26%(獨立時約占 35%),印度人約占 7.7%,及其他民族約占
5.9%。東馬的砂巴州和沙勞越州的主要民族是伊班人和卡達山-
督順族(ZainalKling,2005:2)。

早在 15 世紀,就有馬來人從印尼移居馬來半島,並建立了多
個土邦。其中最有名的是馬六甲王朝,後來的馬來土邦多數是從
馬六甲王朝分裂出去的。最初,馬六甲也像其他早期的馬來土邦
一樣,受到印度教文化的影響。後來,馬六甲王朝第 2 任統治者
伊斯幹達沙(IskandarSyah)皈依回教,第五代統治者蘇丹目劄法沙
(SultanMuzaffaSyah)定回教為回教,後期的馬來土邦才多信奉回
教至今。

漢朝以後,中國人就已經開始和當時的馬來土邦(MalayStates)
有貿易往來。最著名的史實就是鄭和七下西洋並多次停泊在馬六
甲。可是大量的移居馬來亞半島(西馬)和婆羅門州(東馬)還是 19
世紀中葉以後的事。19 世紀中葉,生活在赤貧狀況中的中國人大
量的響應英國人和其他歐洲人的工作號召下移居(當時稱為買豬
仔)到馬來半島和東南亞其他的國家(當時稱為南洋)。開始時,華
人多為勞工和錫壙礦工人,後來刻苦耐勞的華人們在儲存足夠的
資金後開始從事商業活動及自資開採錫礦。

從此,華人就掌控了馬來亞的商業及經濟活動,直到當代才
第十章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現況 203

稍有改變。

當馬來亞的橡膠園丘缺乏勞工時,英國人又從印度引進大批
印度勞工。除了園丘,印度人也在公共領域服務,主要是參與鐵
路建設工作。而當時的馬來人主要還是從事農耕和捕魚,少數受
過較高教育的馬來人則加入英政府成為公務員。

這種族群之間的相對隔離,各自發展的狀況維持了好一段時
間,直到獨立以後政府於六十年代開始推行新經濟政策才有所改
變。

種族之間合而不同的狀況,基本上影響了馬來西亞的各個領
域的發展,尤其在政治結構上更為顯著。早在獨立前,在英國人
的監護底下,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就各自成立了政黨以維護各
民族的利益。代表馬來人的巫統、華人的馬華公會及印度人的印
度人國大黨在英政府的同意底下,成立聯盟治理當時的馬來亞。
這個聯盟在獨立後易名為國陣,並一直統領馬來西亞至今。

在 20 世紀五十年代爭取獨立時,這三大政黨就進行協商並達
成協議。後來,這些協議都寫進馬來西亞憲法。這就是馬來西亞
1957 年社會契約。

當時的協議大意如下:在政治上,馬來人將占主導地位;馬
來語為國語;而英語則作為第二官方語言;回教是官方宗教;馬
來人擁有各種特權。而其他民族將得到公民權;可以自由的經商;
其他宗教可以自由的發展,唯獨不能向回教徒宣教;其他語言可
以在非官方場合使用。這基本上把當時的社會狀況制度化,並致
力保持原狀。如上所述這個協議主導了馬來西亞的政治、經濟、
教育、文化和宗教的發展。在這過程中雖然作出種種的調整,但
大體上並沒有離開當時的協議。其中一些政策如馬來語為官方語
言,其他語言可被允許發展,馬來人的特權和回教的地位等也被
204 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

法庭宣判為不可被挑戰的政策(HoroldF.Schiffman,1998:1)。

社會契約雖然讓馬來西亞各大民族和平穩定的共存了幾十
年,但也造就各族之間的貌合神離,不能達到真正的融合。

參、五一三事件與新經濟政策

1957 年馬來西亞(馬來亞)獨立時國民的人均收入只不過是
200 美元左右,到了公元 2000 年,馬來西亞的國民人均收入就已
達到 3884 美元。現在的馬來西亞已經是一個高度工業化的國家,
農產品只占毛國內生產量的 14%。(Benjamin Asare & Alan Wong,
2004:1)八十年代,馬來西亞就開始進軍輕重工業,進行原產品的
加工和汽車的製造,並實施私營化政策;九十年代則更進一步的
進軍高科技產品,尤其是資訊工藝。現在服務業如教育和旅遊業
也受到了重視。

馬來西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來得並不容易,更貼切的說法,
這是人民用「血」和「汗」換來的。

自獨立以來,國陣就牢牢的掌控國家政權。直到六十年代,
當時華人在人口比率中上升到近 40%。非土族的總人口已經超越
土族。1969 年的全國大選,主要是華人組成的反對黨高喊「馬來
西亞人的馬來西」
、而非「馬來人的馬來西亞」的口號,成功的贏
取很多席位,直接威脅到國陣的政權。當時的馬來人深感他們的
政治地位受到威脅,國家陷入混亂的緊急狀態,發生了種族暴力
事件,多人命喪其中。這起發生於 5 月 13 日,為期 4 天的動亂,
就是馬來西亞歷史上著名的五一三事件(Benjamin Asare & Alan
Wong, 2004:3)。

五一三事件後,政府深感不安,認為必須制定政策防止類似
事件重演。第一任首相東姑啊都拉曼卸任,由敦拉薩接任,並開
第十章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現況 205

始推行「新經濟政策」
。新經濟政策旨在消除貧窮,重組織社會,
保護土族( 主要是馬來人) 使到他們的經濟地位能追上華人
(BenjaminAsare&AlanWong,2004:3;韓方明,2002:255)。著名的
第四任首相敦馬哈迪更是致力於經濟的發展,提高國家經濟成
長,吸引外資直接投資,同時把新經濟政策發揮得淋漓盡致(蔡維
衍,2002:77)。在他任內提出了著名的向東(主要是日本)學習政
策、私營化政策及 2020 宏願。這些政策使到馬來西亞經濟走向資
本化和國際化,得到許多寶貴的技術和經驗。經過 20 幾年的新經
濟政策,政府終於在 1991 重新檢討此政策,並推出「宏願經濟政
策」
,可是根據經濟學家的分析,這「宏願經濟政策」雖然比較注
重發展,但還是擺脫不了「新經濟政策」的保護和分配精神(蔡維
衍,2002:71-72)。然而韓方明(2002:300)卻指出「宏願經濟政
策」有其積極的一面,那就是它更重視民間各族的資本和力量,
共同實現馬來西亞全面現代化。

不消說,在這一連串的政策底下,馬來人是最大的受益者。
所以,20 幾年來的新經濟政策和私營化政策不但使馬來人的經濟
地位逐步的追上華人,更間接的制造了許多馬來富豪和企業家。
馬來西亞的貧窮率從 1970 年的 49.3%降到 1990 年 17.1%,1994
年再進一步降到 13.5%(AnwarYaqin, 1996:194);馬來人在全馬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已經到約目標的 30%。國家種族就業結構和
經濟成長也得到很好的進展(韓方明,2002:266-268)。

新經濟政策在維持各民族之間的平衡及和平與經濟現代化及
成長方面或許是成功的。在近三十年來,類似五一三事件的動亂
再也不曾發生。不像如印尼這樣的鄰國,每當經濟衰退時社會就
出現動蕩不安。可是 1957 年的社會契約和新經濟政策也使到非馬
來人,尤其是華人對馬來人的不信任,這直接影響到政府力圖推
行的同化政策,如馬來西亞民族/國族、馬來文教學/教育、國家
文化和宣揚回教等,收不到顯著的效果。
206 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

所以,馬來西亞各民族雖然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國度裏,並肩
合作努力建設國家,但卻保有各自的社會文化發展,不像其他東
南亞國家趨向同化。而民族政治一直都是馬來西亞政治的特色。
同時凡是影響各民族宗教、文化和教育等課題的政策,都成為尖
銳的政治課題。

肆、2020 宏願

九十年代是馬來西亞經濟起飛的年代。1991 年,前任首相敦
馬哈迪提出 2020 宏願期望,趕在 2020 年以前成為第 20 個世界公
認發展全面的先進國家。在 2020 宏願的推動下,舉國上下對經濟
發展都充滿信心和熱誠。在這種氣氛下,馬來西亞也在九十年代
創下經濟神話,每年經濟成長約 8%,直到 1997 年發生了影響整
個亞洲的金融風暴。在金融風暴後馬來西亞經濟才一度陷入困
境,經營不當的大小企業紛紛倒閉或合併。人民的士氣也從意氣
風發變成愁眉苦臉。但經過一連串的搶救(主要是救馬來企業),
目前經濟已經開始復甦,每年的成長率為 4%到 5%之間。

雖然 2020 宏願的經濟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但在政府和人民共
同的努力下,2020 宏願的提出的確改變了馬來西亞的社會面貌。

在 2020 宏願的各大計畫中,影響馬來西亞社會最深遠的是
「多媒體超級走廊」(Multi-mediaSuperCorridor)。政府希望通過這
個計畫帶動各種資訊工藝的發展。
「多媒體超級走廊」位於西馬來
西亞中南部一個面積 15 公里乘 50 公里的地帶。它的範圍包括吉
隆坡城市中心、布特拉再也(PutraJaya)政府行政中心、吉隆坡國
際機場和信息智慧城(CyberJaya)。在這項計畫中政府將建設 7 項
大計畫:
「電子政府」
、「精明學校」
、「遠程醫療」
、「精明卡」
、「研
究與開發集合區」
、「無國界銷售中心」和「世界製造網」
。政府希
望通過這些計畫促進馬來西亞從工業社會轉型成信息社會(蔡崇
第十章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現況 207

正,2002:35-64;賴昭光&周忠信,2002:82-105)。

雖然這些計畫並沒有得到預期的成功,但在它們的帶動下資
訊工藝在馬來西亞的確得以迅速發展。目前電腦和英特網的使用
在馬來西亞已是非常普遍。除此以外,資訊工藝的發展也帶動馬
來西亞邁入全球化經濟和知識經濟的時代(《馬哈迪–22 年叱吒
風雲》
,2004:75-96)。

2020 宏願也可被視為一項社會工程。前首相敦馬哈迪很清楚
在落實 2020 宏願的過程中,馬來西亞必須克服多項挑戰(蔡維
衍,2002:73-75):

1.建立一個團結,擁有共同使命的人民團隊。
2.創造自由、安寧和進步的社會,人人以國家為榮。
3.實現成熟的民主社會,可以協商以至達成共識。
4.建立注重道德倫理的社會。
5.促成各族相互容忍,人民有歸屬感的社會。
6.建立有科學精神的社會。
7.建立充滿愛心的社會。
8.確保公平分配經濟蛋糕。
9.國家經濟必需有競爭力、朝氣蓬勃、健全和有彈性。

如果以上的挑戰能一一克服,馬來西亞社會的精神面貌相信
將有一番巨大的改變。可惜在這些方面的進展比經濟的發展要緩
慢得多,而且難以測量進展。無論如何,2020 宏願的確給馬來西
亞人民帶來奮鬥的方向,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前任首相的遠見。

伍、教育發展

英政府的教育政策基本上是,讓各族發展各自的學校,英政
府只辦英文和馬來文學校(KuaKiaSoong,1990:21)。所以,馬來
208 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

西亞在獨立以前擁有英文、馬來文、華文和淡米爾文等源流的學
校。當時的華文和淡米爾文學校多是民間團體集資籌辦的。英文
和馬來文學校則是政府辦來培訓公務員的。教會也辦了很多英文
和華文學校。因此,至今還有很多只諳英文和馬來文,而不諳母
語的華人和印度人;馬來人則少有這種現象。可是若論對教育的
熱忱,還是華人最熱衷於辦教育,尤其華文教育。若從 1815 年教
會在馬六甲籌辦的一所華文學校和 1819 年籌辦的檳城「五福書
院」算起,華文教育在馬來西亞已有 180 多年的歷史(吳建成,
2002:228)。

在六十年代,政府就致力於教育改革,希望把各種源流的學
校統一為政府學校,信奉國家教育哲學。從此政府只津貼國民學
校(NationalSchool)和國民型學校(NationalTypeSchool)。而只允許
在小學階段以母語教學。同時,所有母語教學的小學都改制為全
津或半津國民型小學。而很多以母語教學的中學校也紛紛改制成
為「國民型學校」
。這項社會工程被視加強民族團結的重大努力。
可是,這個政策並沒有帶來民族團結,反而引起了反對改制的巨
大社會運動。反對最激烈的是華人,形成了所謂的華教運動。經
過長期的鬥爭,最終只有 60 所華文獨立中學得以保存,始終堅持
以華文為教學媒介語,拒絕政府附帶改制條件的津貼。目前,全
國在華文獨立中學就讀的學生約有 6 萬人。政府國民型中學則得
以保存一科華文或淡米爾文的母語科。在小學方面就有一千多所
華文國民型小學和幾百所淡米爾文國民型小學得以存留。這些國
民型小學還是以個別母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KuaKiaSoong,
1990)。

可是隨著中國的崛起,政府也放鬆了對華文教育的管束,開
始比較重視政府學校的母語教育。同時在國民中小學裏也開始推
動母語教育。雖然政府已經放鬆對華文教育的政略,但始終沒有
放棄統一學校制度的終極目標。我們從溫和的現任首相啊都拉在
第十章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現況 209

近期面對華人社會要求增建華文小學時,說增建華文小學會影響
全民團結的表現就可見一二(增建華小不利團結,星洲日報
2005)。目前大家還在討論這個問題,而政府的語氣已經沒有那麼
強硬了。所以,教育課題到目前都還一直是尖銳的政治課題。例
如,英文教數理科的政策再次受到華社的懷疑和反對,被視為侵
蝕母語教育的一項政策。

另一方面,在華人為母語教育奮鬥的過程中,相信也影響其
他少數民族對母語的重視。雖然這還不足以形成如華教運動式的
社會運動。目前,整個東南亞擁有約 140,000 個原住民,他們大
多數還是居住在森林裏或森林附近。(Malaysian Indigenous People
Seek Land, Cultural Rights)居住在馬來西亞半島的原住民共有約
83,000 多人,他們主要分成 3 大氏族,即是小黑人(Negrito)、先
奴伊人(Senoi)及先馬來人(Melayu Proto)(Anwar Yaqin,1996:
107)。這些原住民擁有豐富的文化傳統,可是他們面對很嚴重的
現代化衝擊,很多文化傳統都瀕臨失傳的困境。而他們當中受過
教育的人數和受教育的程度又多數不高。雖然政府有設立特別學
校給他們,但是只有約 14,000 名原住民受過教育(Anwar Yaqin,
1996:111),所以,雖然各少數民族也紛紛在爭取開辦各自的母
語教育,不過他們爭取的範圍都只能侷限於爭取在學校裏開辦母
語班。(在馬來西亞的母語班政策裏,在一所學校裏只要有 15 位
學生報讀就可以要求開辦一班母語班),但因為師資的短缺,相信
在短期內這些理想都將難以實現(Kua Kia Soong,1998)。

除華文教育以外,在馬來西亞比較有作為的母語教育是淡米
爾文教育。馬來西亞的印度人主要是來自南印度的淡米爾族
(Tamil)(約印度人人口的 85%),少數的旁遮普人(Punjabi)、泰盧固
(Telegu)、僧伽羅人(Sinhalese)和錫蘭人(Ceylonese)。在獨立以前,
除了淡米爾學校,印度人還辦了少數的旁遮普和泰盧固學校。獨
立以後,旁遮普學校改制成為國民學校,而泰盧固學校則同化為
210 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

淡米爾學校(ShahulHamidMydinShah,1998:84-85)。故新生代的
旁遮普人大多數已經不會母語,他們一般講英語。(《民族奇趣系
,2003)。目前,淡米爾學校主要還是位於園丘裏。
列–錫克人(中)》

本來淡米爾學校擁有自己的課程,這些課程也反映南印度的
文化狀況,課本也來自南印度。在最高峰時期全國約有 800 所淡
米爾文小學。目前淡米爾文小學只剩下約 500 所,而且大多數的
淡米爾學校都面對很嚴重的問題,學生人數也逐漸減少,平均每
所只有約 185 名學生(《民族奇趣系列–印裔(中)》,2003;
ShahulHamidMydinShah, 1998:84-89),這直接影響到淡米爾文在
馬來西亞的生存。目前,懂得淡米爾文的印度人已逐漸減少
(HaroldF.Schiffman, 1998:1),除了沒有得到政府的大力援助,主
要還是因為印度人沒有華人對母語教育的執著。

無論如何,馬來西亞政府的確非常關注教育的發展。自獨立
以來,政府就致力於推廣至少要完成小學教育政策。從 1960 年開
始適學年齡的小孩的入學率為 96%,到 1997 年時已達 100%。在
1998 年,根據調查顯示只有 9%的男人及 18%的女人(15 歲或以
上)是文盲(BenjaminAsare&AlanWong,2004:6)。同時也有約十個百
分比的學生進入大專深造。但這不代表馬來西亞沒有教育問題,
例如根據馬華公會的一項調查究顯示,華裔中學生的輟學率就高
達 25%。(這項調查的準確性有待商榷,但這是一項可參考的指
標。根據筆者的研究,華裔中學生的輟學率約為 20%,而全國中
學生總輟學率也是約 20%)(徐雲彪,2003:76-82;徐雲彪,2004:
97-106)。

從九十年代開始,政府就已經大事進行教育改革,提出精明
學校(SmartSchool)計畫,使馬來西亞的學校能夠跟上時代的步
伐。政府的精明學校有兩種模式:電腦室模式和電子教室模式。
電腦室模式的精明學校的「精明度」比較低,它基本上只擁有電
第十章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現況 211

腦室作為教學用途。而電子教室模式的精明學校則是在每間教室
設有一定數量可上網的電腦及雷射投影機的設備供教學用途。教
育部也會提供學校電子教材。學校的行政也運用電子行政系統來
執行。在教育理念方面則採用心理學家迦納的多元智力理論。目
前,全國有 90 所政府辦的實驗政府精明學校和幾所私立的精明學
校。本來政府打算在 2003 年全面推行這項計畫。可是,在 1997
年經濟風暴的打擊及種種困難的出現後,這計畫已被暫緩執行(請
參閱馬來西亞教育部網頁)。

另一方面,為了與國際接軌及發展高科技工業,政府也開始
恢複對英文及理科教育的重視,推行了英文教數理科的政策。同
時希望把文理科生的比率對調,把現有的 60%文科,40%理科,
逐漸調整成 40%文科,60%理科。

早在 1970 年代馬來西亞就已經有私立的學校和學院。進入
1990 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及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私立學院和學校
就如雨後春筍般到處林立。在這方面政府也給予很多鼓勵,甚至
修改教育法令,及提出把馬來西亞變成區域教育中心的理想。為
了鼓勵更多本國學生留在國內深造及吸引外國學生,教育部也放
鬆政策允許私立學院辦 3+0 課程(可在國內修完外國學位)。同時
政府也鼓勵國外一些著名的大學在馬來西亞開分校。為了監督各
種課程的水平,政府也成立國家教育鑑定局,監督各學院和私立
大學的操作(楊泉,2002:270-274;鄺錦鴻,2002:275-282)。

目前馬來西亞全國已經擁有幾百所的私立學院和私立學校。
同時也創立了約 10 所私立大學、4 所國外大學分校及提升現有的
好幾所私立學院為大學學院(UniversityCollege)。唯現在私立高等
教育有過熱的現象,一些不健全的學院紛紛倒閉或慘淡經營。
212 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

陸、社會、文化與宗教

在馬來西亞馬來人雖然是最大的族群,但馬來人只有約 500
年的文明史。這也是馬來人很難同化華人和印度人的其中一個原
因。雖然早期到馬來西亞來的華人和印度人多數也沒有受過很好
的教育,有的甚至是文盲。但是,中華文化和印度文明畢竟經歷
了幾千年。華人和印度人的文化習俗都已經根深蒂固了。

在下文裏將會談到馬來人和其他民族在文化和宗教上的衝突
和相互的影響。

在信奉回教以前馬來人主要是遵守馬來習俗。馬來人主要有
兩大習俗傳統,即天猛公習俗(AdatTemenggong)及白巴迪習俗
(AdatPerpatih)。天猛公習俗主要是受印度文明的影響,也受少許
的中華文明的影響;而白巴迪習俗則是一種母系制度。根據習俗,
財產必須由母親傳給女兒(《民族奇趣系列–馬來人(中)》
,2003),
這就和回教的教義有很大的分歧。還好遵守白巴迪習俗的主要是
森美蘭州的馬來人。在馬來人信奉回教以後這些馬來習俗還是扮
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馬來西亞的憲法把馬來人定義為口操馬來
語和遵守馬來習俗的回教徒馬來人。所以在血緣上是馬來人還不
足夠,法定的馬來人必須擁有其他的條件才能享受馬來人的特
權。所以,馬來人常常需要在回教和馬來習俗之間做出協調以達
至平衡。當這些協調做的不好時,就會出現衝突(徐雲彪,1997:
43-47)。下一節就會談到在 1970 年代的開始的回教復興運動,之
後回教文化就漸漸變得更為重要,而馬來習俗至少在官方事務上
已經逐漸式微了。

在信奉回教和遵守習俗傳統的同時,馬來人也相信一些泛靈
崇拜的東西,如咒語、巫醫、降頭和鬼怪等,當中又以鄉區的馬
來人為甚。在這方面的信仰,馬來人和其他土族是非常相似的。
第十章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現況 213

其實,目前也有一小部分的馬來人改信天主教或基督教。可
是在官方的數據上我們通常看不到真正的統計數據。這是因為除
了政府要把這些訊息給壓下外,改信其他宗教者其實也失去了他
們法定馬來人的地位。東馬的土族(伊班人和卡答山-督順人)就
有很多信奉天主教,但這並不會造成任何的緊張情緒。

官方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華人主要是信奉佛教。事實上這
是錯誤的訊息。這個錯誤是因為錯誤的定義所引起的。其實馬來
西亞華人主要信奉的是儒、釋、道融合而成的華人民間信仰。這
些民間信仰有些是有組織的如一貫道和德教會。其他的多數是一
般的祭祖、拜神、祈福、風水和算命等宗教和宗教性行為(林庭輝
&宋婉瑩,1999:91-100)。所以,在馬來西亞我們可以看到許許
多多供奉各種神祗的廟宇。直到近十年,才有人把這些神廟組織
起來,成立馬來西亞道教協會,正式的把這些民間信仰統稱為道
教,試圖與正信的佛教加以區分開來。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宗教本土化的現象,比如拿
督公就是本土化的土地公。同時一些本土的華族偉人,如葉亞來
也被神格化,供奉在廟堂裏成為仙師爺。

比較有組織正信佛教的成立和大事宣教也是最近一二十年的
事。在本土發起的佛教團體中,馬來西亞佛教總會和馬來西亞佛
教青年會是最具影響力的組織。另一方面,一些有相當影響力的
台灣和日本佛教組織,如慈濟功德會、佛光山和創價協會,也陸
續登陸馬來西亞。雖然如此,馬來西亞華人的宗教觀主要還是「多
神觀」
。佛教只不過在觀念上被接受為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宗教
(林庭輝&宋婉瑩,1999:91-100)。

雖然只非常少數的華人是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但是,他們
在社會的影響力卻不容被忽視,因為他們多半是受教育比較高的
知識分子和專業人士。
214 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

馬來西亞的印度人多數信奉興都教。興都教是從婆羅門教演
變而來的多神教。興都教徒相信梵天(Brahman)、毗濕奴(Vishnu)
和濕婆(Shiva)是主宰宇宙能量主神的三大位格。一個位格創造天
地宇宙,另一個位格保護宇宙,最後一個位格卻破壞這個宇宙。
除了這有三大位格的大神以外,興都教徒還相信很多其他的小神
,2003)。這些小神的數量很多,甚
(《民族奇趣系列–印裔(下)》
至虔誠的興都教徒本身都不能一一的辨識。他們相信命運,也相
信輪迴,所以受教育程度比較低的印度人通常都沒有改變生活困
境的意願。隨著教育的普及,這種情況已有所改善。

其他的少數民族除了已經信奉回教和基督教的,其他多數是
泛靈信仰者。

所以華人和印度人的宗教信仰是比較接近的。印度人到華人
神廟膜拜的比較少,但是華人到印度廟膜拜或參加慶典則是常有
的事(《民族奇趣系列–印裔(下)》
,2003)。華人對基督教和回教,
尤其是回教,就相對的比較抗拒。信奉基督教普遍被華人視為「吃
教」或「崇洋」
。信奉回教就更加萬萬不能,因為必須改名換姓而
被視為「入番」成為馬來人。所以儘管政府一直在大事宣教,改
信回教的華人和印度人還是很少。其中改信回教的華人大多數是
因為與回教徒結婚,可是改信回教的華人不一定就會被接受成為
馬來人(林庭輝&宋婉瑩,1999:79-90)。

華人和其他非土族會對回教有強烈的抗拒,主要是因為政府
的政策使他們感到宣傳回教只不過是要同化非土族,以方便統治
的一種政治手段。1960 年,馬來西亞國父啊都拉曼就聯合其他回
教領袖成立伊斯蘭福利機構。宗旨之一就是向非回教徒宣教,以
達成全民信奉一種宗教、遵守一種文化、使用一種語言和唯獨效
忠馬來西亞。

文化青年體育部更在 1971 年的「國家文化大會」上擬定塑造


第十章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現況 215

國家文化的三大原則(林庭輝&宋婉瑩, 1999:96-97;KuaKiaSoong,
1990b):

1.馬來西亞的國家文化,必須以本地原住民的文化為核
心。

2.其他適合及恰當的文化因素,可被接受為國家文化的一
部分。

3.回教成為塑造國家文化的重要元素。

自此,很多非回教徒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活動,如華人新年的
一些習俗如舞獅和放鞭炮等,都多少受到政府的干預。非土族的
一些藝術表演也被禁止在官方儀式上演出。這項原本應該促進國
民團結的政策反而引起軒然大寶,反對得最強烈的自然又是馬來
西亞最大的少數族群-華人。

為了抗拒外來的壓力,華人社會也在一些華人團體的帶動下
開始籌辦一年一度的華人文化節。十幾年以後的今天,隨著政府
對華人文化的敏感逐漸減退之餘,華人社會對文化節的熱忱也開
始有些退熱的現象。

在過程中有人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被禁止的活動,
如舞獅,在被禁期間反而引起熱潮。現在政府比較開放了,這些
活動也開始退熱(林庭輝&宋婉瑩,1999:75-76),華教運動想必
也是一種反彈的表現。

所以在筆者看來,政府的策略是錯誤的。其實各民族的文化
在官方事務以外的交流是很頻繁的。例如華人在食物方面的習慣
就受到馬來人和印度人影響,有些華人甚至已到無辣不歡的程
度。馬來人和印度人在他們的重大節日也會派「青包」和「黃包」
(源自華人的「紅包」)。類似的相互影響在馬來西亞其實比比皆
216 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

是。所以,政府越是開明,人民就更加願意交流,趨向同化的可
能性也就越高。

還好政府並沒有使用過分強硬的手段,強逼非土族接受同化
成為馬來人的政策。其實華人和印度人也不完全抗拒國家文化的
概念。很多時候大家都只是在枝節問題上鬧意見,比如舞獅是否
應該被接納成為國家文化的一項。而原則上大家都同意需要維護
和發展傳統文化以應對現代化和全球化的衝擊。要不然我們很多
傳統的藝術文化都會隨著現代化被強大的西方現代文化所取代,
使我們成為失根的一群。

馬來西亞馬來人回教徒向來都是相當溫和及開明的,較為保
守的是少數回教黨黨員。在這段期間溫和開明的馬來人會有一些
較為激進的政策,其實或多或少是受到世界回教復興運動的影
響。現在的回教已不再被視個人私生活的信仰而是一種整體生活
模式、制度和思想等。總之,回教必須進入回教徒生命的各個層
面,不論是政治、經濟、教育或其他方面都必須以回教的教義設
立制度。回教復興運動就是一種應對現代化和全球化的運動。馬
來人自身的文化或許並不能在國際文化舞台上成為舉足輕重的角
色,但是回教文化肯定有足夠的資格向西方文化提出強大的挑戰
(ChandraMuzaffar, 1987)。

隨著回教復興運動,巫統越來越感覺到來自馬來人,尤其是
城市裏中產階級的青年們的壓力。大家都在問,到底巫統為回教
做了什麼?馬來西亞作為回教國家到底有多回教化?巫開始感覺
到,如果他們不採取一些行動,這些青年將會很快的倒向回教黨。
所以,政府也開始了他們自己比較溫和的回教化政策,也更積極
和激進的向非回教徒宣教(ChandraMuzaffar, 1987)。

在這些政策底下政府進行了許多改革,其中包括如設立回教
教育制度、回教經濟制度、回教銀行、回教大學等。以上所談的
第十章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現況 217

國家文化政策也是回教化政策努力的方向之一。這樣的政策自然
又再引起非回教徒,尤其是華人的不安。在過去的 20 年裏巫統的
回教化政策,在前首相馬哈迪和前副首相安華的帶領下可謂收到
一定的成果。至少,它得到許多馬來知識分子的讚賞。一直到前
正副首相因經濟政策反目成仇,選民才因「安華事件」而倒向以
回教黨為主的反對陣營,使國陣在 1998 年大選時面對 1960 年代
以來最嚴峻的挑戰。最終使吉蘭丹和丁加努州的政權落入回教黨
手中,同時一些馬來選民占多數的州屬,如彭亨和吉打也險些落
入回教黨手中(祝家華,2002:166-174)。隨著溫和的新任首相阿
都拉上台以及安華事件的淡化,巫統才收回一些政權。

無論如何,隨著國家文化概念的提出,馬來西亞文化活動的
熱鬧程度也變得一時無兩。各種各樣的文化表演也得到一定的重
視。不但如此,國油有限公司也在吉隆坡著名的國油雙峰塔裏設
立了藝術廳,讓國人有機會欣賞高水平的交響樂。一些私人集團
也搞了一些如 Actor’s Studio 的小型藝術廳讓各種專業和半專業
的藝術表演團體有表演的空間。而這些活動也的確得到國人的支
持,尤其是年輕一代。這顯示,馬來西亞的文化教育水平已經達
到一定的水平。但是,這其中還是有很多有待改善的情況(陳再
藩,2002:175-216;徐雲彪,2003:62-70)。

柒、大眾文化

大眾文化是人民花費最少心思思考的生活方式,所以它最能
反映人民真正的價值觀。筆者認為馬來西亞的大眾文化很明顯,
也很有趣,它反映了馬來西亞各族時而各自發展,時而相互交流
的社會文化狀況。它是以上所談的種種發展的最終成果。

在馬來西亞大眾文化比較少受到政治課題的左右。所以,它
更能體現草根階層的精神面貌。在本節我們將透過電影、電視節
218 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

目、廣播節目、音樂、書報雜誌和漫畫等探討馬來西亞人民的精
神文化。

在馬來西亞英語/文、馬來語/文、華語/文和印度語/文,四種
語文的電影、電視、廣播節目、音樂、書報雜誌和漫畫都有一定
的市場。另外,阿拉伯文和爪夷文的書報也有一些支持者。這主
要是馬來西亞人民複雜的教育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

英文電影、電視節目和書刊雜誌主要來自美國、英國和澳大
利亞等地。馬來西亞有一大群講英語的華人、印度人和一些土族,
而一般年輕人也能明白英文,所以英文影視產品和讀物在馬來西
亞擁有龐大的市場。如果在官方場合馬來文是優勢語言,那英文
就是民間非正式的官方語言。

在電影、電視節目、流行音樂和通俗文學方面,馬來人的成
就遠遠的超越華人和印度人。早在 1960 年代馬來人就已經參與製
作本土的電影、電視節目。從早期邵氏公司拍的馬來電影,到今
天馬來西亞本土製作的馬來電影,馬來人在這方面已經走過漫漫
長路。而馬來西亞華人和印度人到現在都還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
電影。本土的華、印電視劇的水平也有待提升。在通俗文學和流
行歌曲方面馬來人更是創作不斷。而在這方面比較有才華的華人
大多數都外流到香港和台灣發展,但這種情況也是在 1990 年代才
開始比較興盛。

華人和印度人因為有國際支援,所以,長久以來華人都很依
賴台灣和香港的電影、電視節目、流行音樂、通俗小說、雜誌和
漫畫等。因此,本地華人的大眾文化是緊跟台灣和香港步伐的;
近期的哈日和韓流亦是受香港和台灣的影響之故。(因為香港電
影、流行音樂和電視節目深入民心,以及廣東話在馬來西亞普遍
的通行),這使到本地華人在這方面的表現差強人意。而印度人一
般而言就依賴印度的寶萊塢(Bolywood)和其他興地(Hindi)及淡米
第十章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現況 219

爾電影。

有個有趣的現象: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在政治、高層文化
和宗教等方面或許有隔膜,但在大眾文化方面似乎都能融洽的交
流。例如,馬來人其實也很喜歡香港連續劇和寶萊塢電影。華人
也愛聽、唱馬來歌。我們甚至有印裔中文歌手,而且還高唱「龍
的傳人」
。筆者以前服務的發行公司還把香港的漫畫翻譯成馬來文
售賣,每星期的銷量是每種一兩萬本,有時候甚至比原著華文版
本賣得更好。

由此看來,如果種族政治介入族群的發展,馬來西亞各大民
族或許更能交流同化。

捌、結論

縱觀馬來西亞獨立後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及宗教等發
展,都受到兩大因素的左右。第一,種族政治;第二,現代化和
全球化進程。馬來西亞各層面的發展都是在這兩股張力下交錯的
發展。這就形成了今天錯綜複雜的馬來西亞社會。馬來西亞社會
很多元化,但絕對不是一個大熔爐。各種文化還是很鮮明的存在,
不時有交流,但是又能保持各自傳統及特色。

馬來西亞有這種現象是因為從建國期,就以種族之間的利益
分配作為社會發展的基礎機制。這使得馬來西亞各個層面的發展
都受到種族政治的影響。基本上,在整個國家現代化的進程裏,
各種族是在幾條分叉但又時而交疊的線上前進。所幸各族雖有各
自的議程,但還能夠在協商及和平的氣氛中發展。

種族政治也使得各族群對自己的宗教及文化有一定的敏感和
執著。這使得馬來西亞各少數民族不至於被強大的馬來族同化。
另一方面,因對著對各自宗教和文化的執著,各族在面對現代化
220 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

和全球化時也尚能固執的保留各自的傳統,而不至於被吞沒。

建國幾十年來馬來西亞雖然面對種種的困難,但很幸運的在
經濟、文化、宗教、科技和教育等方面還能有所進展,目前在經
濟、文化、教育和科技等領域已有所成就。馬來西亞也在短短的
40 幾年間,從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變成高度的現代化且相當
富裕的發展中國家。

參考資料

中文參考資料

徐雲彪(2003)。傳統的新挑戰:談語文和藝術教育。載於在教改
聲浪中前進:談精心啟智的教育。芙蓉中華中學出版。

徐雲彪(2003)。華人新村的教育問題。載於在教改聲浪中前進:
談精心啟智的教育。芙蓉中華中學出版。

徐雲彪(2004)。華裔中學生輟學的一些研究。載於心敘神遊–教育
思辯集。吉隆坡,大將出版社。

徐雲彪(1997)。馬來西亞法律的回教化–從歷史角度的批判。載於
資料與研究,26 期。華社研究中心出版。

蔡崇正(2002)。資訊工藝與環球化對馬來西亞社會的影響。載於
林水木豪與陳友信(合編),趨勢與策略。雪蘭莪中華大會堂
出版。

賴昭光&周忠信(2002)。馬來西亞資訊工藝與網絡經濟。栽於林水
豪與陳友信(合編),趨勢與策略。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出版。

蔡維衍(2002)。馬來西亞經濟發展趨勢。載於林水豪與陳友信(合
第十章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現況 221

編),趨勢與策略。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出版。

祝家華(2002)。兩線政治、政治民主化與宗教威權的挑戰–大馬政
治反對運動與兩線政治的展望。載於林水豪與陳友信(合
編),趨勢與策略。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出版。

陳再藩(2002)。實踐大馬文化建設的省思。載於林水豪與陳友信(合
編),趨勢與策略。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出版。

吳建成(2002)。二十一世紀的獨中教育–華文獨中與教育改革。載
於林水豪與陳友信(合編),趨勢與策略。雪蘭莪中華大會堂
出版。

楊泉(2002)。馬來西亞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載於林水豪與陳友
信(合編),趨勢與策略。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出版。

鄺錦鴻(2002)。馬來西亞私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挑戰。載於林水
豪與陳友信(合編),趨勢與策略。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出版。

林廷輝與宋婉瑩(1999)。華人社會觀察。十方出版社。

韓方明(2002)。華人與馬來西亞現代化進程。北京:商務印書館。
馬哈迪–22 年叱吒風雲(2004)。(頁 75-96)。東方日報出版。

增建華小不利團結(2005)。星洲日報。取自
http://www.sinchew-i.com/breaking/index.phtml

民族奇趣系列–馬來人(中)(2003,3 月 20 日)。星洲日報,19 版。

民族奇趣系列–印裔(上)(2003,3 月 16 日)。星洲日報,18 版。

民族奇趣系列–印裔(中)(2003,3 月 17 日)。星洲日報,20 版。

民族奇趣系列–印裔(下)(2003,3 月 18 日)。星洲日報,15 版。
222 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

民族奇趣系列–錫克人(中)(2003,2 月 19 日)。星洲日報,16 版。

民族奇趣系列–原住民(1)(2003,2 月 7 日)。星洲日報,16 版。

英文參考資料

Anwar Yaqin (1996). Law and Society in Malaysia. 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Law Book Services.

Benjamin Asare & Alan Wong (2004). A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wo Countries: Ghana and Malaysia. West Africa Review, 5.
Retrieved from
http://www.westafricareview.com/issue5/asare_wong.htm.

Cathy (2001). Topical Issue of Malaysia: Religion. City East Asian


Studies, 2001 Malaysia Study Tour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www.cityu.edu.hk/ss/resources/Malaysia/01index09.htm

Chandra Muzaffar (1987). Islamic Resurgence in Malysia. Kuala


Lumpur, Penerbit Fajar Bakti Sdn. Bhd.

Harold F. Schiffman (1998). Malaysian Tamil and Tamil Linguistic


Culture. Retrieved from
http://ccat.sas.upen.edu/~haroldfs/messeas/maltamil/MALAYSIA.
html

Kua Kia Soong (1990). A Protean Saga: The Chinese Schools of


Malaysia. Kuala Lumpur: The Resource & Research Centre.

Kua Kia Soong (1990b). Malaysian Cultural Policy & Democracy.


Kuala Lumpur: The Resource & Research Centre.

Kua Kia Soong (1998).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of Malaysian


第十章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現況 223

Ethnic Minorities. Kuala Lumpur: Dong Jiao Zong Higher


Learning Centre.

Malaysian Indigenous People Seek Land, Cultural Rights. The


Associated Press . Retrieved from
http://news.lawinfo.com/story/2 ds 58413.cfm

Shahul Hamid Mydin Shah (1998). Tamil Education in Malaysia. In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of Malaysian Ethnic Minorities, pp.
84-95. Kuala Lumpur: Dong Jiao Zong Higher Learning Centre.

Zainal Kling (2005). Malaysian National Holidays: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on Time Frame. 央視國際, 2005 年 02 月 14 日
21:45. Retrieved from
http://www.cctv.com/folklore/special/C13596/20050214/100560.s
html
224 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

Вам также может понрав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