Вы находитесь на странице: 1из 11

有人说过去的 100 年是血腥的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 3 千万人,20 世纪

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 5 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

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

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 30 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 3500 万,相当于如

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

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 400 万犹太

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关于奥斯维辛的报道。

二、深入文本,体味作者感情。

1、同学们找一找,课文前三段作者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找出相关语句,加以理

解。

明确:可怕。

最可怕的事情——阳光树木草地儿童

可怕地颠倒——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阳光明媚杨树婆娑草地碧绿孩子嬉戏

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请同学们思考:面对美景作者为什么感到可怕?
学生讨论,回答: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

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

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

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2、下面我们分析文章,看一看这曾经的人间地狱在游客眼里是什么样子的,游客参观

时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按参观顺序进行勾划。然后找学生回答。

板书:

毒气室见经过复原的毒气室感——恐怖终生难忘

毒气室、焚尸炉见——头发婴儿的鞋子死囚的牢房

感——表情茫然浑身发抖

女牢房见——盒子

感——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灰砖房——羞红了脸

长廊见——照片微笑的姑娘

地下室见——绞刑架跪

感——窒息
这些都属于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奥斯维辛的可怕。

3、思考:本文是一篇新闻报道,文章题目却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什么

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请从文中找根据。

明确:“十四年前……被人们讲了很多次。”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

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

“记者只有一种……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4、.“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

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

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推想这段描写背后隐藏的故事。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二十多岁、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温和地微笑。

这样一个姑娘,却出现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从生到死,到底在她的身上发生

了什么惨剧?她是直接被送进毒气室死去的?还是被用作了不育试验?她是否曾在长条盒

子里挤着睡过觉?然后被摧残成骷髅一般的瘦痛苦地死去?她是否曾被剃光满头的金发?

她是否是被绞死的?她的身体,最终有一点是没有疑义的,就是被焚化了。如花的生命飞速

凋谢,会给你一种怎样的震撼?

三、小结
常言道:“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战争是人类的灾难,自从有了人类,战争就没

有休止过,战争带来的灾难恐怕难以用言语形容。战争使多少繁华的城市变成了废墟,使多

少家庭妻离子散。在战争的概念里,人道、人性已不复存在,人的生命如草芥,朝不虑夕。

虽然说二战已经越来越遥远了,时间也冲淡了人民的记忆,可奥斯维辛依然向人们诉说着往

日的辛酸。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也许你觉得生活平淡无奇,但这种生活却是许多人终其一生

也无法享受到的。让我们以海子的一首诗来结束这节课吧: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覆盖着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

引入香港回归视频(现在高一的孩子大多是 1996 年出生的)。

在当时,来自世界各国 700 多家新闻媒体的 8000 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一历史

性的事件。这么多的世界级媒体和报道,结果只有一篇被选进了我们的语文课本,那它该是

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这篇文章《别了,不列颠尼亚》,来重温一下那

个历史性时刻。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 课,就有毛泽东的两则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

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所以,对于新闻的几大要素同学们都应该不陌生,首先先

来回顾一下有哪几大要素?

标题(正标、副标题)--必有
导语(必有):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主体(必有):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

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

人启迪。

(二)文本梳理。

现在大家速读一遍,拿起笔,按照新闻的 5 大要素分析一下本文,整体感知一下

本文的情感。(以提问方式进行)(或者让学生缩写新闻)

1、先看标题,作者怎么不说“别了大英帝国”呢?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活用了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别了,永远不会再见的意思,对象征着英

国殖民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来说,当然不想再相见。倒装句式,更强调了香港回归,一雪

国耻,标志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委婉含蓄中透着嘲讽。

2、导语第 1 段,写了什么?

--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

3、主体 2-10 段,又主要写了什么?写了哪几个场景?


--主要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前的主要过程。着力写了四个场景:

第一场景:4 点 30 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二场景:6 时 15 分,添马舰军营东广场举行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交接仪式,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

第四场景:7 月 1 日零点 40 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

4、结尾第 11 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

5、现在标题、导语、主体、结尾都有了,那背景体现在哪里呢?请大家画出来,

并说说他们在文中的作用。

--第 4、7、11 自然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

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

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6、特写了解。

文章的梳理已经结束,现在大家思考,这篇新闻与同学们以往所学过的新闻有什

么不同?即,这篇新闻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哪里?
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只截取了英方撤离前的几个镜头来描写,完全没有毛泽东新

闻稿中的丰富感情和令人回肠荡气的磅礴气势。

这即是特写。特写性消息,是新闻的一种,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

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

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 往往采用文学手

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

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

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

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 1997 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三)细读文本。

众所周知,毛泽东的两则新闻都气势磅礴,感情色彩鲜明,读来有令人回肠荡气

之感,那通过刚才的文章整体梳理,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新闻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基调呢?

与毛泽东的新闻基调相同吗?

--不同

不同的话,请同学们再细读一遍,用笔画出你觉得能体现本文感情基调的重要句

子或词语,不懂的地方也标出来,待会儿讨论。
1、环境描写方面:“在细雨蒙蒙中”“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

王赠言”“广场上灯光渐暗”“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2、表示结束意义的词语:“最后一次”“最后时刻”“告别仪式”“末任港督”“落日余

音”“日落式背景”“历史的陈迹”“告终”“最后一分钟”“最后一次降旗”“年底退役”“消失”等等

3、表示颜色的词语:黑色的劳斯莱斯,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紫荆花图案,五星

红旗

--这些大量灰色调的词语,冷暖色调的强烈对比,以及糟糕的环境渲染,都凸显了

英国的凄凉。他们如今已没有了当初入侵香港时的耀武扬威,刚刚参加完交接仪式,就乘坐

“不列颠尼亚”号灰溜溜的离去,复杂的心情,落魄的样子形神毕现。这里充分显示了作者委

婉含蓄的语言风格。

4、难点句子:

①“4 点 30 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

杆。”

分析: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前黯然神伤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

“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
②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不会有

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分析:这里末代港督与前任形成对比,揭示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

③“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

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分析: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

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 1997 年脱离英国的统

治,回归祖国,作为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

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分析:现实场景是 1841 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 年,“不列颠尼亚”

号黯然从海上离去。 同时这也是历史轮回。“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

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
作者在这里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不动声色的描写中,胜利的自豪

之情,溢于言表。

(四)语言特点。

从以上的分析中,同学们可以发现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没有写交接仪式的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

回归时人们的心情多么激动,仅仅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视角来写,并结合了香港的相关历史

背景事件,一切都像素描,充分表现了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特点。

三、总结。

作业

回去收集关于香港回归的比较优美的诗歌或散文,组织个朗诵班会。

Вам также может понрав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