Вы находитесь на странице: 1из 2

гዩᄃ֨խഇϐ҂ᗟऱ 得分 17.

( 1 1999 集集地震 ○
) 近百年來發生在台灣地區的地震,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為 ○ 2 1935
新竹台中烈震 ○
3 1906 梅山地震 ○4 1942 中埔地震 ○5 1986 花蓮地震
18. ( ) 古代的動植物遺跡或遺骸稱為 ○ 1 古物 ○ 2 遺物 ○
3 化石 ○ 4 化學石 ○5 麥飯石
(系級: 姓名: )
貳、 多重選擇題(將所有正確答案填入該題對應之括弧內,方可計分,多選
壹、 單一選擇題(將正確答案填入該題對應之括弧內;計 18 題,每
或少選皆不計分; 計 14 題,每題 1 分,共 14 分;答錯不倒扣)
題 2 分,共 36 分;答錯不倒扣)
1. ( ) 台灣位處世界三大地震帶中的 1 菲律賓海 ○
○ 2 歐亞大陸 ○
3 環太平洋 ○
4 中洋脊 ○
5 1. ( ) (甲)板塊構造學說 (乙)大陸漂移學說 (丙)海底擴張學說 等三個學說的時間
亞洲 地震帶。 發展順序依序為 ○
1 甲乙丙 ○
2 丙甲乙 ○
3 乙丙甲 ○
4 丙乙甲 ○
5 甲丙乙
2. ( 1 震央 ○
) 地震錯動的起始點稱為 ○ 2 震源 ○
3 主震 ○
4 震源機制 ○5 震度 2. ( 1 地震大小 ○
) 地震預測是指在地震發生之前能夠明確的指出地震可能發生的 ○ 2 地點
3. ( 1 海嘯 ○
) 全球的地震中,其發生原因中以 ○ 2 板塊運動 ○
3 地形變動 ○4 海底擴張 ○
5 火 ○
3 國家 ○
4 範圍 ○
5 時間
山 地震為主,發生次數最多。 3. ( 1 污水下水道 ○
) 地震可能影響的維生系統包括天然氣、電力、通信設施與管線及 ○ 2
4. ( 1 震央 ○
)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點稱為 ○ 2 震源 ○
3 震度 ○
4 震源機制 ○
5 震度
鐵軌○
3 自來水 ○
4 輸油管線 ○
5 公路。
5. ( 1 前震 ○
) 在主地震之後,所發生若干次的小地震稱為 ○ 2 群震 ○
3 前兆 ○
4 餘震 ○
5 震
前。
4. ( ) 地球內部依震波速度可分為三部分:即 ○
1 地殼 ○
2 地函(地幔) ○
3 地核 ○
4 地磁

6. ( ) 地震波依傳播路徑及運動方式可分為兩大類:體波又可分為P波及 ○
1 S波 ○
2 Q波 ○
3 R ○
5 地圈。

波 ○
4 直達波 ○
5 拉夫波。
5. ( ) 支持海底擴張學說的證據有哪些?○
1 中洋脊的對稱條狀磁帶 ○
2 海底火山 ○
3 中洋

7. ( ) 用來描述地震大小的尺度,依其所釋放能量而定,以一無單位的實數表示,稱為 ○
1 震 脊的海底地形 ○4 中洋脊的沉積年代愈靠近洋脊愈年輕 ○ 5 環太平洋島弧
6. ( ) 下列哪些是人類用來觀測或記錄地震活動的科學儀器?○ 1 擎天儀 ○ 2 天象儀 ○3 加

2 規模 ○
度 3 震規 ○4 震源機制 ○5 震級。
8. ( ) 目前世界所通用的地震規模為 ○ 1 芮氏 ○2 震級 ○
3 偉格納 ○ 4 蘇氏 ○
5 張衡 規模。 速度地震儀 ○ 4 侯風地動儀 ○5 地震玫瑰

9. ( ) 前題所提之規模的計算主要是量取地震記錄圖上的 ○ 1 最大振幅大小 ○ 2 最小振幅值大 7. ( ) 板塊的接觸型態可分成哪三種 ○ 1 聚合板塊邊界 ○ 2 擠壓邊界 ○ 3 膨脹板塊邊界 ○ 4

小 ○
3 地振動大小 ○4 地表破壞度大小 ○ 5 房屋倒塌率 為依據。 錯動板塊邊界 ○ 5 分離板塊邊界

10. ( ) 過去以地面上的人所感受到震動的激烈程度來表示地震的震度。現今都以地面質點的 ○
1 8. ( ) 近百年內曾經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斷層有 ○ 1 彰化斷層 ○ 2 車籠埔斷層 ○ 3 雙冬斷層

速度 ○
2 加速度 ○
3 位移 ○
4 死傷人數 ○
5 房屋倒塌率 來劃分其等級。 ○4 梅山斷層 ○5 聖安地列斯斷層

11. ( ) 台灣附近有兩大板塊,分別為歐亞大陸板塊及 ○
1 菲律賓海 ○
2 印澳 ○
3 亞洲 ○
4 太平 9. ( ) 斷層依相對運動方式可分為:○ 1 逆斷層 ○2 正斷層 ○ 3 平移斷層 ○ 4 活動斷層 ○ 5 火

洋 ○
5 東亞 板塊 山斷層 等三種
10. ( ) 地震造成的災害及所帶來的大規模破壞是非常具有毀滅性的,地震災害基本上有下列
12. ( ) 在1906年美國舊金山地震及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建築物損毀是由
1 地形變動 ○
2 水災 ○
3 火災 ○
4 土壤軟化 ○
六種:海嘯、火災及 ○
1 地面震動 ○
2 地形變動 ○ 3 斷層 ○ 4 土壤液化 ○ 5 房屋倒塌。
○ 5 土壤液化 所引起。
11. ( ) 影響震災大小的主要條件為:○ 1 土木或建築物結構 ○ 2 地震大小 ○ 3 地表地質 ○ 4 人
13. ( ) 如果地震發生在海底,最常引起的地震災害為 ○ 1 土壤液化 ○
2 水災 ○
3 海嘯 ○
4 海潮
口密度大小 ○ 5 天氣。

5 海進。
12. ( ) 證明大陸漂移學說的科學證據有 ○ 1 海岸線吻合 ○ 2 火山的分布 ○ 3 中龍的分布 ○ 4
14. ( 1 100 ○
) 海嘯的傳播速度大概為 ○ 2 200 ○
3 500 ○
4 10000 ○
5 20000 海哩/小時。
冰川遺跡的分布 ○ 5 地震震央的分布
15. ( ) 在飽和鬆散的砂質土壤中,受強震作用,土壤顆粒漂浮於水中,引起孔隙水壓迅速上升,
並常伴隨噴砂現象,此種稱為 ○
1 泥火山 ○
2 水火同源 ○
3 土石流 ○
4 土壤軟化 ○
5 土 13. ( ) 造成土石流的因素有 ○ 1 河川坡度大 ○ 2 下雨量激增 ○ 3 土石材料豐富 ○ 4 地震規模
壤液化。 大 ○5 土壤液化
16. ( ) 大陸漂移的動力來源可用下列何種學說來解釋 ○
1 板塊構造學說 ○
2 海底擴張學說 ○
3 14. ( ) 岩石依其形成的原因可分成哪三種 ○ 1 變質岩 ○2 花崗岩 ○ 3 火成岩 ○4 沉積岩 ○ 5
物競天擇 ○
4 冰山漂移學說 ○
5 重力學 玄武岩
參、 填充題(共二十八題組,計 50 空格,每空格 1 分; 將正確答案填入ඍ 二十二.地震可能影響的維生系統包括︰ 、 、 、及天
९‫ס‬中該題組的空格內,同題組若有多項答案時,填入順序不拘。) 然氣、電力、通信設施與管線。
二十三.(甲)板塊構造學說 (乙)大陸漂移學說 (丙)海底擴張學說 等
一. 依發生的原因,地震可分為兩種,即 地震及 地震,前者即 三個學說的時間發展順序依序為
是一般所稱的地震,後者如核爆等。 二十四.大陸漂移的動力來源可用下列何種學說來解釋
二. 地球內部依震波速度可分為三部分:即 、 、 。 二十五.支持海底擴張學說的證據有哪些?(a)中洋脊的對稱條狀磁帶 (b)
三. 地震錯動的起始點稱為 。 海底火山 (c)中洋脊的海底地形 (d)中洋脊的沉積年代愈靠近洋
四. 全球的地震中,其發生原因中以 地震為主,次數最多。 脊愈年輕 (e)環太平洋島弧 (f)切過中洋脊的地溫梯度特性 (g)
五.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點稱為 。 以上皆是
六. 在主要地震發生之前,有時發生若干小地震,謂之 ;在主地震之 二十六.下列哪些是人類用來觀測或記錄地震活動的儀器?(a)擎天儀 (b)
後,所發生若干次的小地震稱為 。 天象儀 (c)加速度地震儀 (d)侯風地動儀 (e)龍珠儀 (f)以上皆
七. 地震波依傳播路徑及運動方式可分為兩大類: 是
(一)體波又可分為 波及 波。 二十七.板塊的接觸型態可分成哪三種 (a)轉型斷層邊界 (b)擠壓邊界 (c)
(二)表面波主要有 波及 波。 膨脹板塊邊界 (d)錯動邊板塊界 (e)分離板塊邊界 (f)聚合板塊
八. 用來描述地震大小的尺度,依其所釋放能量而定,以一無單位的實數 邊界
表示,稱為 。目前世界所通用的地震規模為 規模。該 二十八.造成 1999 年 921 集集地震的主要斷層為 (a)彰化斷層 (b)車籠埔
規模的計算主要是量取地震記錄圖上的 大小為依據。 斷層 (c)雙冬斷層 (d)梅山斷層 (e)新化斷層 (f)中央斷層 (g)
九. 地震時地面上的人所感受到震動的激烈程度以 來表示。現今都 以上皆是
以 來劃分其等級。
十. 偵測地震的儀器稱為 。由許多地震測站連結而形成 ,
可用來計算地震的發生時間,位置及規模等。
十一.台灣位處世界三大地震帶中的 地震帶。
十二.台灣附近有兩大板塊,分別為 及 。
十三.用來判斷地震震源錯動的方向及特性的方法稱為 解。
十四.斷層依相對運動方式可分為:即 、 及 等三種。
十五.影響震災大小的主要條件為: 、 、 。
十六.地震造成的災害及所帶來的大規模破壞是非常具有毀滅性的,地震災
害基本上有下列六種: 、 、 、 、海嘯、
火災。在1906年美國舊金山地震及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超過百分
之九十的建築物損毀是由 所引起。
十七.如果地震發生在海底,最常引起的地震災害為 。
十八.海嘯的傳播速度大概為 公里/小時。
十九.在飽和鬆散的砂質土壤中,受強震作用,土壤顆粒漂浮於水中,引起
孔隙水壓迅速上升,並常伴隨噴砂現象,此種稱為 。
二十.試舉出一種學校建築常見的地震災害: 。
二十一.地震預測是指在地震發生之前能夠明確的指出地震可能發生
的 。 。及

Вам также может понрав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