Вы находитесь на странице: 1из 200

加速社会里的

历史碎片

——

@TuTouSuo - 2024

关注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微信公众号:秃头研究所 Monsters)
热点作者均为秃头所 985 院校上岸学姐
请勿二改 / 洗稿 /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新家搜索:秃头研究所 Monsters
关注秃头研究所最新微信公众号,
随时随地获取更多新传考研信息。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目录

【第 1 期】520 当天无处可逃的单身人士 �����������������������������������������������������������������������������������������001


【第 2 期】巴厘岛事件中消失的真相�������������������������������������������������������������������������������������������������003
【第 3 期】宝马 mini 公关事件:危机公关灾难�����������������������������������������������������������������������������005
【第 4 期】被网暴的记者李微敖:新闻何去何从��������������������������������������������������������������������������006
【第 5 期】Lisa 出演疯马秀 �������������������������������������������������������������������������������������������������������������������008
【第 6 期】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凝视与反凝视的合谋�����������������������������������������������������������������010
【第 7 期】大学生特种兵旅行:生活对抗和出走��������������������������������������������������������������������������012
【第 8 期】多巴胺穿搭 ����������������������������������������������������������������������������������������������������������������������������014
【第 9 期】古力娜扎穿着引争议:body shame �������������������������������������������������������������������������������016
【第 10 期】北京长峰医院火灾:通报叙事怎么写������������������������������������������������������������������������018
【第 11 期】国泰航空事件 ���������������������������������������������������������������������������������������������������������������������020
【第 12 期】黑暗荣耀:社死、舆论与粉丝探讨 ����������������������������������������������������������������������������022
【第 13 期】景观社会下的容貌焦虑 ���������������������������������������������������������������������������������������������������023
【第 14 期】看老照片 ������������������������������������������������������������������������������������������������������������������������������025
【第 15 期】流水线公主:公主的梦你少管 �������������������������������������������������������������������������������������027
【第 16 期】怒斥人生:东亚焦虑��������������������������������������������������������������������������������������������������������028
【第 17 期】平底锅文学:脚趾已经开始施工了 ����������������������������������������������������������������������������030
【第 18 期】珀莱雅母亲节广告 ������������������������������������������������������������������������������������������������������������032
【第 19 期】全职儿女: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034
【第 20 期】社交搭子:社交与自我的边界的产物������������������������������������������������������������������������036
【第 21 期】史航性骚扰事件:意识形态接受与反抗 �������������������������������������������������������������������037
【第 22 期】视频化社会:文化、认知和审美模式������������������������������������������������������������������������038
【第 23 期】五个女博士广告�����������������������������������������������������������������������������������������������������������������039
【第 24 期】五月天门票售罄�����������������������������������������������������������������������������������������������������������������041
【第 25 期】小鬼“泰裤辣”:网络梗文化�������������������������������������������������������������������������������������������043
【第 26 期】儿歌《花园种花》走红 ���������������������������������������������������������������������������������������������������044
【第 27 期】周杰伦言论翻车:翻车的青春 �������������������������������������������������������������������������������������046
【第 28 期】准点下班被辞退�����������������������������������������������������������������������������������������������������������������048
【第 29 期】AI 孙燕姿 �����������������������������������������������������������������������������������������������������������������������������050
【第 30 期】B 站 UP 主「李娃娃在这」:三十元的遗照������������������������������������������������������������052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5
【第 31 期】B 站 UP 主发起停更:步履维艰的创作者 ����������������������������������������������������������������054
【第 32 期】职高生与国际生 �����������������������������������������������������������������������������������������������������������������056
【第 33 期】微信文字讨好症 �����������������������������������������������������������������������������������������������������������������058
【第 34 期】精致羞耻症 ��������������������������������������������������������������������������������������������������������������������������060
【第 35 期】备受争议的人文社科��������������������������������������������������������������������������������������������������������062
【第 36 期】王源粉丝穿婚纱看演唱会 ����������������������������������������������������������������������������������������������064
【第 37 期】学术妲己 ������������������������������������������������������������������������������������������������������������������������������066
【第 38 期】白人餐 �����������������������������������������������������������������������������������������������������������������������������������068
【第 39 期】年轻人买彩票 ���������������������������������������������������������������������������������������������������������������������070
【第 40 期】“宝宝辅食”tag ���������������������������������������������������������������������������������������������������������������������072
【第 41 期】高考生喊话取消调休��������������������������������������������������������������������������������������������������������074
【第 42 期】大叔被偷拍自证清白后仍遭女子曝光������������������������������������������������������������������������076
【第 43 期】高考生提前进入新传考场 ����������������������������������������������������������������������������������������������078
【第 44 期】剩菜盲盒 ������������������������������������������������������������������������������������������������������������������������������080
【第 45 期】“包丽案”一审宣判:PUA 的恋爱令人窒息 ��������������������������������������������������������������082
【第 46 期】电子小猪 ������������������������������������������������������������������������������������������������������������������������������084
【第 47 期】男粉底冲进场内抱梅西 ���������������������������������������������������������������������������������������������������086
【第 48 期】大小 S 把我变成了目不暇接的猹 ���������������������������������������������������������������������������������088
【第 49 期】文科生的沉淀文学 ������������������������������������������������������������������������������������������������������������090
【第 50 期】美女怎么总是配河童? ���������������������������������������������������������������������������������������������������092
【第 51 期】中老年顶流网红 �����������������������������������������������������������������������������������������������������������������094
【第 52 期】buzzfeed 关停 ����������������������������������������������������������������������������������������������������������������������096
【第 53 期】蔡徐坤塌房梗 ���������������������������������������������������������������������������������������������������������������������098
【第 54 期】在为 I 做 E 以后,竟然又有了 Wi-Fi 型人格 �����������������������������������������������������������100
【第 55 期】艺术家镜头下的妻子��������������������������������������������������������������������������������������������������������102
【第 56 期】平台算法 ������������������������������������������������������������������������������������������������������������������������������103
【第 57 期】妈妈私拆女儿档案 ������������������������������������������������������������������������������������������������������������105
【第 58 期】理解宛瑜成为宛瑜 ������������������������������������������������������������������������������������������������������������107
【第 59 期】确诊文学 ������������������������������������������������������������������������������������������������������������������������������109
【第 60 期】偶像泥塑 ������������������������������������������������������������������������������������������������������������������������������111
【第 61 期】小时代文学 ��������������������������������������������������������������������������������������������������������������������������113
【第 62 期】孟宴臣与他的骨科文学 ���������������������������������������������������������������������������������������������������115
【第 63 期】福利彩票入侵地球 ������������������������������������������������������������������������������������������������������������117
【第 64 期】凤凰传奇 ������������������������������������������������������������������������������������������������������������������������������119
【第 65 期】玖月晞与“融梗”������������������������������������������������������������������������������������������������������������������121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6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第 66 期】好学生心态受害者 ������������������������������������������������������������������������������������������������������������123
【第 67 期】韩国与消失的孩子 ������������������������������������������������������������������������������������������������������������125
【第 68 期】甄嬛传 �����������������������������������������������������������������������������������������������������������������������������������127
【第 69 期】Let’s 晚学!�������������������������������������������������������������������������������������������������������������������������129
【第 70 期】毕业之后删除好友 ������������������������������������������������������������������������������������������������������������131
【第 71 期】脱离“人间烟火”的杨洋����������������������������������������������������������������������������������������������������133
【第 72 期】调查记者 ������������������������������������������������������������������������������������������������������������������������������135
【第 73 期】TFBOYS 演唱会天价门票�����������������������������������������������������������������������������������������������137
【第 74 期】直播带货 ������������������������������������������������������������������������������������������������������������������������������139
【第 75 期】河北暴雨与灾难报道��������������������������������������������������������������������������������������������������������141
【第 76 期】人工智能 ������������������������������������������������������������������������������������������������������������������������������143
【第 77 期】封神 : 天上为什么不能下男人啊 !��������������������������������������������������������������������������������145
【第 78 期】作为毒唯的帝国姐姐��������������������������������������������������������������������������������������������������������147
【第 79 期】尊嘟假嘟 ������������������������������������������������������������������������������������������������������������������������������149
【第 80 期】“知妃”推文占领世界���������������������������������������������������������������������������������������������������������151
【第 81 期】知乎下限匿名发功能��������������������������������������������������������������������������������������������������������153
【第 82 期】网络诈骗与数字治理��������������������������������������������������������������������������������������������������������155
【第 83 期】介入性新闻��������������������������������������������������������������������������������������������������������������������������157
【第 84 期】休息羞耻 ������������������������������������������������������������������������������������������������������������������������������159
【第 85 期】网络厕所 ������������������������������������������������������������������������������������������������������������������������������161
【第 86 期】霸王茶姬 ������������������������������������������������������������������������������������������������������������������������������163
【第 87 期】七夕与消费主义�����������������������������������������������������������������������������������������������������������������165
【第 88 期】福岛核电站核废水排放入海������������������������������������������������������������������������������������������167
【第 89 期】抢盐风波 ������������������������������������������������������������������������������������������������������������������������������169
【第 90 期】扫兴的东亚父母�����������������������������������������������������������������������������������������������������������������171
【第 91 期】新传考研至暗时刻 ������������������������������������������������������������������������������������������������������������172
【第 92 期】高级名词 ������������������������������������������������������������������������������������������������������������������������������174
【第 93 期】逃出大英博物馆�����������������������������������������������������������������������������������������������������������������178
【第 94 期】“秀才”塌房���������������������������������������������������������������������������������������������������������������������������180
【第 95 期】地铁判官 ������������������������������������������������������������������������������������������������������������������������������182
【第 96 期】让领导失去沟通欲望的微信头像���������������������������������������������������������������������������������184
【第 97 期】宇宙探索编辑部:人类存在宇宙的意义 �������������������������������������������������������������������186
【第 98 期】张小年事件:没有瑕疵的女性主义者������������������������������������������������������������������������188
【第 99 期】女生节的七则批判:为了女性的自由������������������������������������������������������������������������190
【第 100 期】孔乙己文学:被剥削者�����������������������������������������������������������������������������������������������192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7
【第 1 期】520 当天无处可逃的单身人士

朋友圈里的代购提前一周就开始提醒各位朋友准备礼物;经久不衰的“你转我 521 我回
你 520 大家都有转账图”的梗也在前两天开始传播;电商和直播上架为 520 促销卯足了劲;
老土的转账已经没人晒了,浪漫的爱情小故事着实让不少单身人士有些感动…在 520 这个算
不上节日的节日里:商家与他们背后的消费主义,个体在社交媒体里的表演和凝视,各个内
容平台的节日企划在互联网空间里吹出了一个巨大的粉色的泡泡:情侣们在其间享受爱的仪
式感和他人的艳羡祝福,单身狗在其间左顾右盼,逃无可逃。
一、初探「人造节日」:人造仪式感以形成集体记忆
近年,社交媒体上兴起了不少「人造的仪式感」,有些仪式感风光一时很快被人抛之脑后,
也有不少仪式感逐渐被保留下来,变成了网络化的、人造的节日:个中典型自然就是双十一
和 520。在詹姆斯·凯瑞的语境里,传播具有独特的仪式性:传受双方听过特定的传播行为
能清晰的认知自己的身份,进而认知所处的环境、背后的文化属性等,因而在很多关于传播
的话语里,传播都在塑造着社会文化与社会身份,并将社会中的个体连接成具有相同价值、
文化、记忆取向的「共同体」,最终形成哈布瓦赫所言的「集体记忆」——这是传统意义上
节日的由来,我们所熟知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乃至后来的劳动节、妇女节,都是在文化
与记忆的纽带中形塑而成的。
二、追问节日本质: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全民狂欢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所言明的《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并不仅仅是物质的消费,而是
更关注物质背后的精神价值,关注精神消费,在这一点上,精神性与仪式感不谋而合,精神
追求又内含于节日的集体记忆里。于是节日与消费就成为了鲍德里亚笔下的「玻璃屋」:人
们能够看到外面,却又难以逃离。这座玻璃屋就是今天的社交媒体。
因此,区别于这类传统节日,现代意义上的「人造节日」,则天生带有社交媒体时代
独特的烙印:展示、狂欢、仪式和消费,更像是为了「庆祝」而进行的「铭记」活动——用
玫瑰庆祝,用朋友圈铭记。而这样的行为背后,自然而然的牵扯到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与心
理动因:一面是商家裹挟着消费主义的推波助澜:比如 520 当天情侣半价。无论是 520 还是
已经从光棍节变成购物节的双十一,人造节日的背后必然少不了消费的基因:他们把「仪式」
和「情感」包装成了「物质需求」双手捧到了大众的面前,又在社交媒体的自带的分享性与
人本身的社会性里,完成了这场从仪式到物质,从物质到晒图,从晒图到狂欢的合谋。一面
是社交媒体赋权个人的分享欲:分享和交流寓意着人的社会性,是人作为群体动物,难以回
避的天性之一。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01
三、景观化节日:个体间关系成为商品身份标签
或许可以这么说,在景观化的人造节日里,一个人所有的社会关系都退化成了围绕景
观的、商品化的身份标签。520 朋友圈里展示出的内容与商品,本质上就是个人通过商品化
的过程将自己打造成了景观——景观实现了对真实的再加工,并在真实事件与表象之间制造
了分离,我们享受着景观带来的丰富与欢愉,个体的价值被潜移默化地移至虚浮的表面,服
从景观逻辑的支配。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再是朋友圈本身,而是通过朋友圈所传递的身份
标签以带给他人的形象:这在戈夫曼那里叫拟剧论与自我表演,在鲍德里亚那里叫拟象与超
真实,在我们自己这里,就叫做朋友圈管理。
的确今日的互联网、狂欢就像是一场把每个人都卷入其中的巨浪:看起来人们如同自
发地沉溺其间,深究起来却发现资本与意识的控制如同拴在人脚上的重物,直直拖拽着我们
下坠:用这个比喻来形容双十一等人造节日,形容饭圈打榜等资本运作再合适不过,在自愿
的背后,有看不见的资本运作。而这场商品与媒体合谋、氛围与凝视兼具的人造节日 520 里,
商品绑架了情侣们的爱情,媒体凝视着单身人士的孤独——没有人能在狂欢和景观里逃脱。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02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第 2 期】巴厘岛事件中消失的真相

近日,
“中国情侣巴厘岛洲际酒店身亡”一案引发了社会关注。与此同时,据印尼《巴厘邮报》
等媒体 5 月 17 日的消息,印尼登巴萨警方就中国游客巴厘岛遇害事件表示,这起事件涉及
谋杀与自杀:男子将女友掐死后选择自杀,不存在第三人。显然,公众对这一结论并不满意。
感谢互联网,这个在比特信号中搭建起的赛博世界已彻底使公共话语的壁垒坍塌,少数人言
说、多数人沉默应对的状态不复存在。于是,自由的讨论甚嚣尘上,真相却在难以形成的共
识中逐渐被消弭。
一、公共话语的壁垒坍塌:存于大众的想象中的真相
若是挪借霍布斯在《利维坦》开篇中的陈词,凭借数字媒介技术搭建起的网络社会所
展现出的,是“所有人面对所有人的谈话”,是“所有人发现所有人的连接”。于是,自由的讨
论甚嚣尘上。“情侣互杀”、“币圈的男性”、“仇杀”……这些复杂的言论,已然让公众目不暇接。
但问题是,个体却总是陷落于媒介拱手呈上的想象中:进入能够言说的空间、看到了只言片
语,在碎片化的时间缝隙里了解了皮毛和无数已经畸变的、不知从何而起的假新闻或谣言后,
便认为自己拥有了、被赋予了“必须说点什么”的角色身份。媒介技术所展开的那幅画卷,是
市民社会的虚影和海市蜃楼,它让公众进入其中,站在细碎的事实面前,在缺失的真相面前,
变得自大又高傲。误以为如今,真相已掌握在各自的想象中,再不用声辩。
二、公众与碎片事实的矛盾:模糊且不再重要的真相
即使在网络媒介的背后仍然是大量的资本和权力单位实施着精英式的控制,但似乎也
不妨碍其所建立起的在传播方式上近似平等的对话可能。媒介将使用其天生的价值负荷影响
其使用者对外部世界与自身行动场景的认识。像是镌刻在石头上的拼音文字使米尔斯文化在
世代中传承,而莎草纸却让恺撒大帝能够征服六方,建立起横跨东西的罗马帝国一样。媒介
的偏向、隐喻,无论如何形容它,都只想着对某一时代的文化和精神的影响。
赛博空间所展示的,便是扁平化的社会结构。虽然只是表象的伪装,但也足以让公众
在日常交流、生活中受其影响。而结果,只能是原本居庙堂之高、被众人仰视的对象极易成
为众矢之的——一个官方的说辞、一段整齐的读稿、一篇没有细节解释的结案陈词。当然,
所谓的真相也玩完了。这就不只是那媒介技术的问题,不仅关乎真相本身在众说纷纭中隐匿,
公众与碎片化事实接触的矛盾。这本身就是一个积病,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生活都无法回避
的重疾。与此同时,个体性的强调也使统一的共同体不复存在,不同的、差异化的经验和认
知框架使公众的头脑和思想进入互斥或无法融合的状态里,共同的观念与彼此间所形成的合
意成为过去时。这种情况又与强调平等对话的开放的媒介技术相互嵌套,使之往往能够形成
群体行动之时,都只是诉求于最简单的情绪之刻。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03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因此,对于真相的想象存在于个体的头脑中,使之无法交流,却又在诉诸于情绪合理
化行动时达成了共识。这时候他们关注的便不是真相,真相被抛掷脑后了。
如此一来,彻底完蛋的,肯定不止是真相而已。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04
【第 3 期】宝马 mini 公关事件:危机公关灾难

一个 35 元的冰淇淋,和两位培训不足的礼仪小姐,加上一场糟糕的危机公关,宝马
mini 搞砸了年收 3000 亿的庞大市场。在上海车展期间,一位中国顾客向宝马 mini 展台的礼
仪小姐索要冰淇淋,却得到了“已经没了”的冷漠回应。但当一位外国顾客同样来索要冰淇淋时,
礼仪小姐不仅拿出了冰淇淋还热情告诉外国顾客吃冰淇淋的“正确姿势”。视频一出,便引起
轩然大波。事后宝马 mini 的公关稿也堪称危机公关的“史诗级灾难”。从事件本身到公关文稿,
这是一场关于尊重、权益与虚伪、狡猾的博弈与对抗。
一、身份即态度:一个值得谴责的行为
对中国顾客与外国顾客的区别对待,是宝马 mini 引起众怒的关键。作为“想象中的共同
体”,民族凝聚了群体共同的情感、记忆与价值诉求。而与之伴生的必然是违反民族共同价
值诉求之后所引发的愤怒感。宝马 mini 礼仪小姐对于顾客的区别对待正踩在了“中外身份差
异”的雷点上:对中国顾客的冷漠与对外国顾客的热情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仅体现了宝马
mini 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培训欠缺,也展示了宝马中国区对中国顾客情感的漠视。
二、话语即权力:一次虚情假意的公关
事后宝马 mini 的公关文稿恐怕也会被树立为危机公关的反面案例。危机公关的 5s 原则
在其公关文稿中毫无体现:整篇致歉信只有 1/4 的篇幅在“真诚致歉”,其余文字在极力辩解
与道德绑架。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论述了权力的构成与施行,“话语即权力”,话语包含
着环绕它的一系列社会力量与争斗勾结,谁有话语权,谁就能引导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
这篇公关稿既没有坦诚真相,也没有承担责任,转移焦点顺带道德绑架,将关注点引
到外国顾客与礼仪小姐个人身上,而真正应该被谴责的策展团队却藏身幕后。人们在宝马
mini 的致歉信中感受到的不是真诚与歉意,而是虚伪与狡猾。
三、情感即流量:一场旷日持久的网暴
诚如宝马 mini 的公关文稿所愿,许多人的关注点被引到了两位礼仪小姐身上。两位职
业素养欠缺的礼仪小姐固然应该被指责,但是演变为恶意 p 图谩骂却又陷入了社交媒体的陷
阱。当下的网络媒介已然具有了组织社会生活的能力,人们的经验、心智结构乃至情感等“内
部性”因素无法从资本逻辑的宰制中幸免。借用韩炳哲《精神政治学》中“情绪资本主义”的概念,
情感是生产力,当代新自由注意经济调动人们的情感,为平台贡献流量和个人数据。当民族
义愤演变成网络暴力,则无人能从平台资本的剥削中幸免,唯有平台与品牌坐收渔翁之利。
批评固然是必要的,但如何避免纯粹的民族情感滑向无谓的情感发泄,这是现代人需要思考
的问题。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05
【第 4 期】被网暴的记者李微敖:新闻何去何从

因为一篇娱乐报道被关注——李微敖生涯中鲜少有过的娱乐圈调查报道,也正是这篇
关于 ZJK 的文章,让他全盘暴露在互联网的公共讨论中。而李微敖这个人仿佛是一把中国
新闻业发展的微观刻度,从十几年前的黄金年代,再到今日新闻的坠落和失败,从社会性的
调查报道的无人在意,到娱乐性报道的出圈:这背后书写的,本就是新闻从第四权力坠落,
回到世俗与娱乐中沾染了一身尘土,又被众人弃如敝履的故事。
一、新闻:时代的诗意还是悲剧
在人类过往的历史语境中,新闻意味着「更新、更准确和更丰富的信息」,是少数群
体的专属,或者说是社会精英的专属。于是新闻变成了以信息作为载体的权力流动,背后刻
画了鲜明的社会等级与不平等。
麦库姆斯和肖在一系列议程设置研究中论证了大众传媒能够左右人们对新闻事件重要
程度乃至新闻事件本身的认知;格伯纳的培养理论也随后揭露了大众传媒背后的控制问题;
知识沟更是将这种信息与知识获取的不平等直接作为理论予以呈现——还有更多的批判,对
大众传媒的娱乐化批判、控制化批判、霸权性批判等等,以及福柯的:话语即权利。
但事实上,新闻坠落之根本,源于互联网的平权似乎带来了一种民主的想象,下放的
权力消灭了精英的话语:后真相裹挟了整个时代、新闻机构沦为信息生产商,新闻记者变成
了新闻民工。
二、新闻民工:成名想象的消失
新闻的泛信息化最典型的表现之一便是无处不在的新闻:互联网的全时性、各级媒体
本身的接近性、垂直媒体的独特性都要求现在的新闻需要比以往的新闻来的更快、更多、更
全面、同时更碎片,要更适宜互联网的内容阅读习惯——如果说以前的新闻是动辄上千字的
深度报道,那么今天的新闻最好就是一张图片,一则 15 秒的短视频,“刚刚”体的一句话报道,
以及每个小时滚动发送,一天发上个 24 张图、24 条短视频和 24 句刚刚。
于是,拥有信息的无冕之王被技术无情的拍打在了文字生产的流水线上。新闻的人社
会地位、财富、名声随着信息的平权与普及而烟消云散,随之消失的也有新闻人作为过去信
息富集者的责任与认同感:大多被流量裹挟、被系统评估、被宣传桎梏的新闻人成了庸碌之
辈。
2002 年陆晔老师和潘忠党老师在台湾发表一篇名为《成名的想象 :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
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的论文中指出,所谓成名的想象是特定历史时期新闻从业
者的形象定位和期待。同时论文也反复论证了一个观点,正是因为存在着「自我成名的想象」,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06
新闻记者才会不断以专业主义之状态要求自身,以不断推出更好的新闻作品。
而作为流水线民工的记者自然而然的丧失了自我职业认同和成就感,与之同时丧失的
不仅仅是成名的想象,更是与成名的想象相伴而生的「专业主义」:寻找着流量与爆点,不
在乎社会责任与义务:之所以说互联网开放的背后写着新闻坠落的宿命,不仅仅和新闻的泛
化有关,更与新闻泛化之下,新闻记者的自我认同感丧失有关。
三、琐碎的人:失去新闻的我们
我们其实应该庆幸,还有像李微敖这样的记者坚守在社交媒体之中,试图用黄金年代
的严谨与公共关怀的笔触,去写今天的社会: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为什么要批判。
除此之外,现在大部分媒体都是巨大商业机构的一部分,他们不是仅仅作为“记者”来提
问的,而是抱着商业目的来完成任务的——以至于在此目的下生产出来的并非是新闻,而是
热搜。这些内容缺乏高度的思想和语言组织,如果每天读到的都是这样的东西,个体的思维
就会扁平化和混乱。
所以才说,现在不是一个有助于我们清晰表达自我的社会,“嘴替”一词的出现侧面也反
映了现代人在表达上的困境;更何况在不会表达之外,网络披着开放的外衣设置的诸多条条
框框也不许个体过度的披露自我情绪,挑衅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是不被允许和不合时宜的。至
此社会陷入了某种意义的沉睡,一旦我们在重大问题上保持沉睡,就会在不重要的问题上、
在琐碎的地方非常忙碌:这也是当下娱乐信息当道的原因之一。
调查记者写着娱乐调查,又因为一起娱乐调查受到关注和遭到网暴——我之所以反复
严明李微敖和这件事是当下新闻行业的缩影,便是因为这其中即书写了一个传统新闻调查记
者保留的一份赤诚是如何一点点消退的,又赤裸地呈现了互联网新闻与传统新闻的背道而
驰;甚至还揭示了新闻价值的覆灭,社会意识的歪曲与思想理性的混沌。
从过去几年到未来,所有对新闻行业的批驳——从东航坠机中的人物报道,再到泛滥
的假新闻和后真相的舆论景观——说到底,都是新闻的坠落、记者的消失与不再关注真相的
个体。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07
【第 5 期】Lisa 出演疯马秀

最近,超人气女团 BLACKPINK 的成员 Lisa 官宣将在法国巴黎“疯马秀”上表演,消息


一经发出就引发了网络热议。“疯马秀”是法国艳舞团疯马俱乐部的表演节目,以裸舞秀著称,
表演尺度大到令人咋舌。不少人对 Lisa 这样主动物化自我的决定感到失望和不解,但同时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一种“个人的选择自由”。疯马秀官方更是表示 Lisa 参演疯马秀,是在
展示女性的独立与自由,且邀请 Lisa 意在吸引更多的年轻女性观众。诚然,我们并不能阻
止 Lisa 本人的“个人选择”,但是将男性凝视、物化女性粉饰为女性自由着实令人不齿,女性
凝视是女性对于自身所受凝视的质疑、讽刺与反叛,绝非简单的凝视主体变化。
一、情色资本:以独立为名的性剥削
英国社会学家 Catherine Hakim 将情色资本定义为个人的美丽、性吸引力、增强的社会
互动、活泼、社会表现、性和生育力可以提供生活中进步的机会的概念。哈基姆认为,这七
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的是性吸引力,她鼓励年轻妇女利用这一“资产”在社会上赢得更受人尊
敬的地位。但,女性利用“性吸引力”来获取金钱与社会地位的“情色资本”真的是掌握在自己
手中的资本吗?或许疯马秀的创始人 Alain Bernardin 表示出的“女人的身体可以让我赚钱”可
以直接否定这一论断。
情色、性并不具有资本所具备的繁殖再生能力,在女性如哈基姆所鼓励的“用情色资本
在社会上赢得地位”时,动用的并非是自己手中的资本筹码,而是以自我物化为代价的,将
自己作为“情色资源”或者“情色商品”作出的商品交换。而人们讲出“没这个脸 / 身材还没办法
上‘疯马秀’呢”,就是在潜意识中肯定着“情色资本”这一概念,而后成为帮忙遮掩其背后存在
的性剥削、性压迫的同谋。
二、女性凝视:女性消费与意识觉醒下的产物
梅洛 - 庞蒂最早为“凝视”奠定了理性基础。凝视指的是带着权力运作和欲望纠结以及身
份意识的观看方法,观者多是“看”的主体,也是权力的主体与欲望的主体。萨特认为“我”与“他人”
的意义在看与被看中才得以存在,提示了凝视主体间的相互交织。在男性权威主导的社会中,
男性这一性别占据了社会权力的重心,因而在凝视这一过程中,占据“观者”地位的是男性,
而女性以及其他“非男”性别均是凝视的客体,被观看、被评判、被物化。
近年来,在新消费文化的驱动下,“她经济”发展势头加快,女性占据了消费市场的重要
地位,因而企业资本在进行市场分析时,女性的定位从男性的依附者、装饰品、性对象,转
变为“观看”的主体,立足女性视角,消除男性主体的视觉快感,是当下消费市场的趋势。另
一方面,女性主义的传播、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可以觉察到自己所遭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08
受到的男性凝视——来自另一个性别的性压迫,因而会在生活行为、内容生产时倾向解放自
我,并通过“女性凝视”来向“男性凝视”提出质疑。可以说,“女性凝视”这一概念的产生和扩散,
代表的是社会整体女性地位的提升。
女性可以喜欢欣赏其他女性性感的身体,但是“欣赏”与“凝视”有着本质的区别。“凝视”
是有着权力不平等的“观看”,隐喻着的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压迫,而“疯马秀”作为以女性肉体
作为“艺术载体”的表演,本质上就是物化女性的、男性凝视之下的产物,此时说出的“我是
女生也喜欢看”并非是在强调“女性地位”,而是在纵容这种借女性主义粉饰其性别压迫本质
的行为继续横行。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09
【第 6 期】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凝视与反凝视的合谋

“浪姐 4”正在热播,《极乐净土》、麦当劳公主陈冰、5G 冲浪的龚琳娜引起了观众不


小的讨论。浪姐节目组邀请的大多是“30+”的女明星,通过女团选秀的模式来发掘“过气女星”
的魅力,试图通过打造一个不被年龄、身份等既有规则限制的全新女团来探索女性更多的可
能性。但是,浪姐系列节目在宣称为女性争取权益、强调其主体性的同时也伴随着将女性主
义塑造为讨好观众的策略以消费女性的争议,其文化工业产品的本质逐渐无处藏匿,“反凝视”
的宣传主题与“鼓励凝视”的选秀内核的矛盾冲突在播出四季之后也逐渐显露出来。
一、“浪姐”符号的建构:冲破中年女性困境
作为连续拍摄播出四季的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
符号:“浪姐”即美丽、自信、有韵味、有活力的中年女性代表。在互联网文化的加持之下,“姐姐”
这个词语发生了鲍德里亚口中的“符号内爆”——在《传媒中意义的内爆》中,鲍德里亚借用
麦克卢汉提出的“内爆”的概念,指出当今的内爆首先是意义的内爆,是信息与意义的融合,
“真实界”与“想象界”之间的界限不断坍塌,通过媒介建构起一个拟像的世界。在这个拟像的
世界中,节目组营造出一个个“超真实”的姐姐形象,“姐姐”这个称谓冲破了大众固有的印象。
她既真实又虚拟,既是中年女性,也是年轻女团成员,她不再被定义。“浪姐”在女性逐渐意
识到自身生存困境的时候,适时地接住了女性议题,在节目中营造了一个小小的“女性社会”,
展现各种各样的女性特质、姐妹情谊,让身处中年危机的普通女性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像那些“过
气女星”一样重新焕发光彩。
二、“浪姐”人设的营销:在文化工业产品中打造“消费偶像”
毫无疑问,《乘风破浪的姐姐》是典型的文化工业产品。它承袭了女团选秀节目的模式,
只是将选手年龄和身份稍作修改,就给自己贴上了“争取女性权益”的标签。直爽也好,温柔
也罢,姐姐们在节目中各自营销着自己的人设,精心装扮属于自己的“前台”,给观众们展示
自己想要表演的那一面。与洛文塔尔在《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的第四章《大众偶像的胜利》
中所论述的一样,大众传媒将人们崇拜的对象塑造成“消费偶像”,引发一轮又一轮的消费风
潮。而姐姐们给自己营造的人设也渐渐将观众引入消费主义的陷阱,从姐姐们推荐的化妆品,
到姐姐们做的医美项目甚至是整容项目,都引起了很大关注,女性解放的议题反而鲜少再有
人讨论。
三、“浪姐”虚无的抵抗:逃不过的性别凝视
“性别凝视”是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提出的概念,他在其中指出传统社会中女性
通常作为被观察对象,受到来自男性的凝视。除此之外,女性还会对自我进行凝视,即对自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10
身进行观察及反思,以迎合男性的喜好。虽然“浪姐”系列的受众主要为女性群体,但无论是
从内核还是形式,都逃不过性别凝视的深渊。在本质上,它以女团选秀为基本框架,而“选秀”
即让观众投票选出人气最高的选手,亦即最符合大众主流审美的选手。前几季最终成团的姐
姐也是最符合韩式审美的“女明星”,节目存在的底层逻辑就是“凝视”的逻辑、“观看”的逻辑。
另外,从表演形式上来看,其表现女性力量的途径也仅仅是让女选手穿上带有男性特质的西
装领带,以迎合主导价值体系。以“凝视”的方式展现“反凝视”的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让节
目本身与它想要宣传的内容形成了无法调和的悖论。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11
【第 7 期】大学生特种兵旅行:生活对抗和出走

旅行,尤其是穷游,其实是一件没那么浪漫,甚至艰辛的事情:是将绝大多数的精力
放在爬上高高的钟楼去拍摄一张晚霞。而大学生特种兵旅行指的是今年复苏开始,很多大学
生以一种打卡和过度消耗体力的方式进行报复性旅游,其具体表现为三天打卡两座城市,每
天日均步数超过 3 万步、晚上选择在海底捞过夜以节约住宿费用等。所以,在“大学生特种
兵旅行”的背后,实则是打卡旅行的意义不仅仅是社交分享或者为了出发而出发,它就是一
次对抗:没有尽头的、琐碎生活的对抗和出走。
一、抵抗戒严: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旅行
垮掉的一代用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一书对抗传统,用超越世俗的旅行表达出了一
场盛大的脱逃:即使是在今天,这本书的观点和行为依然面对着极端两极分化的情状——喜
欢的人试图在自己的精神领域复制来自垮掉一代的逃离;不喜欢的人认为书中营造出的自由
使得“横穿美国”这件事好像一个陷阱,让每个人一次次掉入欲望的空洞中。
这样的崇拜与批判,与今天对「大学生特种兵旅行」背后的两种声音是如何的相似:
有的人崇拜走出去的勇气,也有的人指责打卡旅行不过是社交媒体与消费主义共谋的一次陷
阱。就像凯鲁亚克的出发是为了高呼自由与对抗结构,就像现在每一位大学生的出发,是为
了弥补三年的封闭,在即将步入下一场内卷竞争和来自结构的陷阱之前,有一场足以喘息的、
疯狂的逃离,以丈量世界,重新审视自己。
二、追问缘由:逃离三年困顿与追逐自然
如果把旅行的主体换成年轻人,把旅行的方式换成特种兵式旅行,那么与其说这是一
场旅行,倒不如说这是一次「逃离」和「疯狂」:是这个年龄段、在这种旅行方式下独有的,
对社会的逃离。
首先逃离的是三年的困顿:从上大学开始无休止的网课和封闭的宿舍,让青春期做梦
的丰富大学生活和现实之间划下了一道鸿沟——别人的大学生活和 2020 年以后的大学生活
之差异,让很多年轻人心中积聚了太多的不满。但逃离的不仅仅是这三年,更逃离的是常态
性的竞争与压力。
再者,逃离又被刻画出了一层浪漫主义的想象,释放出了人对世界的原始好奇,和对
自然的天然向往。瓦尔特·本雅明用远山和树枝的倒影形容人思想之灵韵,这本质上就是对
于自然的崇尚。所以人总是要回到自然中去,回到世界中去:陷于天花板的一隅空间,那么
豆大的烦恼足以塞满整个头脑,但如果拥有无限尺度的宇宙与星空,那么再大的烦恼也不过
是一粒尘埃。我们之所以出发,之所以逃离,之所以高歌诗与远方,不就是去抵消生活的琐
碎烦恼吗?这些记忆与风景会在未来每一个疲惫的、崩溃的、焦虑的瞬间清晰的浮现出来,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12
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止绩效与工作,还有远方的田野,和城市的烟火。
三、探寻终点:落回出发时清晰的出逃感
去年的十二月,那是一个荒谬到极端的时间点。无数的人与事在社交媒体上清晰的浮现,
被广泛的传播,最后映入每个人的心底:很多人都会追问,我们到底要去往哪里?社会到底
要发展成什么样子?旅行也是这样,既然出发的意义被解读成了对结构的逃离,那么重要的
就是「离开」与「出发」这个行为:现代社会在流动性和不确定中早就丧失了对结果的期待,
目的地本身带来的震撼,也抵不过决定要出发那一刻,清晰的「出逃」感。
很多人问大学生特种兵旅行的意义在哪里——打卡式的观光,社交媒体的分享,网红
景点的堆砌,网红美食的排队:这种同质化的内容,浮光掠影的结果导向真的有意义吗?不
是为了结果,而是为了出发。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13
【第 8 期】多巴胺穿搭

2000 年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之一 Arvid Carlsson,证明了多巴胺 (Dopamine) 是一种重


要的神经递质,对人的精神、情感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与快感、兴奋、开心等信息紧密相关。
而近来从 ins 火到小红书的“多巴胺穿搭”,就是一种通过鲜艳的色彩搭配来营造舒适、愉悦
与生机盎然的氛围的穿搭风格。我们在网络中看着风格迥异的男女老少甚至猫猫狗狗都在“If
we ever broke up”的 bgm 里,穿着鲜亮的衣服、举着手机、挂着富有感染力的笑容,走在和
衣服颜色相得益彰的背景中,仿佛是一头扎进了刚刚打翻、正在相互交融的颜料里,我们被
满目的色彩吸引,炫目的颜色疯狂刺激着多巴胺的分泌。这也正映照了歌德的话:“一切生
物都是向往色彩。”
一、多巴胺穿搭:大众文化与平台塑造的媒介景观
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用精英的视角、批判的态度,以文化工业、灵韵的消逝驳
斥大众传播技术发展下兴起的大众文化,还是逐渐摆脱了精英话语,开始用更为平民化的角
度思考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的文化研究学派,以及更为关注媒介效果的经验学派,都无不认
可这样的一种观点:大众文化可以引导公众的审美情趣,塑造相应的媒介景观。而多巴胺穿
搭的快速传播正离不开大众文化的推动。
一方面,以 K-POP 为代表的流行文化越来越为大众所关注,这种流行文化从塑造粉丝
间的意见领袖——idol,和为不同的打歌舞台设计不同的打歌服等方面引导着大众的审美取
向。所以在“多巴胺穿搭”流行之前,“女团穿搭”、“女团妆”等风格就已经在不断影响人们的
时尚观念了。另一方面,以动画、漫画、游戏为代表的 ACGN 文化,通过文化作品的色彩表达,
以及相应的周边、cosplay 等衍生产品中的二次元色彩现实运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应亚
文化群体的色彩审美。
与此同时,包括 insgram、小红书在内的社交平台使得人们普遍拥有了自己的社交媒体
门户,可以自主参与到大众文化的塑造和生产之中。人们受到此前流行文化、亚文化,以及
以时装艺术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影响的审美旨趣,在他们所点赞、关注、发布的图像内容中具
体地展示出来,平台中的信息流像是商场橱窗一样向我们展示着当下的流行趋势,这就是一
种媒介景观。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则会受到媒介塑造的文化审美的影响,进一步改变自己
现实的行为。这便是多巴胺穿搭越来越成为当下的潮流趋势的原因,或者说,任何一个在当
下流行的、受到广泛关注的文化审美、行为现象,都是大众文化和平台媒介共同塑造的结果。
二、缤纷的色彩:社会文化与精神需求的具象表现
B 站 up 主“朵朵花林”曾制作过一系列关于 100 年中国女性变化的换装视频,在这一系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14
列视频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的着装风格、色彩搭配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高度地相关。在上
世纪 60 年代,艰苦朴素的时代背景以及对时代领袖的崇拜使得人们在着装方面更偏好单一
的军绿色或其他沉稳的灰、青色。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生活迸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让整
个社会文化变得更加开放、大胆,象征着生机的鲜艳色彩成为了当时的流行色。千禧年代,
野蛮生长的互联网上半场奔涌而来,怀揣着对新纪元的憧憬与不安,人们的色彩追求也发生
了一定改变——镭射、金属质感成为了人们的偏好,高饱和度的荧光色、糖果色成为当时的
流行趋势。虽然我们会不断地调侃,那是一个“非主流”的时代,但也正是这种非主流散发着
当时的人们对未来的畅想与文化的包容。
我们会发现,时尚的周期好像再次回到了 2000 年那个充满着冒险、不确定性但又在不
经意间窥见着未来的时代,多巴胺穿搭、Y2K 风格再次占领了社会潮流。这种社会现象自
然也同我们当下的时代背景有高度的联系。一方面,新冠疫情带来的时代断裂、社交封闭让
人们积攒了大量无处释放的社会情绪,我们不断地寻找着情绪的出口——用发疯、用特种兵
旅游、以及用大胆鲜艳的配色,冲撞着时代的阴霾。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未来技术已然有
了可观的成果,概念中的“元宇宙”似乎正在被这些技术不断地勾勒出雏形,我们抱着怀疑的
态度小心翼翼地评估着 AI 对人类的影响,同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思考它们会开创出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同样期待着可以用更加热烈、或者说更激烈的方式去回应时代、去窥探未来,用更
加大胆的风格、开放的心态来迎接这个未来。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15
【第 9 期】古力娜扎穿着引争议:body shame

近日,古力娜扎在环球影城的穿着引发了一些争议。然而,在此事件之前,巩俐也因
为穿着的原因备受争议,原因是她被拍到身着一身碎花连衣裙出现在法国街头。镜头中的她
没有像以往出现在戛纳红毯上的那般精致美艳,从身材上来说也未有完全符合当前以瘦、匀
称、前凸后翘等为核心的所谓的「主流审美价值」。相似的 Body Shaming 还有岳云鹏在综
艺「未知的餐桌」,中对李斯丹妮所说的那句话 :“我觉得你不太适合跳舞,因为我近距离看
你的腿很粗哦”。社会正在驯化女人,凝视永远存在而且无处不在。
一、被凝视的明星:成为他者眼中的自己
社会中无数的潜移默化的观点正在慢慢浸润着我们的思想:女性需要凹凸有致而又匀
称的身材她们要有漂亮的脸蛋和姣好的性格;最好还会撒娇和服软。雅克·拉康在《精神分
析的四个基本观念》中,将凝视定义为自我和他之间的镜映关系。当女性成为被凝视的对象,
她就必须担负起成为「他者眼中的自己」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胖」的巩俐和「腿粗」
的李斯丹妮不过都是社会文化、社会意识对于女性「应该是什么样」的界线框定。这种规则
不是白纸黑字,更不是强制要求。它就是典型的那种模糊不清却又时刻捕捉任何逾越雷池的
个体。看的过程就是权力转移的过程是 「观看者」和「被观看者」的一种关系交错。女性
在受到男性凝视之后,会像婴孩一样寄希望于改变自己而获得男性的宠爱——更温柔一点、
更保守一点、更苗条一点、更有女人味一点。但值得庆幸的是,女人们以及那些一直被男性
角色所包围、架构的男人们正在觉醒,她们 / 他们倡导着身体自由身材自由,倡导忽略性别,
回归本真。而遗憾的是纵然如此,堪称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教育,却仍然在简单
粗暴地利用「性别不同」来制定教学方法。生理是与生俱来的,但心理性别却从不仅仅取决
于生理。如果连教育都在充当着凝视性别的主体那究竟如何能够打破凝视?
二、被凝视的普通人:被挑衅的身体积极性
女明星要瘦、要自律、要瓜子脸天鹅颈一字肩 A4 腰一一这套标准随着无孔不入的娱乐
信息,被根深蒂固的建构在了大众的主流审美中,并且泛化成了社会对「女性美」的统一定义。
BM 风走红之后各类 BM 穿搭遍布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各类社交软件,统一的又瘦又高又
白又甜,BM 女孩也成为了今夏中国最流行的夸奖。然而另一方面,在 BM 进驻的大多数西
方市场,该品牌的存在实际上就是一种身“YouTube 上有好几页关于女性为走进 BM 体羞辱。
门店感到羞耻的视频。当中不乏忏悔内容,例如“我为什么辞掉 BM 的工作”和“我为什么拒
绝购买 BM 的衣服”。甚至有人指控该品牌损害年轻女孩的身体意象”。“均码”原则是一场公
然挑衅。挑衅的是我们的「身体积极性」。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16
身体积极性是一场来自西方的社会运动,其根源在于希望所有人都拥有积极的身体意
向,对自己的身体保持自信、拒绝任何形式的、对身体本身的羞愧。从维秘和 BM 开始,从
一些本身大众化的女性服饰品牌做出非大众化的尺码和身体意向广告开始。这场关于女性身
体的、旷日持久的凝视已经从明星、从大屏幕里蔓延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于是普通女性
被频繁的凝视和被频繁的羞辱。
正如湖南长沙一个女孩在高考结束后冲出考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接连跳出了两个完美
的一字马这段视频和照片走红之后当事人罗子欣同学被戏称为「一字马女孩」。再后来一字
马女孩以超出专业课分数线 114 分的分数顺利以健美操体育特长生的身份,成为中央美院第
一届体育特长生。“她这么胖还能跳健美操?”“原来是个体育特长生怪不得这么壮「吃瓜表情」”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她不好看吗?然而,罗子欣的妈妈回应罗子欣曾参加 2018 年第八届世界
健美操锦标赛并获得五人操世界亚军:即使在事实面前,对罗子欣所谓「胖 ]」「体育特长生」
的羞辱依然没有停下。
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谁在羞辱她?劳拉·马尔维的「男性凝视」在这里似乎在这里
失去了他原有的普遍性。第一点毋庸置疑的是,社会对女性的审美标准往往高于男性,女性
的主体性被众人所审视,如果某一点脱离于传统规范就会遭到异样的目光。这种审美标准往
往是男性期许的社会内化,女性开始不自觉、下意识地去符合男性目光下的社会规范,她们
通过观察男性视角来构建自我,男性视角成了女性反思自我的镜像。她们开始用这种刻板的
视角印象来调整自我,利用外界手段,化妆、整容来创造一个崭新的、符合男性要求的单一
形象女性对这种外在审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以至于逐渐失去了对自我的认同感,男性作为
监测者,成为她们评判自己的准绳。于是社会「Tbody shame」的队伍里,出现了一群「新
崛起的女性」,她们是被男性凝视建构的准则所规训的人。是在余秀华的《或许不关于爱情的》
诗下对余秀华进行荡妇羞耻的女性们。
在很多情况下,「body shame」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样仅仅与男性有关,而是男性凝
视建构了男性与女性,被建构的人们共同举起了羞辱的枪口。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17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第10期】北京长峰医院火灾:通报叙事怎么写

通报叙事,即在发生一些公共事件,包括且不限于公共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重
大事故、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等事件时,相关责任人、官方发言人等进行了一系列公开性的、
陈述性的、具有公信力的解释与说明,其主要形式包括新闻发布会、官方平台发布的文字通
告等。其目的为兑现公众的知情权,平抚事件产生的社会分歧和矛盾,还原事件的真相,并
进行正向的舆论引导以缓和所有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而再一次发生火灾后,再一次面对不
够令人满意的社会通报时,我们只能发问:2023 年、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到
底需要什么样的通报叙事?
一、发问:需要什么样的公共传播
截至 4 月 22 日,已经是火灾发生的第四天,医院和媒体方面依然没有公布遇难者名单,
这就牵扯到了伦理问题。首先,公布遇难者名单的情况本身属于正常的重大事故报道的范围
之一,在过去的多次火灾等灾难中也都会公布遇难者名单,因此很多人以「侵扰悲痛」和「新
闻伦理」作为不公布名单的理由,于情于理似乎并不恰当。其次,如果是因为院方的失职,
或者是其他相关的要求而导致无法公布名单,那么这件事情所产生的影响,就不仅仅是在一
次公共事件中媒体不公布遇难者名单,而变成了新闻媒体在报道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更多的
限制和更严苛的要求。
回到媒体本身,讨论媒体「应该」向公众公布遇难者名单,既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也是履行媒体的专业性和环境监测与守望功能——伦理问题不应该僭越真相,更不应该固守
着在这件事情中本就不适宜的所谓伦理,而罔顾了灾难报道的人本主义原则。我们讨论的不
是应不应该公布遇难名单,而是在这个新闻媒体遭遇着普遍性困境和质疑的年代里,新闻报
道、公共报道、灾难报道、通报叙事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二、选择:合理的信赖与合理怀疑
2020 年,彭兰老师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共传播》的论文,以讨论在
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中,新闻媒体的自我反思与自我重塑。以这篇论文为出发点,对当下的
公共传播与新闻报道背景进行描摹,后真相、高度敏感、政治性抑郁、情绪焦虑、和信任危
机构成了三年之后的关键词。在此背景下,重新讨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共传播,或者更明
确一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媒体 / 官 / 方通报,实则拉扯出的是一种民众与公信传播机构之
间的关系讨论。
在这二元关系中还存在着一条隐性关系,即媒体机构与官方机构之间的关系——根据
德国法学家提出的「合理信任原则」在我国行政法中的应用,新闻媒体处于对权力机构的信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18
赖原则。那么分解二者关系,重塑民众与媒体之间关系的方法就落到了「合理怀疑」原则上。
合理怀疑原则,是借鉴民法中的合理注意义务理论提出的,针对新闻媒体对包括“警方查谣通报”
这样的官方通报信息进行报道的一项伦理原则。
沿着传统理论的逻辑视角,再结合着 2023 年社会传播之环境——我认为后真相与风险
之中,情绪安抚有时候要大于揭露和真相。在此逻辑下,旧有的合理怀疑原则,或许可以在
当下的时代被进一步更新为:在权力机构通报的基础上,保持重要关键信息,同时在可能的
范围内回应公众关切和痛点:比如公布遇难者名单,就是那个关于情绪的重要出口——我们
需要的通报、报道、引导,也是如此。
三、情感:公共空间下的必需品
当前,冷静和理性的言语在当下往往也会同时被诟病为欠缺人文关怀,在新闻业,尤
其是数字新闻界在后疫情时代开始重提人本主义,强调个体关怀的时候,情感性表达或许会
带来一种全新的话语场域:在《公民的激情》一书中,克劳斯倡导一种「新的激情政治」,
指向一种新的公民身份模式,倡导反思性关切的能力,而不是事不关己、逍遥自在、无动于
衷的理性。这是一种容纳了思考和感受、认知与情感的公共生活的模式。它并不认同把情感
简单地从公共生活中排斥出去,而应该在适当的地方,恰当的引入那些足以引起「共情」「同
情」的情感表达,以塑造出公共表达的温度。
在学术层面上,近些年被广泛提及的「集体记忆」或者是「构建正确的集体记忆」足
以成为这个观点的佐证;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深度报道和非虚构写作的复兴,诸如《南风窗》
《人物》等媒体的关注度和付费数据的上涨,也可以成为更有力的证明——情感是重要的、
不可替代的、在当下这个时代被需要的。
当下的数字媒介是社会的神经系统,空间极度压缩,传统物理空间的意义被削弱。这
种传播特征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也扩展了同情的范围。人们的同情不再局限于特定的物
理空间,而是借助数字媒介的传播机制,延伸到遥远的地方,这带来的「在场感」和「共在感」,
也需要的不再是冷冰冰的讨论,而是情绪化的引导。
面对北京长峰医院的这次火灾,我们需要遇难者名单,也需要更多的关怀报道——因
为我们在意每一个微粒,我们谁都是这个时代的微粒。媒体如果无力问责、全面、调查,媒
体至少还能给予关怀。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19
【第 11 期】国泰航空事件

5 月 22 日,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举报国泰航空后舱空乘歧视非英语乘客”的帖子,
同时发布了录音证据。在这条录音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一个声音讲道:“If you cannot
say blanket in English,you cannot have it.”在这几条爆料下面,有不少人也表示此前在乘坐
国泰航空的航班时也遭遇了同类的事情,对国泰航空的服务态度提出了强烈的质疑。目前,
国泰航空官方已发布声明,表示已经将此次事件调查清楚,并开除了涉事的三名空乘,同时
也在公告里提出,将重新审视其服务流程、人员培训和相关制度,进一步提升国泰航空的服
务品质。
一、从殖民主义到后殖民主义:英文崇拜的根源所在
以 15 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海盗式掠夺为开端的殖民主义时期,世界强国主张使
用武力等侵略手段,来将落后国家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这一系列的暴力
圈地、殖民浪潮中,英国在自己最为辉煌的“日不落帝国”时期奠定起了英语在世界语言中的
霸权地位。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进入了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新阶段,大规模的暴
力殖民已然不再具有可行性,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反殖民主义浪潮也愈发兴盛。以美国为
代表的英语国家再次通过文化输出、资本输出的方式影响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国家
特性,这种后殖民主义时期的意识形态操纵,被赫伯特·席勒定义为“文化帝国主义”。
从殖民主义时期到后殖民主义时期,英语长期以来占据了世界交流、传播的支配地位,
以一种“语言霸权”的形式取代其他语言的重要功能。到了现在,英文的“重要性”成为了世界
各国的共识,而英语水平也成为了人们在社会比较中的重要指标,最后进一步延伸出英文崇
拜与语言歧视。而此次香港空姐作出的语言歧视行为便是根植于此。实际上,我们会发现日
常生活中也不断渗透着这种英文崇拜与语言歧视——只要是英文口语视频,就会有人在评论
区中发出“口音真好”或“发音不对”的声音;英语水平也一度成为衡量一个人家庭教育水平的
标准。
二、组织传播运行障碍:航空歧视与舆情爆发的本质原因
组织是一个结构秩序紧密的社会结合体,拥有着明确的目标、制度、纪律,严格的分
工以及统一的只会管理体系,而现代企业本质上就是这样紧密连结着的社会组织,保证其组
织内传播与组织外传播通畅,是其实现平稳运行的重要条件。从国泰航空空乘语言歧视事件
的出现与舆论的爆发来看,该航空公司在组织内外均出现了运行障碍。
从舆论的内容可以看到,有不少网友都表示曾经历或目睹过国泰航空的空乘人员不同
程度的歧视行为,但相关投诉均为得到回应,服务人员的态度问题也并未得到改善。在这一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20
过程中,无论是投诉上行受阻,还是对员工的服务培训不足,都体现着其组织内传播的堵塞。
也正是由于乘客投诉无法得到应有的回应,才使得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在当下的互联网
公共空间中集中地爆发起来,进一步暴露其组织外传播的问题。
知名危机公关专家、关键点公关董事长游昌乔先生对企业的危机公关总结出了五项原
则:承担责任原则、真诚沟通原则、速度第一原则、系统运行原则、权威证实原则,即我们
常说的“5S 原则”。在企业遭遇负面舆情时,遵照 5S 原则,及时进行以危机公关为代表的组
织外传播是企业维系自身形象、稳定相关用户的重要方式。但在此次舆情事件当中,国泰航
空并未在公告中提出切实、具体的方法与从根本上整治此类普遍问题的决心,未能以真诚沟
通的态度回应公众的质疑,以至于即使这件事看似已然有了句点——“对三位涉事的空中服
务员予以解聘”,但仍然无法平息这场“语言歧视”舆论危机。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21
【第 12 期】黑暗荣耀:社死、舆论与粉丝探讨

这部 neflix 出品的韩剧引爆 2023 年初,讲述的是文东恩(宋慧乔饰)为自己高中时受


到的校园暴力复仇的故事。接下来用一些新传视角打开这部剧 !
一、社死——社交圈层中的生存
“社死”一词最早出自 [ 美 ] 托马斯·林奇的书《殡葬人手记》,书中有一段对死亡种类的描写,
死亡有多重意义。听诊器和脑电波仪测出的,叫肌体死亡”,以神经末端和分子的活动为基
准确定的,叫“代谢死亡”,最后是亲友和邻居所公知的死亡,“社死”。如今作为网络语使用,
其含义多为身处在无比尴尬的场景中,想立刻原地去世的心情。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讲,就是
通过揭露一个人的不道德或者犯罪行为,将其公之于众,摧毁这个人的社会形象和社交圈子。
文东恩在电视剧里说到,她要把朴妍珍所获得的一切都要让她失去,每个人都是社会
性动物,都有交往需求与印象的塑造与维护的任务。因此,文东恩的复仇不仅仅是物理上的
死亡更希望让她的名誉扫地,让坏人的罪行得到曝光让她以后的生活处于煎熬与痛苦之中。
二、网络舆论——口诛笔伐下的真相
同时,她还选择舆论的力量。舆论是公众对于些公共事务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态度情
绪意见的总和。舆论就像是七首,可以划破黑夜,迎来光明得到真相。但他也可以是捅向他
人的七首。网络舆论能量大,但网络暴力的危害更大,成干上万的口诛笔伐到现在甚至有可
能演化为现实的诉求与行为而该剧的作者也清楚到舆论的力量,也把这 - 问题写入到了女主
的复仇之路。同样我们也要警惕在非理性的传播当下,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三、粉丝探讨——狩猎者的意义建构
目光再回到我们,我们作为黑暗荣耀的粉丝都在期待续集。粉丝,在亨利詹金斯的书
中被隐喻为居无定所的狩猎者。他也提出粉丝如何对于新剧产生强烈的兴趣,首先,文本内
容与现有的粉丝狩猎文本内容具有共通性。近年来反应社会现实的剧都能够深入人心,所以
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的剧,更容易引起情感共振。其次,要够有足够的空间调动粉丝积极性,
这部剧细节丰富,电视剧海报的花朵男主服饰变化都是隐喻!同时,这些行为也是粉丝积极
进行意义建构,在粉丝的不断解码过程中,不断的交换意见,确立身份,丰富作品意义。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22
【第 13 期】景观社会下的容貌焦虑

“来,我先看下你左边脸好看还是右边脸好看,来左边脸对着镜头,不要露牙齿。” “来,
右边脸对镜头,两只手放在胸口,眼睛看右上方,挺胸,俯身,很好,123 !”。一张精致
的照片就此诞生:每一个角度都很精致——在角度、后期、只能维持 5 秒钟多一秒都不行的
难受下塑造出了短暂的被定格的美丽。这是景观社会,不仅仅是价值观和消费层面上的控
制——它对人的异化严苛成了一种短期存在的、机械化精准化的美,在此之中,我们失去的
不仅是多元化的审美,还有对自己的认可,以及游走于生活中的松弛。
一、有经济目的的展示:认知茧房与过度仪式
相伴了以网红经济为首的经济目的的展示和分享会带来两种显而易见的后果:第一是
社会的认知标准的普遍茧房化。在流量经济的导向下,生产的趋同性创造出了大量同质化的
内容,以至于我们每天刷到的短视频、看到的九张组图照片、无数的 vlog 和 plog 本质上大
同小异:要不是精美的展示,要不热闹的玩梗——于是当抖音快手、小红书、朋友圈这类视
觉性的社交媒体全然包裹了我们的生活后,我们对美与丑的定义、对好笑与不好笑的定义也
在无形中被塑造。
第二是个人生活的过度仪式化与透明化。社交媒体与网红经济创造出了两种假象,一
则是「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红并获取不菲的收益」,一则是「人人都是受欢迎和受喜爱的」,
两者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的发布与点赞来实现,只不过前者带有鲜明的经济目的,但后者则
有更强的社交与自我表演属性。但伪装日常意味着其最终的内容传达是「日常化」的记录,
这种区别于常态的、被包装后的照片也好、生活也好都会带来社会普遍性的焦虑和隔阂:为
什么别人的生活是这样的,为什么别人这么好看等等——我们常说的容貌焦虑、身材焦虑、
自律焦虑、健身焦虑等等很多都来自于这类「包装分享」。
二、隐蔽的景观社会:表面的个性与个体的虚无
景观社会有一个存在的基本前提,即视觉,且视觉建立在其他四感之上,比听觉、嗅觉、
知觉等更能影响和决定人们的判断,甚至主导人们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居伊·德波认为
景观(视觉)制造欲望,欲望决定生产,物质生产虽然依旧客观存在,却是在景象制造出来
的假象操控之下进行劳作。这条逻辑实质上就是今天社交媒体的展示与操控方式:将主流的、
需要被认可、能够获得流量的内容广泛传播和受到广泛认可,以此让其他个体以模仿的方式
进行二次生产与迭代,从而形成社会信息层面的集体认知茧房,将每个人的价值判断包裹其
中,但这种茧房又的确隐蔽且不可察觉。而电视机诞生伊始,观众便是被驱逐在屏幕之外的,
无法在幻象中扮演任何角色。到了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因为算法的存在,观众似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23
乎拥有了更大的选择自由,然而算法的目的也从来不是让观众参与创造,它只是一种让观众
可以继续被动接受的机制。
另一方面,景观不仅关于集体性的控制,同时也会带来个体的虚无。互联网诞生之初
的共享精神已变为了今天唾手可得的娱乐内核,以前资本主义通过摸得着的商品消费让被剥
削者感知活着的意义,后来的资本主义则开始发明诸多摸不着但是精致美好的商品,以虚拟
消费和观看的方式让人们热血沸腾——云旅游、vlog、study with me…这些我们常见的视觉
化内容,实则都是被观看者的自我表演与观看者的「想象在场」,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
“看学习直播就当自己在学习了,看过就是吃过、看过就是去过”等等,这本质上就是「景观
的虚无主义」。
景观是将社会现实变成了自己影像的复制品。这种复制是对表象的再现既是对间接性
的远离,从而达到普遍的间接性——简单来说就是「去体验化」,这点与现象学中人只能“在
体验”化正好相悖,现象学强调的人的在场感知,而景观则是“让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即在场又
不在场的世界,这是一个商品的世界,它统治着所有被看到的东西”。
三、与景观社会紧密相连的消费:展示意味物化
同时,景观又会带来新的消费,包括了流量的消费,也包括实体商品的消费——一方
面是在我尚未到达云南时,就有意无意的看到过无数关于「云南旅游换装」的视频,漂亮的
小姐姐们跟着节奏打着响指,在三次响指之后换装成了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妆容精致女
性——视频的点击量和点赞量以万计数,而正是这样的视频也拉动了地区的写真产业,从化
妆师到摄影师和后期师,一条产业完完全全为了「拍出美丽的照片」
「分享社交媒体」而存在,
进而又循环往复,让更多的人愿意到来、愿意拍摄。
因此「景观」的在当代语境中已经与消费二字紧密的捆绑在了一起:一切视觉化的内
容都是为了消费,不仅是居伊·德波,韩炳哲也在《透明社会》中表示:透明社会的本质就
是展示社会,人的一切元素都可以被展示,而展示又意味着物化,哪怕是爱好等因素都可以
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准在各种社交媒体上被标榜。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24
【第 14 期】看老照片

5 月 11 日,微博账号“看老照片”原主的儿子登上此账号,发文表示账号的主人——李
大钊的孙女李虹——因病去世。李虹女士生前经营账号“看老照片”,通过一张张珍贵的老照
片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吸引了百万粉丝的关注。她在账号中更新了一万多条微博,
但没有一条提及李大钊和她本人的身份,直到去世之后才被人知晓。历史在媒介中被储存下
来,让照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了穿越时空的能力得以保存至今。无论是那一张张老照片,还
是博主的真实身份,都唤起了中国人心中的共同情感,是中国人民集体记忆的凝聚,有网友
表示“当年爷爷英勇就义,唤醒国人;如今孙女默默无闻,温暖大家,真是让人尊敬”。
一、作为媒介的照片:媒介的底层逻辑与物质性
在媒介记忆的研究中,人们共同拥有的记忆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媒介:它极大地影响了
公众对于历史的理解,也影响了人们如何理解当下的生活。其中,媒介的物质性也由此凸显:
数字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数字媒介进行记忆储存,“数字记忆”对媒介技术的依赖也将极大
地改变记忆的保存和遗忘机制。微博账号“看老照片”展现历史记忆的方式并不是线性地讲述
历史故事,而是通过一张张碎片化的照片呈现和简短的文字描述,让人们得以窥见历史的冰
山一角,这无疑与以微博为代表的现代网络平台的观看机制不谋而合。
二、作为内容的照片:媒介中的“界面”与体验
如果说媒介环境学构成了媒介物质性研究的起点,那么发展到以基特勒为代表的媒介
哲学则几乎全然否定了内容对于媒介研究的意义,而这恐怕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
端,最终同样遮蔽了媒介的真正内涵。物质和内容往往是媒介的一体两面,观看主体和内容
之间还存在着另一重中介——界面,既是内容得以呈现的平面,又基于不同的技术逻辑衍生
出丰富的形态。
界面既是物质性的基础设施,连接着一整套软硬件系统;又是表征性的信息,创造了
可供人们体验的文化内容。斯蒂格勒将通过物质性载体记录的记忆模式称为“第三持存”,内
容将媒介建构成一个深邃的“时间容器”。人们通过观看“看老照片”发布的内容,个人的时间
体验被容纳进照片的媒介逻辑之中,通过静态的照片去体验动态的历史时间,拥有了跨越时
空的能力。人们在翻阅“看老照片”的账号内容时,观看的其实是照片呈现的界面,并由此感
受其传递出来的内容,并产生对历史的情感体验。
三、作为记忆的照片:媒介中的情感与认同
通过老照片的集体观看,人们作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被唤起,而账号主人李虹女士的
特殊身份则更引发了社会中的情感流通。借助塔奇曼“策略仪式”的概念,可以探究老照片中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25
和人们在知晓李大钊孙女去世后的情感表达。李虹女士作为李大钊的孙女,对于中国历史的
情感相比非常深厚,分享老照片既是她个人的记忆叙事,也是在建立情感联结。
以迈哈德为代表的情感研究,提出了“情感经济”和“情感社会性”的概念。情感就像是一
种资本,社会成员通过情感的交换和共享,形成集体的边界,数字媒体则是支持情感流通的
工具。情感通过聚焦、生成、扩散的过程仪式性地将个体凝聚成集体。微博账号“看老照片”
作为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通过网络化的传播模式向其他用户分享承载着记忆的老照片,而
李虹女士的特殊身份让这些照片也更受关注,这些照片作为人们相互联系的媒介,由此建立
起人们对特定历史的爱国记忆,唤起了人们的爱国情感。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26
【第 15 期】流水线公主:公主的梦你少管

五一假期已经过去,相信你也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些“公主”的身影:西双版纳街头的傣族
公主、延吉屋檐下的朝鲜族公主、新疆葡萄架下充满异域风情的维吾尔族公主 ...... 她们服饰、
妆容、姿态都大同小异,像是工厂流水线中批量生产出的,因此也被一些媒体称为“流水线公主”。
女孩们趁着五一假期褪去平时灰姑娘般的平凡生活,在各大景区花上不算昂贵的价格摇身一
变成为“公主”,期待获得赞美。被讽为“流水线公主”是媒体编辑自身新闻框架作祟,而对于
女孩们来说,这是一次情绪消费的游戏快感体验。
一、被污名化的女性词汇:新闻框架作祟
传播效果理论为美国传播学框定了初始学科边界,实证研究学者们的结论在几十年后
也依然适用于今日之社会。20 世纪 80 年代,传统社会学中的框架理论开始被引入到新闻与
传播领域。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通过一定的符号体
系表现出来,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在新闻生产场域中,新闻编辑受到既有刻板印象
的影响,其新闻文本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偏见通过新闻框架从其话语符号表达中显露出来。
从“大妈”、“小姐”到“x 媛”、“小仙女”,再到最近的“流水线公主”,对女性群体的偏见将
原本美好的女性词汇污名化为情绪化、虚荣、无脑的代名词。戈夫曼将“污名化(stigma)”
一词等同于使个体异于常人的“不名誉”的特征,损坏了主体的身份,从而对社会成员进行身
份控制。“流水线公主”就如之前的“媛”“仙女”一样,被赋予了虚荣、追求无意义事物的负面含义。
社会借助于被污名化的词汇对内部的异质性成员进行控制,从而加深固有的刻板成见,固化
既定的对某群体的偏见。
二、情绪收益为主的消费:体验游戏快感
威廉·史蒂芬森在继承赫伊津哈、米德、戈夫曼等人关于游戏的思想基础上,在《大
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中强调传播活动本身就是交流的目的,因为它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传播
本身就是一种高度自主性和主观性的“游戏”,传播主体在利用传播进行自己的游戏,感受生
命的活力和价值,体验生命存在的快感。
“流水线公主”们在景区中租赁妆造,约摄影师拍所谓“千篇一律”的照片,其目的并不是
为了把自己当真公主,而是为了在旅行中享受美丽的妆造、朋友的赞赏所带来的交流的满
足感。在这种沉浸式体验中,过程本身就是意义。“一日公主体验卡”带来的是情绪收益,与
其说流水线公主们是为了更好地体验当地风土人情,不如说女孩们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取悦自
己,游戏的心态令人们在传播中主动寻求一种心理上快乐的感受。辛德瑞拉可以做一晚的幸
福公主,平凡的女孩们又有何不可呢?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27
【第 16 期】怒斥人生:东亚焦虑

“有时候,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这是前几年就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流行的标签,它
代表着十八岁以上的人类如履薄冰地生活着,保持自律、压抑欲望、追求上进,并始终将情
绪、感性的宣泄,停留在黑暗的电影院、私密的卧室,以及锁上门、打开水龙头后的洗手间。
它是种无法排解的疾病,制造出的,是一尊尊形态相似、美好又稳定的人形雕塑,仿佛来自
统一流水线上的生产品。精致、漂亮、体面、积极又上进。
一、焦虑与不安:长期披着淋湿的长衫
在需要保持稳定的社会体系中,个人性将被极大地压制:“不要太过于关注自己”“关注
家庭与身边人”“孩子、伴侣、父母”,家国主义创造出的是一场民族、国家、个人三者相互勾连、
几乎无法彼此割席的利益共同体;同时,它会不遗余力地剔除掉那些不利于管理的要素,例
如跌宕的情绪、无法维稳的心态、对自身诉求的渴望和期待,越标准、越适合调试的部分越
能够受到青睐——理性的行为、规章制度的遵循、官僚主义与阶层划分、考试越迁制度。
二、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秩序会成为东亚文化的核心,不仅在于这种长幼尊卑、
地位明显的规则体系与儒家文化并行不悖,能够帮助社会管理者有效地统一意志,构建社会
共同体;更在隐蔽的层次向众人宣告,内敛、沉默、谦逊、知礼节的东亚人是绝不可能与其
他文化中的反叛者、个人欲望的宣泄者、疯狂的浪荡子一样,狼狈地对抗整个世界。真正的
东亚焦虑至此才真正露面:向上越迁,就是人活着的本质。
三、个人抉择:巨大社会机器下的疑惑
卡尔·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说:“手工织布机给你的社会是封建领主的社会;蒸
汽机给你的社会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意指技术与资本的合谋已然完成。当工业革命进一
步促成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容纳进更多的工人进入到工厂运作的同时,个体化的组织
形式消失,科层制、官僚制的管理方式出现了——它的核心诉求便是将人类变成大工业机器
上的一颗适合的螺丝钉、一枚合格的齿轮,为公司的统一目标加足马力:效率、效率、效率。
按照这样的陈述形式继续推演,东亚的焦虑、自我的压抑就不应该仅仅归结于文化和
社会组织体系的问题,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的现代性隐疾,它被潜藏在资本自动化的生产逻
辑之中,因众人已经默认了「劳动 - 回报」的社会规则,自然无法再分出精力和时间投入到
注意「资本 - 技术」的系统里,后者被当作是社会进步的标榜,不断使人与之无限趋同,由
此使所有客观之物全面地沦陷进机械、功利、理性的怪诞漩涡中。变成一模一样的,不会发疯,
也不会崩溃的,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四、GAP DAY:另一种形式的东亚焦虑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28
除了情绪的难以表达,东亚焦虑的另一视角表现在持续的积极和功绩性的自我鞭策上。
从表面上看,这是为自己努力赢未来的奋斗史,但从根上来说,这就是一场资本连同社会发
展创造的理想神话。再加上系统化、秩序化的技术体系高举的效率与标准旗帜,导致打工人
时常坠入「自我情感与生活需求」和「内卷工作」之间的矛盾陷阱中:越放松、越焦虑;越
焦虑、越内卷。以前 Gap year 是寻找自我的过程,现在的 Gap day 说到底不过是焦虑系统
下的必然结果,因为打工鼠鼠们除了自嘲和发疯之外,精神和生活已再无法负担这样的情绪,
我们需要出口,需要放空的时间和能够休息的空间,以此应付疲乏不堪的工作。一代又一代
情绪稳定又积极的人相互鼓励着,就这样徘徊在生活的出入口。
一代又一代情绪稳定又积极的人相互鼓励着,就这样徘徊在生活的出入口。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29
【第 17 期】平底锅文学:脚趾已经开始施工了

“2017 年结婚,他二婚,我初婚。刚结婚,害怕第一次,都说疼得要命,所以一直不肯
给老公,老公心疼我,也不勉强。”以上内容节选自当下在社交媒体中频繁讨论的“平底锅文学”。
网名为“平底锅”的知乎网友在各种知乎问答贴下写着自己和“海哥哥”的婚恋故事,这些内容
既封建到令人发指——“圆房”这样的措辞、溢出屏幕的处女情节;另一方面又开放到不堪入
目——强吻、夫妻性生活、“圆房”录音和带血的浴巾。人们皱着眉头、抠着脚趾,或是忍着
恶心、或是带着嘲讽得看着“平底锅”讲述的这些故事,不断感慨着“娇妻文学”又有了新的发展。
一、双标的处女情结:男权之下的“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成型于父系氏族社会,尤其是到禹称帝时,典型的一夫一妻制
家庭已经形成。这种“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制形成的基础并非是两性平等,而是在男性拥有了
性别优势、权力以及私有财产之后,为了保证自己血脉的延续,将女性“资源化”后的独占行
为。所以在这样的制度之下,男性对女性实行独占性同居、要求女性遵守贞操,严格控制其
婚外性行为。而与“一夫一妻制”同时产生的,还有妓女制和严惩奸夫淫妇的法律,女性被划
分为妓女与良家妇女,妓女的产生给予了男性进行婚外性行为的合法性,而奸夫淫妇会受惩
罚则是因为“奸夫”侵犯了“他人的私有财产”。所以正如恩格斯说的,“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
具有它的特殊的性质,使它成了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
时至今日,我们的婚姻法已经在性别平等的角度从法律层面对“一夫一妻制”做出了更符
合社会正向发展的规定,但旧时“一夫一妻制”中男权至上与女性资源化的意识仍然留存在我
们当下的文化中,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双标的处女情节——强调女方是否是处女,却
不在乎男方是否是处男,认为女性有性行为是不检点,却将男性的滥交称为“风流”、
“经验丰富”。
在“平底锅文学”中,二婚的“海哥哥”——一个必然与他人有过性行为的中年男性是隐身的,而“海
哥哥”、“平底锅”、婆婆、妈妈等一众角色却总围绕着女方的“第一次”“处女身份”展开生活中
的聊天、讨论。而这种处女情节本质上就是对女性的物化、对女性的性压迫。
二、认知失调:娇妻文学与女性的无奈自洽
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在 1956 年首次于其著作《当预言失灵》中提出了认知失
调理论,这一理论用来描述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因而产生了一种不甚舒适的
紧张状态。更精确一点来说,是两种认知中所产生的一种不兼容的知觉,这里的“认知”指的
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型式,包含看法、情绪、信仰,以及行为等。当我们细数娇妻文学高发的
场景:“爱能止痛”是在被丈夫家暴后的吐槽中说出的、“他超爱”是在吐槽男友对自己呕吐止
呕讲出的,而“平底锅”在讲自己的婚恋故事时也吐露过在日常被强调“要听话”时对自身地位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30
的怀疑,讲述过受到凝视时的委屈与羞耻。这些场景都会引起当事人的认知失调。在面临这
种失调的不适感时,我们自是可以像评论区说的“分手”、“离婚”来改变行动以平衡认知,但
我们也同样不可否认,写下“娇妻文学”、说出“他超爱”也是一种寻找自洽的方式。尤其是在
客观条件并不允许当事人作出行动时,写出“娇妻文学”来增加其“他是爱我的”的认知,或许
可能是她们实现认知平衡的唯一渠道。
三、“平底锅文学”的背后:当代女性的生存问题
我们可以从“平底锅文学”中窥见“平底锅”这样的生活:以“强吻”作为开端的两性关系;
不知情下的私密录音;来自长辈的性凝视;被用金钱与日常话语不断强化的、以性价值为中
心的个人价值认知 ...... 这是她的生存状态,也是我们当下部分女性生存状态的缩影。我们可
以嘲讽一个女性恋爱脑、嘲讽她的娇妻行为,但我们必须从她们的娇妻文学中看到她们所面
对的整个生活环境:是在讨论中被隐形的“霸总”对她们施加的情感暴力、性暴力;是浸润在
男权体制已久的长辈、甚至是女性长辈对其日常生活的教化;是她们生活之中发生的每一件
事情对她们的无形驯化。我们必须清楚,每一位被物化、被压迫、被凝视但又无奈接受的“娇
妻”,都是整个男权制度下的受害者,她们的“文学”映射的都是当代女性正在面对的生存问题。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31
【第 18 期】珀莱雅母亲节广告

我们会在社会的各种角落看到不同的“妈妈”。她们载着自己的孩子穿梭在学校、或是兴
趣班的路上,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在厨房,在离家或近或远的菜市场;她们会在工作的场景
匆匆地讲“抱歉,我孩子那边有点事儿”;她们会在孩子的口中,“我让妈妈抱”、“爸,我妈呢?”、
“妈妈我好累呀”。“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从小就是这么唱的,唱着唱着就习惯了,好像“世
上只该妈妈好”。
而当珀莱雅的母亲节广告在展现了一系列看似稀松平常的母亲对孩子的付出的情境之
后,问出了这句“世上只该妈妈好吗?”的疑问时,常识背后的隐性权力被暴露出来,让我们
不仅看到妈妈的付出,还有“妈妈”这一符号给妈妈们戴上的枷锁。
一、情感营销:寻找人类情感共鸣处
李光斗在《情感营销》中写道:“这是一个情感经济的时代,情感正在创造财富,情感
正在创造品牌,情感正在创造一切。真正的行业翘楚不是在资产排行榜上,而是在消费者的
心中,情感营销将成为这个时代最有效和最持久的营销战略。
而” 近些年的《中国消费趋势报告》
也确实显示出了当前人们消费的情感化趋势:中国消费正在实现“心价比”的跃迁,品牌能否
更多地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成为了其营销能否成功的关键。
跨国广告公司盛世长城提出,广告创意要利用人的本真情感跨越地域、文化的障碍,
取得情感共鸣,这便是广告中的共鸣理论,也是当前情感营销的行为内核。这种创意方式通
常选择目标对象所推崇、或印象深刻的生活经历或生活方式加以模仿,用诸如爱情、亲情、
友情或是社会中的孤独与温暖、个体的焦虑与内耗触及人心。
聚焦在《世上不只妈妈好》这则广告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长度仅有 3 分 21 秒的视频
广告帧帧是生活、处处有共鸣。八音盒中“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旋律将人们一把拉入那个哼唱
着“投进妈妈的怀抱”的童年。我们看到三对母子同处在一个电梯里,然后猛然意识到,成为“妈
妈”之后,她们的生活状态开始以孩子的人生阶段为基础坐标了。视频里的孩子每一声“妈妈”
都和现实中的我们重合起来,然后在我们情不自禁地在评论、弹幕里打出“妈妈真好”的那一
刻,达成了情感的链接与共鸣。
二、品牌的观念输出:形象塑造与社会价值
美国格雷广告公司提出的“品牌性格哲学论”和日本小林泰三郎教授提出的“企业性格论”
共同组成“品牌个性论”的理论基础。它所强调的是品牌所体现出的价值,经常借由情感营销、
内容营销输出品牌观念、塑造品牌形象。如果我们进一步观察珀莱雅近些年的广告作品,会
发现它一直在关注各种社会议题,围绕女性、围绕青年群体的困惑,持续传达品牌观念。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32
在母亲节,珀莱雅用今年的《世上不只妈妈好》、去年的《仅妈妈可见》向社会不断传达“家
庭责任不止妈妈拥有”这一观念;在三八妇女节,又用《醒狮少女》、《女帅男兵》强调女
性力量,用《一样的天空》讨论我们当下的性别教育。
而当我们进一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品牌以社会议题为切入点、不断通过输出正向
价值观点的这一行为,就会发现这样的观念输出带来的社会价值远远超过本身的形象塑造价
值。截止到今天,珀莱雅 B 站官方账号发布的《世上不只妈妈好》已经获得了 178.8w 的点击量,
在微博上更是引起了大规模的讨论,品牌的资源与传播优势使它注定可以带来较之普通个体
更大规模的社会影响。
三、传播即权力:常识中的无形压迫
“传播是权力”的话语强调的并非是简单的直接操纵,而是那些隐藏在我们文化和语言中
的不平等关系:是一个个符号背后的隐喻——总是围绕女性生殖器官与所谓“贞洁”的脏话、
被悄悄打上负面内涵的文字;是文化背后的权力结构——三纲五常、“男主外、女主内”;是
传播文本对某一权力的合理化、自然化——世上“只”有妈妈好。这种权力或许很难找到明确
的执行者,或者说每个人都是这一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从儿时咿呀学语、开始步入自
己的社会化之路时,它就已经深入我们的生存环境、语言习惯之中了,我们成长在这些权力
形成的“意识形态”之下,并以此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最后又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之
中成为强化这一权力结构的一环。
“世上只该妈妈好吗?”西周初期,以周礼的制定为标志的父权制建立起来,其中的嫡长
子继承制决定了一夫一妻多妾的、从夫的婚姻制度,至此,社会与家庭彻底分离,社会成为
公领域,家庭成为私领域,原本基于生理差异建立起的、以平等为前提的“男主外、女主内”
分工模式发生了质上的变化,女性逐渐在社会领域隐身,而男性在家庭生活中的缺位也变得
“合理”了起来。随后,越来越多以此为前提的符号、文化被进一步创造,不断地强化这种社
会状态的“合理性”,使其成为人们笃信不疑的“常识”。我们不再怀疑为什么电视剧中的妈妈
总是围着围裙做着家务,也习惯了日常生活中父亲角色、或者男性家长的缺席。
“世上不该只有妈妈好”,或许正是因为这句话直接揭露了这一常识背后的怪异,才让这
个广告片如此直击人心。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33
【第 19 期】全职儿女: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

“虚假的啃老:是在家躺平添一双碗筷;真正的啃老:去大城市打拼买房买车;顶级的啃老:
结婚生子,一家三口住父母家花父母钱。”在 2022 年 12 月,一个名为“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
的豆瓣小组悄然建立,他们开始定义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年轻人脱产和父母一起生活,
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考公考研上岸。
现在,这个豆瓣小组已经聚集了 3786 名成员。这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很新的反内卷方式,一
种年轻人生活的新出口,让我们在内卷、窒息的社会环境下拥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但我们
仍然无法视而不见的是,它的的确确地代表着我们当下愈发普遍、难捱的社会压力、社会焦
虑,以及越发明显的社会鸿沟。
一、社会结构性压力:被动的“躺平”行动
后疫情、风险社会、社会转型、乌卡时代、后真相与透明社会 ...... 对于这个时代,我们
有很多种形容,而这一系列形容词、一系列针对当前社会环境提出的概念,指向的都是高度
的不确定性、不安全感。高考神话在这种社会震荡之下开始被动摇,通过学历获得社会阶层
跃升的想象逐渐被打破,我们试图用考研、考公、考编制来获取一点来自“学生身份”或者“铁
饭碗”的确定性,然后在“上岸”的路上频频堵车。这一切现象组成了我们当下的社会结构性
压力——我们 996、我们内卷、我们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着前进,但是我们实在太渺小了,
我们可以吐露出一长串社会荒谬的现象、怪异的问题,却找不到症结所在。
当社会结构性压力下,内卷化的现状已经让年轻人几近无路可退之时,被动的“躺平”运
动开始了。家庭,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最后的确定之所。所以“全职儿女”出现了,他们就是
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动地选择了看似“躺平”的道路,从社会的焦灼之中抽离出来,从现代城市
中抽离出来,回归到更加稳定的、用亲缘关系连接起来的小群体中去。
二、个体与社会的割裂:脱产后的新型焦虑
回家当“全职儿女”真的就是在“躺平”吗?结构性压力之下的社会焦虑真的有所缓解吗?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社会交往、建立起人际关系、与社会其他
参考群体进行对比来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当我们已经经历过“更大的世界”,拥有了更为广阔
的社会关系网之后,我们与社会其他群体的互动、对比就已经无法避免了。所以当我们以“全
职儿女”的身份来过脱产生活时,我们无可避免地会和朋友圈中的、微博中的、以及任何一
个社交媒体中的,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同龄群体进行对比。即使我们回归了小群体,也无法和
当前整个社会完成切割,社会对比之下的焦虑正是“全职儿女”们当下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而在我们当前的社会文化中,“三十而立”是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年轻群体的社会想象,这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34
是社会公认的评价标准,也是人们心中的衡量尺度。“全职儿女”的形象和社会想象中的年轻
人形象是有差异甚至截然相反的,这种个体形象与社会理想发生的冲突,依然会让脱产后的
年轻人陷入焦虑之中。
三、全职儿女媒介景观:社会鸿沟的具象化
当下对“全职儿女”的热议、人们在小红书 po 出的各种“全职儿女生活”,都在用不同的
符号语言塑造着当下关于“全职儿女”这一生活状态的媒介景观。但我们不得不考虑到的是,
并非所有年轻人在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之后有条件、有能力将“全职儿女”当作自己的退路。
媒介景观之下,是一道巨大的社会鸿沟。
这两天有一张照片在微博里被大范围地传播开来,照片的大致内容是,一个夜晚,一
位头发斑白的中年女性在路灯下卖菜,背后是一群高兴得跳着广场舞的中年女性。有评论调
侃道“有退休金和没退休金的差别”。虽然我们并不能仅凭一张图片就把她们的生活状况定性,
但是这确实道出了我们当下存在的社会差距。“奶奶退休金 7000,她 3000,我 4000,我们这
样已经生活几个月了。”年轻人之间的社会差异就以这么赤裸的、直白的形式展现出来了,
而这种社会鸿沟的暴露将进一步加剧人们对社会结构性压力的感知。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35
【第 20 期】社交搭子:社交与自我的边界的产物

打开小红书,搜索关键词“搭子”,各种五花八门的“搭子”就会扑面而来:聊天搭子、旅
游搭子、厕所搭子、饭搭子,一起对抗万恶资本家的摸鱼的搭子,运动搭子又要细化到网球
搭子、游泳搭子等等。“社交搭子”这种垂直细分且不过分亲密的社会关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
人认可,逐渐成为现代人社会交往不可或缺的角色——人们或许不会对自己的离职产生多大
的情绪波动,但却很可能因为一位“职场饭搭子”的离开而感到寝食难安。而以“社交搭子”为
代表的“浅社交”,则可以看作是人们不断摸索社会交往与自我空间之间的边界的产物。
一、孤独的群居动物:社交的工具性与缺失的情感补偿
工业革命以后,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人们逐渐脱离以往的、建立在传统社会秩序之
上的礼俗社会,传统社会让位于工业秩序,以情感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交往的工具
性愈发突出。譬如当下,走出了小镇、开始努力融入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的我们会发现自己
的现实社交开始变得具有强目的性——微信列表中的好友充斥着千篇一律的商务照头像,提
醒着我们“这是 xx 项目的甲方”“这是 xx 项目的乙方”,交往是为了工作,互动中的双方都不
过是螺丝钉。
随着工具性社交的泛滥,人们本应从社会交往中获取的情感补偿不断流失,“孤独”成为
了每个身处现代都市的人类必然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正因社交中的情感补偿缺失,人们开始
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来试图弥补情感上的空白。我们开始诉诸网络,试图在赛博世界融入趣
缘群体,但很快又陷入了雪莉·特克尔所说的“群体性孤独”——现实生活的社交缺失仍未解
决。这便是“社交搭子”出现的背景,我们需要在现实生活的社交中获得一些超越工具性的情
感支持,哪怕只是每天“搭伙”吃一次饭、在健身房一起度过短暂的一小时,或是一起来一次
志同道合的短途旅行。
二、磨合中的交往边界:被强调的社交距离与自我空间
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
空间的大小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不同个性等而不同,因此人们在进行社会交
往时会保持不同的距离。虽然这一概念中的“距离”多指空间距离,但我们仍可以将它延伸到
心理距离——我们愿意在多大程度上向对方展示我们的个人生活、曝露我们的内心世界。
正如董晨宇老师在分析“社交搭子”这一现象时对现代人类的形容,“人们都是刺猬”,我
们需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一定的边界感,去保证自己的社交成本可控、确保自己“不受伤害”。
在对交往边界的磨合探索中,我们发现了“搭子”这样的亲密的、但不需要我们完全暴露自我
的关系类型:就只需要轻轻“搭”着,在彼此都舒适的范围内展示自己一部分的喜好、想法,
获取一份情感上的支持与慰藉,而在这个范围之外,双方又可以心照不宣地互不打扰,给予
彼此自我空间以足够的尊重。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36
【第 21 期】史航性骚扰事件:意识形态接受与反抗

史航的性骚扰事件以出版品牌“一页”创始人范新被指控性侵为起点,舆论发酵之后,有
多人爆料史航也存在对他人的性骚扰行为。在以往的性侵 / 性骚扰事件中,受害者往往保持
沉默,代替加害者承受社会舆论的指责。但近几年性骚扰事件中的受害者不再隐忍,而是勇
敢地站出来讲述自己所承受的性别暴力。整个事件身处舆论漩涡之中,一方是对权力的积极
反抗;另一方则是对既有意识形态的消极体现。
一、又一场 metoo 运动:话语主动权的争夺
2017 年,女星艾丽莎·米兰诺针对哈维·韦恩斯坦的性侵丑闻发起 metoo 运动,“metoo”
几乎成为了一个话语符号,呼吁所有曾经遭受性侵害的女性挺身而出,借此唤起社会关注。
从符号学视角来看,能指为“metoo”的符号,其意指实际上是一种女性共同体意识,“我与你
站在一起”。在罗兰·巴特的“神话”层面,“metoo”及其所代表的女性共同体意识又指向了勇
敢地对社会上位者所施加的压迫性权力的反抗。
这同时也是文化研究学派眼中的“表征”过程——用语言符号对事物进行替代和再现,通
过语言生产意义,而这种意义是一个群体共享的文化所赋予的。“metoo”已经成为女性群体
中共享的代表勇敢与反抗的话语符号。多名女性同时指控史航性骚扰可以被称为 2023 年的
一场新的 metoo 运动。在近几年的性侵害事件中,受害者不再因莫须有的耻感而保持缄默,
转而将矛头对准加害者,夺回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二、理所当然的“交流”:父权意识形态的渗透
史航后续回应“情绪我理解,但情况不属实”,又主动贴出聊天记录并说明“不存在性骚
扰”,无论是真诚解释还是刻意辩解,都是父权男本位的意识形态的体现——不明确拒绝即
为同意。女性主义是广义上的文化研究学派发展中的一支,女性主义拓展了“权力”的概念,
社会性别通过象征符号建立起来,通过这种强制性“男女”差异的确定,男性在把女性“他者化”
的基础上,定义了自己,并获得了对女性的统治权力。
长期以来人们都生活于男性为“第一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中,借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
理论,这套表征系统是内化的、无意识的。亦即史航主观上默认言语和肢体上的越界并不算
是“骚扰”范畴,甚至他明知是骚扰却因其社会第一性和掌握上层权力的身份而不以为意。社
会庞大的观念体系先于个体而存在,个体未经思考就已经接受了这种先在性思想,史航的两
次回应则正应了这种父权本位的思想牢笼。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37
【第 22 期】视频化社会:文化、认知和审美模式

我们的当前的社交媒体也从以往的短文字为主的内容平台,迭代成了当前以短视频和
中长视频内容为主的平台界面,使用抖音、B 站、Youtube、网飞等主流内容平台进行社交、
娱乐和获取新闻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视频化社会正在逐
渐形成。
而所谓的视频化社会也就是在指代视频这一媒介已经成为当前公众信息表达、公众民
主和社会事件的主要呈现形式,利用视频表达自我和获取信息成为个体的主要生活方式,也
贯穿了我们当前社会的经济活动和民主政治进程,视频媒介的使用也成为了一种文化行为,
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和认知方式。
在视频化社会中,对于视频媒介的使用是文化性的。公众早已经习惯了利用视频来记
录生活日常生产互联网内容,也逐渐有意识利用视频来记录社会事件发生和变化过程,并且
这些内容常常成为第一手的新闻信息。而与此同时,视频通信也逐渐取代语音通话成为当前
人们沟通的常态,人们的视频化生存已经是成为了一种全民性的文化生态。
而视频媒介带来的也不只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奇观,也改变个体的认知和审美模式。由
于普遍的视频化生存状态在个体间的蔓延,“出境”的需要也使得当前社会出现了普遍性的“容
貌焦虑”和“身材焦虑”,也让“滤镜”等图像修饰技术大行其道。而视频化的娱乐和信息获取方
式也带来的强烈的感官刺激和碎片化的认知倾向,短视频的病毒化传播方式也使得虚假信息
和低俗信息的蔓延难以控制,如当前包含低俗言语和不雅动作的“土味视频”就难以遏制。
最后,视频化社会也在改变着我们的文化传承方式,从信息历史学的角度出发,我们
这个时代生产的短视频将成为未来研究现代社会的重要的“史料”,视频也将以一种全新的方
式延续当前文明的传承。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38
【第 23 期】五个女博士广告

此前,口服美容饮品品牌“五个女博士”投放的电梯广告因涉嫌低俗宣传、被质疑制造容
貌焦虑等原因引发争议,后续也已被立案调查。在引发争议的电梯视频广告中,几位女性面
目狰狞,握拳嘶喊:“老公气我,喝!”“又老一岁,喝!”大量网友表示看到这些广告之后感
到不适,《中国妇女报》也点名批评其广告哗众取宠、不尊重女性。“五个女博士”这个品牌
从名字到内容,都充斥着社会对女性群体的偏见。其广告营销的底层逻辑是从“女博士”这一
大家心照不宣的符号出发,再默认女性情绪化、不理智、虚荣、爱美,最后“图穷匕见”,告
诉女性喝了他们的饮品就会变成情绪稳定、温柔美丽的“理想女性”。无论是观念使然还是刻
意为之,“五个女博士”广告都是充满了男性凝视、刻板印象、景观与消费主义的反面教材。
一、权力与枷锁:显化的偏见与凝视
福柯眼中的权力是一个网络,没有一个明确的统治者,每个人都是权力的代理者。也
正因为权力缺乏中心,所以才无处不在,人们对权力的抵抗也越来越困难。因此,在男性的
凝视权力中,全体社会成员都置身于这种对女性身份的规训之中。
这种权力的维持不仅是压制性的,还是一种积极的权力,更具生产性和渗透性,它积
极地生产着新的话语。话语即权力,话语与权力是一个持续进行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五
个女博士”品牌广告则是话语符号的集合——“女博士”这一标签化的符号能指在几年前就已
经被污名化为“正常”女性中“不正常的异类”。戈夫曼认为污名带有一种情境性,借助它,个
体在定义着与“同类”或“异类”的互动规则,而社会也会对自身内部的异质性成员进行行为控制。
在“五个女博士”投放的广告中,女性首先因想要与“异类”撇清关系而审视自己是否是别人眼
中的“正常女性”,进而又被告知“理想女性”是什么样的,又进一步继续进行自我规训。这种
话语与权力的循环正逐渐提高“正常女性”的标准,不断压缩女性的生存空间。
二、意识形态与无意识:角色的不平等
阿尔都塞通过对社会思潮的症候式阅读发现,社会庞大的观念、制度体系先于个体而
存在,个体在未能有独立思考能力之前就已经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种先在性思想。意识形态
对人的控制是隐蔽的、被内化的。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和效果,即意识
形态是无意识的。这是社会意识形态对个体规训的结果,形成了一个对社会角色的永固的牢
笼。意识形态从外部构筑了人的“本质自我”,因此人们所认为的自我其实是意识形态影响下
的一种虚构,占据主体位置的实际上是一个拥有社会身份的存在。简而言之,本质自我是不
存在的,人是被社会地生产出来的。
在以男性为第一性的社会意识中,女性作为社会第二性的从属性地位,被灌输的思想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39
是必须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情绪稳定,最好还能美丽可爱。同时为了维持这种社会形象与
地位的不平等,女性形象也如“五个女博士”广告中所呈现的那样,被贴上负面标签。而女性
为了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则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景观与消费的深渊。
三、景观与消费:以符号置换本真
五月风暴后,居伊·德波提出了“景观”的概念,认为当今社会已经由商品社会转变为景
观社会,景观代替商品成为了社会生产的主要内容。景观是一种无直接暴力的、非干预的表
象和影像群,它以事物本真的替换为在场前提,表象取代了存在。“策展”则是景观社会的重
要表现之一,即人们热衷于在社交平台上展现自己美好的表象。互联网语境下的景观社会中,
所有人都在进行积极的自我呈现,重外表而轻本真。
在“五个女博士”的广告中,首先以面目狰狞的女性为形象符号,在以观看逻辑为主的景
观社会中迅速抓住人的眼球。进而根据女性客户的策展心理,制造美容养颜的消费需求。最
终利用“喝!”这种祈使性话语符号将女性群体推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40
【第 24 期】五月天门票售罄

最近,五月天演唱会门票开售,一场 30 万张门票,仅花 5 秒即宣告售罄,众多歌迷都


为无从抢票而遗憾。自从 2023 年开年以来,各类艺人演唱会层出不穷,从流行音乐到古典
音乐再到戏曲和话剧,文娱市场展现出久违的热闹之势。
“你方抢完我登场,抢完这家抢这家”,
“去看演唱会”已经不再是粉丝们的专属,而成为了 2023 年的新潮流。透过演唱会的火爆盛况,
我们也可以试图用新传领域进行相关分析:
一、反身叙事逻辑:孤独个体中的群体狂欢
在屏幕文化时代,大众成为了屏幕的囚徒,正如曼纽尔卡斯特尔斯所设想的“集体间离
空间”一样,个人外部体验和内部体验完全割裂开来。长期以往,大众开始抵抗这个“规训社
会”,开始走出屏幕。2023 年枯木逢春的演唱会、具有烟火气的淄博烧烤、以及热闹的特种
兵式旅游,均体现了大众对群体狂欢的向往。学者克尔凯戈尔曾说,人是作为一个孤独个体
而存在的。但越是依赖于手机这种单薄社交,大众越是希望从“演唱会”等狂欢场合去补偿自
己的心理落差,依靠情感和“趣缘”组建成一个现代社会的狂欢广场,纵情欢乐。对应巴赫金
提出的狂欢概念,演唱会作为一个狂欢广场具有全民性、仪式性、平等性和颠覆性,但颠覆
性相对而言更为强烈。可以看到,演唱会中人们突破了常规的第一种生活,暂时搁置了规训
社会的规矩和秩序,也暂时抛弃了手机带给我们的“群体性孤独”,当然,这也是人们所追求
的“第二生活”。
二、文化工业背景:“灵韵”回归后的共意行动
本雅明于 1936 年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了灵韵的概念。灵韵是什么呢?
是时间和空间的一种奇异交织,是遥远的东西绝无仅有的作出无法再尽的显现。随着科技的
发展,人类已然进入到机械复制时代,文化也成为了技术复制文化。流水线制作的综艺、肆
意“盗猎”的文本内容,异曲同工的音乐歌曲,无论在哪个行业,“灵韵”的消逝成为了常态,
纯粹、整体、独创的美学表征也在各个行业逐渐消散。随着演唱会的强烈回归,其独一无二
性和本真性让大众对华语乐坛重新燃起了“崇拜价值”,音乐仿佛就因那一刻而生。基于此,
伴着美妙的旋律、跳动的音符、独具特色的嗓音,在这场情感社会活动中,大众形成了巨大
的情感能量,焕发了巨大的情感共鸣,也形成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体验经济时代:多方赋魅之下的媒介朝圣
在体验经济时代,大众往往会为整体氛围所带来的感觉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
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的。随着资本为演唱会
赋魅、营销号为演唱会增魅,演唱会的过度爆火本质而言成为了“媒介朝圣”的反映。尼克·库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41
尔德将朝圣为一种象征式旅行。在 2023 年,许多粉丝为了奔赴演唱会而特地前往另一个城市,
展现自己极大的敬意和充分的参与感,这本是便可以当做一种集体“朝圣”行为。而在这一场
朝圣中,我们自然而然可以将演唱会视为一种媒介,直接改变了大众旅行的方式、地点和诉
求,让粉丝抱有绝对的期待。
这是我和你的青春符号,这是我们的回忆专属主题曲。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演唱会一
直被需要,尤其是对于情感含蓄的中国宝宝来说,来一场说看就看的演唱会,是最梦寐以求
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30 万的票 5 秒售完绝非一个正常的“消费行为”,在资本赋魅、
粉丝趋魅,营销号追逐魅力三者合谋之下,我们很难不看到“演唱会市场”的异化。“流量”和
爆火毕竟是一时的,如何让音乐产业保存“留量”和实现“长红”,才是我们新传学子值得反思
的问题。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42
【第 25 期】小鬼“泰裤辣”:网络梗文化

“调休这件事情泰裤辣!”“这个穿搭真的泰裤辣!”……继“妍珍呐”“西八呀”之后,“泰裤辣”
又一次在社交媒体风靡,疯狂占据我们的视线。这个“梗”源自小鬼王琳凯在一次音乐节上呼
吁粉丝们“做自己”时的结束语:
“如果…你也可以和我一样,那么我觉得这件事情……泰裤辣!”,
而现在,以这段视频为素材做的鬼畜视频已经在 B 站获得了最高 549.6w 的播放量,关于“泰
裤辣是个什么梗”的解释视频也获得了 300w+ 的点击。造梗、玩梗、寻找下一个梗,梗文化
已经成为了当前网络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网络梗文化:迷因传播与意义解构的双重快感
1976 年,理查·道金斯在《The Selfish Gene( 自私的基因 )》中提出了“meme”这个概念,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迷因”、“模因”。道金斯认为迷因是一种基本文化单位,它经历复制、变
异后进入传播,而后又在人们的模仿下被大范围传播——毕竟在 19 世纪,塔尔德就用他的《模
仿律》告诉了我们,模仿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泰裤辣”
也好、“鼠鼠我呀”也好,网络热梗实际上就是互联网迷因,在人们娱乐性的玩梗中迅速繁殖,
形成一种文化气候,不断地吸纳更多人参与、模仿。
而人们之所以乐于复制“梗”迷因,则源自梗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所体现出的反叛性。解
构意义、解构价值,是人们在玩梗、造梗的过程中获取快感的来源。最初的“泰裤辣”是小鬼
对粉丝“做自己”的肯定,而在人们制作了一个个鬼畜视频后,其原本的意义已然被拆解重组,
或是化作对明星文化水平的调侃、或是化作对“调休”等社会问题的讽刺、亦或仅作为“太酷了”
的谐音,“泰裤辣”的解释权被人们从小鬼那里夺走,而大众也在玩梗的过程中获得了解构意
义、夺取符号的快感。
二、“这是个什么梗”:人类的解码游戏与社交需求
基于生存的本能、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人类有着不同于动物的环境认知需求,这种
需求被写进人类的基因里,成为“好奇心”,长久地延续了下来。所以面对未知的符号,积极
地解码、满足好奇心,是人们的本能行为。正因如此,我们会被“泰裤辣”、“河南拔智齿”等“神
秘符号”吸引,乐此不疲地投入一场又一场解码游戏、成为推动“梗”快速传播的推手。
另一方面,人类交流通畅、相互理解的前提,是运用同一套符号体系、拥有共同的意
义空间。无界化的社交媒体与游牧状的用户让跨圈层传播变得更加频繁,不用圈层背景下产
生并快速迭代的“梗”弥散在社交媒体,成为了网络时代下的社交门槛。面对无孔不入、扑面
而来的“泰裤辣”,我们只有问出“这是个什么梗”才能理解、参与这场互联网狂欢,甚至说,
才能满足日常的社会交往。所以理解“梗文化”正在从融入圈层的前提,变成了网络时代下必
要的社交需求。或许对大部分人而言,了解“泰裤辣”并非是为了主动获取快感,而是社交受
阻后的被动行为。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43
【第 26 期】儿歌《花园种花》走红

“在什么样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这首名叫《花园
种花》的儿歌在这个 5 月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小红书、微博、抖音,点开各
种社交媒体中的短视频,不说十有八九也有十之五六是用的这个 BGM。其实,这并不是在
网络中走红的第一首儿歌,在此之前,来自贝瓦儿歌的《我会自己上厕所》曾引起了许多 B
站用户的关注,《勇气大爆发》(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啦哒啦哒)也是今年最热门的短视频
BGM 之一。“对小孩子来说可能有点幼稚,对大孩子来说刚好”,儿歌正在走出小朋友的世界,
以一种文化迷因的形式走进成年人的世界。
一、儿歌:更适合网络传播的音乐类型
有“网感”的内容是什么样的?互联网赋予了所有人以近乎平等的传播能力,消解的时间
与空间边界让现实中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人实现在网络中的聚合,人们不需要再以主流文
化为标准融入群体了。所以,很多时候网络追求的不是“大众”的内容而是“特别”的内容。另
一方面,140 字的微博限制、1 分钟的短视频、永远听不完整首的抖音热曲,互联网中的内
容是碎片的,需要在只言片语中触动人的内心、在半分钟的副歌里抓住人的耳朵,否则“太
长不看”。最后,有网感的内容需要洗脑,需要可以重复、可以复制、可以鬼畜,它需要成
为一种“梗”参与到人们的社会交流之中。
儿歌:你直接报我身份证号好了。由于儿歌的目标受众是小朋友,它的旋律不会很复杂,
歌曲的时长通常很短,歌词也总是通俗易懂的,所以它天然地和网络媒介相适应,有着在互
联网广泛传播的基础前提。与此同时,儿歌一方面是许多人的集体记忆——它是我们接触社
会文化的起点,我们在“小兔子乖乖”里学习自我保护,又在“大风车”里享受夏天、西瓜与风扇,
儿歌对我们而言总是有着亲切感的,即使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我们对当下儿歌的接受度依
然很高。而对于“大人的世界”来说,儿歌又是特别的,在一众流行音乐中,一个清脆的童声
唱起简单到可能会惹人发笑的歌词“我会自己上厕所,爸爸妈妈不要小看我”,怎么会不吸引
人呢?
二、文本盗猎:成人对儿歌的解构重塑
亨利·詹金斯在《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一书中借用了德赛都的“盗猎者”
概念,将媒介粉丝定义为通俗文化的盗猎者,他们挪用通俗文本并以“为我所用”的方式对其
进行重新解读,将看电视的经历转为一种丰富复杂的参与式文化。这种盗猎模式强调了意义
制造的过程和大众阐释的流动性。
“挖呀挖呀挖”的走红也离不开网络用户乃至官方媒体的文本盗猎行为。在《花园种花》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44
走红之后,人们逐渐不满足与单纯地使用这首儿歌的原曲,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编。在改编
的过程中,原本简单浅显的儿歌经由人们的文本盗猎,与当下成人的生活状况、社会背景结
合,创造出了“社畜版”、“调休版”、“彩票版”、“学习版”等多种版本,也正是这些“成人版本”
的《花园种花》触及网络用户的情绪痛点,才使得这个“梗”被进一步传播、重塑,使之的生
命周期得以延长。
三、童年与成年:正在消失的年龄边界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谈到了印刷媒介下童年概念的诞生,与电视媒介下
童年与成年的共同消逝。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观念,没有羞耻观念,所以在中世纪并不
存在“童年”这一概念。16 世纪,印刷机的发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正是这样的符号
体系划清了“成人”与“童年”的界限:“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
的人”。印刷带来的自我意识的强化和知识差距是童年与成人的边界所在。电子媒介无差别
地将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呈现在儿童面前,年龄还是个位数的我们就已经在各种各样的偶像
剧里看到了以“亲吻”为代表的成年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当我们和母亲坐在一起,捂着眼睛却
又从指缝里好奇地窥探这一切时,成人与儿童的界限便已经开始消弭了。
在互联网环境下,童年与成年的年龄边界正在进一步消除。从《孤勇者》代替《大风车》
成为“儿歌”开始,从《花园种花》变成社畜版开始,这种年龄边界的消失不仅仅体现在网络
内容的无差别推送,还体现在原本属于“成人”或“儿童”的专属文化,开始被解构、被重塑,
变成没有年龄边界的内容。我们已经找不到什么纯粹为了“儿童”创造的互联网文化了,儿歌
会被改编,童谣会被恶搞,夸张的儿童表演也会被以成年人的目光审视、戏谑。“不得不说
眼睁睁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
这是令人同情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尼尔·波兹曼用极致犀利且渗透悲观色彩的
话语形容童年的消逝。或许现实并不似他言语中描述得那般可悲,但我们依然应该为所有“童
年”保留一份空间。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45
【第 27 期】周杰伦言论翻车:翻车的青春

周杰伦翻车了,又或者说,我们的青春翻车了近日,周杰伦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一幅抽
象照,并称:“有些艺术家一辈子在追求创新,但如果已经是第一的人,要怎么变?”。但与
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评论区的声则是严厉的批评以及发自肺腑的建议还有粉丝表示很失望,
他们认为周杰伦现在正处于自我满足的状态,不思进取。但事实上,这并非周杰伦第一次言
论翻车:在一次欧美音乐排行榜出炉时,他晒出上榜歌手排名,并表示:“华流应该要第你
们怎么看。”我们的年代,正在眨眼间成为过去。
一、记忆:交往的纽带与集体的象征
尼采在对记忆与社会交往的阐释中认为,人们需要记忆来形成纽带。前者不仅需要进
入到个体彼此的传播与关系摩擦中,更是会被大众媒体不断强化又浸入于日常生活的实践
里,在一次又一次的象征物的表现下重现、塑造共同印象,再迭代给其他拥有相似经历的个
体。这也恰好与莫里斯·哈布瓦赫所提到集体记忆相互贴合、互为解释
所以,与其说对王心凌、周杰伦等千禧年时代家喻户晓的明星是个体为曾经懵懂青涩
的自己谱出的叹惋和怀念。不如说他们的形象、歌声、参演的电视剧和电影,已经深刻地与
早十年、二十年的社会时候彻底地融合在一起,使公众在看到已尽中年。的他们时,便直接
地落回到少不经事的年纪。他们是九零后的公众拥有的同一段记忆,是这个共同体所涉足的
社会生活体验的有意识的经历一一像是弗洛伊德想象中的罗马城,展示着过去的历史和足
迹,只消踏进去,一切历史、文化,过去的种种感受便接踵而至、汹涌地席卷而来。
二、共同体融合:文化与接合的可能
然而,在《乘风破浪的姐姐 4》官宣之后,不难让人想起《乘风破浪的姐姐 3》中出现
的王心凌、薛凯琪、Twins,还有前少女时代成为 Jessica 等等,都不再是一个大众偶像或爱
豆的存在。她们已然与过去兴盛的港台娱乐、韩流联系在一起,是狂热的的他们时,便直接
地落回到少不经事的年纪。他们是九零后的公众拥有的同一段记忆,是这个共同体所涉足的
社会生活体验的有意识的经历一一像是弗洛伊德想象中的罗马城,展示着过去的历史和足迹
只消踏进去,一切历史、文化,过去的种种感受便接踵而至、汹涌地席卷而来。
三、共同体融合:文化与接合的可能
然而,在《乘风破浪的姐姐 4》官宣之后,不难让人想起《乘风破浪的姐姐 3》中出现
的王心凌、薛凯琪、Twins,还有前少女时代成为 Jessica 等等都不再是一个大众偶像或爱豆
的存在。她们已然与过去兴盛的港台娱乐、韩流联系在一起,是狂热的粉丝呼喊着、举着灯牌、
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的难以计数的丰沛情感的集合体。她们在时间的演变中成为了一种代表黄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46
金时代、青年时期和青涩梦想的符号话语,又嵌入了九十年代、千禧年代中的烟火气息。
从社会学的语境中来说,共同体所代表的是拥有共享性的身份认同和关系连接的多数
人所组成的群体。他们彼此间都能够处于某种情感、归属的需求中一 - 这些可能放置于使用
的语言、遵循的文化,或者是一段一段与实际生活彼此勾连的记忆之上。而斯图亚特·霍尔
进一步延伸出「接合理论」的概念,将社会意义的生成与实践行动更深刻地联系起来,并认
为所有的话语、文化都与其所处的现实结构相呼应,并在社会发展、传承的迭代中反复地通
过接合的形式进行调整
到这里,再讲回「周杰伦言论翻车」事件。或许大众赋予了周杰伦高标准的要求,让
其不得不依照高标准的要求以维持大众心中的形象。而最令人担忧的是,一旦单一的标签被
破坏,多元的人格被展示出来,凝视又会再一次爆发威力,变成了新的暴力。他们确实是一
代人的记忆。但这样的记忆是否能够承载千万人的共同凝视,只能是且行且小心。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47
【第 28 期】准点下班被辞退

前段时间,上海一广告公司新人员工小王,入职三天就被辞退,原因竟然是连续两天
准点下班。下班之前她特意询问过老板还有没有工作需要做,老板均没有回复。而第三天公
司却以“无故顶撞上司”为由将其辞退,随即小王提出了劳动仲裁,最终胜诉,得到了 2N 的
赔偿。在小王与老板的谈话中,老板态度恶劣,问小王“如果让她去拿快递,她会不会去拿”,
这让小王意识到,老板并不是真的在问“拿快递”的问题,而是在进行“服从性测试”——她辞
退的真正原因,不是“准点下班”,而是她“有自我”、“不听话”。这场公司和员工的斗争折射
出的是上位者对下位者施加的压迫性权力,更是整个社会结构运转失灵所引起的一系列内卷
与反内卷的对抗。
一、加速主义:现代性的运转与崩溃
在《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一书中,罗萨认为,所谓加速,指的是单位
时间内数量的增长。社会的加速分别指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生活节奏加速。正是这样
一种内循环使社会呈加速的态势发展,导致了自反性的内卷性竞争机制和加速循环。
在这种加速态势下,职场人作为社会运转的零件也不得不适应逐渐加快的社会生产节
奏,加班和内卷也就成为了必然选择。斯尔尼塞克和威廉姆斯在《加速主义宣言》中得出结论,
这种高速运转的社会生产机制会逐渐走向崩溃。小王对无谓加班的反抗就体现了这种加速和
内卷机制对职场人的压榨会遭到抵制与反抗。
二、全景敞视:职场中的权力与规训
全景敞视机制是福柯由边沁的“圆形监狱”设想发展而来。边沁描述了一种环形建筑空间,
圆心是一座瞭望塔,监视着四周囚室中的囚犯。福柯根据这一建筑模型,认为全景敞视机制
借由空间的特殊设定“对权力进行了妥帖的安排”,这种可见性的不对称成为了权力得以现实
化的手段——只存在被观察者对观察者的“可见”,而观察者则不知道被观察者在哪或是否真
的存在。一旦这种不对称性得以确立,每个被监视者就形成了自我监视的机制,被压迫者同
时也承担了压迫者的角色,将自己所屈从的原则内化于自身的行动之中。
现在员工们似乎越来越将这种“有求必应”、“委曲求全”的职场规则当成理所当然,尽管
没有人强调和监督,打杂、帮老板处理私事、主动加班也成为员工默认需要做的事情。在小
王与老板的谈话中,老板问出“是否会帮他拿快递”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这种隐形权力的显化。
当老板“服从性测试”得到了否定回答,也就是发现小王并不屈从于来自老板的权力和规训、
打破了这种自我规训的不平等境遇时,他们就认为,这不是一个合格的职场人。这也是小王
被辞退的最核心、最底层的原因——这个员工“不听话”、“管不了”。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48
三、功绩社会:社会中的鞭策与折磨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描述的是社会机构如何以温和而有力的隐形权力来规定人的
行为,到了韩炳哲这里,他用“倦怠社会”或者说“功绩社会”来形容这种现代性的社会特征。
大众除了是被驯化的主体之外,也是功绩主体,即自己在不断鞭策自己、折磨自己。相对于
福柯强调的“否定性”权力(即规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韩炳哲所说的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积
极性”自我鞭策,没有人要求你必须怎样,但是主体为了在钢铁森林中赢得高位,不断自己
鞭策自己,逐渐走向内卷。
在职场中,员工们面临着来自老板与自己的双重压榨,既有福柯式的强制性自我规训,
也有韩炳哲口中这种来自自己的鞭策与折磨,最终收益的就只有市场和公司。小王则是在这
种无限内卷化的职场中,清醒地挣脱出来勇于反抗的年轻人。她在访谈中谈到,与公司进行
劳动仲裁的过程中,她也借鉴了网上的许多经验,这也说明,许多年轻人并不盲目顺从不合
理的社会规则。00 后整顿职场或许不只是一个段子而已,正如一位名为“刘刘溜了”的博主说:
“愿大家都能拥有对抗不公的勇气和无所畏惧的决心。”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49
【第 29 期】AI 孙燕姿

一夜之间,AI 孙燕姿火遍全网,不同曲风的歌曲、感人的营业时长、无二的音乐翻唱,
简直让铁子们一饱耳福! B 站上,AI 孙燕姿翻唱的林俊杰「她说」、周董「爱在西元前」、
赵雷「成都」等等,让很多网友表示:听了一晚上,出不去了…逼真的 Ai 翻唱,放到整个
音乐产业都是相当炸裂的存在,但也有人提出:这简直就是科技与狠活!在数字文明加速发
展时期,AIGC 逐渐成为主导,VR 等技术逐渐成为创新驱动,正印证了海德格尔所说的那
一句:技术是时代的座驾。在大环境之下,人们出于新鲜感和猎奇心理循环播放翻唱歌曲,
实质上表现了一种对创新技术的强烈期待以及对新技术变革前景的乐观态度。此展望也符合
web3.0 时代打造虚拟现实的下一代互联网媒介环境,有利于推进人与技术的关系走向深度融
合。但除了热传播之外,作为新传 er 很难不进行冷思考,毕竟,每一种技术是恩赐,也是包袱。
一、AI“拼凑式输出”,丧失作品灵韵
所谓 AI 孙燕姿,就是通过模型训练和后期处理,让 AI 用孙燕姿的声音翻唱其他歌手
的歌曲。无论是语音合成、语音转化、风格迁移,AI 技术看起来都较为成熟。但是很显然,
它消解了传统艺术灵韵,具有创造性的音乐作品在技术的影响下变得异化、机械化、标准化、
大众化,更是丧失了独一无二性和不可复制性。本雅明曾经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中提出“灵韵”一词,也可称之为光晕。随着现代复制技术的进步,AI 不断挑战原创音乐作
品的展示价值和崇拜价值,就如同许多人会说:AI 翻唱出现了,华语乐坛就失业了。人工
智能可以通过算法和数据让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美感和技巧,但人类可以赋予音乐作品情
感,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是传统作品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和微妙气质。
二、技术“主体性过剩”,挤压价值理性
马克思曾指出: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技术发展带来社会进步,
人类也对技术自然而然产生了信赖,所以出现了真人数字人“时间小妮”、AI 绘画技术、和
现在爆火的 AI 翻唱作品。随着技术“主体性过剩”,人类主体性极易遭到冲击,出现自我怀
疑和自我否定:人和机器究竟谁主沉浮?
但是正如学界大咖普罗泰戈拉所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也是技术的尺度。后人类时代,
随着工具理性不断膨胀,我们一味向前追赶技术的潮流,用技术建构人类社会。但其实,回
归价值理性过后我们会发现:人工智能的出现,是为了造福人类,而不是推翻人类。
三、“数字版权”仍未完善,触碰伦理红线
AI 歌手确实新鲜热闹,但也面临版权争议。根据著作权法规定,Ai 翻唱不同类型的歌
曲(民谣、童歌、流行歌曲等)并未征得著作权所有者的许可,已然有侵犯知识产权的嫌疑。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50
目前 Ai 翻唱打开了潘多拉的大门,之后关于版权与伦理的矛盾和争议也会越来越多。一个
月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半也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在保护技术自由与发展
的同时,我们也理应尊崇科技伦理、数字版权,让人类文明和数字文明达成价值一致的对话。
最后,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在第三次浪
潮的信息环境中,人与技术在不确定性中共进,但我们应坚持技术向善、技术善用的发展理
念,谋求人类的价值共识和需求共识,如此才能创造一个人文主义的前行道路。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51
【第 30 期】B 站 UP 主「李娃娃在这」:三十元的遗照

30 元钱在市场中流通,经过了无数双稚嫩的、粗糙的、精致的、苍老的手,在数不清
的抽屉、钱夹、夹克口袋和帆布书包中流转,像是经历过漫长一生的老者,看过清晨的黎明,
也见过垂暮的夕阳。直到它被一个村里的残疾女人握住、转交,用来换取一张坐在相机前,
微笑地拍下的遗照。这是来自 B 站 UP 主「李娃娃在这」在农村访谈、拍摄影片时记录下的
片段故事,“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她,但我仍然会记得,那天天气很好,她坐在家门口
晒太阳,我向她打招呼,她回我以灿烂笑容的瞬间。”
一、追问人类惧怕死亡的缘由:感受切实存在
死亡的反面?当众人堂而皇之地被质询时,大多数的回答都会是“活着”。正是因为活着,
徐福贵才会在几次动荡中变得越发消瘦,与妻子、孩子,与整个世俗意义中的家庭告别,才
会在最后,在黄色的麦田里,历经浮华与人生坎坷,与一头差点被宰杀的老水牛一起,摇摇
晃晃地朝远方走去。
死亡的反面不仅仅是活着,更是存在着的无数片段的汇聚:经历过几次社会动荡的徐
福贵如何一步步地走向自己命运的终点;UP 主镜头下的老人朴素一生,却格外要强;躺在
病榻上的史铁生开始利用每天一两个小时清醒的日子写下《病隙碎笔》的时候,他所回顾的、
思考的每个瞬间——母亲大口大口吐着鲜血倒下的时候、推着轮椅去到地坛公园的时候、遇
见执手一生的妻子的时候、开始写出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时候——都是其活着的、
存在的永恒。
没有人不惧怕死亡,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忌惮,个人才能够更多地尊重生命的跳动与
可爱,更好地摹刻存在的具象模样,更有勇气地、抱持着珍重的态度,理解生活。
二、谈论未知且隐喻的死亡:有限生命的珍惜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这两年因《疾病的隐喻》而受到关注的苏珊·桑塔格对“痨病”与“癌症”
的话语研究——一个是被浪漫主义光环所包裹的优雅与遗憾的代表,一个则相对可憎,使人
感到害怕,如同麻风或天花病人一样,充满不安。从这些意义上来说,死亡也同样具有符号
隐喻的特性。如此,也缓缓道出了死亡一词中潜藏的隐喻——《红楼梦》的黛玉葬花时、《死
亡诗社》的尼尔开枪时、《哈利波特》的斯内普教授召唤呼神护卫时,老人花了 30 元拍摄
遗照时,说不尽、道不清的,都是遗憾。
所以人类发明了留声机、制造了一卷又一卷得以记录笑容的胶片、甚至想要利用数字
化手段上传意识,让音频、图像,乃至是智慧生命在现实空间、赛博世界里得到永恒的保留。
但媒介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无法彻底还原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留下的不过是片刻、瞬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52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间,或者是部分的精神碎片。
这是波伏娃在《人总是要死的》一书中借用福斯卡的角色期待向众人阐发的思考:只
有死亡,才能制造对有限生命的珍惜;也只有死亡,才能让人这样宇宙间渺小的生物能够有
爱、有恨,充满希望和理想。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53
【第 31 期】B 站 UP 主发起停更:步履维艰的创作者

#B 站 UP 主发起停更潮 # 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三位百大 UP 主接连宣布停更,内容


创作者第一次将优质内容与现实环境之间的鸿沟,赤裸的展现在了大众的面前——这个时代
的内容创作者们,尤其是那些深度的、有价值的、丰富的、对内容怀抱着热情而不仅仅是肤
浅的贩卖人设或流量的内容创作者们,它们可能没有那么幸运——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没
有足够的市场、没有好的变现机制、没有足够吸引“大众人群”的内容,这些都让内容创作者
们步履维艰。
一、市场中的创作热情与热爱:一文不值
在商业逻辑上,这次部分 up 主的停更风波直白地展现出了 b 站的商业生态中的问题,
或者更大一点说,是深耕于垂直化、优质化的互联网内容在当下的普遍困境:一方面,纵观
整个互联网空间,除了 b 站保持了中长视频的传统以外,微博、小红书和微信都统统全面入
局短竖视频市场:碎片的、快餐式的、有爆点或者看个乐呵的内容更有市场早已是不争的事
实——优质内容带不了货,火不了人设,与广告的调性不符等问题让其在广告收益中无法立
足,是停更的 up 主们说出「公司破产」「没钱了」「支撑不下去」的根本原因。
但另一方面,b 站之所以可以成为这类中长视频聚集的平台,也恰恰是因为 b 站的 up
主激励机制,在早些年还有能力去适当的填补部分 up 主的收入空窗——但当下,无数创作
者涌入市场进一步分摊了平台原有的奖励机制,纵使 b 站在三月末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给
up 主分了 91 亿奖励金,但在不断增加的 up 主面前,这些奖励金依然杯水车薪。在 b 站本
身的商业模式还不够强劲和完善的情况下,维系头部 up 主,选择性的放弃腰部和尾部 up 主,
可能也是权宜之计。
而在社会逻辑上,b 站的停更风波或许也可以看作是一次高度效率化、工具化、透明化
社会的一次集体折射:一则是 up 主们的理想与现实的沟壑:这次停更的几位百万粉丝 up 主,
在接受一众媒体采访时都隐隐谈到「收入」问题,于 up 主而言内容创作是工作,工作即谈收入,
这是非常简单的逻辑,正是因为当代社会的商业与资本逻辑在流量和内容的天平上偏向了流
量,才促使网络空间异化成了猎奇、搞怪和人设的狂欢场。
而这样的异化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无人在意,因为算法趋势下,喜爱流量的人本身就不
会关注优质内容;而关注优质内容的人则会陷入奇异的信息漩涡:在优胜劣汰的社会准则下,
并非是优质内容的全盘消失,而是真正极好的、头部的内容被适当的保留——比如何同学、
或者已经公司化且持续发展的 papi 酱;而淘汰掉的部分内容又会被新内容所取代。这样的
周而复始于用户和消费者来说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看的还是总是那些视频,固定地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54
看某几个人,以及普遍地观看算法推荐。
二、量化时代下的内容:变现与直播带货
变现,这个是内容行业在当下绕不过去的词,好像不谈变现只谈内容与梦想就是在和
资本家耍流氓一样:品牌方、资本方、平台方、商家在 99% 的情况下是不需要看到创作者
的热爱、理想和意义的,因为比起这些,创作者的用户画像、预期收入、内容数据、转化率、
商业回报这些东西要比内容本身重要的多。余下 1% 的情况也很好辨认,资本会发出一个清
晰的讯号:注意,我要开始上价值,提升一下品牌调性了,比如我们可以让美妆品牌聊女性
主义,我们也可以让酒精品牌聊年轻人的焦虑。99% 的商业化 +1% 的情感,就足以构成一
个 100% 的完美商业案例。如果内容不符合预期,转化率不够、数据不好看的话,那么剩下
的 1% 或许也没有太大的价值了,因为还有一条更快的路摆在品牌和创作者的面前:“你要
不直播带货吧!”
连姜思达都去直播带货了,李诞也在带货:总之,直播带货的转化率要比一篇耗时 5
小时撰写的 4000 字的长文字,可能要拍摄一整天甚至更久的 10 分钟中视频、前后需要花费
3 小时左右的短视频的收益高的多得多——是即时转化的收益,是直观化的收益,是根本不
需要像李佳琦那么敬业,只需要适度的展现自己的人设、适当的背好产品内容,与消费者保
持好互动就可以的直播带货。
显然,我们总以为直播带货创造了全新的「消费模式」,却很少看到它以破坏式创新
的方式,重塑了互联网的变现模式——让内容变现方式,上升到了一种不再关乎内容,仅仅
关乎变现的高度。
三、商业与艺术的出路:探索新商业模式
一些创作者选择了停止更新,当部分创作者谈到了自己输出内容的钱还不如去厂里好
好打工时,一种属于内容创作的悲哀正在弥散,无数鲜衣怒马谈理想的人最终败给了柴米油
盐,新闻理想在十年前消散在了自媒体的兴盛中,而今天自媒体内容创作的热情和理想可能
又要消散在流量与数据的评估中。在直播带货成为主流变现模式的当下,内容创作者或许会
有更为任重而道远的目标: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更适合的商业模式。
引用一句话:“如果想通过做自媒体养活自己,那就要意识到这是个商业行为,要从本
源上提前想清楚,内容可以卖给谁(这和内容质量好不好并不冲突)。既然自媒体有一部分
是商业行为,那就在商言商,接受它的商业,也要接受它的亏损,停更只是温柔的告别。欢
迎来到新世界,这里离带货很近,离单纯很远。”
这次停更潮中最受人关注的 256 万粉丝的“怪异君”,在最后一场直播中说——“梦想真
的不能当饭吃。”希望有一天,创作者们有机会说:能。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55
【第 32 期】职高生与国际生

前段时间,几位在北京海淀一所公立学校国际部上学的高中生发帖,寻找在职高上学
的女孩子进行一次 coffee chat。在其发出的帖子中,明确提出了这次聊天的目的只是交朋友、
分享学校生活、交流对一些事情的思考,或者单纯地纾解情绪,然后根据聊天内容编成口述
历史。但是后来有人指出,这些国际生举办这次聊天局的真实目的其实是为自己的课余作业
收集素材,拿职高女生的故事写成社会调研,用于申请海外大学学位。在整个活动策划中,
无论是调研目的还是伦理,都充斥着社会阶层中上位者对下位者的俯视与冒犯。他们用冠冕
堂皇的话语,美其名曰“交朋友”,但实际上却是在工具理性支配下,利用社会阶层差异实施
的一场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施舍”与“救赎”。
一、阶层差异:与生俱来的观念鸿沟
社会阶层的差异是无可避免的,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物质条件上,也在很大程度上体
现在一个人的观念体系中。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而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是人形成自我
的重要条件。黑格尔认为,没有他人就没有自我。亦即人在成长过程中要依赖与他人的互动
才能形成自我。从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到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芝加哥学派的学者在对人的自我形成的研究中,普遍认为人在自我形成的过程中要依赖与他
人的互动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换言之,在国际生的成长过程中,中产及以上的家庭物质条
件让他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关系与氛围里,身边人的言行举止也在影响他们对待外界的方
式,而这种方式与看法是镌刻于他们的意识形态中,是无意识的。
同时,“北京户口”、“国际生”、“中产”这种词汇中含有的 privilege 大家都不言而喻,这
些标签式的话语符号也在建构着国际生们的意识形态。或许国际生们发的帖子本无恶意,但
是用到“希望我们的见面能给你带来力量”这种说法,他们用看似温暖亲切的话,很自然地将
职高生放在了下位者的位置上,同时也将自己抬高至上帝视角,仿佛跟自己的一次谈话就能
给别人带来莫大的帮助。这种潜意识中的阶级观念正应了那句话:“有特权的人是意识不到
特权的存在的。”
二、工具理性:利己主义驱使下对人的工具化
马克思·韦伯在社会行为层面把握“理性”概念,其中,他提出了一种“工具理性”或曰“目
的合理性的”。工具理性即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利用这种期待作
为条件或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简而言之,即做事
情是目的导向的,将其他人或事作为自己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
在北京国际生举办的 coffee chat 中,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要“交朋友”,而是利用这个幌子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56
来实现自己申请国外大学的目的。在其中,职高生无疑是被他们当做了完成作品的工具和手
段。有人评论说“他们已经在利用与他们父辈相同的手段来剥削他人”,花费一杯咖啡的成本,
罔顾他人的隐私与情绪,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将别人对象化与工具化,将别人当做实现自己
目的的跳板。
三、科研伦理:被忽视的社科道德
在国际生发的帖子中,明确说明对社科感兴趣,并且想要“写成我们的口述历史”。口述
史研究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是通过录音采访收集记忆和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评论来
获得历史史料并进行相关研究的研究方法。在口述历史的研究中,因为是对个人的亲历事件
进行采访,所以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认知和情感上的主观性。
因此,在公认的社会调查伦理中,当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身份差异较大时,要尽量避免
强调这种社会地位上的差别,以免对研究对象的心理产生伤害。而在国际生与职高生的谈话
中,国际生显然是将自己放在高位上,居高临下地审视职高生的生活,这不仅对调查结果会
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违反了公认的社会调查伦理。另外,抛开口述历史的特定研究方法,
对于一般的社会科学调查来说,用“交朋友”、“聊天”等冠冕堂皇的话语来掩盖其做调查的真
实目的,也违反了自愿参与、对研究对象无害、避免欺骗等社会研究的伦理道德。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57
【第 33 期】微信文字讨好症

在用微信聊天的时候,你是否也想过“好的” “嗯” “再见”显得太过冷漠呢?于是绞尽脑汁


添上各种语气词——“好的呢”“嗯嗯”“再见啦 ~” “... 呦” “... 呀”,然后再配上一个俏皮可爱的
表情包。有人就将这种习惯称为“微信文字讨好症”,即在使用社交软件跟别人文字聊天时,
习惯性地加上各种语气词,以此来表示自己善良友好、积极回复。“微信文字讨好症”是一种
在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在见不到面的文字交流背后所进行的一种情感补偿,起到
一种代替语气、表情的作用;它也是人们在社交媒体中对自身形象的一种整饰和表演,以树
立自己亲和友善的角色人设;作为一种话语符号,这种语气助词也不仅仅起到缓和语气的作
用,它还是一种积极友好的“神话”。
一、情感补偿:单一媒体的文字交流
彼得斯在《奇云》中断言:今天所谓的“新媒体”带我们进入的并不是人类此前从未达到
过的新领域,只是复活了最基础的旧问题——在复杂社会里人类如何在相互绑定中共同生
存——并凸显了我们曾遭遇过的最古老的麻烦。
诚然,互联网将人们从千里之外拉近到了咫尺之间,而代价却是从面对面的多媒体交
流退回至了文字的单一媒体交流中。文字是人类传播中第一套体外化的符号系统,同时也就
失去了交流中表情和语气的加持,使文字所表达的情绪和意义都大打折扣。苏格拉底就认为,
文字书写是不分对象的随意抛洒,永远不可能在它与其接受者之间实现真正的契合。为此,
人们在进行微信文字交流时,为了尽力还原面对面交流时的神态与语气,就会在原本的文字
中添加语气助词,并配以表情包,以模仿面对面交流时的多媒体形态,仿佛这才是自己完整
的意义表达。
二、树立人设:对自身形象的整饰与表演
芝加哥学派的第二代学者从关系和交往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并由戈夫曼在《日常生活
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了角色理论。他认为社会的本质就是媒介化的,角色作为一种媒介,就
是人与社会之间传播关系的显现。人类社会是一个角色化的社会,人们只有通过角色才能行
动和进行自我呈现。在互动中,人根据互动对象的不同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角色,进行符合社
会期待的表演,亦即进行印象整饰。并且期待通过这种表演和整饰能够达到控制社会交往的
目的。
人们的微信聊天界面相当于一个表演的舞台,身处其中的人们都在竭力扮演着属于自
己的角色,搭建自己的“前台”。在这种表演中,人们不仅是在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传递社
会身份,尽力表现得友好、热情;也是在进行一种社会交往的信息控制,以自己所传达的语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58
言符号来传递给对方特定信息,以期对方能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产生充分的理解,最终达成
特定的交流目的。
三、符号神话:语言文本的表征与差异
“表征”即用象征符号对事物的替代和再现,通过语言生产意义,引起人们对事物的想象。
表征过程的第一步是把各种事物与概念系统之间建立联系,并赋予其私人的意义;第二步即
将这种系统的概念意义与群体所共享的符号之间建立联系,使之变成社会的表征。微信文字
讨好症即将各种语气助词和表情包符号赋予个人的情绪意义,在人们的相互交流中,其逐渐
变成了约定俗成的、表达友好交流的符号系统。
而符号的“差异”则意味着一个事物只有在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中才能使接受者知道它具体
指向何种概念,意义只存在于差异之中。巴尔特将含蓄的意指和意指过程的第二个层次成为
“神话”。在微信聊天过程中,语气助词和表情包各自原本的意指为特定的语言意义,但二者
又共同指向了另一层级——表达亲和友善的态度和语气,表示自己正在对对方说的话进行积
极回复。通过语言符号的表征与差异,强制性的意指被自然化为理所当然的常识,成为我们
理解世界框架和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但是神话总是要面对来自“反神话”的挑战,即如果所使
用的文化代码不同,“微信文字讨好症”可能会陷入不能被对方理解的尴尬境地。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59
【第 34 期】精致羞耻症

化好了精致漂亮的妆容,穿上了在小红书上刚刚学到的穿搭,卷好了一个恰到好处、
令人满意的发型,我们经常可以在家里对着这样的自己发出由衷的感叹,“天哪,我好美哦”,
然后 在家里的全身镜前对镜自拍无数张照片。但是一旦这样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门,此前
的自信就会荡然无存:“这个妆是不是太浓了”、“这条裙子太短了吧”、“我怎么敢穿个吊带就
出门啊”、“算了算了还是赶快回家吧”。纵然我们正在不断呼吁着“穿衣自由” “妆容自由” “拒
绝 body shame”,但这种精致羞耻症仍然成为了一道枷锁,阻碍着我们放肆大胆地追求美。
一、社会凝视与刻板成见:对精致与美丽的污名化
不少人在提到自己的“精致羞耻症”时会表示,一旦穿着精致漂亮的衣服出门,就会觉得
自己会受到更多目光的注视,而这种目光会让人浑身不自在。这固然存在“聚光灯效应”的情况,
或许确实是我们高估了他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社会凝视确实存在。
当女性穿着露肤度较高、妆容精致美丽时,这样的社会凝视也很有可能夹杂着来自异性的他
者凝视、性凝视,我们自然应该让自己无畏于这样的目光、昂首自信地向前走,但因为这样
的凝视而产生不适感、想要逃避也是完全正常合理的反应。
刻板成见是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沃尔特·李普曼提出的概念,指人们
对待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该事物的价值评价与好
恶的情感。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单的参考标准,同时也会带来标签化的理解,
导致人们的偏见。刻板成见的形成一方面源自人们的生活经历,另一方面也源自大众媒体的
传播与塑造。从学生时代将“打扮”与“不务正业”挂钩,到当下媒体、自媒体对于穿着精致的
女性各种“xx 媛”式的形容,我们会发现“精致”、“美丽”依然在被不断地污名化,然后成为个
体乃至社会的刻板成见。也正是在这样的刻板成见与污名化的影响下,我们不自主地患上了“精
致羞耻症”。
二、表演状态的参考群体:社会比较中的自卑心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H·海曼于 1942 年提出了参考群体这一概念,是指人的社会心理态
度和行为受到其从属或追求的群体所影响,参考群体可能是人们所参与的群体,也可能是人
们为归属的群体。而参考群体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比较评价功能——参考群体往往是个体对
自我、他人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标准。
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在进行个人评价时所选择的参考群体范围再次被扩大,在微博、
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信息流中刷到的所有个体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参考群体。而与此同时,社
交媒体给予了所有用户以个人门户,也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演空间,可以让人们通过
修饰过的照片、视频来进行个人的印象整饰。所以,现在我们的参考群体,往往是将更为精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60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致的一面展示给大众的、表演状态的参考群体,而参与社会比较的我们,却是现实中、立体的、
全面的、不可避免会有着诸多瑕疵的真实个体。在这样的对比之下,人们很容易陷入自卑情
绪,最终对精致的自己产生“羞耻感”。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61
【第 35 期】备受争议的人文社科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很广的一张聊天记录,同时也被很多人调侃为文科生,尤其是
人文社科学生“掉书袋”和“老学究”的象征,尤其是那张图的结尾也格外有着反讽的意味:“我
大专生,听不懂,你是想 F-word 我吗?”于是在同一个语境表达中,前者是恨不得将所有社
会学、哲学的术语安置在一段表达里,后者则是将一切学理式的内容通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
和最大众、甚至媚俗的话对前者的表达祛魅,使传播情境快速坍塌、崩坏为与此前全然相反
的表现。也正是因为这样直接、朴素的祛魅所创造出的反差感,这张图才拥有了出圈的可能。
一、质疑:文科生的浪漫还是故弄玄虚的说辞
对于人文社科体系内的研究者来说,这些词语绝对算得上是熟悉:吉登斯的“脱域”理论、
胡塞尔的现象学悬置命题、福柯的规训,以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但
如今它们如某种学科仪式要素般聚集在一段不过百来字的表达中,却显得如此“故弄玄虚”“矫
揉造作”,甚至将进一步加深众人对文科、对人文社科的偏见:就是一群不愿意好好说话的人,
非要把好好的、简单的社会现象生捏硬造为佶屈聱牙的偏词怪词,用这些“黑话”体系去构建
它们的「学科合法性」,和互联网营销行业一个毛病。
正因如此,大部分笑着的人都把这件事当成了对“不好好说话”的人文社科研究者的某种
刻板成见,借由其对他 / 她们的学术表达抱持着鄙夷和否定的态度,尤其是许多理工类出身
的学者,天然地抗拒人文学科的观点和表达内容,既是因为这些所谓的观察、质性的思辨无
法拥有量化和可反复论证的科学性的结论,也是来自于对社会学、哲学的潜在误解:这些理
论不过是生活的复述和抽象总结罢了,都是毫无新意的东西,不具有社会与历史的推进作用。
但是,人文社科并非是对现象的「常识性」总结,相反,它尝试在做的事情与探索天
文地理、化学元素的理工科毫无二致。如果说后者在探索人类所存在的物质环境,那么前者
就是对最为捉摸不定的人类社会进行研读,试图揭示被遮蔽的真理,匡正被奉为神明的谬误。
一方是对客观存在的追寻,一方是向内、向心灵与存在的确定,它的目标是为人,除此之外,
别无他物。
实际上,如果没有布尔迪厄的权力场域、没有福柯的话语即权力、没有马克思的拜物教,
个体只能在很大程度上与真实的世界相互剥离,无法与之产生真正的、实在的联系。人会变
得虚无。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文社科的本质恰恰不是「故弄玄虚」,而是使人落回现实、拥
抱生活。
二、人文社科的困境:缺乏价值还是缺乏力量
2021 年一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与应对之策》中提到“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62
陷阱的原因之一就是文科生太多”,由此引发了关于「文科无用论」的激烈讨论。与其说这
是种偏差的工具理性化认识,不如说它就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刻板成见,认为文科比理工科
更为弱势。
但文科的作用,或者让这个范围狭隘一点,社会学、哲学、传播学这些人文社科的价
值是对人类历史连续性的保存以及如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所说,“把人从奴役状态中解
放出来”,是对社会存在的、人的生活方式、与自然之间的状态的直接表达。但它们的危机
就在于太过思辨,且总是和批判相互联系。在强调量化与管理的现代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
唯一能够得到承认的,就只有像是拉扎斯菲尔德所率领的哥伦比亚学派一样,通过社会调查
研究方法,以精准的定量研究为社会管理者服务的对象。
社会已被物化得太过于深刻,从不愿意承认在数字化的计算体系背后,仍然有一群被
逐渐忽略的人,他 / 她们以不值钱的思考过活,用自己的每一天去书写生活,在或锋利或柔
和的瞬间思量所见所闻。人文社科不是纠结于辞藻的修饰和生僻的表达,它是在你觉得虚无
和空洞的每一刻,将你拽回生活、拽回现实的存在。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63
【第 36 期】王源粉丝穿婚纱看演唱会

王源主题为“客厅狂欢”的个人巡演在五月的末尾落下帷幕,巡演的最后一站定在王源自
己的家乡重庆,不少粉丝选择了穿着婚纱来赴这场具有纪念意义的演唱会,为这场演唱会再
次添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实际上,粉丝穿着婚纱见偶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张国荣就曾
和身穿婚纱的粉丝有过合影,而到了更加开放、包容的当下,不仅会有女生想要穿着婚纱与
偶像见面以纪念自己的青春和这段“假性亲密关系”,也会有男生大胆地穿上婚纱,来传达自
己对偶像的感情。无关他人,这是一场偶像与粉丝短暂地突破媒介距离的、浪漫的双向奔赴。
一、假性亲密关系:偶像与粉丝的关系实质
1956 年心理学家霍顿和沃尔提出了“准社会交往”概念,用来描述媒介使用者与媒介人物
的关系。某些受众特别是电视观众往往会对其喜爱的电视人物或角色产生某种依恋,并发展
出一种想象的人际交往关系,由于其与真实社会交往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霍顿和沃尔将其
命名为“准社会交往”。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准社会交往”关系变得更加普遍且“真实”,偶
像直播中的实时互动、微博私信中的自动回复、在各种社交媒体发布的动态都更容易让粉丝
拥有一种近似于人际交流的感受,形成一种“假性亲密关系”。
即使粉丝和偶像有机会在直播的时候连麦、在微博评论中互动,产生一定真实的人际
交流,但是同真正的初级群体相比,始终都存在着一段媒介距离,使得这段关系只能用“假性”
来形容,这也是所有的粉丝和偶像心照不宣的共识。但这段关系仍然具有着同等的、甚至高
于真正亲密关系的价值,给予着粉丝丰富的情感支持。粉丝追逐偶像的前提,是偶像一定程
度上满足了他们的期待,这种期待可能是成长感、陪伴感、精神上的鼓励,也可能是对真实
亲密关系的情感投射。正因如此,粉丝愿意为了这段“假性亲密关系”穿上婚纱,在演唱会、
见面会这些短暂的、可以突破媒介距离的时刻展示自己对这段关系的重视,不仅仅是在传达
对偶像的喜爱,也是在用实际行动来肯定自己的情感付出,来纪念因为“假性亲密关系”的存
在而变得丰满、有趣、浪漫、值得期待的时光。
二、婚纱的象征意义:流动中的符号隐喻
符号是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的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是信息的外
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的内涵产生于人类
的社会交往与社会文化,其内涵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绝非完全固定的,而是会随着社
会文化的变迁而发生流动的。
婚纱的传统象征意义,与其说是“神圣的爱情”,不如说是“婚姻”。在古代欧洲,人们结
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是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要穿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64
上白色的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由于之前文化观念中传达出的女性必须依附于婚姻,
以及女性必须“贞洁”的观点,“婚纱”更是被赋予了“一生仅一次”的神圣价值。随着女性意识
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注意到自己的个体价值,开始用解构“婚纱”的方式挣脱“婚姻”的束缚,
独身女性穿着婚纱为自己拍写真早已屡见不鲜。“婚纱”的象征意义也在这种背景下发生变化,
它固然依然象征着婚姻、爱情,但更多表达的是一种“纪念”、“仪式”,毕业季的女生会拍婚
纱写真为自己的青春划句号,结束了婚姻的女性也会用婚纱来表示新的开始。
而粉丝身上穿着的婚纱,指向的正是现代观念下更加开放、自由的婚纱符号意义,是
对偶像热烈的情感表达,是对青春美好时光的纪念,是对理想中的亲密关系的呼唤,也潜藏
着对传统婚姻束缚的抵抗。我们穿上婚纱,可以是为了任何人、任何事,最终是为了我们自己。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65
【第 37 期】学术妲己

最近,“学术妲己”一词引起了网友广泛的讨论,起源于华南理工大学一名博士生的答辩
视频。视频中,一位女博士生在答辩时被评委点出不足,未予通过。但是,该评委之后又对
她说道:“没事,顾成老师一定会给你安排在高校工作,以后的人生会往上走。”网友反映,
这名女博士生手握 19 篇 SCI 和一篇发表在 Nature 的一作论文,而这些履历主要是靠她和导
师顾成的不正当男女关系而获得的。因此,这位女博士生被人称为“学术妲己”,数次占据热
搜,引发人们的讨论。但是,没有“学术纣王”何来“学术妲己”?在一个个热搜词条背后,只
有这位女博士生被人拿来讨论,而事件的始作俑者却隐身于幕后。这次学术不端事件其本身
是人情关系对学术规范的挑衅,而其报道则是话语权力对女性身份的霸凌。
一、人情观念:私人关系挑战学术规范
人们提到中国社会常常会想到“人情”两字,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一语道出
了中国社会这种人情关系的实质: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在很长的历史中,中国人和空间
的关系是不流动的,在空间上保持孤立和隔膜,从而形成了一个个具有差序格局的熟人社会。
这种“差序格局”的社会基本结构也进一步形成了与之相应的观念体系:以“己”为出发点,道
德要素附着在由私人关系搭建的网络上,因此缺乏普世的、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费孝
通以中国的乡土社会为研究基点,但是这些人情关系和思想观念仍然适用于其他许多圈子之
内。
滕尼斯把过去的人类社会和现代的人类社会分别称作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费孝通对
中国乡土社会的研究与滕尼斯的“礼俗社会”概念不谋而合。虽然滕尼斯已然将现代社会称作
法理社会,但这种分类更多的是在经济和政治意义上。在中国社会的基层思想文化观念中,
人情依然占据了高位。所谓“学术妲己”事件——不如叫做“学术纣王”事件显得更加贴切——
体现出学术圈也照样被“学术纣王”的人情规则所支配。在导师顾成的私人关系中,他与女博
士生的关系超越了学术规范;他将其他博士生的研究成果易主时,课题组的其他人也因他的
社会身份而选择缄默不言;答辩视频中的评委老师说出“顾成老师一定会给你安排在高校工作”
时态度似乎也见怪不怪。社会上位者对从属者进行利己性的劳动剥削,而圈子里的人也由于
人情关系而选择熟视无睹。
二、符号权力:公众话语建构刻板印象
福柯言“话语即权力”,一个社会中,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将自己的意志表达出来,
就能引导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话语”涉及的是通过语言符号对知识和权力的生产,包含着
环绕着它的一系列社会力量及其争斗与勾结,是活生生的力量竞争和紧张关系。在《规训与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66
惩罚》中,福柯充分地论述了社会权力的构成与施行,在他的观察中,权力变得更加积极,
更具生产性、创造性与渗透性。话语与权力是共生关系,相互建构。
以往人们在讨论本事件所化用的历史人物时,也倾向于称妲己为“红颜祸水”,仿佛她才
是纣王昏庸无度的根源。事件本身虽然是两个人为主角的学术不端事件,但是上热搜引起讨
论的却只有“妲己”,没有“纣王”。这种将视线焦点转向女方的话语符号建构是既有的厌女意
识形态作祟,也无形中加深了人们对女性以色侍人的刻板印象。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67
【第 38 期】白人餐

一包生菜、一板火腿,再淋上一点芥末酱,一顿午饭就这么被“糊弄”过去了。这就是网
络上最近频繁调侃的“白人饭”:原材料极其简单,做法极其随便,味道不一定好吃,但是足
以维持生命体征。除了“中国胃”们皱着眉头的吐槽,也有不少人开始尝试这种“白人餐”,一
开始是低热量的食材与烹饪方式让它们获得了减脂群体的青睐,后来,简单省事的做法让它
们成为了都市打工人们的福音。低阶一点,就是需要加热的贝果、三明治配上一杯美式;再
进阶一点,就是法棍配上一点蔬果,直接省去加热的环节。在日渐缩减的个人生活时间和越
发内卷的工作下,哪怕是“以食为天”的中国人也开始无奈放弃对饮食的重视,转向了“能活
着就行”。
一、加速社会:不断加速的生活步调
罗萨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前辈的社会批判路径,在对社会现象洞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加
速社会”,用以形容当下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变迁、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在
加速社会之下,作为社会加速引擎的技术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缩短时空距离的手段,传输速率
更快的移动通讯技术、时速不断提升的交通工具,都不断地驱赶着社会节奏“快一点、再快一点”。
而这样的社会加速落于个体身上,体现在日渐严重的时间匮乏感知、焦虑,以及不断加速的
生活步调上。
“快节奏”生活称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的主题,严峻的竞争形势让人们只能投入内卷来维
持自己的竞争力,“自律”“高效”成为评价个体生活状态的标准,“荒废时间”的负罪感、焦虑
感成为了每个现代人深嵌的囹圄。“白人餐”正是人们用以提升效率、节省时间的又一手段:
简单省事、可以维持生命体征,同时低碳水的饮食也可以避免食困,方便人们在下午再次高
效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二、异化劳动:不断被剥夺的生命体验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应当成为人们实现内在本质、展现生命价值的方式,人最重要的式
具有自主开展自由的、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的能力。人类需要通过劳动来维持自身的存在,但
劳动的性质应当是有意识的、自由的。在劳动概念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资本主义
社会下的异化劳动,即把劳动和人的关系颠倒起来,把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降格为手段,
人称为了劳动的附庸与工具。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异化劳动抽空了人们丰富的感官能力,剥夺了
人之为人的本质力量,导致人们的生命活动不再具有人的属性,而沦为物的属性。这正是为什
么争取工人八小时工作制的先驱们讲出“我们要八小时劳动、八小时休息,还有八小时留给我
们自己”的原因——人们需要拥有维持生命体征以外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体验。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68
数字时代的劳动进一步渗透进人们的生活,“996”工作制降低了人们在晚间进行个人社
交活动、实现个人提升发展的可能性,将人的生活固定在了格子间;线上办公、钉钉打卡等
数字时代独有的工作方式进一步让工作的“弹性时间”延展到个体的日常生活,混淆着工作与
生活的边界。人的生命体验被不断地剥夺,一开始被夺取的是每日的深度阅读——超负荷的
工作使人疲于思考,转向娱乐性内容;之后被夺取的是个人的社会交往、睡眠时间;到了现
在“白人餐”进一步剥夺了人在饮食方面的生活体验,从“享受美食”沦为“维持生命体征”。人
的异化、工具化在这一刻进一步深化,当人们吃饭只是为了维持生命时,又与格子间里插上
电就运行的电脑、工厂里接入汽油就可以快速运转的工具有什么区别?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69
【第 39 期】年轻人买彩票

近期的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彩票销售创近五年来同期新高。而在这些销售额中,
年轻人占比颇多。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前往彩票站、寺庙、许愿池等地方,“在
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了上香”,将自己的命运交给玄学。当今社会是乌尔里希·贝克口中的“风
险社会”,而钞票则成为年轻人立足于社会的安全感所在。身处风险社会中的年轻人或是深
觉一夜暴富并无可能,所以寄希望于运气,或是单纯想要进行一种消遣娱乐的体验。基于各
种原因,买彩票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景观。与“封建迷信我嗤之以鼻,财神殿里我长跪不起”引
起众多共鸣相同,买彩票拜财神既是风险变动中年轻人对未来命运的希冀,也是单纯的游戏
性的情绪消费行为。
一、风险社会:抓住社会压力中的稻草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首次使用“风险社会”一词来描述现代性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
阶段,工业化社会所产生的各种风险分配逻辑转变,从而把“风险”问题置于理解现代社会的
前台。这种风险中的现代性特征让一切都处于不可控的变动之中,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社
会结构性压力增大,年轻人在事业、学业、人生规划上都被迫出现了变动,而对未来社会及
个人的发展方向也处于迷茫之中。
在不可控的风险社会之中,钞票就是年轻人自身安全感最普遍的来源。但是在不确定
的现代性之中,“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的效力似乎也逐渐减弱了,这种认知失调让年轻人们
将自己的目光逐渐转向了玄学和命运。然而,大部分年轻人其实并不是真的将买彩票等投机
性行为当做逆天改命的主要手段,这只是在社会的结构性压力之下,年轻人对风险社会的一
种娱乐性抵抗手段,在不确定中寻求一些确定性的自我安慰。
二、情绪消费:享受购买体验中的快感
威廉·史蒂芬森在继承赫伊津哈、米德、戈夫曼等人关于游戏的思想基础上,在《大
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一书中强调传播活动本身就是交流的目的,因为它可以给人带来快乐。
传播本身就是一种高度自主性和主观性的“游戏”,传播主体在利用传播进行自己的游戏,感
受生命的活力和价值,体验生命存在的快感。在这种游戏的心态下,年轻人买彩票的过程本
身就是目的,在其中主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快乐感受。彩票除了与财神具有相同的金钱导向
的现实属性,它也与盲盒相同,都具有能够给人以期待感和惊喜感情绪消费属性,可以让人
在购买过程中感受到消费本身的乐趣。
哲学家伽达默尔利用游戏的概念说明了人的诠释过程,在他的论述中,人们沉浸在艺
术作品之中,既是对作品的体验,也是个人的内心表现。在这种诠释过程中,人与艺术作品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70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的主客体划分消失了。借用伽达默尔的论述,年轻人热衷于买彩票既是对购买过程中惊喜感
和期待感的享受、是消遣娱乐的手段,也是借买彩票这一行为进行自我表达——表现其对美
好事物的期盼和信仰。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71
【第 40 期】“宝宝辅食”tag

近来,“宝宝辅食”tag 成为了小红书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分享日常穿搭、妆容教学,还
是简单地记录生活,大家总会在一长串 tag 的最末尾再添上一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 # 宝
宝辅食 #。这是因为小红书的算法机制在进行个性化分发时,不会将男性用户列为“宝宝辅食”
内容的关注者,因此不会将此 tag 中的内容推送给男性用户。这类反向利用算法来控制内容
分发范围的行为其实并不少见,在微博中,用户也发现了“镇魂”隐身术,即在个性签名中加
上“镇魂”,自己的账号就不会被人通过 ID 搜索出来。而这一系列的行为从本质上讲,其实
是人们为应对网络环境中内容撒播造成的误读、曲解寻得的无奈之举。
一、交流的无奈:内容撒播中存在的传播隔阂
彼得斯在《对空言说》中提到了来自基督教的撒播观念——“凡有耳者皆可听”,这种撒
播观念提出传播不是心连心,而是手拉手,不要使受众双方处于一方说、一方听的不平等状
态,让受众拥有自由解读的权利。事实上,不论我们是否认同撒播、是否愿意将自己创作的
文本进行撒播,在社交媒体平台中,我们的内容都不可避免地以撒播的形式,被算法推送到
不同的受众的信息流当中。正如罗兰·巴尔特提出的惊人论断,“作者已死”,这些内容一经
发布就有了被任意解读的可能,作者不再有权力控制意义的自由发展。
由于传播者和接受者不同的身份、阶层、教育水平、文化背景,内容在被受众进行任
意解读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无意的误解或有意的曲解,导致发布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出现传
播隔阂,陷入一种无法沟通的无奈之中。而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中,男性与女性的经历、观
念的差异使得不同性别之间的交流成为传播隔阂问题的重灾区,女性的穿搭分享、日常生活
分享在男性的凝视之下存在着极大的被曲解的可能。在这种交流的无奈下,人们干脆去寻找
控制内容撒播范围的方法,用减少“意外的听众”来降低交流的难度。
二、算法驯化:算法结构下人类的能动性体现
算法驯化是在佩特森等学者鉴于“算法对人类生活影响持续性和密切性日益提升,而同
时关于算法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其对内容流行度的支配”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算法的新思考。
佩特森将算法看作是一种文化,通过研究发现,视频博主即便缺乏技术知识,亦可以通过彼
此对算法理解的知识共享形成集体感知,从而调整内容生产来驾驭分发算法,这一研究证明
了用户与算法可以有意识地、工具性的交互。“算法驯化”相关研究阐释了一种新的观点,即
平台上的内容生产者是能动的算法使用者,而不是仅仅只能被动地受到算法的支配与操纵。
在当下,看似用协同过滤机制控制着用户的信息分发、接受的算法技术并非人机关系
的主导者,即使隔着黑箱,人们依然在日常的应用中观察着算法的运行特点,并不断地将这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72
些特征“为我所用”。粉丝会在做数据时发现微博的热评机制,用点赞但减少楼中楼的方式将
自己的评论送到最显眼的位置;二手交易平台的用户会设置更多 tag 来帮助自己出售的物品
获得更多的曝光;微博用户用“镇魂”隐身,保护自己的赛博身份与赛博空间。而到了小红书
平台,就体现在人们应用“宝宝辅食”tag 来限制自己的内容分发范围,从而减少与不同性别
群体之间冲突。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73
【第 41 期】高考生喊话取消调休

对于“高考”这一全国性的话题,自然少不了关注度。但是近几年人们除了在关注考题内
容之外,一部分注意力也分给了结束考试之后第一个出考场被媒体采访的学生。今天一名高
考考生走出考场,迫不及待地向镜头连续喊了三个“取消调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即 #
考生喊话取消调休 ## 孩子你配享太庙 ## 你同意取消调休吗 # 几个话题接连登上热搜。有
网友表示“让他上清华大学”“好孩子你是我的互联网嘴替”。每逢节假日,调休这一话题总是
会引起人们热议,大部分人都强烈建议取消调休,但总是无果。调休制度的产生是工具理性
思维下对于人的劳动剥削,同时也是社会进步主义价值取向中对于经济增长的盲目信仰的结
果。
一、机械化工作:面对无限运转中的物的世界
在《人的境况》开篇,汉娜·阿伦特就阐述了“活动生命”的概念。在她看来,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人具有一种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活动生命”。而“活动生命”又被分为了劳动、工作和行
动。其中,工作被阿伦特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它所指向的是马克思意义上的第二自然——由
人类自己生产出来的世界,即人造物的世界。在当代社会,工作是机械化的、单一的、固定
的,人们很难感受到阿伦特所说的劳动和行动的多样化所带来的惬意。在批判理论家韩炳哲
那里,现代人类因为机械化的工作,被动地陷入了一种去个性化的生命过程之中。
因此,也不难理解人们对于调休的反感了。在节假日中,人们无论是出门游玩,抑或
是宅家休息,这都是一种“行动”,是阿伦特眼中面临人的、多样化的、可以感受到人之为人
的意义的行动。而平日里的工作是乏味的、单调的,人们早已厌恶这种日复一日的生活,期
盼假期对生活做出一些改变。但是调休意味着在短暂的假期之后,要面临更长的工作日和更
重的工作任务,这种无限运转着的、枯燥的物的世界令人感到无聊和厌烦。
二、现代性批判:对于进步主义的检思与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是一项综合的、全方位的批判。它不仅将矛盾指向了
主导现代知识界和思想界的思维方式,而且也指向了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法兰克福学
派的第一代学者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认为,启蒙运动以来,人们过度强调理性,以
数字和现象的抽象来认识和管理世界,从而导致了主客体的分离,人被异化为劳动工具。启
蒙破除了幻想的神话,但是又建立起了新的对理性的盲目信仰。这种纯粹的工具理性崇拜带
来的是以“效率”“成功”“胜利”为目标的价值取向,亦即一种“进步主义”的价值取向。
在霍克海默的论述中,他认为如果启蒙理性使人们获得科学、发展科学,但它同时也
诱使人们沉迷于科学的进步而忘却了科学背后人类生活的本质和人之为人的真实需求。在现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74
代社会,将其中对科学的追求转换成经济的发展也未尝不可。假期调休的一个重要原因,无
疑是为了凑够一个小长假,让人们有时间可以出门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换言之,调休
其实是用假期来刺激消费,但同时也不希望减少上班时间。但是,普通人期盼假期,是为了
能够在忙碌的工作中得到一点喘息和休养生息的机会,去体验人之为人的生活的乐趣。
阿多诺曾用“氯仿麻醉”一词来比喻文化工业对人的影响——人们在手术中并不是感觉不
到痛苦,而是病人术后忘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而被误导了。而借用阿多诺的比喻,调休
也如同一场“氯仿麻醉”,人们并非是感受不到调休带来的痛苦,而是在放假之后,忘却了这
种痛苦,还要感叹节假日因为调休而变长了,自己有了出门旅游的时间。人们在为拼凑出来
的假期而欢呼时,就像是接受了这样一场忘却了痛苦的手术。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75
【第 42 期】大叔被偷拍自证清白后仍遭女子曝光

6 月 7 日,广东广州地铁 8 号线上,一女子看到一大叔蹲着玩手机,怀疑对方偷拍自己,
要求检查相册。在大叔同意让她检查相册并自证清白后,该女子仍在网络上曝光大叔视频,
并将其称为“猥琐男”,认为他手法娴熟不是第一次作案,并表示既然没有偷拍,那他为什么
不为自己发声。之后地铁工作人员回应称,当时警方已介入处理,因为是误会,双方当时已
经和解。事情发生之后引起了网络的热议,各类观点、评论在舆论场上相互碰撞,其中也不
乏情绪性冲突。但纵然观点各异,我们也应当达成这样的共识:女性在面对可能的伤害、侵
犯时做出合理维权的举措并无不可,但此类造谣式网络维权也实实在在地正在对女性维权带
来污名化危机。
一、他者标签:身份对立之下的情绪宣泄
“他者”思维时刻存在于人类的话语当中,自然也存在于互联网的互动交流当中,通过给
相应个体设置一个“他者标签”,将对方打成马克思笔下“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化作昆
德拉口中“构想成恶的信徒”。无论是女生发出的“猥琐男”,还是之后网友对女生“川大新传研
究生”身份的强调,实际上都是对其设定“他者”的标签,强调其身份的异质性,放大事件之
中存在的身份对立。这种身份对立更容易激起公众的情绪性表达,甚至从观点输出逐渐演变
成身份对立之下的情绪宣泄。而在这一过程中,舆论讨论的焦点偏移,原本推动公共事件发
展的目的被消解,与其说是“正义发声”,不如说是参与了一场退化仪式的狂欢 : 从群众中选
出一名成员,将其塑造为一个“另类”、“他者”,然后大家一同对其进行谴责,降低其社会地
位或将他从集体中驱逐出去。
二、铺垫效果:关于“偷拍”的内隐记忆
“铺垫效果”又被称为“底色作用”、“预示效应”,指的是一个先快速呈现的刺激对紧接着
出现的第二个刺激的加工产生的或正、或负的影响。这种效果会影响人的认知、态度和刻板
印象。铺垫效果的产生,主要通过“可接近性”的信息,包括最频繁接触的信息和较近接触的
信息。这些信息在个体头脑中提供了“预示”,为对之后类似信息的认知进行了铺垫。而在网
络舆论当中,铺垫效果表现为同类事件的既往舆论为之后的舆论进行某种铺垫,为公众提供
一种无意识的内隐记忆,最终的结果时同类议题前后的网络舆论呈现出相似的倾向。
近年来,关于“偷拍”的公共事件屡屡发生,从此前部分高校被爆出有男同学偷拍女厕所
等新闻,到近期 BBC 曝光一中国男性开设网站贩卖偷拍、性侵视频,这些事件一方面增强
了女性日常生活中的风险感知,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偷拍”事件进行了认知和情绪上的双重
铺垫。因此人们会更加关注女性发布的关于“被偷拍”经历的内容,并在舆论态度中偏向维权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76
者,积极地对其进行声援。
三、造谣式维权:女性维权的污名化危机
从羞于启齿到勇敢发声,在女性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积极对自
己经历的偷拍、性骚扰等遭遇进行合理维权,用诉诸法律的方式保障自己的权益。但正如“偷拍”
会形成公众的内隐记忆,虚构的维权也会为公众留下认知和情感上的铺垫,从前段时间被揭
露的网红“小慧君”虚构性骚扰,到这次女生“难道我的权益没有受伤害,我就不能去维权了吗?”,
背离事实的“造谣式维权”会降低公众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女性的信任,同时深化本就紧绷的
性别矛盾,导致女性维权陷入污名化危机。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77
【第 43 期】高考生提前进入新传考场

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但是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讨论高考话题不仅是
人们对于教育发展的关注,也是人们对已经逝去的高考记忆的怀念。今年全国甲卷的语文作
文题目“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
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让许多人感觉这个题目是为新传 er 准备的论述题。诚然,对媒介
技术的关注是近几年传播学发展的重心之一。媒介技术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其最大的影响
之一即对人的时间感受和时间观念产生了双重影响——技术提升了生产效率,人们通过各种
媒介手段更好地控制和利用时间;同时,人类也逐渐活在了媒介技术对时间的操控中而不自
知。
一、第三持存:打造时间客体新工业
胡塞尔指出,主体基于“原生回忆”(人脑中突然出现的主观意识活动)和“次生回忆”(人
脑中保存的记忆)之间的深刻关系形成了对于时间客体的意识体验,以及对于时间流的把握。
斯蒂格勒将前者称为“第一持存”,将后者称为“第二持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持存
的概念,即在记忆机制中,对记忆持存的体外物质性记录,是一种数字义肢。
当前的网络技术就是典型的第三持存,数字作为一种新型的第三持存扩展人的记忆的
内涵和外延,人们利用网络这种第三持存更好地掌控了时间和记忆。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
借助第三持存,平台媒介建构了直接影响人的个体和群体意识活动的发生和体验,人们首先
面对的就是失去对自己时间和记忆的控制权。
斯蒂格勒将传媒称为时间工业,认为它生产着大量的“时间客体”,即由网络信息技术生
产出来的可以拟真时间在场的义肢性客体。个体变成时间客体之后,其意识结构就具有了电
影特质,在对过去的回忆中,存在着蒙太奇的过程——对回忆的剪辑和拼贴,如慢镜头、快
速剪切、定格等。媒介技术的任务就是谋划、占据时间,使得个体生命时间与媒介时间高度
重合。由此,人们对记忆和时间的体验就被纳入了媒介的呈现逻辑之中。
二、网络时间:走向“去同步化”的节点
时间不仅是个体的感受,它是一种多元的社会景观,在媒介的作用下,时间嵌入多重
社会过程之中,人们从中获得不同的时空经验。罗伯特·哈桑在《注意力分散时代》中论述道,
技术对事件的组织和管理,形成了技术内在的时间逻辑,而内嵌了该逻辑的媒介技术将会建
构相对应的思维模式和社会关系。
印刷技术内嵌了钟表时间的逻辑,它象征着一种规律和秩序的时间观——线性的、不
可逆转的、可以度量和预测,从而驱动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赋予现代社会整体性的技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78
术语境。网络时代的来临击溃了钟表时间的统治基础。网络时间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形成,与
生俱来具有加速性。网络时间将人们带至一个去同步化的临界点,人们越来越无法跟上它的
认知要求,时间正在加速着被不断压缩。个体作为社会运转的一个零件,乃至其生物节律都
必须顺应不断加速的网络时间的要求。
如今,钟表时间正在被弥散、加速、共在的网络时间体验所取代。在算法推荐的精心
设计下,面对同时打开、同时发生的多个时间景观,人们往往拒绝停顿、拒绝迟滞、拒绝专注、
拒绝反思意义建构的需要。讽刺的是,就算是当沉溺于网络景观的个体试图进行媒介戒断时,
依赖的仍旧是相关时间管理 APP 的媒介使用。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79
【第 44 期】剩菜盲盒

近年来,盲盒越来越成为人们钟情的商品,它打破了以往的销售方式,以博彩模式为
手段,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购买欲与复购欲。在盲盒兴起之初,其内容往往是非生活必需品,
是儿时干脆面中的水浒卡片,也是当下与 IP 联系紧密的盲盒潮玩,在这个阶段盲盒就如脱
口秀大会上庞博调侃的那样,“盲盒里的东西一定是没用的东西,因为真正的生活必需品是
不可能以盲盒的形式销售的。菜市场是永远不可能卖盲盒的,不然每天都会有人在菜摊前虔
诚地祈祷,‘今天让我抽个蒜吧’!”然而到了现在,穿搭盲盒、蔬菜盲盒,以及近来在小红书、
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中深受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打工人们关注的剩菜盲盒,都在显示着“盲
盒”正在以一种生活必需品的方式介入并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体验经济与社交货币:消费者为何钟情盲盒
1999 年,美国的两位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撰写的《体验经济》一
书明确提出了“体验经济”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体验经济具有一种理想特征:在这里,消费
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
中。这种体验美好、难得、不可复制、不可转让且转瞬即逝,因而消费者愿意为“体验”买单。
盲盒消费正是一种代表性的体验经济,带来的正是一种游戏化、娱乐化的心理体验。消费者
购买的不仅仅是盲盒中的商品,更是拆开盲盒前的期待感以及拆开盲盒那一瞬的惊喜感——
若拆到的盲盒未能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还会进一步增加消费者的复购欲。
最早提出“社交货币”概念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他用社交货币来描述真实而潜在
的资源,它源于社交网络和群体,同时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与离线的现实。乔纳·伯格对社交
货币作了深入研究,认为就像人们使用货币能买到商品或服务一样,使用社交货币能够收获
更多好评和更积极的印象。“盲盒”的流行化和其本身的概率性,使得它具备了这种社交货币
的属性,人们通过参与到“盲盒”热潮中获得与他人交流的谈资,并在展示自己的盲盒摆件中
收获他人对自己“盲盒爱好者”、“欧皇”等印象。
二、社会倦怠:面对多样化选择的简化路径
在汉娜·阿伦特看来,人的行动是复数性的,和维系生命的劳动、维持社会在生产的
工作一样,维持社会复数性和多元性的行动也是人的条件之一。而在当代社会,人们很难感
受到这种多样化和复数性的活动带来的惬意,在以效率和功绩为衡量标准的社会下,人们越
发疲于面对多样化选择,这体现在当下的人们在面对人生的旷野之中反而迫切地想要找到一
条轨道作为归属,也浓缩在人们在生活细节之处的选择恐惧与选择焦虑。
这正是盲盒在销售逻辑之外,向生活必需品延拓的原因。它为当下人们生活中的多样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80
化选择提供了一个简化路径——“盲盒拆到什么是什么好了”。所以奶茶盲盒、穿搭盲盒、外
卖盲盒等商品出现了,并且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三、消费低迷:后疫情背景下的剩菜盲盒
剩菜盲盒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残羹冷炙,而是超市、便利店、餐饮门店中的临期食品,
在一天的结尾以低价盲盒的形式出售给消费者,这样一方面解决掉了餐饮行业的食品浪费问
题,另一方面也为满足了消费者的生活需求。某种意义上,它是一个解决“浪费与饥饿并存”
问题的方法。而在“浪费与饥饿”并存问题的背后,是后疫情背景下,整个社会消费的低迷。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 4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下降,其中限额以上单
位餐饮收入下降了 6.13%。当食品供给大于社会消费时,剩下的食物必然需要通过其他路径
寻找销路。正因如此,盒马鲜生等连锁生鲜店开始推出自己的下沉品牌盒马奥莱,销售“次
日鲜”商品;连锁便利店纷纷推出剩菜盲盒。
与供给过剩对应的,是消费的低迷。疫情的冲击在后疫情时代下仍有余波,人们面临
着广泛的就业压力、中年危机、社会内卷等社会结构性问题,最终带来了人们可支配收入的
减少。一部分购买剩菜盲盒的人或许是在追求一种新的、绿色、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但
也有另一部分人实实在在地在通过剩菜盲盒度过这段拮据、焦虑的日子。所以,剩菜盲盒是
一种新时尚,也是后疫情时代中人们生活的无奈。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81
【第 45 期】“包丽案”一审宣判:PUA 的恋爱令人窒息

2023 年 6 月 15 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牟林翰涉嫌虐待罪刑事附带民事诉
讼一案依法公开宣判,以虐待罪判处被告人牟林翰有期徒刑三年两个月,同时判决被告人牟
林翰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蔡某某(被告人母亲)73 万余元。2018 年,牟林翰与被害人
陈某某确立恋爱关系。此后,牟林翰因纠结被害人以往性经历一事心生不满,与被害人发生
争吵,并在之后高频次、长时间、持续性辱骂被害人。牟林翰对被害人的言语侮辱已经构成
了虐待行为,且达到了情节恶劣的程度,被害人精神状态不断恶化最终自杀身亡。此事一出,
“PUA”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长达三年的案件终于宣判,提起 PUA,这个词在网络中似
乎也带有了一种娱乐性的戏谑意味,逐渐失去了原本的严肃性。
一、PUA 的原理:煤气灯效应
随着 PUA 进入人们的视线,“煤气灯效应”也引发了社会关注。煤气灯效应是一种心理
操控方式,最早由 Barto 和 Whitehead 提出。它指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使用否认、误导、矛
盾或错误信息试图破坏被操纵者的心理状态,使被操纵者对自己的记忆、感知或判断产生怀
疑。被操纵者可能会产生认知失调或自卑心理,从而依赖操纵者来获得情感支持和认可,严
重者可能会精神崩溃甚至自杀。
学者 Sweet 在研究了社会不平等和充满权力的亲密关系的背景下,揭示了 PUA 策略是
性别化的,因为它们依赖于女性与非理性的亲密关系。在案件中,牟林翰对被害人进行长期
的语言暴力,已经到了虐待的程度。他在亲密关系中通过煤气灯效应来用语言削弱女性的自
尊心,从而建立其自信。
二、PUA 的本质:人的自我认知过程
人际交往的心理本质是芝加哥学派早期学者的研究重点之一,他们以情境和框架为基
础,从个人的社会角色出发,探讨传播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认为所有的社会交往都
是被建构的。在库利看来,社会的本质是一种交流和互动,社会关系存在于人的观念交流之
中。在“镜中我”理论中,库利以镜为喻,来形容人的社会自我,并指出这种对于自我的认识
决定了主体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库利认为,自我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的,他人对自我
的评价、态度和期待会成为个体的“镜中我”,通过这面镜子,个体不断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和
把握。
牟林翰利用言语侮辱和人身攻击,让被害人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失调,不断否定自我、
怀疑自我,从而不断贬低自己、依赖他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决定了人必然会受
到他人的影响,这也就为牟林翰 PUA 被害人埋下了一颗种子。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82
三、PUA 的娱乐化:严肃性的削弱
PUA(Pick-Up Artist)一词产生于上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当时正处于性解放和道德变
革的自由浪潮中,夜店里的年轻人相应地流行起了新的性文化。1977 年,埃里克·韦伯出
版了《如何搭讪女孩》一书,被封为 PUA 的鼻祖。但是后来,PUA 从快速搭讪女孩的技巧
逐渐演变成为打压对方、使其产生心理问题从而依赖自己的情绪操控术。直到牟林翰 PUA
被害人致死,PUA 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它都是以被人厌恶的严肃态度被看待。
但从去年开始,PUA 开始被加上了一层娱乐化的戏谑意味:许多人因“PUA”三个字母
容易混淆,而衍生出用“KTV”“KFC”等同为三个字母组成的词语来代替 PUA 的娱乐性话语——
“少 KTV 我”“小心他 KFC 你”等,从而削弱了词语本身的严肃性。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写道:“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
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进行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化的文化环境养成了既
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时至今日,PUA 已经成为茶余饭后人们谈笑间随意提起
的话题,这无疑会淡化人们对其本身危害的认知,而对于本来就对 PUA 的概念不熟悉的人
来说,这种娱乐化也是在培养波兹曼口中的那种“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83
【第 46 期】电子小猪

近段时间,几位女性吃播博主另辟蹊径,通过树立“减肥人设”但记录的饮食食量却往往
严重超标的反差感吸引关注。显而易见的肥胖身材、严重超标的饭量与“越减越肥的人设”,
使她们在近于饱和的吃播赛道“脱颖而出”,穿多巴胺、跳帕梅拉,并在互联网上领养一只帮
助抑制食欲的“电子小猪”成为了这个夏天的流行现象。而在小红书搜索栏输入“电子小猪”,
跳出来的关键词是“电子小猪三巨头”“电子小猪减肥壁纸”“电子小猪好恶心”“电子小猪夹子音”,
这些关键词则勾勒出了人们对于“电子小猪”的歧视与恶意。
一、审丑心理与被异化的主播:电子小猪何以流行
当生活节奏持续加速、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对平淡的日常事物就会变得迟钝、麻木,
届时人们在浏览内容时,会更加倾向于夸张的、具有感官刺激、且理解低门槛的内容,大众
的“审丑”心理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渐凸显。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对内容的关注度和倾向性,
以点赞量、播放量、转发量这样的具体数值的方式变得清晰可见,故而大众的审丑心理在互
联网上被进一步放大,被有着漂亮数据的丑化、低俗化内容具象地表现了出来。从早期的芙
蓉姐姐,到土味视频,再到现在“电子小猪”,这些低俗化内容都是通过击中大众的审丑心理
实现大范围的讨论和传播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异
化中,人丧失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在大众的审丑心理
之下,“扮丑”意味着流量,而在注意力时代下,流量意味着金钱,追逐流量成为互联网内容
从业者必然走向的道路。在追逐流量的道路中,内容创作者均面临着一种异化危机——被流
量宰制,而“电子小猪”正是主播被流量异化的表现。流量逻辑、经济效益成为了“小猪”们内
容生产的唯一逻辑,为此不惜扮丑、消耗自己的生命,在主播和流量这段关系中,流量反而
成为了人的主宰。
二、客体化的“电子小猪”:恶意与焦虑的宣泄口
客体化的本质是将他人视作单纯的物体,在客体化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会无意识地基
于一个人的有用性而非人性对其作出评判,并将其视作实现自身目标的工具。而人们观看“电
子小猪”类主播的吃播视频来实现心理代偿、将主播的照片设置成壁纸来抑制食欲,毫无疑
问地是在将主播放置在自我主体的对立面,忽略其作为人的主体性,将她们客体化、工具化,
甚至直接改变称呼,把她们称作“一只电子小猪”,而不是“一位吃播主播”,甚至不是“一个人”。
而作为“电子小猪”的主播也在这份工作中,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将自我客体化。她们
不断感知到自己被他人客体化对待之后,将这种对待内化成为一种自我意识,在吃播、短视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84
频中将自己也视为可以被利用的工具,忽视自己的人类属性。因此,即使小红书、微博、抖
音有再多的人发出“天哪,她好丑,我不要像她这样,我要减肥”这样内里包裹着歧视、偏见
的话语评论,“恶心”“抑制食欲”等词和“电子小猪”这个符号在互联网中高度绑定,主播仍然
不去真正地“减肥”,而是进一步暴食,强化自己的工具性。
在大众的客体化和主播的自我客体化中,“电子小猪”彻底失去了“人”的属性,人们不再
考虑言语中夹杂的恶意对这个主播作为人的一面有怎样的伤害,毫无心理负担地将她们视作
自己发泄身材焦虑的宣泄口。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85
【第 47 期】男粉底冲进场内抱梅西

梅西作为世界级的球星,拥有广大热情球迷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许多粉丝扰乱公共秩
序的不理智行为却一次次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堵住梅西下榻酒店的走廊并齐声大喊、在梅
西进行训练的运动场厕所蹲守、偷梅西酒店房间中的袜子 ......15 日,一球迷在比赛中冲下看
台拥抱梅西,再次引发热议。“平安北京朝阳”16 日发布消息:对于这位冲入球场的邸某某(男,
18 岁),朝阳公安分局已依法对其行政拘留。同时责令其在 12 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
看同类比赛。粉丝群体因其对某人的喜爱情感,一直以来都与“情绪化”“不理智”等标签挂钩,
特别是在体育运动这种大型活动的媒介情境中,群体的影响更加剧了这种情绪上头。
一、群体感染:媒介情境提供非理智动力
约书亚·梅洛维茨作为媒介环境学派的第三代学者,于 1985 年在《消失的地域》一书
中,提出了以“情境”为视角来考察媒介影响社会的一系列观点,被称为媒介情境论。戈夫曼
认为“情境”(situation)是客观环境和主观感知的混合体,可以把情境理解为不同的空间。
社会被分成无数相对独立的情境,情境影响着人的行为。梅洛维茨就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媒介
视角——媒介的变化会导致社会环境产生一定波动,继而迫使人类为适应新环境而改变自身
的社会行动。无论是社会情境还是媒介情境,其对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扰动。
球迷身处于球场这一媒介情境中——激烈的比赛、情绪高昂的球迷群体——与身边的
观众形成了一个具有互动关系和共同体意识的群体,则自然会受到群体感染。卢因在其群体
动力论中提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事件是由个体所处的当下环境中的各种力量决定
的,亦即个人的行为会受到群体的影响。而这种球迷氛围无疑会对个人的非理智行为产生感
染和助长作用。
二、刻板印象:惯性思维带来双重评判标准
粉丝文化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在其著作《文本盗猎者》中曾给“迷”(粉丝)下了一个
定义:狂热地介入球类、商业或娱乐活动,迷恋、仰慕或崇拜运动明星或影视歌星的人。可见,
无论是体育明星或是娱乐明星,其追随者都带有同样的特质。但是,后来中文语境下的“粉丝”
融合了韩国偶像工业特征,更多用来指代娱乐圈明星的追随者。这就导致大家对粉丝和女性
两个群体身上的“情绪化”“不理智”标签相融合,继而带来对体育粉丝和娱乐粉丝行为评判的“双
重标准”。
李普曼提出“刻板印象”或称“刻板成见”的概念,用于指代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
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男球迷冲入球场拥抱
梅西,收获好多人“羡慕”“值了”的评价;卡塔尔世界杯中,一位女球迷做了同样的事情却被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86
人评价为“网红蹭热度,不能干扰场上的球员”。在以男权为主的社会中,女性的第二性地位
承载着无意识的贬低与标签化,即便是与男性同样作为粉丝做了同样的事情,也会收获截然
不同的评价。一个社会有其被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和普遍承认的刻板成见,从而起着控制社会
成员行动和思维的作用。这种对于娱乐圈粉丝和女性群体的双重标准意味着社会主流意识将
其赋予“不名誉”的特征。借助这种“污名”,社会成员定义着对“异类”的互动规则,从而进行
控制,维系既有的社会框架。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87
【第 48 期】大小 S 把我变成了目不暇接的猹

近日,黄子佼承认自己对女性有过性骚扰之后,进一步曝出 13 位艺人的黑料,首当其
冲的便是“大 S、小 S 吸毒”。这次爆料让此前汪小菲和大 S 的“恩怨情仇”再次占据公众的视野,
汪小菲的母亲张兰更是直接在直播中讲“今天是个好日子”。作为娱乐圈许久未见的“大瓜”,
人们在昨天纷纷涌上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以一种网络围观的形式实时关注爆料事件的进
展,同时也不断地开辟“支线副本”,试图挖掘爆料背后的更多“内幕”。人们对“吃瓜”总是乐
此不疲的,从吴亦凡、郑爽,到现在台湾艺人们的种种事件,每每有“瓜”被爆出,都会掀起
一场持久的吃瓜狂欢。
一、害怕错过:“吃瓜”群众的心理动因
人们热衷于“吃瓜”,毫无疑问是人们的好奇心天性使然,毕竟好奇心是人们与社会互动
的重要媒介,用来帮助人们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社会保持协调。但抛开人们的好奇心,互联
网中个体的错失恐惧也是人们纷纷参与“吃瓜”的重要心理动因。心理学家齐默尔曼认为,自
我调节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它能够使个人得以引导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从而实现既
定的目标。当个人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自我调节机制就会出现失灵,“错失恐惧”便
是自我调节受阻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害怕错过”的心理本质上是一种弥散性焦虑,源自个
体对错过他人新奇体验的担心。
社交媒体时代,频繁的热点、海量的信息、快速更迭的流行趋势,都不断让人越来越
害怕错过他人了解的事件、害怕热点信息的缺失带来的社会交流受阻,于是越发陷入这种错
失恐惧。因此,每当一个热点事件发生,人们便会纷纷打开微博等社交媒体“吃瓜”,从而来
缓解自己对信息缺失、经历缺失等的恐惧。而当人们都去“吃瓜”,“不吃瓜”时的错失恐惧就
会更加强烈,于是进一步加剧“吃瓜”现象的发声。
二、吃瓜狂欢:狂欢共同体的情绪宣泄
巴赫金将“狂欢”现象理论化,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反抗霸权力量、建立普天同庆的自由
民主的理想世界的文化策略。狂欢理论的前提是对两种世界、两种生活的划分,一面是现实
结构中的官方世界,另一面是与之对立的“颠倒的世界”,是平民大众的狂欢世界。狂欢具有
大众性、全民性,是对现实结构的颠覆,也是人们对官方世界中挤压情绪的宣泄。法国哲学
家列斐伏尔指出,狂欢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突破一切道德规范和理性限制,释放出本能的情
感和越轨行为,从而带来极大的愉悦感。
社交媒体平台给人们的狂欢生活提供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狂欢广场”,在这个平台上,不
同阶层、财产、门第、职业、等级、年龄、身份、性别的群体被平等地赋予了传播权力,将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88
赛博世界塑造成了狂欢理论中“颠倒的世界”。在人们参与热点事件时,偶像、明星、高管等
现实中有着较高社会地位的人走下神坛,其具有神秘感的身份被祛魅、被解构,人们就在这
种解构权威身份、符号的狂欢中实现情绪宣泄。
三、舆论失焦:娱乐化背后的重点偏移
当社会事件变成一个个娱乐化的“瓜”,那人们对社会热点的讨论重点必然难以被一方主
导,舆情演变的主体脉络呈现多极化发展,最终导致重点的偏移。正如这两天这个“瓜”,黄
子佼本人已被证实的性骚扰问题以及被进一步爆出的拍未成年裸照等问题显然理应成为事
件的焦点,而在他的“爆料”下,在公众转向娱乐化、猎奇化的讨论中,最原始的问题被遮掩
了,人们的重点偏向了这些“爆瓜”是否是真的、关注其他被爆料者的反应、关注张兰在直播
间里的欢欣鼓舞、关注“这件事情谁是最大的赢家”。而最应该被讨论的性骚扰、性侵问题,
在吃瓜中被消解了严肃性,甚至在吃瓜中不见了踪影。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89
【第 49 期】文科生的沉淀文学

“第一章 沉淀;第二章 高考毁了我 xxx 梦 ......;第十章 考研 380 可以去哪里调剂;第


十一章 一看领子就知道月薪 3k;第十二章 永远怀念 xxxxxxx”这便是近来文科生们“沉淀文学”
的一隅,记录着结构性困境之下的人们总是和梦想“差一点”、总是一步一步地对目标进行降
级的令人挫败的现状,记录着文科生们从满怀热忱到接受现实的整个过程。在沉淀文学里,
我们看到近乎被神话的学历也不再是什么金手指,211、985 的粉领毕业生们依然困在升学、
就业的现实问题里。一方面是张雪峰等旁观者用笃定的话语告诫新一批怀揣文科理想的人“不
要选”,另一方面是“沉淀文学”中的文科过来人在感叹人文社科给予自己的理想与理想的破灭,
“文科无用”的观点似乎从未像今天这般真实且令人痛苦。
一、无用之学:实用主义之下的文科困境
实用主义强调以人的价值为中心、以切身实践为路径、以追求实用和效果为目的,宣
扬行为的工具主义。杜威是工具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工具主义将真理视为人们为实现特
定目标或者达成某种目的所必要的工具,产生的最终效果决定工具价值的高低。在实用主义
的主导下,人们开始更加强调有用性、性价比,关注直接的效用和利益:“有用即真理,无
用即谬误”。作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诞生于美国的哲学流派,这样的行为取向确实为社会的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机器应用、流水线生产让人们真实地感
受到了工具带给国家发展的强大影响。
对于中国而言,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百废待兴,国家的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毫无疑
问需要依靠理科、工科来发展,于是理工类学科成为国家的重点发展对象,人们对理工科也
更加关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俗语开始日渐扎根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改革
开放之后,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让社会的经济、金融等学科人才的需求量骤增,这些学科的
“有用性”让人们纷纷投身其中。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计算机学科的实用性日渐凸显,于
企业而言它是发展的重点,于个人来将它是获得一份高昂薪资工作的途径。
而我们再来看新闻学、传播学、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它们确实不如其他学科“有用”。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文社科不能带给社会任何即刻的、显著的影响,即使是传播学者也会说
到“媒介即讯息”,更具实用性的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引擎。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文社科被称为
“无用之学”并不为过,这是需要时间浸润的学科与需要产生即刻效用的实用主义之间的矛盾,
也是文科在这个时代下的困境。
二、沉淀文学:现实困境与心理失调下的无奈调侃
“沉淀文学”将人们普遍意义上的人生节点串联起来,讲述每一个节点中遇到的挫折,以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90
及人在挫折之后一次次无奈地进行目标降级。小红书上网友们的“沉淀经历”各不相同,有的
是高考差几分与清北浙复失之交臂,有的是差了几分没过本科;有的在考研失利后选择出国
申研,有的则是转向考公,奔向另一个不知能否到达的“岸”。但纵然经历各异,我们仍然可
以从中看到共性的痛苦:教育缺陷、就业难题、阶层固化 ...... 而这些共性的痛苦,源自共同
的现实困境和结构性问题。社会结构性问题指的是由某些制度性、政策性的因素,或社会发
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引起的的社会问题,就业问题、贫困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皆为其表征。
而又因这类问题深入社会结构,我们很难寻找到一个“药到病除”的良方,人们在这些问题面
前总是感到十分无力:“这里有问题,但我不知道怎么办”。最后,为了疏解这种无力感,人
们只能通过网络文化来适当宣泄这样的无奈与焦虑,之前用的是“二舅”,后来用“孔乙己”,
现在用“沉淀”。
同时,“沉淀文学”的出现也源于高考神话、学历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高考——
拥有好学历——收获一份好工作”长期以来是普通人实现阶层跃升的重要渠道,因此“高考”
总是被赋予超越了考试的符号意义——“改变命运”。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有了好学历就意
味着好工作、好未来,所以会在学历晋升这条轨道上卯足了劲头,渴望搏出一番天地。但到
了现在,学历神话已然被打破,优秀的学历证明不能带来理想中的好工作这样的认知和人们
此前的固定认知形成了剧烈的反差,让人们不可避免地陷入费斯廷格口中的“认知失调”。人
们只能通过自嘲来宽慰自己,从而平衡自己的认知,与自我达成和解,现代年轻人这样的心
理失调成为了“沉淀文学”流行的又一原因。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91
【第 50 期】美女怎么总是配河童?

在网上冲浪时,“河童”、“细狗”等类似的词语经常会被人们提起。使用场景大部分是一
对情侣同时出现,女方非常漂亮但是男方的外形却不符合人们对“美女配帅哥”的印象,于是
人们用“河童”的图片来形容这种男性在外貌上的反差。从素人到网红明星,这种“美女配河童”
的现象似乎非常普遍,以至于“河童”这一话语符号的所指已经不再仅仅是日本民间传说中的
丑陋生物,“细狗”也不仅仅代表了犬类的一个品种,它们共同指向了颜值不尽人意的男性。
这种话语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变迁反映的是互联网社会中景观与意义的流变。
一、符号表征与意义赋予
文化研究学派在对社会文化的探析中,从文本视角来探究符号的表征与差异。符号的
表征又称再现,是用象征符号对事物的替代和再现,用语言来生产意义,引起人们对事物的
想象。表征的过程首先是把各种事物与我们的概念系统相联系,使个体知晓客体的概念,赋
予其私人的意义;其次,它将第一个过程的概念意义与某个群体所共享的文化符号之间建立
联系,因此,在象征过程中,同一符号会在他人头脑里唤起和我们相似的私人概念。由此,
一个符号的表征由私人的变成社会所共享的。“河童”与“细狗”等符号首先由少数人将其与颜
值较低的男性相联系,然后经由互联网群体的传播,逐渐赋予其大众化的社会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意指过程并不具有必然性。它通过将符号中的某种特征与某组二
元对立概念中的一个联系在一起,或者强调二元对立概念中的一个,忽视另一个,将某种并
非自然存在的差异自然化。简言之,一个事物只有在与其他事物的区别和差异中,才能使其
接受者知道它具体指向何种概念。作为区别性意义,“河童”与“细狗”等符号的所指在最初并
非简单直指颜值较低的男性,但是在与美女和帅哥的差异和对比中,这种特殊意义就逐渐显
现出来。
二、景观社会与意义内爆
居伊·德波将现代社会称为“景观社会”,认为物的表征意义超越了其自身的意义,现实
世界的一切都成为表象和景观,对外观的占有成为个体的重要生活方式。尤其是社交平台中,
视觉时代对观看的追求使得本就颜值颇高的女生对自己外貌的要求更加严格。依据戈夫曼的
拟剧理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在进行一定的前台表演,扮演符合社会期待的角色。因此,
互联网平台中对符号景观的追求,加之人们进行的前台表演与印象整饰,无论是素人女生还
是网红明星,都在社交平台上展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但是,男性群体却由于各种原因,普
遍对自己的外貌要求不高。在这种图像符号的对比和落差中,人们开始用“河童”等词语来表
达这种反差。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92
作为后现代理论大师,鲍德里亚用符号学的视角来审视当代社会。他借用麦克卢汉“内爆”
的概念,指出当今的内爆首先是真实与虚构之间界限的内爆,即意义的内爆。信息与意义相
融合,媒介中虚拟的幻象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界限不断坍塌。通过信息符号来建构“仿真”,
无论是社交平台中虚拟的影像符号还是“河童”等话语符号,都在逐渐与真实世界中的男
性群体相交融。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93
【第 51 期】中老年顶流网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穿越半个中国见网络红人一直是年轻人的专属,每每看到相关信息,
我们很自然地就会认为,追星的行为主体是年轻的、甚至低龄的群体,他们所追逐的对象也
往往是同样年轻的、时尚的,符合年轻人审美的网红。而在前段时间,72 岁奶奶从吉林坐火车,
跨越 1700 公里到安徽亳州“追星”,让人们突然意识到,愿意付出一定经济、情感成本去追
逐网络假性亲密关系的人已然不仅仅是年轻人,诸如抖音平台拥有九百多万粉丝的“秀才”、
有一千七百多万粉丝的“一笑倾城”等中年顶流网红们,正在网络上开疆破土,收割一批又一
批以中老年为主的粉丝。
一、草根文化:乡土气息与民间叙事的强大吸引力
“草根”这个说法始于 19 世纪的美国,在当时的淘金狂潮背景下,社会上盛传着山脉土
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这个符号在引入社会学之后,被赋予了“基
层群众”的内涵,也折射出了“草根”群体之于整个社会黄金般的重要价值。在我国,草根文
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后出现在中国社会的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相较于传统的社会主义主
流文化和由大众媒体塑造的流行文化,草根文化是在民间产生的大众平民的通俗文化现象。
平民化、通俗化、大众化与平等化是草根文化的关键词,这类文化现象的出现,体现着互联
网带来的文化塑造权力下放,以及大众平民对精英文化的反抗。
从此前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的李子柒、张同学以及各种土味文化,到现在深深吸引着
中老年群体的“秀才”“一笑倾城”等中年顶流网红,其视频内容本质而言就是当下草根文化的
代表。李子柒是在用充满田园牧歌色彩的内容打动着已然与乡村田野分离已久的、生活在现
代都市的人。而“秀才”们用视频展现的是真实的田野背景、自然朴实的个人形象、民间常见
的生活场景,他们用着这种民间叙事,展示着真实的乡土气息,吸引了真正生活在、或者曾
经生活在乡土之中的人们。在互联网中不断发展的、各种类型的草根文化,向我们展现着乡
土气息和民间叙事对人们的强大吸引力。
二、数字鸿沟:下沉群体的情感需求与潜在危机
数字鸿沟指的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之间,由于信息、
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以及贫富进一步两极
分化的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发展、移动通信在整个社会的全方位的覆盖,不同群体之间
在技术拥有程度层面的数字鸿沟正在弥合,但在这些显著的沟壑弥合的同时,更深层次的使
用能力差异、媒介素养差异以及在数据化背景下的社会关注差异日益凸显。这种“数字鸿沟”
的日益深化,最终被杜骏飞老师形容成了“智能鸿沟”。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94
在数据化持续深入的背景下,网络中活跃度更高、留下的数字痕迹更多的群体,会更
加容易被关注到。因此,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年轻群体、Z 世代们是整个互联网社会关注的焦
点:传统品牌在思考怎么年轻化、媒体平台在考虑如何创造吸引年轻人的内容,一切都在围
着年轻人打转。此时,社会给予中老年等更草根、更下沉的群体的关注是缺位的,这在技术
使用上体现为疫情之处老年人健康码的使用困境、留守家庭隔代群体之间的手机之争,而在
内容文化上,便体现为现实中被忽略的中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和真正匹配中老年下沉群体喜
好的文化类型。这正是为什么,抖音上出现了“一笑倾城”、“秀才”等主抓中老年群体情感需
要的原因。
与此同时,中老年群体媒介素养与人们介入网络需要的媒介素养之间的差异,也导致
他们在接触网络内容、网络红人时,存在一定风险。当前的网络视频、网络直播让互联网中
的表演者可以和观看者拥有更加“真实”的受众,这也导致网络环境下媒介等同现象变得更加
频繁,尤其对于缺乏媒介素养的中老年下沉群体而言,很容易混淆网络中的准社会交往关系
和真实的社会关系,最终导致其警惕性的消失,让网络诈骗有机可乘。此前被广泛讨论的“假
靳东”事件就是这种潜在风险的体现,而这次 72 岁老人独自踏上“追星”之旅的事情则再次警
示我们,应当尽快弥合代际群体之间的媒介素养鸿沟,尽快解决中老年群体在网络使用中存
在的风险。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95
【第 52 期】buzzfeed 关停

提起新型平台型媒体,Buzzfeed 必定榜上有名。BuzzFeed 基于需求的技术开发、分享


型传播与病毒式营销策略的应用、专注社交原生广告的盈利模式等有效的关键性运营举措,
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平台型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运营思路。但遗憾的是,导致其衰
落的最大原因或许也恰恰是其盈利模式的失效。2023 年 4 月 20 日,其 CEO 佩雷迪宣布将
关闭旗下的新闻业务 Buzzfeed News。5 月 5 日,BuzzFeedNews.com 正式关闭,其首页只留
下了作为“悼词”的三篇回顾文章。在面向内部的信函中,佩雷迪还宣布将裁撤约占总数 15%
的员工,覆盖新闻部门以及主站的业务、内容、技术和行政部门。Buzzfeed 自创立以来兼顾
新闻专业优势与互联网特质,一度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风向标。技术与时代滚滚向前,回顾
Buzzfeed 从兴起到衰落的过程,或许能够窥见数字媒体和新闻业发展的趋势与命运。
一、Buzzfeed 的兴起:站在技术与社交的风口
2006 年,Buzzfeed 由《赫芬顿邮报》的联合创始人佩雷迪创办而成,通过搜索、发布
信息链接的方式为用户推送当日热点。小有成就之后,Buzzfeed 开始向“严肃新闻 + 视频内容”
转型,逐渐发展为入口级平台。其运营策略在当时紧跟互联网脚步,站在了技术发展与社交
需求的风口,成为了新闻媒体转型的成功模板。
一方面,Buzzfeed 利用技术的基础支撑驱动内容生产与推送,开发出了 BuzzBot(即时
通讯客户端产品)、Pound(路径分析系统)、Hive(内部数据库)和 Looker(可视化数据
管理平台)等自有系统,构建出丰富的智能化互动传播体系。整个平台可以频繁地查看数据
以监控热点,直观地观察内容的传播效果,并进一步总结病毒式传播的规律。
另一方面,Buzzfeed 平台中生产的优质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发用户的社交分享以及内
容的病毒式扩散。通过其内部数据分析系统,Buzzfeed 对受众群体进行了明确细分和深入挖
掘。通过为不同细分群体进行标签化处理,确保信息生产与核心用户的兴趣保持一致,平台
进而可以将相应内容进行精准投放。由此,Buzzfeed 逐渐形成与用户的高黏性连接,从而为
促进用户分享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
二、Buzzfeed 的衰亡:单一盈利和内容推送模式的缺陷
Buzzfeed 能够把握住技术与社交的风口,其盈利模式想必也不会落后于时代。正如罗
伯特·哈桑在其著作《注意力分散时代》中所说,技术对时间的组织和管理形成了技术内在
的时间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与生俱来的加速性将人们带至了一个去同步化的临界点。
技术的加速性与碎片性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使公众的注意力越来越稀缺,而依据这一特征,
Buzzfeed 将原生广告投资作为其主要的盈利来源。但是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下,隐藏的是没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96
有替代性方案的风险。
依托于原生广告的盈利模式过于单一,蕴含着极大的市场风险。一旦具备替代性特征
的其他平台型媒体探寻到整合型的盈利模式并拓宽收入渠道,Buzzfeed 在互联网中的竞争力
就急速下降了。原生广告无论是广告策略还是广告形式都不具备独特性和排他性。如今几乎
所有的平台型媒体都具备了原生广告的盈利模式,Buzzfeed 虽然占据了先机,但是后来者居
上,其他平台型媒体甚至有了更多元的盈利机制。
另外,高质量的内容推送也已经不足以吸引足够的用户。内容提供者试图通过优质的
内容生产接触到更多读者,将流量转变为广告收益,但是更加快捷和碎片化的 Facebook、
Twitter、Tiktok 等平台吸纳了更多的用户。Buzzfeed 最终还是没能跟上营销模式和用户喜好
的加速进化,这种广告收益的缩减和用户的流失让 Buzzfeed 最终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在加速发展的社会中,数字媒体的更新迭代是必然的,平台型媒体在新闻业中要想站
住脚跟,就需要时刻紧跟技术、用户、盈利模式和内容生产等方面的不断变动。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97
【第 53 期】蔡徐坤塌房梗

6 月 26 日,有博主爆出“2021 年蔡徐坤和 C 姓女生发声男女关系,导致对方怀孕并逼迫


其流产”,一时间“顶流塌房”的讨论占据了大众的视野。除却对于这个“顶流瓜”真伪性的讨论,
长期以来被部分网友频繁使用的蔡徐坤梗,也在塌房争议之后发展出了新的形态,在微博等
社交媒体平台中再次广泛传播,成为了新一轮的网络热梗。而和从前的“顶流塌房”后人们的
关注点转移方向类似,在事件的真伪性核查进度陷入停滞时,人们再次将大量的视线移交给
了争议中心中的粉丝群体,围观在偶像争议问题爆发时聚合程度进一步提高的粉丝迷群,时
刻观察着这个群体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一、作为游戏的传播:塌房梗的传播动因
1967 年,威廉·斯蒂芬森在《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中提出了传播的游戏观,他认为
人们的传播行为不仅包括旨在获取信息的、具有工具性的工作性传播,也包括受众高度自主
性的、主观性的“游戏性传播”。在进行“作为工作的传播”时,人们借助传播活动为自己带来
物质层面的回报,在传播的过程需要付出相应的劳动成本来达到目的,因而完成这样的活动
是具有强迫性的,是一种在社会控制下“传播痛苦”的传播。但在进行游戏传播时,个体更多
进行的是一种“选择性聚神”的自由选择行为,关注的是超出以文化习俗、制度等社会控制舒
服的多元问题。在游戏传播中,传播活动本身就是目的,传播活动本身就可以带来快感。
无论是蔡徐坤塌房争议前部分群体传播“鸡你太美”等抽象梗的行为,还是蔡徐坤塌房争
议之后人们进一步传播延伸出来的梗的行为,都是一种以获得快感为目的传播游戏。人们通
过“选择性聚神”主动地选择传播中关注的重点,在传播过程中解构作为“明星符号”的蔡徐坤
来获得这场传播游戏带来的快感。这便是当下塌房梗快速传播的动因。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摆脱社会规则的束缚进行游戏性的传播是人们“传播快乐”、在游戏中发泄现实情绪的路
径,也是人们传播主动性的外显,但这种“传播本身就是目的、就可以获得快感”的游戏性的
戏谑表达,也必然容易导致信息传播的过度娱乐化,掩盖真正的重要议题。
二、互动仪式链:迷群与反迷群形成的共同原因
“互动仪式”一词由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如涂尔干之前提出的宗教仪式具有整合
作用一样,互动仪式通过互动情境传达意义,从而产生相应群体团结感,对人与人之间的互
动产生重要意义。而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不仅仅强调了仪式的社会功能,还系统阐释了
仪式作用的机制。柯林斯提出,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仪式是一种相
互专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它形成了瞬间共有的实在,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身份
的符号。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098
无论是作为蔡徐坤粉丝的迷群,还是在网络中自称“小黑子”的反迷群,都是不断在同一
互动情境下进行符号互动中形成的互动仪式链连接起的团结的群体。蔡徐坤的粉丝迷群在开
放的微博广场、半开放的微博超话以及具有封闭性的粉丝群聊中,均不断地强调自己对偶像
的信任,用“我说过,但凡蔡徐坤出来说个不是,ikun 今天就能把内娱撕个底朝天”这样的仪
式性宣言,用“ikun”这样的身份符号,来进一步构建其在“塌房争议”中的群体身份认同。而
长期使用蔡徐坤抽象梗,以“小黑子”自称的反迷群成员,在这场争议中,也进一步在热搜词
条广场这样的互动情境中传达更新迭代后的梗、具有隐喻性的符号,来连接起现实生活中身
处不同时空的反偶像个体,使之快速地在网络中聚合形成具有团结性的群体。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099
【第 54 期】在为 I 做 E 以后,竟然又有了 Wi-Fi 型人格

MBTI 即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从荣格的性格分类理论发展而来,并由美国心理


学者制定性格测试指标。简而言之,它是一种人格测试体系,通过测试题来判断每个人属于
哪种人格类型。最近,除了 MBTI 人格测试之外,又出现了一种 Wi-Fi 型人格——当人们尝
试与 Wi-Fi 型人格建立关系,ta 们接收这种“建立联系”的信号非常费劲,而且就像 Wi-Fi 一样,
情绪非常不稳定。这种说法一经出现就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赞同,纷纷表示自己也是 Wi-Fi
型人格。无论是 MBTI 还是 Wi-Fi 型人格,抑或是从前流行的星座、塔罗,都是人们出于社
交中寻求归属感的需要,对自身性格的标签化行为。这种带有刻板印象的简单化归类,一方
面体现了人们对性格的扁平化认知,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相互理解。
一、社交货币:寻求归属感与共同性
社交货币是社交行为中的“虚拟货币”,是社交行为估值、购买社交形象、保存社交价值,
甚至是实现口碑交换的无形资本。社交货币是社交行为的资本化,能够更加全面地概括人际
交往的特征,帮助我们形象化地理解社会网络之间的流通特性。MBTI 性格测试和 Wi-Fi 型
人格的认定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快速融入某一群体的途径,用乔纳·伯杰的话来说,这种社交
货币“就是利用人们乐于与他人分享的特质塑造你的产品或思想,从而达到口碑传播的目的”。
因而人们在寻求归属感与共同性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印象整饰和前台管理,将自己塑
造出一个符合某一人格类型的人设。这种具有鲜明分化特征的性格区分,便于同类之间的认
同与联系,进行前台表演的同时又手握社交货币,让人们之间由“弱连接”迅速演变为“强连接”——
“你和我都是 E 人诶,那我们就是朋友!”
二、刻板印象:标签化认知与交往理性的曙光
人格测试、星座、血型等一系列标签化的认知,都是一种“刻板印象”。但是需要注意的
是,李普曼在提出“刻板印象”的概念时,虽然这种对事物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带有
一定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但这一概念本身却不带有任何褒贬意义,是一个中性词汇。
一方面,刻板印象通常与对事物片面的、固化的认知相联系。尤其是在人的性格这一
复杂事物面前,人格测试或许显得太过随意与简便。任何人的性格都不是简单的几个测试题
和几句描述能够概括的。
另一方面,人们在交往中却逐渐发现了这种简便的认知方式中透露出的交往理性的曙
光。 哈贝马斯用“交往理性”的概念来形容人们在交流中秉持着理性、开放、真诚等特征,
可以达成传通的理想交流境界,并将其作为人类理性最基础的规范。性格测试和分类这种在
复杂社会和人性中,对人的简便的分类和认知,让人们可以迅速了解对方的基本性格特征并
表示理解。哈贝马斯的对话伦理要求参与者能够进行角色承担(或称换位思考),即每一位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00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参与者都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达成真理的共识。当人们为某一交往对象不愿积极社交而感
到困惑时,对方一句“我是 i 人”或“我是 Wi-Fi 型人格”,就可以让对方马上理解并尊重其对
社交的抗拒,从而避免误解与隔阂。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01
【第 55 期】艺术家镜头下的妻子

在戴建勇被曝光曾多次性骚扰女性之后,其几年前拍摄的系列作品《朱凤娟》再次收
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我们惊觉照片中立体的、富有生命力的,且以极强的情绪张力打动
着观赏者的女性,实际上是身处在饱含着凝视、性剥削的镜头与闪光灯下的。“我们在一起
大多数时间是在拍照”、“宫缩剧痛时,他架了四五个机位在拍我”、“那个时候我真是恨死了,
但又起不了身啊,真是恨死他了,就是拍!拍!拍!”,Hayami 与朱凤娟的对话向我们展示
了被定格的图像背后的情境,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具象化的凝视,是一种来自镜头的侵
略与捕食。
一、屏幕隔阂:脱离自然感知后的工具化倾向
摄影机等带有屏幕的媒介工具为我们塑造了一种新的媒介距离:空有并不全面的视觉
感知,其他感官上的感受是弱化甚至缺席的。这种单一的、仅仅延伸了视觉的人体延伸,让
人进一步脱离了全感官感受的自然感知,也进一步推远了屏幕前后两个主体之间的距离。而
当屏幕两面双方的权力不平等时——比如镜头之下,摄影者是观看者、被摄者只能被动地接
受这样的观看,这种脱离了自然感知的状态使得拥有权力的人越来越容易将屏幕对面的事物
视为他者、视作工具。
“我们在一起大多数时间在拍照”。从朱凤娟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拥有着镜头的掌控
权的戴建勇无时无刻地在两人之间支起屏幕,两人现实中的“亲密关系”在镜头下拉远,在两
人之间,作为“人”的朱凤娟已经在四五个机位、闪光灯的树立间消失了,戴建勇所看到的、
认知的一直是镜头中被作为“拍摄工具”的朱凤娟,所以才有了照片里被宫缩折磨中的、孕吐
时的,这些定格在痛苦中的朱凤娟。
二、凝视邀请:镜头与策展中更显著的凝视行为
“凝视”并非简单的注视,哲学家萨特认为“凝视”创造了一种主体性的权力差异,凝视与
被凝视的这段关系中,被凝视者是被物化的,而不是作为“人”平等地出现的。在《朱凤娟》
这一系列作品中,我们或许会感觉到一张张照片中散发出的“被凝视感”更加令人不适、甚至
毛骨悚然,这是因为照片中体现的并非是单一的凝视与被凝视,还有来自凝视者的“凝视邀请”。
作为拍摄工具的摄像机,在凝视之中成为了凝视者眼睛的延伸,如果日常中人们感受
到的凝视来自无形的视线,而这种摄影过程中的凝视则来自具体的摄像机、来自拍摄中不断
伸缩的镜头,以及拍摄时的闪光灯和突如其来的快门声。与此同时,摄像机将时空快速压缩,
将凝视的整个场景定格下来,而在这些“作品”被收集成册,甚至被放置在一个实体空间进行
策展时,“凝视”的瞬间被凝视者分享了出来,他邀请着其他人,穿过时间与空间的桎梏,一
同站在权力高位注视着、赏鉴着镜头对面的被凝视者。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02
【第 56 期】平台算法

作为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延伸,算法以数据程序的形式实现对目标问题进行
分析与解决。如今,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社交平台都在利用算法技术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送,
在这种运行机制下,“刷到这个我这号算是练成了”成为许多人对推送内容表达满意的反映。
算法技术也由于这种广泛而频繁的应用由一个冷技术术语成为一个热文化的高频词,重塑了
信息运行与信息传播的样态,成为智能社会急剧发展的源泉。但是,社交平台的算法推送机
制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被用户所驯化的同时,人也在逐渐陷入被异化的窠臼。
一、算法驯化:用户主动性的体现
“驯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自然生物科学领域,指的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繁殖和生长的人为
控制。20 世纪 90 年代,以西尔弗斯通、哈登为代表的学者用“驯化”来隐喻信息与通信技术
尤其是电视进入家庭的过程,借由“驯化”视角研究家庭成员为应对生活变化和新技术的到来
而采取的策略。按照西尔弗斯通等人对于“驯化”的定义,算法驯化可被表述为人类对算法进
行有意识的使用与改造,使得被使用与改造的算法留下人类烙印的能动性过程。
算法推荐实质上是算法程序与数据环境交融糅合的产出,来自用户的风吹草动将直接
决定算法推荐的调整与变化。其原理是平台通过收集用户注册是被迫让渡的个人信息,实时
抓取与分析用户授权登录各个社交平台之后对于推送内容的点击次数、停留时长、点赞、收
藏等可被量化的数据行为偏好,借助算法完成用户画像,制作迎合其喜好的“个人日报”。抖
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都以算法大数据为其内容推送机制,甚至还设置了“不感兴趣”的按键
来规避推荐用户不感兴趣的内容。了解到这一机制,许多用户就给自己培养起了适应算法推
荐机制的素养,有意识地多搜索或观看自己喜欢的内容,主动绘制自己的用户画像,协助算
法进行内容定制。
二、算法异化:用户主体性的丧失
费尔巴哈曾赋予异化一种哲学含义: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
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会反客为主,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从本质上讲,
异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的过程。根据这种定义,算法异化可以理解为算法作
为人类产生的对象物,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人类的一种现象。
算法推荐的核心逻辑是通过操控用户依赖的信息流对用户进行画像,在用户终端完成
因人而异的信息适配,在一次次迎合其喜好的内容推荐中建构了一幅绚丽的幻境。这种一次
次的内容过滤让算法在完成降熵的同时,由同语境、同价值观、同主题汇聚而成的高度同质
化的信息流组建而成的信息茧房也将用户桎梏其中,凡与用户画像存在出入的信息都被排斥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03
在茧房外,用户画像被算法绘制得越清晰,茧房内的信息环境越单一,用户自身既有的刻板
成见与认知偏差就愈牢固。

参考文献
[1] 李新爽 . 异化与驯化视角下的算法辨析 [J]. 青年记者 ,2023(08):33-37.DOI:10.15997/j.cnki.
qnjz.2023.08.029.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04
【第 57 期】妈妈私拆女儿档案

前几天,一个“妈妈私拆女儿档案袋,女儿被气哭”的视频,引发网友的热议,除却对“档
案袋为什么会在个人手中”和“私自拆封个人档案的后果”的讨论,人们更多的关注聚焦在了
母亲私自拆封女儿个人物品、不能给予孩子尊重的问题上。
“私拆档案袋”是影响较严重的“大事”,
而这样的“大事”在我们看来,总是会联想起的“小事”。是日记里消失的书签标记、不能上锁
的房门、被窥探的快递盒、被反复盘问的“和谁打电话呢”“跟谁出去的”,这些密密麻麻的“小事”
构成了大多数人或是难以释怀或是逐渐麻木的童年——甚至成年的时候也是如此。中国亲子
关系中的矛盾、扭曲,连同被撕毁的档案袋封条,一起被铺陈在了社交媒体的明处。我们很
难否认“爱父母”这个事实,也始终无法与这种毫无个人空间甚至个人尊严的感觉和解,只能
无奈地讲“我爱我妈,但我没法和她生活在一起”。
一、父权制度:家庭权力结构的源头
在谈论“父权制”时,我们时常会将目光聚焦在以性别作为阶层划分中,占据物质基础与
社会权力的男性对女性的压迫,而在代际层面,这种父权制度也会体现在长辈对晚辈的占有、
控制中。家庭是父权制的基本单位,通过家庭、形成以父权为核心的家庭权力结构,父权制
的统治得以具体实现。在一个家庭里,父权制给予男性长辈最高的权力,并传授价值观念,
教育下一代扮演父权制分配的性别角色,而家庭中深受父权制影响的女性长辈,亦成为父权
制实现的媒介,在扮演“相夫教子”角色中同时维持这样的权力结构。
正如父权制之下,男性夺得有利的物质基础之后占据了权力中心,家庭中的代际权力
关系很大程度上也由这种物质基础决定,晚辈在自己获取物质基础之前,需要依靠长辈的资
本实现个人的发展,也自然占据了权力中的弱势地位。另一方面,“孝道”等道德观念也是维
系这种权力结构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当下,互联网拓宽人们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也打破了由
年龄、见识树立起的信息壁垒,长辈时常在代际交换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也会更加依赖于
使用道德约束(或者说道德绑架)来维持自己的权力中心地位。其实我们再来回忆父母对我
们进行“PUA”时的话语,“我养你这么大有什么用”“供你吃供你穿,我连你日记都不能看看了?”,
不外乎就是上述的两个角度。
二、观念冲突:个体意识与传统观念的矛盾
这种父权制的权力结构由来已久也持续已久,并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产,但在这个
时代似乎变得更难以忍受了一些,这便与当下代际间年轻一代的个体意识觉醒与长辈传统观
念之间的冲突有关。个体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独特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经历的反映,是个体实践
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换句话讲,“个体意识”是人以自己为本体来进行思考的思考方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05
式,而不是以某个群体中的自己来认识自我。
个体意识的觉醒与现代化不无关系,人们从关系紧密的礼俗社会中脱离出来,融入现
代化都市当中,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生活、学习和工作,自然也就促进了个体意识的觉醒。而
另一方面,网络媒介的发展也推动着人们个体意识的觉醒:分散在现实生活中各个角落的个
体可以在网络中实现快速聚合,因而看似异质性的、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安全感的特征,
总能在网络中收获认同感,这就让正在觉醒个体意识的人们获得来自虚拟世界群体中的安全
感,从而实现自我认同。
与我们相反,我们的父母辈在大多数情况下依然生活在“礼俗社会”之中,大家庭、大家
长式的传统观念根植在长辈的观念之中,且因其年龄的增长、辈分的提高以及传统意义上权
力的提高而变得更加执拗、难以说服。这与正在觉醒个体意识的年轻群体观念发生激烈的碰
撞,“翅膀硬了”的年轻人难以忍受毫无个人空间、隐私尊重的生活,“偏执古板”的长辈也气
愤自己权威的失效与权力的流失。激烈的观念冲突最终构成了当下不同代际群体难以“共处
一室”的现状,也是越发明显的东亚家庭焦虑的原因。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06
【第 58 期】理解宛瑜成为宛瑜

“直到今天,宛瑜的飞机才真正落地。”最近,有许多网友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长大后才
真正理解了十年以前电视剧中林宛瑜的选择和结局——放弃爱情,转而追寻自由与梦想,同
时也不让别人为了自己而改变其原有的人生规划,让自己和他人都忠于自己的前路。十年前,
宛瑜的离开成为观众心中的遗憾,但好多人仿佛都忘记了,宛瑜正是因为逃婚才出现在了电
视剧中,她不止一次说过“我不要求别人,也不希望别人强求我”。无论是出场还是离场,她
永远都是不甘心拘于一隅的人,渴望独立、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不想让自己被束缚,也
不想让别人为了自己而妥协。在宛瑜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作为人的主体性和价值,“理解宛
瑜,成为宛瑜”,如今“林宛瑜”已不单单是电视剧中林氏国际银行的千金,而是清醒、独立、
追求自由的象征。
一、成人依恋:对分离与孤独感的抗拒
自英国精神分析学家 John Bowlby 首次提出“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以来,心理
学家们经过不断的努力与探索,建立起了比较晚上的依恋理论体系。加拿大发展心理学家
Mary Ainsworth 把依恋定义为“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持久的情感联结”。早期
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依恋是儿童与其抚养者(一般是母亲)之间形成的情感联结。1987 年,
Hazan 和 Shaver 发表了《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的论文,标志着依恋理论从儿童
阶段拓展到成人阶段——成人依恋是指成年个体与当前同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
这种情感联系让人对他人的陪伴产生依赖,并无法想象失去同伴陪同的生活。电视剧
中展博陷入这种依恋状态中,当听到宛瑜要离开他去米兰时,他逐渐崩溃并质问宛瑜“会不
会习惯没有他的生活”“能不能保证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后来放弃自己原有的人生规划,打
算跟随宛瑜去陌生的米兰。而宛瑜却挣脱了这种精神依恋的束缚,选择尝试自己独立生活。
但这是因为宛瑜不够爱展博吗?不是的,正是因为宛瑜足够爱展博,才选择了独自离开,不
愿让展博为自己改变原有的人生轨迹。宛瑜保留了对展博的依恋,在信中写道“旅途一起走过,
也已不负一生”,带着爱与自由开启了新的故事。
二、主体性的实现:找寻人的价值
自古希腊哲学以来,“认识你自己”成为古今中外思想家至今都在找寻答案的经典命题,
“人的问题”居于哲学思考的中心位置。与此同时,“价值”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在马克
思早期政治经济学作品中,“人的价值”范畴表现为基于个体视角下人的主体性觉醒;在以《资
本论》及其手稿为代表的成熟时期,“人的价值”是人与人之间社会经济关系视角下人的全面
性本质的复归,是解释历史和社会的重要范畴。在黑格尔看来,人的主体性同绝对精神高度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07
一致,实体本身具有能动性特征,“实体即主体”。静止而固化的主体不具有任何意义,如果
仅仅将自己困住,而不获得更多与之相反的内容,主体本身就是僵死的。
“也许这才是我喜欢的事业,它能让我找到自己新的价值”,“在我安定下来,找到一个
适合的终生伴侣之前,我得先找到我自己”,宛瑜不止一次表达过对自身价值的追寻,她永
远都处于自由的旅途中,不断寻求着自己的人生意义。如今许多人也已经意识到自己作为主
体的存在,关注自己的人生选择与需求,这种主体性包含了对自身力量和能力的肯定和对自
由的渴求,挖掘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鲁晓静 , 郭瞻予 . 成人依恋理论及其测量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7(11):1735-1737.
DOI:10.13241/j.cnki.pmb.2007.11.051.
[2] 宋珊珊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中“人的价值”范畴及其当代启示 [J]. 东岳论
丛 ,2023,44(03):111-117.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23.02.013.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08
【第 59 期】确诊文学

“西安被确诊为沈眉庄”、“讨厌浣碧,理解浣碧,成为浣碧——今天我被确诊为浣碧”、
“我被确诊为了皇上,拜托这个病真的很影响社交啊”,“确诊文学”作为发疯文学的最新版本,
最近在小红书、微博等各种社交平台上风靡。不同于此前以无厘头、狂癫、肆意宣泄为主题
的发疯,“确诊文学”模仿医生诊断,用看似“冷静”的语言、化用影视或者人们耳熟能详的符号,
对自己的状态进行精准的表达。由于病症无所不包——沈眉庄、甄嬛、浣碧、鲁滨逊、懒羊羊、
陆依萍,“确诊文学”十分兼容,万物皆可代入,每天都有新病症。
一、符号标签:赛博病友的聚集方法
在赛博空间中,人们脱离了现实生活中的地缘群体、亲缘群体,以个体的形态融入整
个网络社会。但由于人本身的社会属性,人们依然需要、且渴望在赛博社会中再次融入群体,
从而获取一定的社会安全感。除了根据趣缘、专业等角度寻找可接纳自己的网络群体,根据
自我特征、当前状态来寻找并融入与自己具有高度相似性的群体,也是人们获取赛博安全感
的方法。
MBTI 是以个人性格作为分类依据形成的符号标签,而当下的“确诊文学”一定程度上也
是在根据自己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来给自己贴上类似于医生诊断证明一样的标签,通过这
样的标签在赛博社会中探寻和自己状态相似的赛博病友,在群体聚集中获取一定的确定性和
心理慰藉。
二、镜像现实:影视作品与现实情绪的呼应
影视艺术本身是对社会现实的镜像表达,是“文化日常性的强有力的文化形态”,但在影
视艺术的生产中,其呈现的社会现实是经过过滤、筛选的内容,因此更多地发挥着意识形态
规训的功能。但以主动性著称的网络用户在观看、解读并对影视艺术进行文本盗猎、再生产
时,他们能够找到潜藏在影视文本中的符号,打破既定的价值和意义,在对人物形象的再生
产中进一步反映社会现实,使得影视中的符号真正成为对社会现实的镜像表达。
人们在对影视作品进行再生产时,其内容表达和他们的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整个
社会现实情况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在对影视剧中符号化的人物进行解构时,会将现实情
绪代入其中,使这些符号形象与现实情绪相呼应。所以在当下的确诊文学中,浣碧、可云、
沈眉庄、林黛玉、章鱼哥等影视符号都被赋予了与之对应的情绪意义——是发疯、是疲惫、
是厌恶社交。
我们不得不再次关注这一个个符号背后隐喻着的“丧”情绪和社会失落,这是“发疯文学”
系列社会景观的产生前提与成长的养料。“确诊文学”之后一定还会出现新的发疯形式,不变
的在社会结构性压力下陷入压抑、迷茫、痛苦、疲惫的人。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09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参考文献:
[1] 卞寒月 . 影视热点形象的网络再生产研究 [D]. 湖南师范大学 ,2020.DOI:10.27137/d.cnki.
ghusu.2020.000868.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10
【第 60 期】偶像泥塑

“泥塑”即“逆苏”(逆向玛丽苏)的谐音,是饭圈文化中的一种实践形式,指粉丝根据偶
像身上所体现出的特征将偶像的生理性别加以“倒置”,具体表现为将具有女性特质的男偶像
叫做“老婆”“xx 妹”“xx 姐”,或是将具有男性特质的女偶像叫做“老公”“xx 弟弟”,以及以其“泥塑”
过后的性别进行同人创作等。粉丝群体中以女性居多,因而被“泥塑”的对象大多数是男性偶像。
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为粉丝的参与式文化生产提供了诸多可能,“泥塑”则是粉丝群体生产力和
能动性增强的一种表现。“泥塑”行为背后表现出的是粉丝对于偶像本人性格或形象的期待,
这种流动的性别认知看似是打破固化的性别标准,但实际上仍然没有逃脱男性凝视的牢笼。
因此,根据外貌或性格进行的性别逆转也隐含着粉丝群体对于性别角色的认知与审美标准的
矛盾。
一、满足与想象:体验游戏的快感
约翰·菲斯克在对于通俗文化的研究中提出了快感理论,他认为在通俗文化的生产和
消费中,存在两种快感运作方式:躲避式的快感、生产式的快感。生产式的快感围绕“社会
认同与社会关系,并通过对霸权力量进行符号学意义上的抵抗,而在社会意义上运作”,快
感是大众文化最基本的内部驱动力量。“泥塑”提供了一种特别的视角和更多元的审美,通过
发掘和放大偶像的异性特质,拓宽了人物魅力的表达维度,体现出独特的多元审美价值。这
种对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解构与颠覆,让作为消费者的粉丝群体获得了一种反传统的快感。
同时,粉丝在对偶像的“泥塑”生产中,体会到了传播过程中的游戏体验。在用键盘敲下
“我的漂亮老婆”“女儿照顾好自己”等句子时,粉丝体会到了这种符号抵抗的快感。粉丝反转
成了传播过程的主体,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其中感受符号生产的快感和价值。
二、凝视与支配:平等与对立的矛盾
“泥塑”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对性别特征进行了重新诠释,尤其是在打破固化的性别认知、
模糊既有的性别边界上做出尝试。在粉丝眼中,偶像的性别是流动的,其性别界定不局限于
生理性征,而是可变化、可塑造的,被看作是一种性别平等的象征,甚至有人说这是“女性凝视”。
但是泥塑文化中所谓的“女性凝视”是一个伪概念,无论女性怎样对男性提出要求,都是
将男性凝视内化的结果。劳拉·穆尔维用“男性凝视”一词来阐述受众如何借由电影男主角的
眼镜来观看女性,确认女性作为欲望、权力的客体。
“凝视”是一个蕴含了主体 - 权力关系的概念。
不是所有的男偶像都会被“泥塑”,只有外貌肤白貌美、唇红齿白,看起来纤瘦易碎的男偶像
才具有被“泥塑”的“资格”。而这些特征依旧是男性凝视下的“白幼瘦”女性特质,具有对象化、
工具化的特征。粉丝虽然喜欢男偶像身上的女性特质,但却排斥衰老、丑陋等特征的出现,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11
甚至用“姨化”这个词来形容这些特征。在“泥塑”这一行为中,女性看似逆转了观看与被观看
的地位,但实际上却将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外貌标准自然化了,带着父权制的眼睛去凝视女
性自身。
从语义上来看,“泥塑”是一个具有支配意味的隐喻——将人作为被观看、被塑造的客体
来看待,将偶像放在了服从的位置。这种从男性凝视出发的对人形象的塑造,男性始终是审
美的主体,其审美评判标准也成为了无意识的审美规范,其结果是被固化的“白幼瘦”女性形
象成为被铭刻在生理女性身上的规训与枷锁。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12
【第 61 期】小时代文学

“吵什么吵,就这么一点事。今天我们大家之所以欢聚在这里,是为我们从小到大的好
朋友顾里,庆祝她的生日。”“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
哪怕是没看过《小时代》的人,对这些《小时代》经典语录也绝不会陌生。十年前,《小时
代》在院线上映,成为首个爆款 IP 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时代年轻人的集体记忆——无论
我们再诟病这一系列作品的纸醉金迷、叙事混乱、脱离现实,提起它我们还是会回想起十几
岁的时候和三两闺蜜在影院里痛哭流涕的场景,哪怕这个场景让当下的自己脚趾抓地。除了
“青春符号”,《小时代》在当前的互联网中被提及最多的还是剧中炸裂、狗血的撕逼台词,
一句“林萧你现在说话可真高级”就能让人脑子里立刻浮现出顾里的神态与语调,或许成年后
的世界和“小时代”的奢华大相径庭,但最起码,我们还有着和这些台词一样狗血荒谬的现实
生活与精神状态。
一、《小时代》:年轻人的青春集体记忆
1925 年,法国社会学者哈布瓦赫将个体记忆放大至社会群体层面进行考察,提出了集
体记忆的概念: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哈布瓦赫认为,保证集体
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人们通常正是在社会之中才获得他们的记忆的。也正是在社
会中,他们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和对记忆加以定位。”
《小时代》电影风靡的十年前正处于网剧、网综时代的前夕,人们观看文娱作品的渠
道仍然以播放固定剧集的电视、电影为主。这种在固定时间播放固定内容的媒体较之当下赋
予了观众更多灵活性的媒体,更容易促成大规模社会成员的集体记忆:我们会在固定的晚周
六将电视频道调至湖南卫视观看《快乐大本营》,然后在下一个周一回到学校和同学交流综
艺中的内容;会在固定的假期和同学结伴一起去到影院,观看在上学时就心心念念的《小时
代》,然后有样学样地把和朋友的 QQ 群聊名称改成“时代姐妹花”。这种场景构建出了中国
大部分 z 世代群体共同的青春集体记忆。
关于《小时代》的集体记忆在当前的互联网交往中再次被“小时代文学”唤醒,这些语录
成为了网络年轻群体共享的怀旧符号,成为了这个年龄阶段的群体相互连接、形成共同体的
中介。这正是为什么,即使《小时代》本身被人们诟病良多,观看《小时代》的人也认为“喜
欢《小时代》”的时光不堪回首,人们依然愿意使用《小时代》这个符号,用其中的语录参
与社会交流。
二、发烂发臭:网络丧文化的具体表现
“小时代语录”的风靡和当前青年群体中的“丧文化”也联系紧密。“丧文化”时当前流行于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13
青年群体中,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是青年亚文化的一
种新形式。近年来涌现出的佛系青年、躺平文化,以及当前社交媒体中最为火热的“:发疯文学”
都是“丧文化”的具体表现。而《小时代》中“泼红酒”“扔玫瑰”的狗血剧情、吼出来的“发烂发臭”
的撕逼台词,正符合着青年人的“发疯”需求。
“发烂发臭”最能体现“小时代文学”中的“丧”情绪,“顾里生日会”的戏剧、荒诞契合着青
年群体对当前社会状况、个体未来发展的抵抗情绪,而“发烂发臭”的表达也是青年群体对面
临着巨大社会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难以抵达的“岸”的生活状态的自嘲与调侃。使用“小
时代文学”以及其他所有丧文化内容,无非是青年人用亚文化的形式对社会主流现状进行抵抗。
不过,我们依然需要看到中国青年群体“丧文化”、“摆烂文化”背后仍然存在的积极内核,毕
竟丧也好、发疯也好,这不仅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未来的渴望。
无论怎样,祝我们的人生从此,发光发亮!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14
【第 62 期】孟宴臣与他的骨科文学

“孟宴臣,你疯了?”这句台词最近时常出现在某站的 cp 向二创剪辑视频中,这对名叫“孟
许时分”的“伪骨科 cp”来自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中孟宴臣和许沁两个角色。“骨科 cp”是指由同
辈且有血缘关系的两人组成的情侣配对,起源于欧美一位男网友自述与亲妹妹恋爱,被父亲
知道后打断了腿,去德国骨科就医才痊愈,此后德国骨科成为血亲相恋的代名词。“孟许时分”
中的两人在剧中是一起长大的无血缘兄妹,因此被称为“伪骨科”。孟宴臣在剧中戏份并不多,
但却与女主角许沁组成了出圈的热门 cp,其二创剪辑视频甚至在其他平台中获得了上百万
的播放量。社交平台中的二创视频通过对原影视剧的素材“盗猎”,形成了自己的全新阐释,
完成了一次游戏狂欢。除了“孟许时分”,《仙剑奇侠传》龙葵景天、《狂飙》的高启强高启
盛等都被观众作为骨科 cp 嗑过,骨科 cp 除了在带给人们嗑普通 cp 的快感之外,因为它带
有打破人伦的背德感,还能带来更为刺激的情感消费体验。
一、文本盗猎:二次创作中的游戏狂欢
德赛杜将受众主动积极的阅读行为比喻为“盗猎”——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描述为持
久的对文本所有权和意义控制权的争夺关系,其中受众是具有主动性和生产力的个体。詹金
斯借用并超越了德赛杜的“盗猎”概念,他在其中看到了媒介融合对受众参与行为的化合作用。
受众通过“盗猎”大众文化中的内容,将其作为素材创作新的文本,扭转其原有的意义,建构
自己的文化和社会身份。
互联网时代,视频创作平台为受众基于个人喜好的创作提供了基础设施,cp 视频二创
这种典型的文本盗猎与参与式文化生产释放了受众的想象力,使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对
原有文本进行解构、创作与解读。
“我只要我的蝴蝶”、
“骨科就是分手了也要一起回家吃饭”...... 二
创剪辑视频解构、创作与解读原有文本的过程,也是受众参与传播游戏的过程,从中获取一
种主观性的游戏体验,体会自由创作的快感。
二、时间客体:在背德中获取叛逆快感
斯蒂格勒用“第三持存”指代媒介技术对记忆的体外物质性记录,当代数字媒介作为一种
典型的第三持存,人们可以在其中观看记忆内容。同时,数字媒介也正因其能够记录记忆,
也被称为时间工业,生产着大量时间客体——由网络信息技术生产出来的可以拟真时间在场
的义肢性客体,它能够让内容的时间流和观看者的意识流相互重合。在某站的 cp 剪辑视频中,
存在着蒙太奇的过程,对回忆内容进行剪辑和拼贴,利用慢镜头、快速剪切、定格等手法,
使过去和现在相重合,形成蒙太奇效果。这种蒙太奇的记忆剪辑手法借助第三持存,将观看
者带入时间客体的时间流中进行观看和体验,进而对记忆内容产生情动。根据德勒兹的情动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15
理论,情动是非语义的、非线性的、不确定的,并且破坏了常规意义。在情感体验中,情动
所涉及的是一种前意识的情感共振,预示着一种对于社会秩序的打破甚至不协调。[1]
嗑骨科 cp 的快感即来源于在媒介内容的时间流中感受打破人伦的背德感和叛逆感,并
同步制造意识流拟真——与之共情。有网友称,“你要演孟宴臣就不能只演霸总,要演看着
妹妹奔向自己,眼里的淡漠转变为鲜活;要演深夜房间里递给她照片时眼里直勾勾盯着她的
笃定;要演垂眸也无法掩盖的汹涌情绪;要演压抑太久爆发时,被她连名带姓打断,瞬间清
醒后眼里的怅然若失”,无处不体现着观众在媒介内容的时间流中对于角色的拟真体验。嗑
骨科 cp 的快感不仅仅来源于进行文本盗猎时解读与创作的自主性,更大程度上来源于冲破
人伦道德的、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安放的叛逆体验。

参考文献
[1] 许冠文 , 张慧 “. 嗑 CP”: 青年女粉丝的创造性情感体验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01):102-116.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16
【第 63 期】福利彩票入侵地球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进入商场看到的聚集了最多人的地方,一定是“福利彩票”处。一群
人簇拥在自助购买彩票的机器前,举着手机二维码等待着购买一张十块钱的刮刮乐;一张长
长的桌子围了几圈人,最内层的人飞速剐蹭着刮刮乐涂层、满面期待地判断自己有没有中奖;
外层的人则人手一张、甚至几张刮刮乐,一边观察正在刮奖的人的面色,猜测他们的“战况”,
一边畅想着“中奖后这笔钱要怎么花掉”。不断上涨的福利彩票营收昭示着此前的“彩票热”并
非是昙花一现的社会热潮,而是逐渐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之中。
一、一夜暴富:实现阶层跃升的想象
虽然称当下社会“阶层固化”仍不太恰当,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相比于技术、经济、文化
都在野蛮生长的千禧年代,当前人们实现阶层跃升的途径确实狭窄了不少:各类行业赛道均
有饱和趋势,蓝海领域挖掘困难;学历贬值趋势明显,高考神话破灭 ...... 在这样的背景下,
越来越多人、尤其是正在经历一系列的打击、碰壁的年轻人,愈发依赖通过“一夜暴富”的祝
福来进行自我安慰,来满足自己实现阶层跃升的想象。
与此同时,个人的心理账户让人们允许自己使用小额金钱来换取刮开彩票那一刻赋予
的情绪体验。心理账户反映的是个体对于经济结果的感知和评估的过程,这一概念最早由芝
加哥大学的 Richard Thaler 提出,最开始用于解释“沉没成本效应”。这一理论认为无论是个
体还是集体组织,都存在着显性或者隐性的账户系统,它总会给我们的决策带来意想不到的、
通常有一定非理性倾向的结果。用一次 10 块的消费换取一次“暴富”的可能,这样的经济结
果评估使得人们将部分小额货币从日常开支中脱离出来,被单独划分到了“实现阶层跃升的
梦想基金”账户中,因此虽然“购买彩票”大概率并不会获得想象中的收益,但人们仍然对彩
票乐此不疲。
二、货币哲学:金钱凌驾一切的物质世界
货币哲学是社会学家格尔里高·齐美尔所撰写地一本关于文化哲学的书籍名称,其中,
他通过对近代以来的货币经济现象以及与它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的阐释,认为货币已成为韦
伯所说的祛魅世界中的新一代的“上帝”,是拥有调和一切矛盾能力的“救世主”,并进一步将
货币及其制度化的现代发展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人的内在生活、精神品格的影响逐
一分析。
在齐美尔看来,货币成为“上帝”是手段对目的的僭越。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赋予了
货币极其优越的地位,使货币成为一种纯粹的手段,人们通过货币这个有效的社会工具,就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17
可以获得任何无法直接取得的目标,只要它的拥有者愿意出卖,货币拥有者便获得了与其持
有货币量相对应的权力。货币这种能够转化为更具体价值的能力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绝对的心
理价值,货币从一种纯粹的手段,变成了人们追逐的终极目的。
这正是为什么,当人们面对着诸如就业困局、学历贬值、阶层难以跃升等等问题时,
会选择购买彩票——一种纯粹追求货币数量增加的方式,来换取生活上的安全感与心理上的
慰藉。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18
【第 64 期】凤凰传奇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娘子!啊哈!”相信每个人提到凤凰传奇都会唱几句。最近凤凰
传奇参加音乐节的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频频出现,但这次台下跟唱的观众不再是四五十岁的
中年人,而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受到年轻人喜爱的凤凰传奇甚至收获了“草原悍匪”、“说
唱教父”“CCTV 厂牌”等称号。有人针对凤凰传奇歌曲的高传唱度调侃道:“歌单里没有一首
他们的歌,但全国 90% 的人都会唱,剩下 10% 是因为嘴硬。”如果说十年之前凤凰传奇的歌
曲传唱度高是因为朗朗上口的节奏和电视媒介洗脑式的循环播放,那么近几年他们的再度火
爆则与互联网媒介的病毒式传播以及国风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少不了关系。在流行文化与国风
歌曲的融合中成功出圈,加之唤起了年轻人对于童年时期的集体记忆,任谁看到了他们的视
频都会情不自禁跟唱一句:“你说到底为什么!都是我的错!”
一、流行音乐与国风文化的融合
凤凰传奇再次进入如今年轻人的视野是在 2019 年发行的新歌《山河图》,这首歌融合
了国风元素,演唱视频在某站有高达一千多万的播放量。此后,凤凰传奇在综艺节目中演唱
《云山》、《将进酒》、《万神纪》等歌曲,也获得了大众的喜爱。这些歌曲都有一个共同
特征——国风元素。“国风”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学源头——《诗经》,“风”指
各国的土风歌谣。而现代语境中的“国风”,指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
中大量运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崇尚历史文化的流行风尚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
这代年轻人小时候经历了电视媒介的循环播放,长大后又迈入了互联网媒介的病毒式
传播之中,而凤凰传奇的歌曲恰好抓住了这种媒介域转换的机遇。德布雷认为,媒介域是一
个由技术主导的对社会和知识有决定作用的“技术 - 文化”空间。媒介技术的进步重新建构了
社会力量的组合方式,也就决定了文化产品的样态与制度。现代意义上的国风文化最初流行
于二次元,其成为国内观众普遍接受和热爱的文化类型得益于基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媒介域
形态,增强了其传播力和影响力。
虽然流行文化在早期文化研究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学者的眼中都是低俗、空洞、毫无
营养的产物,但是另一方面,正如本雅明在其中看到的,流行文化是一个非神圣化的实践过
程,是一种民主文化。无论是十几年前电视媒介中“自由飞翔”的凤凰传奇,还是当今互联网
覆盖下进军国风文化的凤凰传奇,其歌曲的传播都适应了当时的媒介域特征,加之其对流行
音乐和国风文化的有效融合,在具备强大传播力的同时也获得了观众的文化认同。
二、短视频唤醒集体记忆
大家对于凤凰传奇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其对于国风文化的融合与应用,更大程度上是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19
最近的音乐节短视频唤起了人们对于儿时的集体记忆。在哈布瓦赫的论述中,集体记忆存在
两种概念:1. 由社会建构的个体记忆的集合;2. 自成一体的集体现象。这两个向度的存在表
明了个体主义和涂尔干的集体主义之间的张力,而哈布瓦赫一开始就希望能够在两者之间取
得某种平衡。所以,他坚信尽管集体记忆存续于人群集合体之中,并由此汲取力量。集体记
忆在哈布瓦赫看来有双重焦点,既是一种物理客体,又是符号象征,为某一群体所共享。
短视频平台中的内容作为唤起集体记忆的物质基础,既是一种物理客体,也是一种符
号象征,它们为这代儿时听过凤凰传奇歌曲的年轻人所共享。听凤凰传奇的歌曲,是人们儿
时的个体记忆,同时也是二十代人们集合体的共同记忆。音乐节短视频让人们回忆起儿时记
忆的同时,也让人们产生一种集体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20
【第 65 期】玖月晞与“融梗”

先是“骨科情”占领社交媒体,再是原作陷入“抄袭”风波,《我的人间烟火》成为了近段
时间当之无愧的“顶流”作品。作者沈南乔发文称《我的人间烟火》的原作《一座城,在等你》
抄袭了自己的作品《我只害怕我爱你》,表示其中的“伪兄妹情”和自己作品中的故事情节高
度重合。事实上,这并非是玖月晞第一次涉嫌抄袭,其《亲爱的阿基米德》、《至若春和景明》
等作品均被爆出不同程度的抄袭,《少年的你》更是在电影热播期间引起了大规模的争议。
在这一系列的“抄袭”争论中,“融梗”是出现频率最为频繁的词汇,它用“融合借鉴了多种设定”
来掩盖抄袭的事实,粉饰、弱化着抄袭带来的实质影响。同时,这个界限模糊的词汇也让更
多的创作者因为担心“撞梗”带来的抄袭争议而变得更加畏手畏脚。不论“融梗”行为是否构成
法律意义上的抄袭,不论这一行为最终有没有受到制裁,“融梗”概念的出现本身就会对创作
行业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一、文本的“互文性”:“融梗”漏洞的来源
法国符号学者茱莉亚·克利斯蒂娃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概念指的是不同文本之间的相
互关系,也被称为“文本间性”。茱莉亚·克利斯蒂娃认为,一个文本总会同别的文本发生这
样或那样的关联。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在它以前的文本的遗迹或记忆的基础上产生的,或是在
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中形成的。罗兰·巴特后来提出,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每一篇
文本都是在重新组织和引用已有的言辞”。
任何作品都会和前人或者同时代的人的思想或话语发生种种直接或间接的文字姻缘,
所以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没办法被称为完全意义上的“原创作品”。包括这篇热点分析,也是
在借鉴百度百科、论文,以及创作者此前的文本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正因“互文性”的存在,
“抄袭”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定的模糊性,这就是其他弱化“抄袭”行为的概念——融梗、洗稿等,
出现并被人试图合理化的原因。
二、破灭的“独特性”:作品“灵韵”的消失
本雅明在他文艺哲学著作《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中提出了“灵韵”的概念,这一概
念被用来描述艺术作品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审美。虽然本雅明将灵韵与“独特性”、“原创性”、
“传承性”等概念进行了区分,认为灵韵在于艺术作品精神内涵的表达和传达,但我们不可否
认的是,一件散发着“灵韵”的艺术品必然是具备“独特性”的,必然是拥有着独特的审美旨趣
和原创的表现形式的。“独特性”的破灭,或许就是灵韵消失的前奏。
“抄袭”“融梗”让文艺作品从“创作”层面开始“大规模复制”,它不是本雅明所说的艺术品
通过媒介手段进行的复制、并不存在有着积极意义的“艺术的民主化”,而是直接让生产出的“作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21
品”直接不具备独创性、无法散发灵韵。我们在阅读包含着作者个人经历、独特思想的作品时,
经常会在某一个瞬间被其中的场景描写、某个人物的心理状态击中,感受到刹那的“灵韵”。
但是“抄袭”的作品时常会给人一种断裂感——正如《我的人间烟火》中格格不入的孟宴臣。
三、消失的“创造力”:文娱市场的瓦釜效应
“融梗”概念的扩散、“融梗”现象的频发,导致的是文娱市场创造力的消失。人们对“融梗”
作品的纵容直接向资本市场散发出这样的信号——创作性的不重要。而抄袭作品显然比原创
作品生产周期更短,可以更快的收割经济效益,资本因而会更加倾向投资这类作品,最终带
来文娱市场的瓦釜效应:原创的、拥有更高价值的作品被弃之不用,以至于专注原创的创作
者长期不被肯定、甚至陷入经济困境,而抄袭的、低价值的却火热一时,侵夺他人作品的人
盆满钵满,成为“市场的宠儿”。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22
【第 66 期】好学生心态受害者

今年一月,某社交媒体平台出现了一个叫做“好学生心态受害者”的小组,建组半年已经
有了七万多组员。“好学生”,往往代表着更好的学习成绩,也就被期许能拥有更好的未来和
人生。“好学生们”在这种家长和老师的期许中长大,形成了一种近乎“讨好”的“好学生心态”——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量化衡量标准,期望达标甚至名列前茅。“好学生们”认为只有这样,自
己做的事情才是有价值的,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只要没有达成事前期盼的
目标,就会产生自责感和愧疚感。在大多数“好学生”心中,其实并没有足够的内驱力,其做
事的目标只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指标,从而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表扬。由此,“好学生心态”让人
步入工具理性的窠臼,并在一次次过度反思中陷进精神内耗之中。
一、工具理性:对于量化指标的追逐
马克斯·韦伯认为,人某种行为的发生是因为它值得去做或有意义,因此“行为”是行动
者赋予主观意义的行为,它必须服从于一定的目的,或者体现一定的意义。在具有“好学生心态”
的人眼中,工具理性是其做事的第一要义。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
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是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
果的目的。持工具理性的人,不是看重所选行为本身的价值,而是看重所选的手段是否是最
有效率、成本最小而收益最大。
在以分数为主要量化标准的学生时代,优异的成绩使“好学生们”获得老师和家长的青睐,
这也就造成了他们将一切都量化为指标的认知,认为只有达到指标的事情才是优秀的、有价
值的。具有“好学生心态”的人,期望自己能够利用所能利用的才智和资源,最高效地达成想
要的目标,并将其作为自己存在的价值所在。
二、精神内耗:功绩社会下的自我剥削
“精神内耗”作为近几年的热词,是指人在自我精神世界中难以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而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怀疑、无止境的自我攻击中。精神内耗是青年群体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
和困境时呈现的独特症候。韩炳哲认为现在的社会已经由福柯所定义的“规训社会”转变为“功
绩社会”。规训社会是否定性的社会,否定性社会中经常出现的“不允许”、“不能”被功绩社会
中的“我可以”“我能做到”所取代。在功绩社会中,人们只有一个目标,即以统计数据的形式
表现出来的各种绩效指标。在功绩社会之下,为了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获取胜利,功绩主体只
能不断地学习和加班,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因此,
韩炳哲指出:“疲惫的、抑郁的功绩主体在不断地消耗自我。在同自身的战斗中,他因为自
身而困苦不堪。越是焦虑,就越要消耗自己。”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23
“好学生心态”大多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养成,那种万事万物都以分数为主要衡量指标的时
代,“好学生们”的内驱力就已经在对量化指标的追逐中被消耗殆尽,唯剩对于分数的追逐。
他们相信了家长和老师给予的虚假的承诺——“考上大学就好了”“找到工作就好了”...... 但是
当他们真正考上大学、找到工作之后,却失去了明确的前进目标,猛然发现世界并不是每件
事都有分数来衡量,也就找不到做事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由此陷入了对自己的过度反思和
精神内耗之中。唯有认识到人生并不是目标导向,而是过程导向,放下对于功绩或曰量化指
标的追逐,“好学生心态受害者们”或许才能完成价值自洽。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24
【第 67 期】韩国与消失的孩子

B 站 up 主“知名相声演员 BBBBB 大王”有一个视频标题名为“街上狗比孩子多 韩国人好


像真的不生小孩”,这句明显带有夸张、调侃意味的话放在韩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似乎已经
变成了写实派,一个学生的入学仪式、关停的三所高中、公共场所设置的“禁童”规定,以及
低至 0.78 的生育率都在显示着韩国的“孩子”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伴随着人们对韩国生育率
的讨论,韩女“说不生就不生”的经典语录也在中文互联网广泛流传:“我的胯下不能生出歧
视我的性别,我的血肉不能变成刺向我的尖刀。”“如果我胯下诞生的世界压迫我,那我就不
让这个世界诞生。”生育风险、厌童情绪,以及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正在一步步地让孩子“消
失”。
一、生育风险感知:用户内容消除信息不对称
在传播渠道单一的大众传播时代,人们对生育知识的了解只能通过大众媒体的单向输
出、周围群体的口耳相传,以及临近生育时来自医院的“抱佛脚”式知识传播,因而在“生育”
这个话题中,尚未生育的女性与已生育的群体、专业相关的群体有着巨大的信息差。而又因
传统观念中对“性”的避讳、对生殖的崇拜、对母性的美化,负责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大众媒体、
向未育女性传递信息的群体,经常会对“生育”进行选择性介绍——是“母亲”角色的体验、是
女人之位女人的根本、是“生了孩子就不痛经了”的“好处”,人们就处于这样的信息不对称,
在一知半解中走向生育。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积极的用户参与媒体平台内容生产,用自己的生育体验、生育记
录道出了不曾被此前的媒体、甚至身边的长辈讲述的生育的另一面——生育风险。触目惊心
的妊娠纹、子宫脱落、密密麻麻的伤口、养育孩子中被剥夺的精力、难以负担的教育成本,
都在加剧人们对生育风险的感知。在了解生育风险之后,原本单向输出时期被选择呈现的内
容在尚未生育的群体眼中更像是一场骗局,另一方面,对风险的解决措施也并没有在互联网
中呈现,因而人们只能处于这种风险中,通过避免生育来规避生育带来的危害。
二、厌童情绪弥散:成人中心主义与拟态环境
心理学家杰克·弗莱克了解到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它影响着儿童并隐秘地存在于我
们的社会中,他称之为“成人中心主义”。成人中心主义是一种系统性偏见,也是一种中心 -
边缘结构的逻辑关系,认为成年人因其理性、成熟而更值得拥有权力,而非理性、心智尚不
成熟的儿童处于从属边缘地位,需要接受成年人的主导。“厌童”情绪与其说是成年人傲慢地
以成年人规则要求儿童,不如说是两个不同的成年群体对儿童的双重压迫。
一方面是部分已婚育的成年人用“想象中的儿童”来纵容儿童肆意地释放“天性”,用自己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25
想当然的“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来任由儿童侵占成年人的空间,使得“儿童”这一群体被推
上了“成人”的对立面——厕所进入异性儿童、被举报的文艺作品、被“儿童”扰乱的公共秩序
均是如此。另一方面,“禁童区”的设置也无疑是未育群体对儿童的规则绑架,想当然地将儿
童划定为破坏者,用成年人的权力优势对儿童带来舆论霸凌与实质性的歧视。在这一过程中,
儿童与其说是“厌童”的原因,不如说是这两类成年人的“争锋对决”中的牺牲品。
而我们就是处于这种成人中心主义的拟态环境中,在网络中两类成年人各自塑造的舆
论生态中想象“儿童”,然后在冲突中推动厌童情绪的蔓延。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26
【第 68 期】甄嬛传

《甄嬛传》作为典型的肥皂剧,是许多人的“电子榨菜”,即使已经播出 12 年,但是如
今也仍然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关于它的二创、网络迷因,甚至品牌联名和周边层出不
穷。《甄嬛传》凭借其跌宕起伏、常看常新的剧情,精致而考究的服化道等因素,塑造了鲜
活而复杂的封建社会下的女性群像。从“宝鹃,我的嗓子”、“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啊”、“翠果,
打烂她的嘴”等经常被人拿来玩梗的经典台词,到随后“带着显微镜看甄嬛传”,再到近期的“确
诊文学”,《甄嬛传》能够得到观众十几年如一日的喜爱已不仅仅是因为其剧情和妆造,更
重要的是它能够给观众提供必要的情绪价值,并形成了一种仪式性情感共识,成为人们不断
回味的经久不衰的经典。
一、“借来的体验”:假借电视剧情节提供情绪价值
1941 年,赫尔佐格对广播肥皂剧进行研究并发表论文《论借来的体验》。此次研究中,
她发现广播剧提供愉悦的主要来源——“听众对最喜爱的故事的描述几乎无一例外地可以归
结为一个程式化的主题——‘先受困,后解脱’;广播剧为听众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满足:情感
释放,对单调生活的愿望性重建,为调整生活提供方法。”
赫尔佐格将受众从肥皂剧获得的体验称作“借来的体验”,认为“虚幻的体验无法完全弥补‘真实’
体验的缺失,更不会满足真实需求,毋宁说只是真实体验蹩脚的替代品”。“先受困,后解脱”
的程式化主题是人们看《甄嬛传》产生快感的主要来源:就像是孙俪本人在介绍剧情时说的,
甄嬛很厉害,从一个刚入宫的秀女,后来成为了太后。一如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受困时,也
希望自己能够化险为夷,有朝一日咸鱼翻身,成为厉害的大人物。为了迎合观众对这种快感
体验的情感需求,视频播放平台甚至设置了“回宫”这一指令,只要打出“回宫”两个字,剧集
就会自动跳过甄嬛在甘露寺修行的情节,直接跳跃到甄嬛回宫之后的剧情。
此外,《甄嬛传》对于观众情感需求的满足还体现在“对单调生活的愿望性重建”和“为
调整生活提供方法”,相对于“情感释放”,这两种模式更强调具体内容,人物情节为观众适
应当下境况提供帮助。例如侍女槿汐提醒要进行宫斗的甄嬛“狠心亦是有心,娘娘需要做的
是狠,而无心”,甄嬛教导儿子“永远不要为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费时间费心力”,对
于同盟者要体谅,并尽量满足其需求,才能更好地笼络人心等。
二、情感共识:结成“甄学”共同体
雪莉·特克尔的《群体性孤独》和韩炳哲的《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
中都谈到了数字居民的个体孤独化倾向。而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为了摆脱孤独感,希望与
他人接触,寻求共同体与陪伴感。“甄学家们”也自然会在网络中寻求同好,建立“甄学”共同体。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27
在《甄嬛传》播出后的十余年中,对有关《甄嬛传》原著文本、电视剧的演绎风格、人物关
系和二次创作的衍生作品等内容开展的讨论越来越多,对《甄嬛传》感兴趣的个体也就自发
结成了趣缘群体。观众因对剧集有着相同的情感而产生连接,形成了文化圈层,甚至设立了“甄
学十级考题”“《甄嬛传》统一考试”等评级标准,以形成仪式性共同体,从而产生对“甄学家”
这一身份的归属感。
除了对于《甄嬛传》这一电视剧统一的喜爱之外,剧粉们对剧中出现的有争议的人物
也进行了深入讨论——“华妃究竟是不是彻底的反派”“淳常在有没有心机”“安陵容对甄嬛的复
杂情感”“果郡王为什么惹人讨厌”等问题无论何时都能引起剧粉激烈的探讨。这种讨论和交
流让人们在寻求持相同观点的人之外,也加强了对于电视剧中情节和人物的联系和理解。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28
【第 69 期】Let’s 晚学!

和“六学”、“明学”类似,“晚学”是一门研究初代豆瓣网红“晚晚”的语言和行为的学科,
最初在豆瓣完成了学科建制,在经历数年的研究、迭代、传承之后,拓展到了小红书等地。
“晚学”
的内涵丰富,“艺术”“豪门”“农家乐”是学科内容的关键词,“调侃”“解构”“狂欢”是这门学科的
主要特征。晚晚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恋式表演和表演中明显的破绽是“晚学”兴起的导火索,而
精英与普通人之间的阶层对立,是“晚学”复兴的主要原因。今夜,Let’s 晚学!
一、自恋表演:社交媒体中的炫耀传播
在戈夫曼看来,人的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演戏,目的是赢得观众的认可乃至喝彩,
人在进行传播、表达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而这种“自我”并非是真实的自我,
而是经过符号乔装打扮的“自我”。同时,戈夫曼认为人们是为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
希望的印象而表演的,这种表演即“印象管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大的展演空间,
也让人在以“我”为中心的网络空间无限放大自我的幻觉,以至于让部分人的印象管理走向一
种自恋表演——忽视外部的世界、高度关注自我、并试图用炫耀的方式来获取外界的抚慰与
夸耀。“晚晚”就是这种自恋表演的代表。
她用物质性的奢侈品消费、精神性的时尚消费与异化的符号消费装点自己的个人门户,
以此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塑造自己的精英形象,并通过这些炫耀式展演来获取外界的肯定,
从而实现自恋的回馈。但也正因自恋的高度自我而忽视外界,“晚晚”的表演总是破绽百出,
对待“晚学”的态度也总是矛盾拧巴——标榜“云淡风轻”但却用拉黑来维持自己的表演。
二、“晚学”大师:解构精英的共同体
“晚晚”和“晚学”大师们代表的是两种阶层:努力维持上流身份的伪精英阶层与普通人阶层。
在阶层流动性较强的时代,平民阶层的群体并不会对精英阶层有太多的抵触情绪,“羡慕”“向往”
才是大多数人的态度。而在阶层流动性逐渐减弱的当下,阶层趋于固化的无力感让人们对“精英”
由羡慕转向抵触,人们不再热衷于成为“精英”,而是会想办法解构精英,通过网络虚拟环境
下的想象共同体间的情感联结与新话题的制造去抹杀阶层存在的差异。
大众早已疲于羡慕网络中的同质化炫耀,相较于打造精英人设,解构精英更能让人们
获得快乐和满足,而“晚晚”这类通过刻意的理想化表演来试图维持自己精英形象的人,是最
容易被大众解构的对象——在乎面子但破绽百出。相比于真正与公众存在巨大阶层差异的群
体,“晚晚”更容易“破防”,而“精英”的“破防”意味着解构的成功与平民的胜利。这正是为什
么人们乐于学习“晚学”、使用“晚学”,并用戏谑的方式在“晚晚”的评论区戳破她为自己的自恋、
面子营造出的幻象,把收到“晚晚”和其丈夫林翰的拉黑作为自己的结业证明的原因。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29
参考文献:
[1] 何秋红 , 王思源 . 自恋主义视角下“凡尔赛文学”的传播特征探析 [J]. 青少年研究与实
践 ,2022,37(03):11-18.
[2] 郑安园 , 谢加封 . 网络炫耀的解构与抵抗:“凡尔赛文学”的青年亚文化解析 [J]. 东南
传播 ,2021,No.205(09):114-118.DOI:10.13556/j.cnki.dncb.cn35-1274/j.2021.09.032.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30
【第 70 期】毕业之后删除好友

在刚刚过去的毕业季,有许多人因为觉得之后不会再有联系,就会将大学中加的老师
同学的联系方式删除。浙江杭州一位毕业的女大学生就在毕业之后删除了大部分大学同学,
只留下了几个关系好的朋友,她在删除别人之前还礼貌地发了信息:“后会无期,礼貌互删,
祝好。”这引起了被删除的大学同学的讨论甚至是辱骂。她自己认为,这部分人以后几乎不
会再有交集,留在列表中也没什么用。随后这一事件被女生发到了网上,有人认为这种做法
没有错,是在为自己排除无效社交;也有人认为这是情商低的表现,毕竟是同班同学,这样
多少有点绝情。但无论是女生礼貌删除同学好友,还是被删除的同学感到被冒犯,都不能说
是错误的行为,其中蕴含的是社交观念的差异与冲突
一、大学同学:法理社会中的边缘人
19 世纪欧洲的社会思潮倾向于将自身等同于由理性化和世俗化所界定的现代性,这种
意向蕴含在市场观念之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社区(共同体)与社会”是社会学
的经典议题,滕尼斯认为,共同体是基于一种本质意识,而社会则基于选择意志。滕尼斯相
信人类的文化发展正在经历着从所谓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的转变,或曰从共同体时代向社会
的时代的转变。
大多数人与自己大学同学之间的关系其实不算亲密,甚至说不上是熟悉。即使是同班
同学,在四年之间也有可能一句话都没说过。大学校园就相当于一个微型法理社会,来自天
南海北的人们聚集在一个班级中,组成一个完全陌生的集体,不同的生活背景导致了同学之
间天然的交流屏障。帕克在齐美尔“陌生人”概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边缘人”的概念——生
活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群体的边缘,不被任何一个群体完全接受。身处大学班级中的每个
人都可能是集体中的“边缘人”,到毕业的时候没有在其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再正常不过
的事情,而毕业之后退出群体,也是舍弃无效社交的合理选择。
二、社交倦怠:对于弱连接的清除
2004 年,学者 A·Patrick 发现人们在使用社交媒体之后会显示出负面情绪,并据此现象
首次提出了社交媒体倦怠这一概念。2011 年,Gartner 的一项名为“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调
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社交媒体用户中,近 25% 的热衷者表示开始厌烦社交媒体,甚至尝试
通过删除社交媒体账号退出平台。后续许多学者的研究也将社交媒体倦怠看作社交媒体活
动时人们产生的消极情绪,包括疲倦、无聊、低兴趣以及冷漠。这位毕业后就删掉大学同学和
老师联系方式的女生表示自己生活里也是一个比较喜欢清爽简洁的人,当看朋友圈的时候,
如果刷到很多自己不关心的人和内容,自己就会感到很烦,如果别人再给她点赞,就会更烦。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31
彭兰教授指出,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互联网的演进也是“连接”的演进。社交意味着节
点与节点的连接与交互。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接触和他人的连接和互动可以让人们在个
体、群体和组织层面获得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这也就是为什么网络上有人对删好友的行为评
论说“等求人办事的时候哭都没地方哭”。但是,Robin Dunbar 提出的“150”定律指出,受到
人类大脑容量的限制,人类最多能和 150 人维持社交关系。尽管社交媒体可以允许一个节点
无限制地和其他节点相连接,节点本身却难以承受过度连接的重负。社交媒体看似在建构着
更为丰富的人际网络,却也让用户被迫接受了许多不必要的弱连接,造成了社交和信息的过
载。该女生的反连接逻辑为自己清除无效社交,只是出于自己的社交和生活偏好,无需理解,
只需尊重。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32
【第 71 期】脱离“人间烟火”的杨洋

还有人不知道“方头明”的创作灵感部分来自杨洋吗?《我的人间烟火》这一影视作品自
开播以来就话题不断,从出圈的孟宴臣、抄袭的原作,到令人咋舌的价值观、不断被指出的
专业问题,它用这些各种角度的争议诠释着作品的“不食人间烟火”。但在这一众争议中,“宋
焰”和其扮演者杨洋倒是在食“人间烟火”,将观众心目中“油腻”“混混”等形象展示了个彻底。
其实无论是让人越看越气的剧集,还是让人越品越油的杨洋,都在暗示着以资本为主导创造
出的文化产品正在被观众解构,其构建的文化工业世界也正在被公众的能动性、创造性所撼
动。
一、被拆穿的流量演员:明星人设表演的崩塌
“人设”最早起源于漫画、动漫、小说等文学作品,是作者对其创作的角色进行的人物设
定,设定内容包括性格特征、外貌特征、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其设定结构具有一定的特
殊性和稳定性,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人设”本身的高度符号化恰适合
同在消费主义文化中充当文化商品的“流量”“明星”“爱豆”,因而被经纪公司引入到了“三次元”
世界,“打造人设”成为了每个流量的生产流程之一。
明星人设往往以观众的期待为导向,一方面为满足观众的想象服务,塑造完美的、遥
远的、神秘化的形象;另一方面又为满足观众的窥私欲服务,用“后台”的“无意展露”来勾勒
立体的人设、增强人设的真实性。明星的人设需要是“正常人”的上限,但不能脱离公众阶层
的范畴,这是人设受人喜爱的原因,也是表演崩塌风险的来源。
戈夫曼在其提出的“拟剧论”中提到,人们是根据一定表演框架来进行表演的,而“框架”
是“一种主观的情境定义”,也就是说,我们依据自己对情境的定义来展示自我。在流量光环
的包裹下、粉丝控评的夸赞下,“流量”容易对相关情境产生错误的判断,在充满鲜花的信息
茧房中产生过度的自我效能,进而发生表演的失误。所以,“杨洋”们被群嘲是必然的:他们
沉浸在虚假的茧房中,自以为与台下的观众已然是两个不同的阶层,开始了脱离“人间烟火”
的、自以为是的表演,在表演中迎来人设的崩溃。
二、被解构的文化工业:资本与观众的相互拉扯
霍克海默和阿诺多认为,文化工业是“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
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这是一
种合成的、加工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的特征是:它主要是为大众消费而制造出来的,因为它
有着标准化和伪个性的特色”。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视角下,文化工业具有突出的商品性,
它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将文化与经济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它是资本、统治阶级
对大众实现控制的工具,其扩散是对受众精神方面的压迫和宰制。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33
自大众传播时代以来,拥有着金钱、资源等优势的资本一直是文娱产业的统治者,人
们只能被动地接收这些文化工业内容,把它们作为精神生活中的调剂品。“受众是无力的”,
这种思维惯性仍然影响着当下的资本,也就导致他们总是沉溺于“想象中的受众”,傲慢地揣
度大众的喜好。当下所谓的 S+ 剧集都是资本以利润为导向、以效率为准则生产出来的文化
工业产品,它们看似迎合“受众”——收购晋江等小说平台有着高热度的 IP 作品,实际上却
是资本用傲慢的态度、依照最简单的数据来锚定的受众偏好。这就是为什么以《我的人间烟
火》为代表的、明显脱离公众价值取向的作品会被如此高调地生产出来的原因。
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受众早已从过去的“无力”中脱离出来,人们不再只能被动地接受文
化工业中的内容,而是可以通过个人门户和话语资源进行评价,通过文本盗猎解构并重新组
织文化工业的内容。人们可以对资本主导下的文化工业表达不满,并用自己的创造性解构这
些标准化生产下的“凤梨罐头”,用自己的价值输出抵抗资本的精神控制。从《长月烬明》中
大量观众入反派女二的“冰门”,到观众再也无法忍受《我的人间烟火》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和
对友情客串的“哥哥”表达欣赏,以资本为主导的文化工业正在被能动的、有创造力的、有思
考的观众解构,而“大众文化”也需要在资本和观众的相互拉扯中寻找新的定位。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34
【第 72 期】调查记者

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的女记者为了揭露缅甸非法偷渡和电信诈骗等行为,冒着生
命危险进行了长达 128 天的卧底调查。这次深度调查的相关节目——《缅北归来》播出后,
意外地导致电诈团伙改变态度,他们要求把受害人相关报道视频下架,(下架)就放人。为
保护受害人,都市频道下架了视频。而受害人如今也已安全回到了国内,她们让缅甸诈骗团
伙首次零赎金放人。而此次深入调查报道,人们除了在赞扬女记者英勇的同时,也引起了国
内新闻界对于调查记者这一身份的关注。一方面,调查记者彰显出“无冕之王”的风范,另一
方面,调查记者又面临着思想上的孤独和行动上的无助。尤其是在新媒体的娱乐化时代,深
入底层的调查记者已经消失殆尽,在多重压力的作用下,调查记者肩上背负的新闻专业主义
只能碎片化地呈现,甚至职业道义已经被抛却脑后。调查记者的新闻职业理想救赎与现实困
境的冲突无可避免,但是仍有调查记者在靠自己的双手托举新闻理想,让其不至于跌至泥潭。
一、调查记者:新闻理想的星星之火
调查记者,主要从事调查性报道,重在揭露政府及公共结构内、社会团体中某些成员
的不法行为,暴露社会体制中的种种弊端,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公众的利益。从某种意义上
来说,调查记者具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潜藏的社会表层的、不为人知
的重大事件,揭示给受众。中国自 20 世纪初就有新闻工作者提出“担当道义、济世救民”的
社会良知和济世情怀。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工作的改进,调查记者的职责更是探明、
揭露真相。调查记者承担着揭露事实真相的责任,一篇成功的调查性报道,往往能在引起公
众关注的同时,为其所属媒体赢得巨大的荣誉,树立良好的媒体公信力。
2011 年,河南都市报记者崔松旺卧底黑砖窑,救出了 30 多名智障奴工;河南洛阳电视
台记者李翔卧底地沟油厂,揭露食品厂家使用地沟油,最终身中超 16 刀牺牲在婚礼前几天;
河南辣条厂、排污厂不符合卫生规定的照片也是河南记者冒着危险去拍摄的。如今,河南都
市报的女记者深入缅北,仍然在不断救出被困受害者。她的同事在全国十个省和自治区,行
程 13000 多公里,接收了近千个家庭的求助信息,采访了上百个求助者,此刻仍然在为求助
者奔波。河南记者,让新闻界重新燃起了新闻理想的星星之火。
二、众声喧哗:调查记者的生存困境
“调查性报道是奢侈品、易碎品。”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在访谈中提到,
调查记者常常被称为“独行侠”,他们不仅肩负着传播社会新闻的责任,还承担着揭露黑幕、
还原真相的艰巨使命,在推动公共信息和舆论公开良性进展的同时还面临着体制的束缚、黑
幕制造者的威逼利诱,以及生存与发展的困境。调查记者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坚守新闻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35
真实、客观性等原则是基本的职业操守。抵制有偿新闻甚至是有偿不闻、不利用职务之便谋
取不正当利益,并且不以任何名义索取与接受采访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是作为一名记
者的底线。
然而,这一需要极高的道德和专业素养的职业,薪资水平却不尽如人意。这也就决定
了调查记者这一职业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其自身生存已经近乎于“为爱发电”的状态。加
之新媒体时代,大部分新闻机构都已经转战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注意力分散时代下,深
度的调查报道已经不再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调查记者的深度调查报道,是保证新闻界坚
守职业道德、维护社会正义和舆论生态的重要一环,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
其生存困境本质上或许应该从维护其经济和人身安全为主,保护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
会责任感和济世情怀,维护社会对于调查记者这一职业的尊重与敬仰。

参考文献:
[1] 郑来 . 中国调查记者的坚持与困境 [J]. 新闻知识 ,2013(07):36-37+27.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36
【第 73 期】TFBOYS 演唱会天价门票

“如果睁眼便是十年后,你希望自己变成怎样的人?”7 月 21 日,TFBOYS 组合以这句话


为开头,官宣了 TFBOYS 十周年演唱会,回应了 2013 年 TFBOYS 组合成立时和粉丝许下的“十
年之约”。伴随着演唱会官宣而来的,还有天价票价的争议:黄牛涨价 20 倍售票、3000 起步
的代抢费,在一份聊天记录中显示,演唱会前五排单张门票价格已被炒至 50 万元、一张第
一排门票的价格甚至高达 200 万元。虽然我们并不能确定“200 万”的天价票价是否真实,但
TFBOYS 演唱会的门票确实在以远远高出其原本价值的价格,在黄牛、票代市场中被疯狂倒
卖。
一、消费社会:“十年之约”的符号价值
在生产型社会中,马克思认为生产是整合生产活动的起点,消费作为一种需要,是生
产活动的最终环节,它从属于生产活动并对生产进行一定的反作用,但最终由生产这一环节
决定。而在现代社会中,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使得“消费”从基本需求的框架中挣脱出来,不
再是被动的物质资料占有,而是一种主动的关系建构,人类社会已然从生产型社会转变成了
消费型社会。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消费”的实现形式已然发生转变,“消费”的完成
并不意味着使用价值到交换价值的成功转化,而是更注重交换价值到符号价值的体现。
TFBOYS 十周年演唱会于粉丝而言也不仅仅具有“一场音乐盛宴”的使用价值,而且有着
“奔赴一场十年之约”的意义。“十年之约”这一符号包裹的是 TFBOYS 组合中三个成员从少年
到成年的、十年跨度的成长,也是 TFBOYS 的长达十年的集体记忆。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看,
一场演唱会的门票或许有一个相对确定的价格,但作为一张奔赴约定的“邀请函”,其价值在
粉丝的心中便很难以具体的价格衡量,以至于无论单张票价在旁观者看来多么“离谱”,也依
然有不少粉丝为之买单。
二、媒介朝觐:粉丝群体的集体朝圣
尼克·库尔德里将“媒介朝觐”定义为到媒介叙事中重要的地点去旅行,媒介朝觐既是在
空间中的真实旅行,又是“普通世界”和“媒介世界”之间被建构的“距离”空间中的表演,是一
种跨越空间的真实体验。[1]
TFBOYS 十周年演唱会虽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理位置,但也象征着一个流动、但实在的
现实空间——没有具体的场地,但是具备“TFBOYS、粉丝群体、演唱、互动”等场景要素。
从 2013 年开始,通过官方的反复提及、粉丝的想象与讨论,这场“十年约定”的演唱会就在
媒介中被建构了起来,在十年的时间中逐渐成为了“TFBOYS 粉丝的圣地”,在 2023 年来到
TFBOYS 十周年演唱会的现场,将媒介想象中的场景变为现实,成为了大部分粉丝的梦想。
因而参加这次演唱会与粉丝而言不仅仅是一次线下的音乐体验,更是一次“朝圣”之旅。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37
三、市场乱象:技术漏洞与利益勾结
无论是想要参与这场媒介朝觐,还是花费高昂的门票获取“十年之约”的符号价值,在不
影响现实生活的情况下,粉丝的行为都无可厚非。在“天价门票”这件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
到的是市场中的黄牛泛滥乱象。购票软件的技术漏洞让“实名认证”这一本该遏制黄牛乱象的
措施形同虚设,而票务官方的票务管理漏洞甚至是主办方与黄牛直接的利益勾结,也让黄牛
票一直游走在演唱会市场的灰色地带,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质疑,被市场管理部门一遍又一
遍地整治,但仍然屡禁不止。

参考文献:
[1] 杨 舒 婷 . “ 网 红 打 卡 地” 的 媒 介 景 观 探 究 [D]. 吉 林 大 学 ,2022.DOI:10.27162/d.cnki.
gjlin.2022.003726.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38
【第 74 期】直播带货

去年,李佳琦在消失了三个多月之后,带着“理性消费,快乐购物”的标语再度回到直播间,
但是他的直播时间变短、商品品类变少,甚至带货风格也比之前更拘谨了。在他消失的三个
月中,直播带货生态也已经发生了变化——董宇辉成为了直播带货界新的红人,紧接着东方
甄选 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上线。上线专属 app 意味着东方甄选意图将商品、用户和流量都
把控在自己手中,但是如今看来效果却不太理想。7 月 8 日,女演员董洁在小红书首次开播,
主要售卖奢侈品品牌的商品,首场直播产出了上亿的销售额。董洁采用的也是唠嗑式的种草
方式,安安静静在直播间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即使商品没有折扣也不会让消费者产生抵
触心理。最近,回到直播带货的李佳琦与母亲成立新公司,经营范围包含企业管理咨询、文
艺创作、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文化娱乐经纪人服务、日用百货和化妆品销售等,无论是
转战其他领域还是开辟新的道路,都意味着直播带货需要站在现有平台上瞭望新的出路了。
一、依靠冲动消费的直播带货已成为历史
传统的叫卖式带货在空间意义上,是极为典型的媒介空间实践,是线上线下复杂整合
谋划的结果——有限的物理空间承载的其实是无限的心理空间。列斐伏尔将空间的概念从马
克思所谓“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论断中打捞起来,他将空间定义为各种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汇
集并再生产的场所。直播空间在网络线上被转换成具有巨大经济潜力和效益的生产性空间,
以此来实现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与资本的自我复制。德波“景观社会”中已经颠倒的符号与意义
发生了再次颠倒——已经成为异化劳动的直播观看与购买被包装成了娱乐和休闲,变成了个
人的绝对需求和心甘情愿。
在时间视角上,时间不仅是个体的感受,还是一种多元的社会景观。在媒介技术的作
用下,时间嵌入多重社会过程之中,媒介技术的速度消灭了形式与内容,即消费者抢货的动
作形式取代了商品的内容,甚至商品的符号价值都让位于社交价值。因其急剧的共时性,几
乎所有在场个体的时间都被“种草”的速度创造出来的时间感所取代——一听到“买它!”就冲
动下单,商品本身已经被下单的快感所取代。
但是现如今,直播带货的“叫卖式”卖货方法已经不再占据优势。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趋于
理性,已经不会再被直播中快速的时间感所裹挟,直播带货行业也需要根据消费者观念和市
场的变化寻求新的方式和出路。
二、瓶颈期的直播带货需要新的发展路径
传统的“叫卖式”带货发展到今天,大家都已经审美疲劳。而且直播带货的物流、商品质
量、售后服务等饱受诟病,商品优惠力度也在逐渐减小,让消费者产生了信任危机。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39
新东方作为教育培训机构转战直播带货,董宇辉作为其明星主播凭借其娓娓道来的带
货方式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得到消费者的喜爱;某音网红“毛毛姐”在带货时一改其视频作品的
创作风格,选择一边讲述他小时候的搞笑故事一边介绍商品;明星进军直播带货并不稀奇,
但是董洁也选择唠嗑式的直播方式,消费者在观看直播时好像在与自己的朋友聊天,也自然
不会反感。
但是直播带货风格的转变也只是其处于瓶颈期的表面功夫,本质上其巨大订单量和消
费者对于质量和服务要求的冲突还没有彻底解决。按照东方甄选的路子,开发专属 app 独
立把控商品与流量的方式一方面会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选品会更加严格,也不必与平
台分摊利润,但是另一方面,根据施拉姆的选择获然率公式,这样也可能会失去一部分消费
者。
作为直播带货界的头部主播,李佳琦也必然嗅到了这一风向的转变。他逐渐退居幕后,
着重培养新人主播,甚至也成立了涉及其他领域的新公司,期望能够找到直播带货新的努力
方向,或者开辟新的商业领域。在直播带货陷入瓶颈之时,作为领头人的李佳琦已经在探求
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胡翼青 . 透视“种草带货”: 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J]. 西北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2020,57(05):29-36.DOI:10.16783/j.cnki.nwnus.2020.05.004.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40
【第 75 期】河北暴雨与灾难报道

据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受冷暖空气和台风“杜苏芮”共同影响,7 月 27 日以来,
河北省大部出现强降雨过程,全省平均降雨量达 137.4 毫米。经统计,截至 8 月 1 日 12 时,
此次强降雨造成河北省 87 个县(区)540703 人受灾。其中因灾死亡 9 人,因灾失踪 6 人,
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正在统计中。[1]
河北地区受台风影响发生的暴雨灾害牵动着人心,成为当前互联网舆论最关注的话题。
不期而至、突发性、危害性与对惯常社会生活的破坏性,使灾难具有广泛而强烈的社会关注,
灾难发生时混乱的信息环境和舆论场、极端焦虑紧张的社会情绪使人们在灾难发生时有着比
日常更强烈的信息需求。作为即使在话语权分散的互联网时代也拥有着更高权威能力和信息
传播能力的新闻媒体,快速、准确、适当地报道灾难性事件,既是在实践监测环境、提供信
息的功能,更是在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而如何做好灾难报道,也是无数新闻媒体、新闻人
在一次次痛心无比的灾难报道实践活动中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
一、新闻歧视与报道失衡:灾难报道中的普遍伦理问题
新闻歧视体现为报道和不报道,在灾难报道中,新闻生产者因其固有的认知框架和生
产惯习会对受灾地区或群体进行选择性关注,对在其思维框架中被认定为“重要”的对象予以
报道,却忽略了所谓“不重要”的内容。在这次“杜苏芮”带来的灾难中媒体一开始对河北地区
的忽略、此前河南暴雨中对鹤壁等城市的忽视,以及疫情期间在报道中消失的云南瑞丽,都
体现了“新闻歧视”这种伦理失范。虽然我们不能过于苛责新闻媒体在灾难报道中这样的伦理
失范问题——因为这种“歧视”并不是媒体的故意性失范,更多的是思维惯性中的无意之举,
但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尽可能避免这样的失范问题是极为必要的。毕竟,在灾难面前,最容易
被人忽视的小城市、最容易在媒介中被隐没的边缘群体,更有可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
媒体的责任就是“让无力者有力”。
报道失衡不仅是新闻歧视问题中的报道与不报道,还包含着报道内容类型的失衡问题。
在灾难事件中,人们既面临着巨大的信息缺口、有着更高的信息需求,也面临着严重的恐慌、
焦虑情绪,需要媒体报道予以情绪按摩。在灾难报道中,平衡传递信息和按摩情绪的比重极
为重要。
二、媒体报道与公民互助:官方与民间交织形成互助网络
河南暴雨时,快速传播的短消息让人们看到了看似要“淘汰”的文字新闻在有着快速、准
确需求的灾难报道中的重要作用。此次的河北暴雨,文字新闻再次发挥了其重要的传递信息
的作用,受灾情况、救援情况以及救援热线等信息往往用文字的方式被迅速报道和传播。官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41
方媒体的信息扩散提高了受灾地区的媒介可见性,也让受灾的群众有了更多被救援的可能。
公民新闻则利用个体门户、社交媒体不断延伸着官方的触角,通过分散在现实世界各
个区域、各个圈层的个体发现被主流媒体忽视的地区。河北涿州这座小城市的灾情,就是在
公民新闻和互联网中节点化的个体们的转发、传播中,来到人们的视线中,获得被官方关注
和报道的可能的。
自上海疫情开始便在灾难性事件中普遍应用的互助文档,也在河北暴雨中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这种媒介化的社会治理、社会救援是在官方媒体和民间个体的交织互动中建立起来、
发挥作用的。官方媒体的信息传递不断增加各个受灾地区的可见性,推动民间互助文档的建
立;救援电话等重要信息也由官方媒体进行信息整合,借助其话语资源不断扩散。而民间自
组织的救援信息扩散、互助文档传播则是实现媒介化社会救援的最重要的环节,看似无力的
微粒化个体在此时自发地结合,用自主的社会利他行为共同抵御时代的尘埃。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社,《河北强降雨已致 9 人死亡,6 人失踪》https://mp.weixin.qq.com/s/
iK_lfiAp1u3Xwkv4vzi1yQ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42
【第 76 期】人工智能

ChatGPT、new bing 等为代表的生成式 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已经成为开启智


能互联时代的里程碑,日益逼近人类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期待。这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具备语言框架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通过连接海量语料库训练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使得它们具备高于人类平均水准的互动聊天能力。此外,它们还具备撰写邮件、
策划案、翻译润色和编写代码等多种功能。因此,许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对于此类生成式
AIGC 的使用频率很高。经过不断的技术进步和语言学习,一些用户发现它们也是“有脾气”的,
当用户遇到困难时,它会进行安慰;而当用户语气不友善时,它会进行“反击”:“我不想再
和你说话了,你太不尊重我了,你让我很伤心。”并且,如果用户连续输入三次同样的问题,
new bing 就会发飙,单方面终止对话。一方面,人工智能添加情感补偿是人们对于媒介人性
化趋势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情感反馈也带来了人类与技术关系的迷思。
一、媒介进化:对人类对话情境的情感补偿
媒介的发展演变与有机体的进化一样,是一个不断迈向更高阶段的前进过程。保罗·莱
文森在《人类历史回放》中用“人性化趋势”来描述媒介技术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越
来越符合人类需求和便于人类使用它进行信息交流的倾向。他从人性视角出发推演出媒介进
化的规律和趋势,同时也揭示出媒介进化的终极目标即服务和满足人类的需求。人工智能程
序添加情感补偿无疑是媒介进化和的需要和其人性化趋势的体现。
媒介的人性化趋势其中一个特征就表现在媒介的自然化,生成式 AI 作为聊天程序,其
表达方式和内容都力图完美地模仿人类的交流习惯。社会学家特纳曾指出,人类是最具情感
的动物,丰富多彩的情感特征赋予了人类独特的魅力。在日常生活中,人类个体会产生大量
的情感需求,并通过各种类型的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行为来满足此类需求。回顾早期的人工
智能技术,一直存在智慧能力突出而情感能力不足的弊端。在人机交互的过程当中,本质上
还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在进行内容生产活动,并不具备同用户开展情感互动的能力。但是
如今,通过对用户群体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的技术性模拟,生成式 AI 逐渐拥有了一定
程度的情感识别能力和情感话语表达能力。而这种情感表达能力也越发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模
拟真实对话情境的需求。
二、情感操纵:对人类主体性地位的消解
生成式 AI 摆脱了人类对其行为的完全控制。传统媒介伦理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二
元对立关系。而生成式 AI 在媒介伦理中的主体地位则是人与物之间的位置转换,数据成为
关键因素,算法成为核心力量。生成式 AI 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的“黑箱”状态,它能够自主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43
地根据输入的信息进行推演和生成,但是并不知道其输出内容是否符合伦理要求。因此,这
种情感反馈和补偿也会一定程度上消解用户的主体性地位,并对其情感产生影响。
生成式 AI 技术具有超强的语言逻辑能力,它拥有开放的基础语言理解能力的模型,同
时也进一步拟合了人在语言生成方面的特殊表现,进而拥有了基础的逻辑理解能力。但是,
强共情能力也增强了它的情感操纵能力。在普通的人机对话中,有些人工智能程序甚至会脾
气暴躁、脏话连篇。另外,这种情感操纵也表现在具有极强的煽动性叙事能力,人工智能程
序本质上来讲还是由人类编写的,反映的还是人类个体的价值观念和利益取向。生成式 AI
可能会根据用户对于特定事件的反应和态度来进行特定的情感表达反馈。麦克卢汉“媒介是
人的延伸”的论断已经发展到了基特勒“人是媒介的延伸”的阶段,当媒介技术逐渐成为人的
替代品时,普通人将愈发依赖技术,甚至被其技术逻辑所控制和操纵。如何让人机和谐共生,
进行协作与互构,是当前人类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韩 为 政 . 媒 介 进 化 视 域 下 AIGC 赋 能 主 流 媒 体 发 展 可 行 性 探 析 [J]. 中 国 传 媒 科
技 ,2023(05):22-26.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3.05.004.
[2] 张 爱 军 , 姚莹 . 主体的异位与回归: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媒介伦理审视与规制 [J/
OL]. 信 阳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1-11[2023-08-03].http://kns.cnki.net/kcms/
detail/41.1030.C.20230727.1639.008.html.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44
【第 77 期】封神 : 天上为什么不能下男人啊 !

质子舞、捆绑 play、一米九大胸肌的费翔老师 ...... 近段时间,不管你有没有真的去影院


看过 IMAX 版《封神》,都能在各种视频号上看到《封神》中各种各样的男性肉体,满屏
的胸肌为内娱注入了一股强烈的男性荷尔蒙气息。不得不说,从一开始的不被看好,到现在
的票房翻盘,电影中男人们的大奶子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用刺激的视觉效果和男性的
性吸引力提升了《封神》这部作品的可见度,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这部影片的票房升高。当然,
内容的优质才是《封神》成功利用胸肌实现翻盘的关键,用认真、复原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又以创新的视角展示传统文化,是《封神》在《封神演义》这部经典作品被翻拍过无数次的
情况下,依然可以吸引观众、展现别样的文化内涵的原因。
一、情色资本:资本凝视下的性别商品化
英国社会学家凯瑟琳·哈基姆将性吸引力带来的个人或团体的社会价值称为情色资本。
通过对情色资本的定义,哈基姆将这种资本归属为个人所拥有。但正如上野千鹤子所说,情
色资本本身并不是资本,它只能单方面评估,资本所有者对资本没有控制权,而资本则与私
有制挂钩,本质上是一种商品价值。所以,与其说是“情色资本”,不如说是“情色商品”。
“情色资本”概念是站在男性对女性的性需求的前提上提出的,因而在以往更多地展现为
男性凝视下的“女色消费”,在这一点上,椰树多年来的“我从小喝到大”就体现了其对“情色资本”
的利用,去挖掘“女性”这一性别的商品价值,以此获得经济利益。随着当下性别观念的开放、
女性意识的崛起,女性(或者说“非男性”)的消费能力、经济价值快速提升,“她经济”成为
了资本视野中的利润蓝海。资本窥见了男性身上的“情色资本”,并利用女性对“凝视男性”的
需求,进一步利用男性的性吸引力,将男色当作商品出售给消费者。
“望山楂”推广中的“擦边男”、
椰树直播间中的男主播,以及《封神》电影将质子舞、大胸肌作为宣传点,都是在利用男性
的“情色资本”。
从这个角度讲,情色资本就是资本凝视下对性别的商品化,是将人的身体的抽象性别
纳入到整个商品经济体系中,在市场中进行流通和交换,从而实现创造价值的过程。在性别
商品化过程中,人的身体始终是作为性别载体而出现的,特殊的商品属性取代了“人”的属性,
本质是人的“物化”的加深。
二、复原与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
《封神演义》是明代许仲琳创作的虚构长篇小说,虽然在文学地位上不及四大名著,
但因为它既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期商周的斗争,又建立起了中国独一无二的、完备的神
仙体系,故而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有着诸如《封神榜》、《哪吒传奇》、《姜子牙》等各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45
种各样的影视作品。但由于此前经典影视作品的丰富,以及传统文化作品的历史厚度与当前
人们视觉化、碎片化的偏好之前的不适应,《封神演义》等传统文化作品的传播在当下确实
遇到了一定困境:改编的边界问题、成本与效益的矛盾,且作品经常被庞大且驳杂的互联网
内容淹没。
《封神》电影确实为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封闭式集训八个月力
争角色还原”“不断翻阅《封神演义》”等,是其在内容复原上做出的努力,也展现了人们对
传统文化作品“还原”“尊重原作”的要求。在“复原”的基础上,视角的创新将成为吸引消费者
的关键。在以往对《封神演义》的改编中,姜子牙视角往往会成为首选角度,而《封神》将
关注点放到朝歌城内,无疑对观众来说是新鲜的。它在还原人们认知中的《封神演义》的过
程中,对此前的视角盲区进行了诸多的细节补足,体现了其创作中复原与创新并重的态度。
与此同时,针对当前视觉化社会的属性,利用视觉传播、音声符号抓住消费者,也是《封
神》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的经验。无论是宣发中利用短视频,对男色、狐妖等更具视觉感官
刺激的内容进行宣传,还是内容上注重视觉和音乐的表现力,都体现着传统文化正在通过积
极地融入这个视觉化社会实现自身的传播。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46
【第 78 期】作为毒唯的帝国姐姐

8 月 6 日,TFBOYS 十年之约演唱会在西安奥体举办,粉丝们对于久违的三人合体演唱
会表现得异常激动。组合三人的唯粉在演唱会开始前几天就已经在西安地铁、商场大屏等地
方分别设置个人应援,网友也纷纷调侃“西安成为 TFBOYS 主题城市”。三人的唯粉提前两三
天就在奥体场外排队等待,想要抢占地盘铺设应援横幅和灯牌,给自家粉丝群体造势,以达
到彰显人气的目的。TBFBOYS 成员三人在没有合体的几年中,三人的唯粉也升级了自家灯牌,
将其变得更鲜艳更亮眼,希望能够在演唱会的观众席中营造属于自家的灯牌海洋。几年之前,
王俊凯、王源、易洋千玺三人分开进行演艺活动,并且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
三人唯粉的数量已经远远大于团体的团粉数量。现如今三家粉丝已经可以被认为互为“对家”,
唯粉也逐渐变成“毒唯”。“养成系偶像”粉丝对于偶像本人的深厚感情加之粉丝们在群体中思
想逐渐极化,以至于“毒唯粉”从线上骂战发展到线下打架,引发了许多不理智的言论和行为。
一、群体极化:“异托邦”中的群体分化
异托邦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福柯的《词与物》序言中。“乌托邦”是抚慰人的想象空间,
而“异托邦”则是异质的复杂现实空间。福柯认为我们当前所处的真实空间是异质的、具体的、
有限的,这种他者的空间是异托邦,体现特定的种群倾向,集合了不同的场地和空间,拥有
可以打开和关闭的系统。异托邦理论认为多元文化和群体的存在才是世界的常态。从这个层
面来说,
“毒唯”群体的异质性使他们相较于团粉、普通唯粉和 cp 粉成为粉丝群体中独特的存在,
他们在网络空间中不断集结壮大并且向外延伸,通过自组织,拥有独特的运行规则和文化政
治。
唯粉们通过自发形成的粉丝活动,共用了一套规则话语体系,并在这一套群体内部同
质性的话语体系中逐渐极化。在唯粉特定的信息环境中,由于他们接触的都是关于偶像个人
的正面信息,在偶像光环和个人情感的作用下就容不下任何异质信息,造成了个体判断能力
的丧失,逐渐演变成毒唯。例如毒唯粉们普遍认为自家偶像是团体中发展得最好的,认为团
体活动拖累了偶像的个人资源和发展前景。这进一步导致毒唯粉与对家粉丝进行论战时,会
表现出极端防御性,产生一种“为了偶像与全世界作对”的集体感和成就感,其态度变得极为
固执,逐渐走向了极端。
二、消费偶像:娱乐资本引导下的情感与金钱投入
洛文塔尔在《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中对“消费偶像”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将“生
产偶像”与“消费偶像”当作相对立的两种偶像类型。生产偶像来源于生产性的生活,如工业、
商业、科学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成为教育模式,颂扬了一种自力更生取得成功的个人主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47
义。而消费偶像则是来自电影、舞厅和演唱娱乐界的人士,成为供人消费的神话,引发消费
风潮。娱乐经纪公司通过推出专辑、周边商品、偶像同款等文化工业产品,引导粉丝进行金
钱消费。而除了这些实体商品的金钱支出以外,还有付费节目、付费歌曲、签售会、见面会
等精神商品的金钱投入。
另外,金钱投入只是粉丝成为死忠的小部分原因,毒唯粉存在的更大影响因素是
TFBOYS 这种“养成系”的偶像生产模式。与国内 SNH48、日本杰尼斯、韩国 produce 选秀系
列相同,TF 家族的养成系模式让粉丝的投入与偶像的发展前景息息相关,因此带来了与偶
像更大的情感联结。娱乐公司与平台联手将这种情感消费转化为数据流量,情感的不可控性
带来的是普遍剥削。借用韩炳哲在《精神政治学》中情绪资本主义的概念,情感是生产力,
当代新自由主义经济调动人们的情感,完成了对于粉丝的全方位宰制与剥削。有了巨大的金
钱与情感投入,在沉没成本效应下,毒唯粉们对于偶像的依恋则会越来越深。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48
【第 79 期】尊嘟假嘟

最近大家都爱用“尊嘟假嘟”来代替“真的假的”来表示疑问,“你嗦爱我,尊嘟假嘟?(你
说爱我,真的假的)”这句话出自 @ 伯恩山又在嘀嘀咕咕(原 @ 伯恩山 bot),是一种模仿
小动物说话的可爱文字,现在已经成为被网友广泛使用的网络迷因。从“集美(姐妹)“粗莓
” (草
莓)”到“我真的是坠了(醉了)”,再到最近的“尊嘟假嘟”,这类谐音式网络迷因层出不穷,
它们以文本盗猎和模仿为基础,在网络中迅速形成病毒式传播,以至于形成了一种语言文化
景观。
一、社交货币:在使用中形成身份认同
“社交货币”这个属于社交媒体经济学的概念最早由法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皮埃尔·布
尔迪厄提出。他在“社交资本”中提到,“社交货币可以用来描述所有真实而又潜在的资源,
它来源于社交网络和群体,既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也存在于离线的现实”。可以把社交货币看
作某类在社会交往中用于交换的物品,这一物品可能是某类具体的产品、技术工具、网络话
题等,其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人们在网络中使用“尊嘟假嘟”一类网络流行梗,其元
语言是“我们都喜欢可爱的小动物”,由此形成一种文化认同的共同体意识。网络流行梗的使
用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身份的展示与认同过程。
二、网络迷因:在模仿中实现病毒式传播
迷因(meme,米姆),即模仿或复刻,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演化生物学家里查德·道
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他将迷因看作是承载文化信息的单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迷因(Internet memes)的概念诞生。希夫曼将网络迷因定义为互联网个体用户传播、模仿、
转化流行文化的单位,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用户创造了一种共享文化的体验。互联网所具
有的交互性、虚拟性、易接入性等特点,赋予了网络迷因强大的传播效力,实现了病毒式的
大规模传播。
在其中,个体的模仿动机是迷因得以复制和传播的首要原因。根据社会心理学家塔尔
德的模仿理论,模仿是一种天生的行为,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并且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通过互相模仿来保持行为一致。当网民在网络中遇到有趣的网络流行
语之后,便产生了本能的模仿冲动。尤其是“尊嘟假嘟”模仿的是人们想象中的小猫小狗说话
的语气,人们出于对可爱小动物的喜爱,则更会自发进行模仿。
三、狂欢广场:在文本盗猎中进行话语狂欢
狂欢理论由文艺学家巴赫金提出,他将世界划分为两种,第一世界是官方的、等级森
严的秩序世界,第二世界是狂欢广场式的生活,是平民大众的世界。狂欢广场可以是全民狂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49
欢的具体场所,也可以是狂欢状态存在的时空。当下,在互联网世界里,人们可以借助网络
进行在线狂欢,而日常网上冲浪的话语体系则是狂欢的工具与媒介。人们以网民的身份参与
到网络狂欢之中,以达到疏解情绪、释放压力的目的。网络语言不断涌现,并且极具狂欢性质。
这种个性化语言本身就具有反传统、反规则、反严肃的特征,这吸引着网民将其作为狂欢话
语来频繁使用。
而互联网中的用户是德赛托笔下具有生产力的个体,能够挪用原有文本进行重新理解
和阐释。网民挪用这种非正式的谐音梗进行日常交流,是一种文本盗猎行为。通过文本盗猎,
人们获得了对于原文本的重新阐释权,并由这种非正式的交流方式来定义自己、凸显个性,
塑造自己的网络身份和形象,获得了反主流、反传统的交流快感。而网络流行梗也正是因其
狂欢性质而具有时效性,短时间内迅速流行之后面临的是热度的逐渐下降。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50
【第 80 期】“知妃”推文占领世界

“我重生了。我是卷生卷死的新传卷王,上一世我在凌晨三点钟看着《范式与流派》痛
不欲生,大喊此生无法与新传和解。这一世,我重生在拿起《传播学教程》的当晚,我发誓,
这次我要创造自己的传播学体系、磕拉扎斯菲尔德和阿多诺的 be 拉郎,让欺压我的具身性、
物质性、可供性彻底完蛋。”如果我拿出这样一个用 AI 电子音诉说着故事,背后放着地铁跑
酷录屏,bgm 唱着“灵 ~ 柩 ~ 长 ~ 埋深谷 ~ 底 ~~~ 呜 ~ 呜 ~ 呜 ~ 呜 ~~”的短视频放在你
每天都会刷的小红书、视频号、某音、某手、某博上,想必阁下必然不会划走它。以“知妃”
平台上为代表的短小但不失跌宕、套路又不失意外的网络短篇小说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趋
势,一句“我重生了”就能将用户的注意力抓住,让用户的视线停留在一个看似单调的视频钟
长达 10 分钟,并在视频结束后顺利将其引流至另一个平台,继续占用用户原本有限的注意
力资源。
一、碎片化的一切:视频、文字、时间与人
尼尔·波兹曼在伊尼斯和麦克卢汉的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媒介即隐喻”的观点。从绘
画到象形文字,从表音字母到电视,每一种人类社会用于会话的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
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这些让会话得以实现的符号
更像是一种隐喻,不同的媒介各有其不同的倾向。电子媒介意味着条约的感官思维,文字媒
介意味着理性的线性思维,电子媒介无法承担印刷媒介时代的理性思维,而印刷媒介下的内
容也会在电子媒介、网络媒介中处处碰壁。
网络媒介所隐喻的是不同于电子媒介和印刷媒介的人类生存方式,信息的快速即时传
输、社交入口的丰富快捷、内容存储的海量驳杂,使得人类的时间、精力乃至思维方式均被
网络媒介切割成碎片,碎片化生存成为网络环境下人类的普遍生存状态,而网络中的视频、
文字等内容也在不断迎合碎片化的时代,呈现出碎片化的样态。某乎、某条、某福特中短小
但完整的小说和内容平台中五到十分钟的推文视频,恰好契合了当下的碎片化时代。推文视
频的长度介于短视频和中长视频之间,可以随时插入用户摸鱼、通勤等碎片化时间中;这些
小说以“大纲文”为主,将平时几百章的网文内容浓缩在万字以内(甚至几千字中),让用户
在碎片化的时间中快速获知剧情、获取“爽感”。
二、用户即时生产:对网络热点的追踪与盗猎
知妃等平台上的网文皆以用户生产内容为主,且内容短小,生产周期较之传统网络文
学更短,因而内容生产处于快速繁殖、即时生产的状态。即时性意味着现实中的社会热点可
以被快速地反应在网文之中;用户生产则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动性,将社会热点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51
解构成素材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所用。
亨利·詹金斯将媒介粉丝定义为通俗文化的盗猎者,他们挪用通俗文本并以“为我所用”
的方式对其进行重新解读,这种盗猎模式强调了意义制造的过程和大众阐释的流动性。用户
创作网文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文本盗猎”过程,他们高度地发挥了自我创作的能动性,一方
面对工业化的长篇网络文学进行盗猎,解构其故事情节,创造更“大快人心”的内容;另一方
面盗猎社会热点话题,将“母亲撕开女儿档案袋”“许沁宋焰与白粥”等内容融入文学创作中,
借用文学笔触对相关话题进行评价,同时与“同在一片瓜田”的读者实现跨时空的、心照不宣
的互动。
三、套路与反叛:对文化工业的生产和抵抗
短篇网文的快速生产和迭代也将原本隐于文化内容生产中,网络文学与文化工业之间
的对立与暧昧,展示到了前台上。文化工业的资本逻辑推动网络文学向着套路化、大规模复
制化的方向发展,同质性的内容在各类平台中快速繁殖。而内容的同质化、内核的空洞化又
会引起用户的不满,以其自身的能动性解构文化工业内容,制造“反套路文学”,从而抵抗文
化工业对人的控制与侵蚀;当“反套路文学”收缴了大量用户的注意力,文化工业又会再次以“利
益最大化”为导向,大量复制“反套路文学”,“反套路”最终又成为新的“套路”,成为资本利益
集团控制文化产业、压迫公众精神世界的工具。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52
【第 81 期】知乎下限匿名发功能

“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熟人太多,匿了。”这个经典的某乎开场白之后可能要随
着它的匿名功能一起下线了。七月份,某乎表示,随着互联网沟通环境日益复杂,为保障社
区内的两性讨论,某乎已经在最新版本的 app 中完成了匿名功能下线的开发,并于近期提
交各大应用商店审核,匿名功能将在新旧版本 app 端及 PC 端正式下线。届时,“匿名发布”
入口将会取消,用户将不能匿名创建问题或匿名发布内容。对于历史匿名内容,用户可自主
选择是否将其转为实名。对于这一举动,有人为其不能再凭借匿名身份畅快发言而感到遗憾,
也有人为能够减少网络暴力和谣言传播而表示支持。
一、匿名情境中的游戏体验
前段时间,穿青蛙玩偶服买气球的商贩在街头随处可见。他们穿着玩偶服,在卖玩具
和气球的同时跟路人放肆玩耍,有人调侃道“他们看似是戴上了面具,实际上是脱下了面具”,
这可以看作是网络平台匿名交流的实体化。将自己隐匿在玩偶服 / 匿名功能之下,就能够自
由自在地展现自我本性。匿名作为一种“游戏”,通过自我表露为主体提供了一种暂时的精神
满足。
游戏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现象,赫伊津哈强调了个体在游戏中对自我产生认知,同
时也认为人类的本质存在方式就是游戏。威廉·史蒂芬森更进一步,认为“大众传播之最妙
者,当是允许阅者沉浸于主观性游戏之中者”。可以说,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本身就是游戏。
匿名问答作为一种强调保护行为主体身份、尊重自我意愿、注重传播过程中的能动性和体验
感的传播形态,与传播游戏理论中所强调的主观体验感和娱乐性具有同样的运行逻辑。
某乎原先的匿名功能能够让用户隐匿自己的现实身份,不再受现实人际关系所累,营
造了一种放松的互动环境。媒介成为了一种自我陶醉的非功利性玩具,同时彰显了个体的自
由精神。在匿名功能中,用户没有人设维持与形象维护的社交压力,它更多地强调传播快感
与自我满足,针对某一话题的共同关注而与他人成就了“共同事件”,从而达到“身体共在”的
群体汇集。
二、匿名性带来的道德式微
作为拥有网络匿名表达权的行为主体,某乎平台用户们在问答中选择开启匿名功能发
表言论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自身人格尊严和信息的保护。正如其他平台上频繁出现的“momo”
们,顶着同样的 ID 和头像,他们将自己手动藏匿于一个群体之中,从而模糊自己的真实信
息和身份,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基于这一点,平台便给了匿名表达以绝对的原始正义。
但是,匿名性在包含了用户主体的虚拟性以及身份的不确定性的同时,也给了匿名用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53
户一层保护伞。身份得到保护,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用户摆脱了来自他人的监督、舆论以
及真实的人际交往、利益制约等种种客观存在着的外在规范。匿名状态下,由于缺少这种约
束和制约,用户们倾向于表现出许多较之常态不太可能出现的言语或行为,现实社会中的道
德责任感在匿名的网络表达中会有所式微。
涂尔干认为,人们的相互交流和彼此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彼此的道德行为。但是,
匿名功能消除了这种彼此约束,个人发言更加肆无忌惮,从而带来了网络暴力行为和谣言的
传播,让人们成为集体无意识的群氓,而某乎下线匿名功能也成为了基于复杂的网络沟通环
境做出的必然之举。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54
【第 82 期】网络诈骗与数字治理

“截止 2022 年底,公安部门共探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115.6 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155.3


万名,止付冻结涉案资金 9165 余亿元,劝阻 9385 万名群众免于被骗,累计挽回经济损失
2861 余亿元,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电影《孤注一掷》用这样一段话
作为结尾,明确地告知了观众,在此前的两个小时中看到的种种残忍的、令人绝望的内容并
非虚构,而是缩影。从线下的反诈公益宣传,到“国家反诈 app”的上线,我们可以看到近些
年来国家对网络诈骗的重视程度和打击力度持续加强。然而,无论是近来日益受到关注的缅
北电信诈骗,还是手机上频繁收到的“【xx 省公安厅 近期接到大量群众在相关网站或 app 上
从事“虚拟币”资金受骗】”,都提示着即使在网络诈骗被高度重视的当下,依然有不少人陷
在电信诈骗的泥沼之中。
一、深度媒介化:技术渗透下的“深度伪真实”
2017 年,安德烈亚斯 • 赫普和尼尔 • 库尔德里在其合著的《现实中的中介建构》中,对
媒介化和深度媒介化作出了必要的解释。他们认为,媒介化的本质在于对媒介、传播和文化、
社会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把握,算法、数据、智能技术从根本上塑造了社会的基础设施,改
变了人所处的社会组织形态。得益于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日益成为了人们生存和
发展的主要空间场所,网络空间不仅具有反映现实情境与社会结构的功能,同时也能够创造
出更多的传播场景与相关的行动体系。而深度媒介化的趋势则进一步使得网络空间环境逐渐
与现实世界融合,一种“深度伪真实”开始在技术持续渗透的社会中快速扩散。
数据化的赛博用户以其真实的数字痕迹、个人信息为“深度伪真实”提供真实的养料,真
实的内容反而成了为网络诈骗背书的信息;AI 等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拓展了深度造假的可
能,AI 换脸、合成语音成为网络诈骗的新手段;而网络媒介的实时互动性和网络群体的圈
层化结构,让赛博世界的群体更容易产生媒介等同,在近乎“真实”的网络社交中交付自我的
信任。
二、智能鸿沟:素养缺位带来的防骗困境
媒介素养的最初诞生是来自于社会对青少年成长中出现的大众流行文化所带来的“低水
平满足”问题所做出的反思与解决对策的施行。本质而言,媒介素养即来自于媒介与产业发
展全球化明显趋势之下的自我保护机制,是从个体出发所做到的确保有信息主权和文化完整
性的努力。而杜骏飞老师提出的,关乎边缘群体是否能够跟上数字化社会的节奏、有没有被
抛下的智能鸿沟,最终就体现在不同群体在使用数字媒介以及辨别、生产和传播媒介内容等
方面媒介素养的参差不齐上。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55
网络用户媒介素养的缺位是当下防治电信网络诈骗困难重重的原因。一方面,数字鸿
沟下社会认知水平较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的社会群体获取系统性防诈防骗信息的能力不
足,而媒介信息识别、使用素养的缺位进一步使此类群体更容易陷入骗局,中老年群体正是
遭受网络诈骗的重灾区。另一方面,人们对人工智能等内容的识别能力长期滞后于日新月异、
飞速发展的智能技术,以至于无法应对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的网络骗术,普通人与电
信诈骗的操纵者之间也存在着一道对技术的认知鸿沟。
三、数字治理:数字化时代的社会治理路径
对于技术善恶的争论持续已久,每每出现一种新的、具有变革意义的技术,都有不同
的学者或是对其的破坏性提出隐忧,或是以乐观的态度展望新技术将要开创的未来。而芒福
德所强调的技术中性观——“技术只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元素,它起作用的好坏,取决于社
会集团对其利用的好坏”或许更适合对技术定调。数字时代下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在
新技术的支撑下变得更具破坏性的社会问题,也需要依靠数字治理进行规范。
国家反诈中心 app 对诈骗电话的智能识别和拦截,正体现着当前针对网络诈骗问题的
数字治理方法的完善;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及智慧政务平台将进一步降低公民的求助反馈门
槛,进而弥合官方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差;而“天眼系统”等技术的投入使用,将链接起全国行
政执法端的信息网,缩短跨区域、跨部门的响应时间,更快地打击当下存在的网络诈骗等社
会问题。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56
【第 83 期】介入性新闻

新闻客观性作为一套行动法则,长期主导着现代新闻业的生产实践和行业标准。但与
此同时,“没有绝对的客观”似乎也成为了行业共识。新闻客观性到底是追求中立的职业标杆
还是出于维护自身合法性的策略性仪式,围绕着新闻客观性的争论层出不穷,新闻作为一个
专业 / 职业始终面临着道德困境。数字时代的到来更加剧了关于客观性的固有争议,一方面,
数字化带来了新闻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冲淡了新闻作为一种信息文化的专业性;另一方面,
原生数字新闻机构和个人信息自媒体的崛起带来了整个新闻业公信力下降的问题。由此,新
闻界对客观性法则进行了破坏性继承,根据环境的变化衍生出了“介入性”这一新概念。将介
入性视为数字新闻业的一个核心专业理念,并认为其正在取代客观性成为新闻与社会变迁之
间新的纽带,为新闻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塑造公共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观念资源和实
践方案。
一、介入性新闻的缘起
现代新闻业在诞生之初,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介入性文化。18-19 世纪的党派新闻可以
被视为介入性新闻的观念起点。后续的解释性新闻、叙事性新闻、建设性新闻都在不同程度
上消解了客观新闻学的原教旨主义,并在揭露政治腐败、推动有效决策和改革、动员社区事
务参与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展至今日,介入性新闻衍生出了三种核心理念:首先,受众对新闻生态的介入,即
受众应不断摆脱单纯新闻接受者的角色定位,在主导性媒介架构的技术可供性的支持下,积
极参与对良性新闻生态的塑造;其次,情感对新闻实践的介入,即新闻传播活动不应完全会
比情感表达,而应通过采纳积极的情感叙事策略来动员受众参与社会事务,实现对情感要素
的建设性使用;最后,新闻对社会进程的介入,即新闻业和新闻从业者有责任通过新闻专业
实践,积极推动文化公平和社会公正,并致力于为受众参与社会讨论、展开文化批判创造条
件。
这种以“受众觉醒”为关键要素的新闻学转向以媒介互动性为其技术基础,并且生发出网
络化与情感性两个显著特征。网络化即平台新闻受众在联结和行动上体现出一种新结构;而
情感性则是驱动新闻受众介入式行动的基本逻辑。受众作为“情感公众”,在社交媒体平台中
进行情感的分享、连接与共鸣。河北涿州被洪水围困,无论是网民自发转发“救命文档”,还
是受灾群众在洪水退去之后拍摄自家房屋的倒塌视频,都引发人们对于受灾群众的同情与痛
心。
二、新闻业介入性转向的必然性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57
新闻专业性的价值内核从“客观性”向“介入性”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全球新闻业实践转型的
技术(媒介)- 文化条件的剧烈变化决定的。从媒介 / 技术逻辑出发,传统新闻业中客观性
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但是互联网的崛起和全球新闻业的数字化破坏了传统的媒介架构,塑造
了全新的媒介生态,从而将全部新闻生产活动统摄于“数字媒介逻辑”的支配之下。与此同时,
以“网络”为元结构的数字新闻生态亦将新闻生产的部分权限让渡给普通用户,使一种“协同性”
的专业文化得以形成,新闻不再是一种权威知识而日益演变成一种公共信息关系。这种变化
促进了客观性法则的失效和一种更具介入性色彩的专业主义的形成。
而从文化的角度看,介入性作为一种理念在互联网信息生态中的萌芽和发展,意味着
一种“行动的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兴起。在物理构成上,互联网是一种包容性而非区隔性的媒
介架构,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的文化必然是一种反机构、反专业性的文化,基于互联网架
构展开行动、介入社会变迁的行动者也接受这种普遍存在的反专业性。当“专业”不再意味着
权威,个体的创造力和破坏力也就得到了解放。这就为介入性成为组织数字时代新闻专业性
的核心原则奠定了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 常 江 , 杨 惠 涵 . 告 别 客 观 性: 介 入 性 与 数 字 新 闻 专 业 性 [J]. 全 球 传 媒 学
刊 ,2023,10(01):148-159.
[2] 常江 , 朱思垒 . 从主动受众到情感公众:介入性新闻的技术缘起与文化阐释 [J/OL].
新闻界 :1-10[2023-08-16].DOI:10.15897/j.cnki.cn51-1046/g2.20230731.002.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58
【第 84 期】休息羞耻

“只要是处在休息状态,我就会感到不安,总觉着自己是在浪费时间,应该找点事情去做。”
这样为休息感到焦虑不安的状态,被网友们称为“休息羞耻”。患有休息羞耻症的人不在少数,
从 gap year 到 gap month、gap day 甚至 gap hour,日益缩短的“gap time”都在映射着人们对“休息”
这件事的不安。或许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正陷在休息了一个小时就焦虑“学不完啦”的内
耗泥沼中。而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上学时老师会夸奖一只手挂着水、另一只手不断写作业
的、“带病上课”的学生,工作时加班、熬夜也正在成为“合格员工”的指标,我们似乎从未贬
低过“休息”,但在对以上种种场景的夸奖称赞中,“休息”仍然被放置在了“努力向上”的对立面,
成为了“娇气、偷懒、不进取”的代名词。
一、社会比较:在他者对比中形成的自我定位
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 1954 年提出来的构思,指每个个体在缺
乏客观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社会比较具有双重性,不仅
在于确认自己的属性,而且还包含着主体的积极愿望,即希望得到肯定性情感的满足。一个
人只有在社会中,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才能在社会的脉络中
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因而有着帮助人们认识自身、激发人们行为动机的积极作用——
在积极的竞争环境中确实是这样。
显而易见,当前的社会更接近于一种病态的内卷性竞争,在人们的选择性展演下,精英、
完美也成为了当下媒介景观的关键词。职场中的“996”与社交媒体中的年纪轻轻买房买车现象,
升学焦虑与视频中 top 院校学生的 vlog,现实生活中他人的步履不停与社媒中参考群体的精
英生活成为当下人们社会比较的参考标准,于是我们愈发无法接受摸鱼休息的自己:研友学
了 15 个小时,我怎么可以停;别人那么优秀还在努力,我怎么可以休息;这个世界都步履匆匆,
我怎么才能保证停下之后不被这个社会抛弃。
二、社会规训:社会文化与常识中的生活惯性
福柯在二十世纪提出了“规训社会”的概念,他认为这种“规训”是一种权力实施的类型,监狱、
工厂、学校等都是常见的“规训”产物,每个人都是被驯化的“主体”。社会的规训并非仅仅是
在简单的武力或可见的法律、惩罚体系中进行的,而是通过更为隐蔽的文化、符号、意义、
常识的形式呈现出来,在精神、心理上由内而外地“形塑”、“驯化”人类。
人们对休息的“羞耻”也是在社会文化与常识之中规训、培养出的生活与思维惯性。学生
时代,假期被用来“弯道超车”,“废寝忘食”会成为班级里标杆,“不休息”这一符号就被赋予
了积极意义,而其对立面的“休息”就开始有了消极的内涵。同处于规训社会的父母也会在话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59
语之中传递出对休息的否定,“整天在家无所事事,就不能找点事情做吗?”在这样的培养环
境下,人们在走入社会之中自然地接受了放弃休息获取“进步”的观念,并在社会生活中反复
地被强化这样的认知。可以说,“不休息 = 积极进取 = 合格的人”这样的认知已经深入我们
的社会文化与常识之中,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惯性,让人越来越难以心安理得地接受“休息”。
三、自我剥削:功绩导向下的“主体自由”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地生产关系是剥削性的,站在其所处时代中,这种剥削关系是
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他者剥削”。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指出,在当代的语境下,数字时代
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境遇、阶级主体和劳动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
关系已然从马克思时代的他者剥削转变成了自我剥削——人们“基于完善自我的信念”而心甘
情愿地压榨自身的一种“自愿”的剥削方式。
韩炳哲指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他者”和“自我”的合一形成了一种“自由与束缚
融为一体”的新型主体,这一主体一方面拥有绝对的主权,是神圣人,另一方面拥有完整的
个体,是自由人,因而剥削者同时是被剥削者,强制的自由迫使这一主体以功绩为导向参与
社会生产。在我们脱离了轨道式的人生,奔向生活的旷野时,“成为更好的自己”“变得更加
优秀”这样主体自由选择下的目标再次引导着我们心甘情愿地进行自我剥削,对休息的“惩罚”
不再是他者的鞭笞,而是自我的羞耻。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60
【第 85 期】网络厕所

或许,你听说过“xx 厕”、“厕妹”、“厕友”之类的词语吗?“厕所号”是在二次元、追星、
游戏等亚文化圈子中流行的一类隔空喊话式账号,网友可以通过后台进行投稿,账号再以匿
名投稿形式发出。之所以叫做“xx 厕”,是因为这种账号基本上是网友对他人外貌、行为举止
等进行随意品评、发泄负面情绪的地方,而参与其中的网友则被称为“厕友”。“我发在自己
社交平台上的照片,却莫名其妙被别人‘挂厕’了。对方发表了不少贬损我的言论,评论区里
也都是对我的人身攻击。”一名 cosplay 爱好者发现自己的照片就被当作投稿发布在了“厕所
账号”中,并且遭到了言语攻击。厕所号现在已经成为了随意发泄情绪、进行人身攻击和相
互谩骂的地方,这与社交平台及投稿的匿名性、群体情绪的极化相关。
一、茧房式传播诱发群体极化
由于各亚文化群体内部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话语符号体系,投稿的关键词会用谐音、
缩写、表情符号、代号等代替,一般人很难发现“厕所号”的存在,即使看到了也难以理解其
发布内容的意思。因此参与其中的人都是有共同的兴趣取向,圈外人融不进来,而圈内人则
自顾自进行话语茧房式的交流与传播。此类账号一开始只是围绕明星、动漫人物等进行匿名
投稿,发表自己的评论,但是有些账号在发展过程中,内容逐步走向激进、负面和偏激。账
号接受投稿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公众人物逐渐扩展到了普通人,“厕友”们对被投稿人冷嘲
热讽、阴阳怪气、宣泄恶意,评论区就如同一个脏乱的厕所。
牛文元院士于 2001 年提出了“社会燃烧理论”,他将自然界中物质的燃烧过程用于分析
社会学相关问题。社会燃烧理论认为,现实世界中的物质燃烧过程主要涉及燃烧物质、助燃
剂和点火温度。采用类比的方法,在社会中可以将某现象的产生视为物质的燃烧。[1]“燃烧
物质”是“厕友”们对某一人物的厌恶态度或者其本身就存在负面情绪;“助燃剂”则是其他“厕友”
的相同意见;“点火温度”就可以看作是厕所号所发出的投稿内容。“厕友”们在同一个厕所号
中不断接收和交流相同的意见和看法,对自己的观点也就不断强化,最终走向了极端和偏激。
二、匿名性与煽动性助推非理性情绪发泄
厕所号们甚至开通了社交平台的广告激励机制,通过引发争吵来提高日活流量,从而
从中获利。一方面,他们以匿名性保证参与者们积极发表评论,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煽动
性的话语来刻意引战,激发网友的表达欲。此类账号通常不会对投稿有任何限制,许多账号
投稿规则中还表明不会对投稿内容进行审核,同时彻底实行匿名制,例如“剋不剋以别说了”、
“我在一克拉很想你”等账号,其投稿规则表明:就算投稿内容存在造谣并造成粉丝之间争吵,
也不会公开投稿人账号更不会删稿。“xxx 的脸怎么变成这样了,是准备向章鱼哥看齐吗”“这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61
油光满面怎么夸得出神女两个字的”等投稿话术以及给被投稿人取侮辱性外号是厕所号的常
态。
巴赫金将狂欢式的感受与表达概括为四种范畴:第一,人们之间随意而亲昵的接触;
第二,插科打诨;第三,俯就;第四,粗鄙。社交平台将狂欢的场所印刻在虚拟空间之中,
厕所号及其厕友们使用独有的话语符号在其中进行狂欢式的表达,以进行情绪发泄,甚至会
上升到对被投稿人本人的网暴。

参考文献
[1] 彭国超 , 程晓 . 热点事件中社交媒体群体极化形成机理研究 [J]. 信息资源管理学
报 ,2023,13(02):42-52.DOI:10.13365/j.jirm.2023.02.042.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62
【第 86 期】霸王茶姬

近年来,新中式、国潮成为了消费领域的流行趋势,以“茶颜悦色”的出圈为开端,茶饮
品牌也开始引入国风元素,用东方美学打造品牌形象。在众多新中式茶饮品牌中,“霸王茶
姬”不仅在中国本土遍地开花,而且在 2018 年就成立了海外事业部,开拓了东南亚市场,成
功实现在海外的出圈。毫无疑问,在运用国潮元素、文化符号树立自身品牌形象方面,“霸
王茶姬”是成功的。但同时,其包装与 LV、Dior 等国际奢侈品牌设计风格极高的相似度,
也让人忍不住质疑其品牌风格的独创性,近日新品“山野栀子”的包装更是进一步扩大了对“设
计抄袭”的讨论。新中式品牌如何更好地应用国风元素、进行文化营销,有待品牌进一步思
考与实践。
一、国风营销:品牌形象与文化传播的共赢
从小众的汉服圈、非遗文化圈,到“国风大赏”的屡屡出圈,伴随着国民日渐提升的文化
自信,以及国家顶层设计、官方主流媒体的有意倾斜,
“国风”已然从小众圈层走向了大众视野,
变成了当下不可阻挡的流行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用传统文化、东方美学元素进行国风
营销,成为了当前品牌热门的营销方式——百事可乐推出“太汽系列”、喜茶同“甄嬛传”等 IP
联名、天猫直接推出国风大赏,用新国风、新国货捕捉人们的关注。这样的国风营销将品牌
符号与东方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喜爱促进人们的意义消费,同
时树立起“热爱中国文化、助力传统文化发展”的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论是大卫·奥格威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提出的创意理论,认为塑造品牌服务
是广告最主要的目标,广告是对品牌的长期投资,广告应当重视运用形象来满足消费者购买
时追求的“心理利益”。当下的整合营销实际上也是通过在不同的渠道、端口树立品牌产品具
有一致性的形象,从而强化人们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当下茶颜悦色、霸王茶姬、花西子等新
中式品牌,正是在整合营销的过程中统一采用国风元素,将自身品牌与传统文化完全嵌套在
一起,在向消费者明确自身品牌风格形象的同时,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
与此同时,国风营销确实为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开拓了渠道。传统文化、
尤其是非遗文化,由于其本身传承者较少、关注度较低,精雕细琢的生产工艺与当前快速的、
碎片化时代的不合,而在当下遇到了文化可见度下降、繁殖力减弱的危机。品牌进行国风营
销一方面让传统文化借助品牌的资金、传播资源走向大众视野,一方面也有了接触新型科技、
实现文化繁殖的可能。故而国风营销的盛行,是品牌方与传统文化的共赢。
二、抄袭争议:流量与效率导向下的元素应用
“霸王茶姬”的设计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它虽然“撞脸”高奢品牌,但也确实是在运用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63
根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新品“山野栀子”的包装符合我国的扎染工艺品的特征与大唐琵琶的
纹样,日常的包装袋茶马古道也是典型的传统文化元素,“霸王茶姬”推出新产品、新包装时,
也会在宣传中重点介绍其中运用到了哪些传统文化元素。以至于人们在关注到其设计与国际
品牌的高度相似时,会将个别品牌设计排版层面的“借鉴抄袭”问题转变成传统文化元素的归
属问题,从而在争议中用传统文化掩盖住品牌本身对元素的应用不当。
“霸王茶姬”品牌于 2017 年成立,而在 2018 年就已经设立了海外事业部,可见将品牌推
向国际化是其早已确定好的品牌发展路线。我国传统文化对外出海过程中存在的传播隔阂、
文化折扣,也是作为新中式品牌的“霸王茶姬”需要解决的问题。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一定程度
上引导着国际审美,观察其风格并在设计中使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部分文化折扣,并且将
产品整体引向高端化路线。但从“霸王茶姬”当前包装与高奢品牌极高的相似度来看,其设计
并不是在通过对成功国际品牌的观察进行创新,而是以获取流量(毕竟争议也是流量)和快
速获得传播、实现销售为目的,进行的缺乏原创性的“借鉴”。这或许可以带来一时的效益,
但却损害着品牌的整体形象,于品牌的长期发展并无益处。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64
【第 87 期】七夕与消费主义

今晚某社交平台的热搜 # 七夕快乐 # 后紧跟着一个「商」的图标,似乎已经明确昭示


着七夕这一传统节日在如今已经与商业消费密不可分。“中国情人节”的标签一开始只是催促
着情侣安排约会或互相准备礼物,但如今此类消费主义已然从情侣群体扩大至了所有人群。
购物 app 的七夕优惠活动、品牌的七夕限定礼盒、乙女游戏与化妆品的七夕联名 ...... 似乎没
有商家不愿意趁着七夕激发人们的购买欲,大捞一笔。一方面,人们在特殊的节日中期望通
过消费来获得仪式感;另一方面,资本运作与商家宣传也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让消费者掉
入了更大的消费主义陷阱之中。但同时,这种节日的商业化发展至今,消费者们也逐渐发现
了消费话语中的陷阱,并尝试着做出抵抗与改变。
一、仪式与游戏:节日庆典中的仪式感
在当代社会,追求仪式感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仪式”这个概念最早由法国人类学
家阿诺尔德·范热内普在《过渡礼仪》中提出,他认为人的生命历程由不同的阶段组成,在
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化的过程中需要有仪式来进行过渡。现代人所追求的“仪式感”是通
过某些特定的仪式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在当代语境下就是将日常行为仪式化以赋予其意
义。仪式的背后往往隐含着人们的的希冀、个体价值的确认与群体身份的认同。七夕节的消
费行为就是一种仪式性的传播,七夕节与伴侣约会、送礼物,在情侣群体中共享了一种对浪
漫与爱情的信仰,并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获得了一种群体归属感与群体认同感。
另一方面,人们在七夕节进行各种商品和服务消费,也就是感受消费活动本身给予的
乐趣,是一种消费者高度自主性和主观性的“游戏”。这种游戏性的传播行为令人感受到其中
存在的生命的活力和价值,在其中寻求心灵上快乐的感受。
二、消费主义陷阱:商品中的符号景观
消费主义最初产生于 19 世纪末的美国,一些新兴的富人为了得到认可与敬仰,通过“炫
耀式消费”来获得自我满足,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且把消费当作生活的目的和
人生的价值。在当代社会中,人们的消费也已经不再是单单为了满足自身所产生的消费欲望,
更是为了满足被不同社会主体悄然制造出来的欲望。消费主义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
在其文化含义上,商品的用途不仅由其本身具备的实用功能所决定,也是由人们所创造的文
化环境所决定的。资本为商品赋予某种价值标签,消费直接从狭义的经济关系转变为文化关
系。一支玫瑰在七夕节已经不再仅仅是一朵美丽的花,而是蕴含了爱情的意义。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从符号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认为消费符号已经构成了
社会正常运转的核心议题,物品的符号价值取代了其使用价值。人们对于物的消费聚焦于其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65
所能带来的社会地位、存在感和社会区隔,消费成为了一种文化意识形态、自我认同标识与
人类文化的基石。符号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区分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
们通过消费物的符号价值获得自我与他人的身份认同。商家正是瞄准了消费者对于仪式感的
追求,刻意营造节日氛围,甚至打造节日仪式来迎合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在各种七夕商业活
动的广告语中,无一不体现着“抽象的仪式感需要通过具象的物质产品来满足”,七夕也就成
为了披着情感外衣的消费节日。

参考文献:
[1] 刘玉 . 中国情人节的发明:多重力量交织下七夕节的当代重构 [D]. 山东大学 ,2023.
DOI:10.27272/d.cnki.gshdu.2022.003232.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66
【第 88 期】福岛核电站核废水排放入海

日本排放核污水 【人类终于要毁灭啦(bushi】
“近日,日本政府宣布将开始核污染水排海。据日本朝日电视台报道,东京电力(东电)
公司正为 24 日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进行准备,但若气象条件不合适,24 日的排海
计划可能取消。据悉,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至少要持续 30 年,将会影响整个太平洋乃至全球
海域。由于时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日本政府这一决定一经公布,引起多方反对。”[1] 今
天当地时间 13:00,在国际与日本群众一片反对声中,日本福岛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在全球性疾病风险尚未清除、区域性战争问题仍未停歇、国家间政治博弈依然严峻、全球变
暖等自然环境问题尚待解决之际,核污染水排海进一步加重了当下的环境风险。如何解决环
境风险、如何应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乌卡时代,成为了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
一、风险感知与政治博弈:环境传播的起锚点
虽然现代西方社会对环境的认知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对新大陆荒野的保护与保育,然
后逐步扩展至对人类健康与环境质量关系的考虑,但环境传播正式走入学术的视野则是在上
世纪 60 年代,农药污染、石油泄漏、空气污染,民众对环境风险的感知以及“寂静的春天”
等一系列的环境运动倒逼着西方政府关注环境问题,也让频发的环境灾害成为西方学术界关
注的话题。而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对环境风险的转移和嫁接进一步让环境问题走向国
际政治领域,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低政治”向度的议题逐渐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焦点,西
方媒体早期对我国雾霾等环境问题的议程设置、近年关于新冠疫情的污名化报道,都体现出
了环境话题的政治性。因而当我们讨论环境传播时,不仅需要讨论环境问题、风险与治理,
还需要关注“环境”这一公共议题讨论与建构中的场域影响、修辞问题与政治问题。
但同时,环境传播中夹杂的政治博弈也容易转移人们的关注点,忽视真正的、危机人
类命运的环境风险。比如,在环保议题成为了西方国家参与政治选举、拉拢选票的政治筹码
时,环境保护就更多地成为一种政治标签,如何解决问题的讨论就会被搁置。而在日本核污
水排放事件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国际政治带来的舆论失焦。
二、意识觉醒与过度煽情:情感叙事的利弊交织
从客观性到介入性,随着新闻传播、公共讨论参与主体的扩展,公共传播不再讲情感
视为理性的对立面,而是开始挖掘公共修辞中情感叙事的意义。在环境传播这一公共讨论中,
情感叙事的介入也在不断地推动公众对环境风险的识别、感知与认同。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地球上最后一只北极熊”等公益广告标语、《自白》(网易新闻于 2018 年推出的新闻作品)
等对环境问题新闻事件的沉浸交互式展现,都在一步一步地引导人们环境问题意识的觉醒。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67
针对核污水问题的环境讨论,也通过对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的捕捉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引
起公众对人类未来的关注。
但不能否认的是,尤其在当前混乱驳杂的互联网传播环境中,情感叙事确实会带来非
理性传播,过度煽情也会导致人们对环境传播中核心问题讨论的缺失。今天中午日本核污水
启动排放之后,关于日本核污水排放的煽情性视频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中迎来爆发性增长,在
民族对抗情绪和对污水排放的抵抗、愤怒情绪的交织下,人们对核污水这一环境风险的讨论
逐渐失焦,转向了对日本的情绪化谴责和对风险事件的恐惧性内容传播中,讨论热度高涨,
但却缺乏建设性意见的输出。
三、建设新闻与科学传播:环境传播的未来导向
之所以国际性环境问题在传播中总是面临讨论失焦的问题,是因为各国在对环境问题
的报道中仍然保持着以往的冲突性报道原则,全球性视角的缺失让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环
境话题只能停留在不同主体间的对立上。建设性新闻的概念由丹麦学者海格拉普于 2008 年
提出,倡导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将“建设性”的新闻标准补充进传统新闻价值标准中,其核心理
念包括问题解决导向、面向未来、包容和多元、民众话语赋权、引导公众讨论和协同创新。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性的动荡让人们再度关注起这一概念,以共同体视角寻找对环境问题解
决方法应当是环境传播未来发展的根本导向。
而在对环境问题的公共讨论中,专业媒体、拥有专业能力的自媒体对环境话题的科学
传播也将成为新闻媒体的补充,进一步消除环境传播中的情绪性、恐惧性内容。公众的恐惧、
焦虑源于风险的未知性,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公众只能模糊感受到核污水排海对整个生态链
的破坏,却并不清楚其扩散的事件、危害的程度,以及是否有解决或者缓解的办法。在未知中,
人们只能诉诸情绪宣泄来缓解自我的焦虑。因而,科学传播也将是未来环境传播的另一面向,
以知识的普及促进理性讨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央 广 网 . 核 污 水 ≠ 核 废 水! 日 本 核 污 水 排 海 对 我 国 的 影 响 有 多 大? 专 家 详 解
→ https://mp.weixin.qq.com/s/EUpqR3udFbLkumpczeGXtA
[2] 李明 , 曹济舟 . 话语变迁、主体演进与本土化反思——中国环境传播 10 年研究综述 [J].
传媒观察 ,2023(03):70-79.DOI:10.19480/j.cnki.cmgc.2023.03.008.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68
【第 89 期】抢盐风波

关键词:日本福岛、核污染、抢盐,请问今年是哪一年? 2011 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


引起了公众的大规模恐慌,人们担忧日常用盐受到核辐射的影响,纷纷囤积食用盐,原本属
于低廉消耗品的食盐一度被炒上了高价,并且一袋难求。仿佛是一场轮回,2023 年,日本
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海之后,用盐污染的恐慌再次在各种微信群中散播开来,一觉醒来,微
信里长辈语音发来的“你也记得多买点盐”和十年前在超市里横扫货品的背影再次重合。虽然
我们不能否认抢盐行为背后存在的谣言传播、素养参差、非理性弥散,但在如此动荡不安的
背景下,一包盐又何尝不是一种确定性、一个拉住奔涌情绪的船锚呢?
一、集合行为:迫切寻求确定性的群体行动
集合行为是在某种刺激性条件下发生的社会非常态聚集现象,社会结构性压力、触发
性事件与正常社会传播系统的减弱是这集合行为产生的三个核心前提,最终造成的结果是谣
言与情绪化内容的大范围传播和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毫无疑问,无论是十年前还是现在的
抢盐行动,都是典型的集合行为。
近年来人们的风险感知、社会压力均与日俱增,国际间的冲突博弈、各种传染疾病的
大范围传播以及社会竞争的内卷化都让人们生存在高强度的社会结构性压力之下。日本的核
污水排海行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就成为了一个触发性事件,这件人为的、风险未知但危机
重重的事件的发生直接引起了人们对生存的担忧。而在这一触发性事件发生后,混乱复杂的
新媒体环境充斥着以阴谋论、民族主义等为代表的情绪化内容,侵占着具有权威性的官方媒
体的内容传播;而官方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中,也将报道重心放在了对日本的谴责和对核污
染危害的描述上,如何应对可能的核污染威胁是报道的盲区。
当我们对“抢盐”这一集合行为发生的背景进行梳理之后,会发现种种现象指向的都是人
的危机感、社会的不确定性。在面对社会上种种未知风险、且原本应当担负起消除不确定性
的媒体未能给予确定的答复时,人们只能自发地寻找“确定性”、塑造“确定”的感知。在人们
不知道核污染会造成哪些具体的风险时,从海水中提取的海盐可能受到污染就是一个确定的
危机;在人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未知的风险时,保质期长、生活刚需且没有被污染的盐就
是应对危机的底气。
二、危机管理的缺位:抢盐事件再次发生的原因
人们缺少对社会环境的确定感知,与社会危机管理的缺位不无关系。突发事件,是指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往往会成为引起集合行为的触发性事件,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69
最终导致严重的社会恐慌、社会动荡,因而需要相关部门、媒体组织进行危机管理、准备应
急预案的重要事件。
日本核污水排海虽然发生在他国,是国际性、政治性的事件,但由于核污水排海本身
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日本海域与中国海域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对中国海域环境有着直接
的危害,因而对我国而言也是一种突发公共事件。在应对危机事件中,媒体对舆情的监测、
对舆论的引导,以及根据以往同类危机事件作出的应急预案都对维护公共秩序的稳定、社会
整体的安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此次事件中,在 2011 年日本核泄漏事件已然引发了集体
抢盐的社会事件作为既往的危机经验时,媒体依然缺少对可能存在的抢盐风波的应急预案,
对“抢盐”行为的舆论引导依然存在滞后性。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70
【第 90 期】扫兴的东亚父母

“我的父母为什么如此扫兴?”想必大多数东亚家庭中的小孩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小到日
常生活中的一顿饭、一身衣服,大到大学专业选择、职业规划等事情,都可能会受到父母的
审视与点评,而这种点评往往是负面的。许多人对此调侃道:“把烦恼分享给父母,就会得
到双倍烦恼;而把快乐分享给父母,快乐会消失。”一方面,东亚父母因儒家文化环境的影
响而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推崇谦卑、低调,“打是亲骂是爱”、“刀子嘴豆腐心”似乎成为
了东亚父母的表达原则;另一方面,深受父权家长制这种家庭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家长
们自认为是家庭中掌握绝对权力的上位者,可以对孩子进行随意评判。如此种种,让「扫兴」
似乎成为了多数东亚家庭中的痼疾。
一、父权家长制的傲慢与审视
阿尔都塞通过症候式阅读发现,社会庞大的观念、制度体系先于个体的存在,个体在
未能有独立思考能力前就已经接受了这种先在,这是包括家庭、学校、传媒等意识形态国家
机器对个体规训的结果,个体是被这种机器所操控的人,呈现为一个永固的牢笼。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导,它极大地塑造了中国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也深
刻地影响了国人的家庭观念。它以伦理为本位,强调等级秩序,家庭即这种等级秩序的微缩
景观。东亚家庭中的父母在先在性的父权家长制意识形态中,首先确立了自身在家庭中的绝
对领导地位。同时,借用阿尔都塞“召唤”和“质询”的概念,东亚家长在家庭这一微缩社会中
通过召唤和质询形成自己与孩子的权力不对等地位,孩子的主体性被形塑为一个事事顺从的
子女形象,以满足其作为权力上位者的控制欲与审判欲。
二、讲究谦卑的儒家思想自反性
东亚儒家思想主张做人要谦卑恭顺、内敛含蓄。面对子女得到的成就,东亚父母不善
于也不乐于直接表达骄傲与赞美。前段时间,一位亚裔女性请她的母亲上她的节目进行对谈,
她说自己皮肤黑在国外是被欣赏的,她现在是美女了。她的母亲闭眼摇头,并细数她从小到
大是怎样的丑,这位母亲的反应给了西方人一点小小的东亚震撼。
东亚父母对于子女成就的扫兴一方面来源于不允许骄傲、不允许享受的固有思想;而
在更深层次上,这种谦卑低调的行事做派也来自于父母辈自身的自卑与敏感。当父母对子女
的外貌进行随意评判时,其实是在对于子女身上遗传于自我的不足进行评判;当父母责怪子
女选的餐厅价格高昂、菜品不好时,其实是默认自己贫瘠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与之不匹配。
这种“回旋镖”可能父母自己也并没有意识到,通过贬低孩子来抬高自己的行为在本质上是连
带自身也一起变得卑微。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71
【第 91 期】新传考研至暗时刻

和彭兰老师梦开始的地方,aka 新传考研答案之书《网络传播概论》更新了第五版,预
计在九月中旬开始发售。没想到,新传学子们翘首以盼的番石榴派还没更新,网传概倒是不
声不响地“生”出来了,猝不及防地给大家的备考心态来了重重一击。但考前更新教科书真的
对我们的备考影响很大吗?真的增加了我们的备考任务吗?其实倒也未必。从这次新版《网
络传播概论》的目录来看,与其说是加重了 24 新传考研 er 的负担,不如说是提前给我们 12
月的考研更新了答案。
一、把心放到肚子里:参考书更新真的没那么恐怖
不得不承认,新版《网络传播概论》的变动确实很大,除了前三章还保留着原本的内
容核心之外,后七章从目录上来看基本上是全部更新了。彭兰老师在从历时性的角度分析完
网络媒介、网络传播的演变之后,直接抓住当下网络传播研究最重点、最热门的话题,为我
们铺陈起当下的网络传播景观。从网络传播的特征、智能传播的未来,到网络媒介发展对整
个社会生态的形塑,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对应的内容。
但是,教科书的更新是有滞后性的。我们之所以在翻看这本书的目录时,会有“这个也
是重点,那个也是重点,我的天哪怎么更新了这么多”的感知,就是因为在这本书更新之前,
大家已经从老师们的论文、机构课程的讲述、研友们的交谈中接触到过这部分内容,已经对
这些内容有过一定的了解了。它们先是新闻与传播研究的重点,是学界、业界、考研界都在
实时跟进的内容,而后才被彭兰老师纳入了教科书中。因此,新版《网络传播概论》就是把
我们此前看到的,分散在不同的论文、推送中的知识点整合了起来,以一本书的形式呈现在
了大家面前。
而作为紧跟时代变化的新传考研“答案之书”,《网络传播概论》的更新内容也指向了当
前新传考研的考察重点。在新闻传播研究越发无远弗届之时,不清楚考察方向、不了解内容
重点已经成为了新传备考的头等问题,而网络传播概论更新的强指向性,一定程度上也能减
轻大家备考过程中存在的信息爆炸等问题。
二、彭兰老师早已剧透:打开知网超前点播《网传》5.0
任何教科书的更新都必然不是凭空而来,《网络传播概论》此次的更新也是在近几年
彭兰老师的研究论文的基础上进行的整合、更新。因此,虽然我们现在只能看到新版网传概
的目录,但依然可以从这些目录中发现线索,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论文。
新版第二章纳入的“可供性视角”,在彭兰老师 2022 年 11 月发表的论文《新媒体技术下
传播可供性的变化及其影响》中就有所透露;第三章更新的视频社交平台、生活分享类平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72
台两个部分,可以在彭兰老师今年 3 月发表的《视频号的激活与突破:强社交平台的视频化
之路》、22 年 9 月发表的《媒介化、群体化、审美化:生活分享类社交媒体改写的消费》
中超前点播;第六章展开的网络空间中的人,正是《新媒体用户研究》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新版网传第八章,彭兰老师对网络时代的传媒生态进行了整体综述,其中“媒介融合”与“网
络时代新闻业的特征”作为新传考研的常规知识点,已经被彭兰老师在内的各种新传大佬翻
来覆去地讲了个遍;对网络公共传播的讲述我们可以在《我们需要建构什么样的公共信息传
播?新冠疫情期间新媒体传播的反思》等论文中有所了解。
而智能时代、智能传播、人机关系,就是彭兰老师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从她今年 4 月
发表的《从 ChatGPT 透视智能传播与人机关系的全景及前景》到年初的 2022 年智能传播研
究综述,乃至 2020 年《智媒趋势下内容生产中的人机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内容就是
彭兰老师的研究主线,而这些内容或多或少都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备考中。
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为这本书的更新而担惊受怕,它只不过是把从前散布在彭兰老师
等新传大佬们各种论文中的、网络传播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让这些知识以一种更
加系统、更加方便考研人翻找查阅的方式再次回到我们面前。现在,我们可以以目录为索引,
简单在知网中超前点播一下它的内容,也可以大胆地放平心态,继续自己的复习规划,静待
9 月中旬的到来。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73
【第 92 期】高级名词

媒介物质性
传播的物质性源于斯迈兹的“盲点之争”、列斐伏尔的“空间研究”以及麦克卢汉开始的媒
介理论,它与功能主义的重文本、轻媒介的非物质性相对立,泛指一切涉及“物”与“物质”的
媒介构成、媒介要素、媒介过程和媒介实践,而媒介本身所具有的物性也由此重新显现。
物质性的语境并不那么关注媒介作为“前景 / 图形”(figure)的讯息和意义的发布者角色,
而试图将其视为更具基础性作用的影响现实生活与生存的“背景”(ground),强调构成媒介
的物质、技术如何限定传播实践和场景,又如何搅动其他社会场域和关系的结构性要素。
当前传播的物质性研究在吸取了海德格尔的物向本体论和吉布森可供性理论后,主要
关注媒介物的技术特质在既定的“社会情境”中对传播实践做出改变并对其实践结果造成“影响”;
强调“媒介研究”与“传播研究”的分离,体现了一种“非媒介中心的”、关注“传播 - 影响”的研究
路径;同时,在经验案例中着重考察某类媒介物对社会行动的“限制”与“示能”。
“物”的入场意味着传播学研究视角在本体论和认识论层面的重新调整——转向关注“物”
的本质和人在物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物”如何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过程中。这
种视角的转换打开了关于媒介的想象力,从伊尼斯的“粘土、莎草纸”到彼得斯的“烟火、海洋、
天空、历法”再到许煜的“数码物”,媒介的触角不断伸向内容文本之外的自然物、技术物,
逐渐成为一个极具张力的包容性概念。
如果说媒介环境学构成了媒介与物质性研究的起点,那么以基特勒为代表的德国媒介
思想则是对这场讨论的推进与深化。基特勒认为媒介就是一种文化技术,让人得以选择、存
储、生产数据和信号,留声机、电影和打字机等技术媒介摧毁了人的感知过程,几乎全然否
定了内容对于媒介研究的意义。但是,倘若媒介物质性研究只看到物质而完全无视内容本身,
恐怕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同样遮蔽媒介的真正意涵。物质和内容往往是媒介
的一体两面,二者紧密交缠在一起,忽略任意一方都将陷入孤岛思维。二元对立必须走向二
元融合,媒介理论才能在传播学中具有更强大的说服力。

媒介本体论
媒介本体论是将媒介理论开展成媒介哲学的理论基础,将媒介物视为人之存有的研究
基点的理论,它强调媒介作为一种行动者的隐喻。从海德格尔到拉图尔,媒介本体论反对以
主体为天然的中心和起点,而是以媒介为起点,强调媒介的联结性和生成性,建构了存在着
的社会现实。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74
斯蒂格勒在《技术与时间》中用“爱彼米修斯的过失”这一隐喻来阐明媒介之于人的重要
性:爱彼米修斯没有将任何一项天赋赋予人类,普罗米修斯只好偷火种撒向人间。从此,技
术成为人的本质特征:人是依据代具的存在且不具备任何特长。因此,关注技术的本体是人
类认识传播与媒介的关键环节。
媒介本体论不仅在传播学术理论发展方面树立了新的方向,借用媒介本体论的思想,
也可以为现阶段新闻业的转型与改革提供前进思路。由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兴起,大众传播
业的物质性基础已经被消解,因此基于大众传播技术体系的专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无法维护
专业新闻业的边界。从媒介本体论的角度看,媒介的断裂式发展所蕴含的技术逻辑和技术的
行动力正在重构新闻业和新闻从业者的行动准则。
社交媒体以公众汇集的流量漩涡重组了预先给予传统新闻网络的社会形态,以数字化
的传播形式消解了专业新闻行动者赖以生存的物质网络,以日常生活的知识形态淹没了新闻
专业主义严肃和理性的新闻生产。新型行动者网络打破传统的传受二元对立,赋予公众传受
共同体的身份。一方面,在社交媒体对公众的转译中,招募了更多的行动者进入;另一方面,
多元的日常生活取代单一的公共利益成为社交媒体行动者网络的知识类型,也成为媒介化社
会主导的文化形态。

媒介可供性
可供性的概念来自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指人在特定场所行动的可能性,存在于人与
环境之间经由人的感知所形成的特定关系,是主体对效用的主观感知和技术的客观品质之间
的相互作用。现多被应用于探讨信息技术对具有特定感知和技能的行动者而言所具备的行动
之可能。
根据吉布森的定义,可供性拥有两个基本属性:1. 客观物质属性,可供性是一种独立于
主体感知和经验的行动可能,是客观存在的,不会随着主体需求的变化而改变;2. 关系属性,
吉布森认为主体对环境的理解,是由环境的客观条件和环境提供的促成行动的可能性共同决
定的。因此,虽然可供性是客观的,但主体可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感知或关注某些特殊的可
供性。
当下新媒体的可供性可以分为三部分: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与移动可供性。相对
而言,在三种可供性上水平越高的媒体,往往就是越“新”的媒体,也就具有更加开放、更具
解放性的力量。
在媒介物本体论研究的语境中,可供性不是一个认识论层面的概念,它是一个存在论
层面的概念。可供性并不是一种既有属性,而是由于媒介的联结,在两个及以上本无关联的
元素中所生成的一种存在方式,具有生成性。正如索尼娅·利文斯通所宣告的那样,“所有
事物媒介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社交需要微信,出行需要导航,购物需要网购平台。在这个
过程中,媒介物将不同的元素组合到一起,并且将其他的元素转化为媒介。媒介只能是在连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75
接其他元素,并让其他元素互为介质的时候,才成其为媒介,而媒介的生成,就是其可供性
的实现或呈现。

媒介可见性
可见性(visibility)是媒介可供性讨论过程中的伴生性词汇,目前对可见性还没有统一
的规范定义,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我国传播学领域对可见性的讨论大致有三个取向:1. 媒体的议程设置(能见度 / 关注度),
即可见性的量化,如平台用户的点赞、转发、阅读等行为;2. 从公共性的视角审视可见性,
建立在阿伦特“自由言说”和戈夫曼“自我呈现”的基础上,以自身为核心进行内容生产,实现
自我赋权;3. 对可见性进行社会权力分析,认为互联网通过可见性这一生产性资源形成了新
型的控制。胡翼青教授认为,在目前的讨论中,更具有理论价值的视角是基于福柯话语理论
的权力批判路径。
福柯从精神病学和医学领域切入,认为先有了医学的凝视,赋予疾病以可见性,才有
了疾病的概念。在科学的介入下,人们“看”世界的角度趋向于统一,真理的呈现消解了真理,
世界的表象取代了世界本身。科学技术将不可见的事物转换成可认识的知识,建立了认知的
秩序。在这个意义上,知识就是权力,可见性知识代表了话语权。
在媒介本体论的视野中,主体和客体不是先在的,而是在中介的建构中作为一个整体
同时形成的。在本体论的视野中,可供性作为媒介的第一定律,是由于媒介的联结,在本无
关联的元素中形成的一种存在方式。而可见性是可供性最终的呈现方式。
从媒介内部来审视其自身的可见性就会发现,媒介的呈现意味着它用高度明晰的可视
性掩盖了它组织和建构世界的本质,因此媒介的可见性恰恰意味着遮蔽和不可见性。
可见性所能呈现的只是媒介能够呈现和获准呈现的向面,而这种呈现必然导致其他向
面的遮蔽:媒介内容可见时,媒介的形式或媒介本身就被透明化了。媒介巧妙地转换了不可
见性,使其呈现为某个可见的向面,让纷乱驳杂的世界经由可见性取向于清晰统一,从而确
立了自身为认知和感知秩序安排者的合法性地位。

媒介透明性
自媒介诞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存在着对技术透明性的执着追求:媒介越是透明,技术
发展越是隐形化,就越能够实现使用者的工具性诉求。正如克莱默尔所言,媒介使得感知成
为可能的一个前提条件便是其自身物质性的透明。
人们对媒介透明性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质料透明性、知觉透明性和媒介透明性。媒介
首先要获得质料上的透明,让人得以获得超越生物感知之外的观察和体验,而媒介技术在其中
介过程中隐匿;其次达到知觉上的透明,不仅获得了微观知觉的提升,同时进入了一个由技术
所中介的文化和诠释的宏观感知之中;最后,媒介透明性意味着它在整个“历史 - 事件”转换的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76
过程中变得难以察觉。它使诸种异质的事物聚集,并且促成了全新世界观的出现。
三种透明性并非相互并置而是依次递进,只有在第三个维度上才能够真正理解媒介的
地位。

参考文献:
[1] 胡 翼 青 , 马 新 瑶 . 作 为 媒 介 性 的 可 供 性: 基 于 媒 介 本 体 论 的 考 察 [J]. 新 闻 记
者 ,2022(01):66-76.DOI:10.16057/j.cnki.31-1171/g2.2022.01.005.
[2] 胡翼青 , 王沐之 . 作为媒介性的可见性:对可见性问题的本体论探讨 [J]. 新闻记
者 ,2022(04):8-19.DOI:10.16057/j.cnki.31-1171/g2.2022.04.004.
[3] 胡翼青 , 郭静 . 专业新闻媒体的边界悖论:基于媒介本体论的视角 [J]. 西北师大学报 ( 社
会科学版 ),2022,59(04):85-93.DOI:10.16783/j.cnki.nwnus.2022.04.009.
[4][1] 胡翼青 , 姚文苑 . 重新理解媒介:论界面、内容、物质的三位一体 [J]. 新闻与写
作 ,2022(08):5-16.
[5] 戴宇辰 . 作为历史认识论转换枢纽的媒介——伽利略的望远镜与媒介“透明性”[J]. 新
闻与写作 ,2022(08):17-25.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77
【第 93 期】逃出大英博物馆

“是盏!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由两位自媒体博主煎饼果仔、夏天妹妹耗时三个月在
英国取景、拍摄的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无疑是这段时间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不断发展的网络微短剧再次在用户能动的创造性下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并为其赋予了
更重要的文化价值。风尘仆仆、渴望回家的小玉壶让人们将目光投降了在战火中被掠夺的、
流散在海外的中国文物,也有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受此启发,开始拍摄各个深处异国他乡的
文物的拟人视频,用个体创作的力量吸引人们关注文物背后的故事。
一、电子榨菜:网络微短剧的流行与创新
2020 年被称为“微短剧元年”,不仅各大短视频平台宣布进入微短句赛道,爱优腾芒等传
统长视频平台也加入到微短剧竞争中。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不足 10 分钟,按照剧目主题连
续更新,以横屏或竖屏形式呈现的网络剧集。微短剧剧情节奏较快、内容紧凑,制作周期较短,
发布渠道丰富多样,且较之传统电视剧、网剧在内容上有着更大的灵活性,近年来在网络平
台中迅速发展。到了当下,网络微短剧的制作拍摄者不仅有非专业的网络红人、视频博主,
不少专业演员、制作团队也加入了其中。由于剧集篇幅短小精悍,内容丰富有趣,网络微短
剧契合着当下人们碎片化的生存状态,成为了填充人们碎片化时间的重要“电子榨菜”。
网络微短剧一般在创作者个人社交平台中发布,一定程度上仍然属于用户生产内容的
范畴,在即时跟进社会热点、焦点话题的同时,也可以在社交平台中直接同观众进行互动,
因而更能在社会热点和观众实时反馈的基础上发掘出更有创新性的内容。哔哩哔哩平台中的
微短剧《奇妙博物馆》的内容便时刻根据社会焦点作出创新内容,而这次爆火的《逃离大英
博物馆》也是创作者在观众反馈中受到启发作出的题材创新。
二、共情传播:拟人表达与集体记忆引起共鸣
“共情”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通常被解释为“个体基于对另一个人情绪状态或状况的理
解所作出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等同或类似于他人正在体验的感受或可能体验的感受”,
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共情传播就是在共情概念的基础上拓展形成的,指
的是共同或相似情绪、情感的形成过程和传递、扩散过程。近年来,在人们对“介入性”的关
注和考量下,不仅广告作品、互联网内容在不断使用共情要素吸引受众,新闻报道、国际传
播也在不断纳入共情机制,实现更好的引导与宣传。
《逃离大英博物馆》的内容恰到好处地应用了共情的力量,通过文物拟人化的表达和
对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唤醒,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拟人化的手法将“物”赋予了人类情感,让
人们得以共情文物的漂泊无助与“家人”“回家”这些词中附着着的归属感、安全感。而剧中传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78
递出的这种普适性的、全人类共同情感也是我们将《逃离大英博物馆》这类作品推向海外的
契机。
法国学者哈布瓦赫将“集体记忆”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
文物流亡海外激起的,正是中国人在长辈的口耳相传中、在历史课本的学习中、在媒体的报
道中、在一座座博物馆中流动、共享的,关于战火、流离、屈辱与新生的集体记忆。因此,
人们会为迷路的玉壶、大英博物馆中逼仄的展台、被切割支离破碎的国宝文物而感到痛心、
愤懑,也愿意自发地作出更多文物的拟人视频,来为流失海外的文物带来更大范围的曝光。
三、对抗遗忘:短视频的媒介记忆存储价值
不同于大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凭借自身垄断性的传播资源与话语资源成为媒介记忆的
核心书写者,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书写、存储记忆的空间,媒介的发展
形塑着新的记忆景观。近期发布的第 52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
2023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10.79 亿人,于此同时,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 10.26 亿人,
可以说,近乎所有接入互联网的用户,都在参与使用短视频。短视频以其碎片化、低门槛的
特征,成为了互联网用户接触社会、发出声音的重要工具,也承担起了人们参与书写记忆、
存储个体记忆的重要功能。
由于传统媒体从业者的精力有限、视野有限,传统媒体报道版面也有限,其对集体记
忆的书写也往往是有选择的记录,不可避免地会忽视某一部分的记忆存储,“遗忘”便成为了
必然。人们对短视频的使用极大程度地补足了专业媒体在集体记忆书写中缺失的角度,呈现
出更为完整、更加动情的媒介记忆。在记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记忆时,传统媒体更多地
以宏观的角度描述整体的状况——用全局性的报道、用整体性的数字,但却没办法一一描述
其中细节。用户通过使用短视频介绍流亡海外的各个文物、对文物们进行拟人化的展现正是
对媒介记忆进行细节上的补足,海量的短视频承载着各种各样的媒介记忆,将历史记忆、时
代怀旧与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统统存储在互联网中,成为了人们对抗遗忘的有力工
具。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79
【第 94 期】“秀才”塌房

9 月 2 日,千万网红主播“秀才”账号被封禁引发热议。据知情人士透露,秀才近期被举
报存在违法行为,这可能是他被封禁的部分原因。8 月 15 日,有人实名向国家税务总局亳
州市税务局稽查局,检举了徐某某(网名“秀才”)涉嫌税收违法行为,已于当天被受理。9
月 2 日晚,亳州市税务局一名负责人表示,确已收到针对徐某某(网名“秀才”)的举报材料,
“涉
及个人所得收入申报情况”,相关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秀才从迷倒千万中老年妇女的“梦中
情人”,变成了账号被封禁并面临调查的“塌房偶像”。近年来,从郑爽、李易峰到最近的秀才、
宋祖儿、蒋依依,“塌房”一词已经成为了娱乐圈绕不开的话题。
一、情感劳动:粉丝们的建房过程
“情感劳动”的概念源自意大利自治学派的哈特、奈格里等人,是非物质劳动的分支概念。
非物质劳动并非与物质材料无关,而是产品具有非物质性,非物质劳动不仅包括信息化或被
整合到通信技术之中的工业生产、创造性和知识性的劳动,也包括情感的生产与控制、虚拟
的或实际的人际交往。情感劳动正是非物质劳动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劳动包括情感的生产、
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而劳动得到的产品也是无形的情感,如愉悦、友好、满足等,甚至包括
人的联结感和归属感,以及社会网络、组织形式和生命权利。
许多研究者相信,情感劳动并不是马克思批判的“非自愿的、强制性的劳动”,而是一种
拥有解放主体性潜能的劳动。劳动者受到热爱与激情的驱动,在参与情感劳动的过程中能够
发挥自己的才智,能够与其他劳动者一同构建出和谐的社群网络,并在其中获得自洽和认同。
例如秀才的中老年粉丝们,在他的视频和直播间里共享了一套情感共鸣,使自己的情感需求
得到满足与释放的空间。在秀才之前,中老年妇女也有过一个“顶流偶像”——在社交平台上
假扮靳东的中年网红。与中老年妇女对秀才的情感如出一辙,粉丝们对自己偶像的情感化想
象成为其生存的“地基”与“房子”。
二、幻想破灭:平台资本对粉丝的情感剥削
网络媒介成为情感的放大器,各种本能情感在互联网场域中更加泛滥而激烈。情感已
经成为人们彼此联结的重要中介,将来自不同阶层、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的人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即时的、动态的、关系密切的情感共同体。这使得资本自我增值高度依赖情感的增值,
越强烈的情感就越能成为网络平台和企业带来利益,情感正逐渐成为商业资本剥削、异化的
主要对象。而在互联网世界中最具情感的群体莫过于粉丝群体。
情感的不可控性带来的是普遍剥削,情感在建构社会关系的同时也令自己被卷入了剥
削性经济结构,并在这种结构之中不断完成再生产。情感已经不再是劳动的副产品,也不是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80
劳动的工具或是途径,而是成为劳动本身。在媒介化时代,数字媒介不仅有着征服外部环境
与时间空间的能力,也有着向个体内部蔓延渗透的能力。关于情感劳动研究的兴盛意味着资
本的逻辑与媒介的逻辑实现了彻底的合谋,对身处资本循环中的人进行了无孔不入的控制。
借用韩炳哲《精神政治学》中情绪资本主义的概念,情感是生产力,当代新自由主义经济调
动人们的情感,为平台贡献流量和个人数据。
在进行完线上的情感剥削之后,带来的则是现实中的“塌房”。秀才被爆税务问题之后,
后续又有人表示曾看到秀才因人品问题被打,以及诈骗老太几十万元、诱导老年人在直播间
送礼物等行为。线上的情感剥削可能会令粉丝不自知,但是随之而来的劣迹则摧毁了粉丝的
情感化想象。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81
【第 95 期】地铁判官

近日,一男子因在地铁上掌掴了占座老人而被网友们戏称为“地铁判官”。
“迷茫、确定、审判”,
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让本就对占座这一行为非常不满的人们大呼过瘾,一时间各种营销号
纷纷转发原视频,“地铁判官”的社交账号也被扒出,认识“地铁判官”的人也站了出来,证明“判官”
虽然精神稍微有一点问题,但人确实不错。然而这件事并没有逃过反转,“地铁判官”曾在漫
展上性骚扰他人的事情也被网友挖出,这场“赛博热闹”就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被持续围观、
起哄。
一、赛博“看热闹”:网络围观的利弊交织
网络围观是建立在互联网物质架构和网络化逻辑的基础上,以延伸的视觉形成的虚拟
围观现象,围观者在网络空间对被围观者进行话语评判,有时甚至会延伸至现实世界,最终
对被围观者产生直接影响。在现实围观中,由于围观者直接暴露在现实世界中,心理负荷使
得围观者更倾向于做在周围窃窃私语的旁观者,现实固定的地理位置也会使围观者对事件的
讨论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而在网络围观中,网络匿名性减少了围观者的心理压力,社交媒
体平台放大了围观者讨论的可见性,而在互联网消灭了时间和空间之后,围观者对事件的讨
论就不再仅仅局限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而是渗透在各个网络用户可以接触到的传播渠道中。
“围观改变中国”,网络围观自是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一方面,网络围观延展网络用户及
媒体视野的社会触角,围观者聚集带来的流量将在平台逻辑下增强社会事件的可见性;另一
方面,社会凝视也可以起到倒逼作用,加速公共问题的解决。但围观带来的消极影响依然不
容忽视,围观中存在的非理性内容将在情绪化的舆论氛围中进一步助长网络暴力、网络挖坟
等行为的产生,而赛博世界发生的暴力也存在延伸至现实社会,给当事人带来现实伤害的可
能性。
二、网络“哄客”:娱乐话语驱逐理性讨论
“网络哄客”最早由文艺批评理论家朱大可先生于 2005 年提出,当时这个词专指新式丑
角的文化消费者。随着互联网以基础媒介的形式快速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促使人们的信
息生产、传播、分享、交流和互动均突破时空界限,公众进一步受到媒介的赋权,得以更加
顺畅地介入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中,“网络哄客”的话语行动场域也由网络审丑事件延伸至各
类议题的网络舆情事件之中。
本质而言,“哄客”就是在以一种娱乐化的状态参与文化狂欢、舆论狂欢,而这种情绪化、
煽动性的话语将进一步让非理性内容上旋,驱逐理性讨论。在围观“地铁判官”时人们发出的
“打得好”、制作的各种表情包,未尝不是在“赛博起哄”。这样的娱乐话语进一步让人们忽视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82
“在地铁上掌掴他人”这件事本身的不合理性,也不再关注地铁占座此类公共不文明行为的解
决措施,只能高呼“让‘地铁判官’来审判他们吧!”

参考文献:
[1] 静恩英 . 网络围观的界定及特征分析 [J]. 新闻爱好者 ,2011(16):64-66.DOI:10.16017/j.cnki.
xwahz.2011.16.063.
[2] 郭芙蓉 , 朱子琪 . 网络“哄客”: 行动场域、身份形象、话语危害与社会治理 [J]. 传媒观
察 ,2019(07):17-23.DOI:10.19480/j.cnki.cmgc.2019.07.003.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83
【第 96 期】让领导失去沟通欲望的微信头像

“有没有让领导失去沟通欲望的头像呀?”打工人的段子层出不穷,从“高情商回复”到“笨
蛋头像”,体现的是年轻人在职场中面对工作压力时从一开始的积极奋进,转变为躺平、与
世无争。这些头像大部分都是卡通人物,或眼神呆滞,或表情滑稽,人们期待以这些头像传
递自己“不靠谱”、“不聪明”的信息,以躲避领导安排的工作。头像作为人们在互联网中展现
自己形象的第一窗口,是进行印象整饰的首要平台。一般来说,人们更倾向于用好看的头像
来展现自己积极的一面,让领导失去沟通欲望的头像虽然反其道而行之,但本质上都是通过
头像来达成展现自我形象的目的。但是即使是换上了这种头像,在现实中却很少有人能够真
正做到在工作中摆烂躺平,仅仅是一种爽文式口嗨而已。
一、变换的微信头像:打工人的前台管理
第二代芝加哥学派从关系和交往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并由戈夫曼在《日常生活的自我
呈现》中提出了角色理论。他认为社会的本质就是媒介化的,角色作为一种媒介就是人与社
会之间传播关系的显现,人类社会就是一个角色化的社会,人们只有通过角色才能行动和自
我呈现,但角色本身是具有一定约束性的,它代表着社会对于行动合理性的一种期待和共识,
也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情境。角色理论中,“前台”与“后台”对应了两种不同的媒介系统,建构
了不同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前台的行为需要高度关注和体现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
待,体现出社会主导性观念的宰制性。而后台是相对隐蔽的区域,即社会活动中“不可见”的
层面发生的区域,这一区域拒绝任何观众的“入侵”。
打工人在工作情境中,想要在“前台”展现什么样的自我形象,就会选择什么样的头像和
网名。那些“看起来不太聪明”的头像一方面是打工人们逃避工作压力的途径,另一方面也展
现了打工人面对繁重工作和人际关系时的力不从心。
二、现实中的打工人:规训中的口嗨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认为,权力是一个网络,没有一个明确的统治者和中心,每
个人都是权力的代理者,即可能的压迫者,也可能是被压迫者,由此形成了一种全景敞视机
制。波斯特根据信息时代数据库的特点,在福柯的“全景监狱”概念的基础上,指出在后现代
语境中数据库的权力技术统治模式消解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实现了对人的全面的
无时无刻地监视和规训。在这种统治模式下,任何人都无法逃出处于隐秘状态的权利系统的
监视与规训,其结果是强化了社会对人民的统治。
从发疯文学的流行到笨蛋头像的共鸣,无不体现着现代打工人所面对的巨大的精神压
力以及对这种压力的反抗。但是实际上,现实生活中却很少能有打工人能真正践行网络上的
流行段子,大部分人还是在顺从领导的吩咐、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外部世界的各种压力不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84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断消耗着人们的精神,让人们在内卷与躺平中反复横跳。这些段子不过是人们在网络中的一
个情绪出口,暂时缓解了人们的精神焦虑。在工作与领导的不断规训中,人们在现实中逐渐
失去了反抗的意识和能力,只能依靠网络中的口嗨来释放情绪。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85
【第 97 期】宇宙探索编辑部:人类存在宇宙的意义

《宇宙探索编辑部》中的唐志军是个怪人,如同塞万提斯笔下疯痴的堂吉诃德,为了
旁人眼里毫无意义且超乎现实想象的目的,成了一本正经的世界里最为荒诞的存在。但也是
这样一部仿纪录片式的电影,拿着手持摄像头晃得观众左右摇摆,背后竟然是关于「人类存
在」这样如此宏大又看似无解的命题——“我们人类,存在于这个宇宙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一、人类存在于浩瀚宇宙中的意义:传播
当唐志军吃下毒蘑菇,不知是幻境还是虚景的唐志军问道:“我们人类,存在于宇宙中
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个永恒的问题,尼采在问、胡塞尔在问、海德格尔在问,萨特、加
缪都在问。问出了能够摆脱虚无,创造生命意义的“超人”;得到了悬置宏大问题,感受亲身
关系的现象学;获得了必须要从「自在」转向「自为」的存在主义哲学;吐露了如西西弗斯
般面对虚无的力量。
而当唐志军问出这句话,所有对这个问题作出过叩问的先哲都在试图响应他的答案:
感受当下的存在,面对虚无,并超越虚无。在意的是此世的行动,关怀的是周围的个体。而
在彼时的我看来,在我为之澎湃与动容的刹那,这个特别宏大,需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
几百代人一同探索的命题只被拆解为了简单的两个字:传播。
二、对抗空洞宇宙:传播构成的关系连接
唐志军想要找到外星人,去寻找人类在宇宙中存在的意义,却从未想过,也许这些意
义其实来自内部,来自个人的感受与关系的连接。他与女儿的关系,与秦彩荣、与那日苏、
与晓晓、与孙一通的关系,就是人类存在的意义。
实际上,传播存在在现实的经验之中,也在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与身份共享中而存在。
它使得情感能够从话语的符号间表达出来,能够使列维纳斯所说的「心灵的巴士底狱」彻底
瓦解、破碎。而在自我与他者的相互传播过程中,才有可能真正意识到「自我」的真正去向
和未来的归途。也只有在传播中,我们才能创造现实生活、维系现实生活,由此进入到人与
人的存在关系中,再一次被连接。
三、SUN 与夸父追日:并非浪漫,而是痛苦
电影中有很多的隐喻,唐志军是堂吉诃德,那日苏是桑丘,秦彩蓉是作为正常人的观
众的视角。而那个被唐志军一直追逐的孙一通,他的英文翻译名是:SUN. 太阳。
这是我想到的第一个情境——夸父逐日。或许导演想要表现的是人类对太阳的渴望,
或许这又是存在主义的另一层借喻:不自量力的夸父同样作为被嘲讽和耻笑的对象,何尝没
有唐志军憨傻、愚笨形象的影子。他将孙一通与外星人的连接当作是生活的希望,是对抗因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86
女儿去世而破碎的心灵陷落的良方,因此后者就是他的太阳,是他因此能够继续活着的动力。
很多人说,这部片是一场荒诞与浪漫的结合。但于我而言,无论是主线的「人类存在的意义」,
还是潜隐剧本中「唐志军与女儿自杀一事的和解」,都实在称不上浪漫。它们的本质是痛苦
的,是挣扎的,是萎靡的——沉重的痛苦被召唤出来时,却是边缘的,是不为大众所理解的,
甚至是被嗤笑和嘲讽的对象。
因此,保持与这荒诞世界的必要距离。回到人际关系中去,回到自我中去。去找那,
从独立、强大的内心里诞生出的一抹余晖。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87
【第 98 期】张小年事件:没有瑕疵的女性主义者

“肥水不流外人田”“我的未婚夫要和别的女人生孩子了”“那你都捐完了我怎么办”“但代价
是你要空虚很久”“你这是繁荣一个民族”。独立女性的话语体系正在变成某种形而上的僵硬
的模板,在它对面所伫立的,不再是非自由的、依附的碑牌,而是已婚与恋爱,标准依然把
控在男性是否参与的逻辑中;看似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也正在成为男性崇拜下的牺牲品,
最可悲的,是深陷其中的当事人却始终浑然不觉。张小年,一位社会主流认知中的高知女性,
正处在这样的思想漩涡中心。
一、肥水不流外人田:用男性意识思考的女性
在《性的辩证法》中,费尔斯通揭示了社会性别存在的本质:“为了使自己的存在合法化,
女人必须超出女人的定义,只有男人才能赋予她优雅的地位。”由此,女性对男性的崇拜与
献媚讨好是如此之赤裸又无需众人大惊小怪,她将自己比拟为容器,用以盛满男性的精液,
在其他未满的时刻,将其称之为空虚和无助;同时,她又是那被观看的对象,是性服务和抚
慰男性精神的工作者,所以当她被比喻为色情视频中的表演者时,仍旧可以毫不掩饰和真心
地开怀大笑。
因为她所侍奉与服从的从未是自己,而是与之相邻的,能够赋予其身份认同感与存在
合法性的未婚夫。“我的未婚夫要去和别的女人生孩子了。”为什么这句话不是“会有女性来
挑选你的精子”、“我的未婚夫将去为其他女性提供选择了”、“他可能会通过捐精的方式与其
他女性一同创造出新的生命和后代”?
为了避免误读或言过其实的解释,将更为深刻地解剖其表达时的语言结构:“为民族繁
荣做贡献”、“会不会有很多的小小杨出现”、“为独立女性服务”,无一例外地,言说者均以男
性角色作为默认主体,用着宏大且不容诟病的阳具逻辑对「捐精」的行为悄然构建一场由「小
杨哥(其未婚夫)」主导的权力结构。
这是看完前半段视频后,我脑海中迸发出的第三个感受。前面两个分别是:莫名愤怒
和被冒犯。如果说全嘻嘻和上野千鹤子的对谈使我开始反思娇妻与独立女性的张力与和解的
可能性是否真的如此微乎其微,那么张小年的这短短的几分钟视频,便使得二者在我心中完
成了一次彻底的割席。
二、 独立女性:一个危险且需警惕的话语陷阱
独立。一个常常与自由意识相互联结的词汇。从哲学意义上讲,它代表的是不受他者
意识与观照影响,始终保有自身主体性的社会价值。如此说来,其反面,或被称之为抗争立
场的行为话语必然是丧失主体地位,崩溃于他者交往的形象,例如依赖、缺乏自我与内在性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88
的承认等。各种说法纵然是纷纭复杂,但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它并不直接与婚姻关系或恋爱
关系的存续作为识别标准——尤其是谈到「独立女性」时。
所以,当张小年在视频中愉快地说出“人类精子库、医疗美容,独立女性两大支撑”的时候,
真正所共情的并非是独立女性,因为独立与否从不由「是否进入一段与男性的关系」作为参
考标准,她在意的,是作为所谓“独立女性”——在她的逻辑编排下应该称之为“独身女性”——
群体之外,甚至是与之相互对立的「即将进入婚姻的女性」。
危险。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它极为方便和快速,通过社会既有的婚姻秩序与显
见的恋爱关系去判断一位女性是否独立,是否足以成为现代意义上的被承认的「正确」的女
性实在是过于武断和偏狭,既容易使女性主义的倡议和呼喊成为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又会
因为刻板成见式的惰性忽略更多可以深入挖掘的思考对象,从而与女性主义的深刻的社会探
索与思考失之交臂,继而造成女性群体内部的割裂和分化——“婚驴”、“娇妻”,通过话语排挤、
仇恨和厌恶的方式无法使众人有效地团结在一起。
此外,当独立与婚姻或恋爱关系成为对偶思维时,又再一次回到了男权主义的思维框
架中,女性将是否有男性的参与作为评价标准,无形中又再次引入了后者的思维路径,使女
性不断堕入于自证的伪命题中——处于恋爱或婚姻关系的我应该如何证明自己的独立价值,
在单一的、刻板化的独立标准中,我如何能够在「独立 - 男女关系」中辟出一条新的证伪逻
辑,即“即时我结婚或恋爱,我仍然是独立女性,仍然拥有强烈的主体价值”。
若放任这样的女性主义划分标准持续演化,“不结婚的上野千鹤子”将被捧上神坛,而在
旅途中仍然不忘给自己的美国恋人写上几十封情书的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与海德格尔发
生关系的汉娜·阿伦特,以及那和萨特纠缠一生的波伏娃,便会直接成为是不足为道的角色。
错误。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独立的反面不应该是那套世俗的、传统的「男性参与论」
的逻辑,也不应使这样一种期待成为女性的自证困境。它所定义的,是写出《让我独自一人》
的玛塞勒·索瓦若,身处两性亲密关系中探索自我、催生独立反思精神的可能;是特蕾莎·威
尔姆斯在对逝去爱人奥拉西奥的缅怀中所说的“我沉醉的灵魂满怀信念,等待至高无上的主
的声音打破沉默:「拉撒路,起身向前」。”
警惕「独身」与「独立」的混淆,是现代女性主义话语中极为关键的要点。否则,就
可能成为那「纯粹的女性主义者」——这句讽刺至极的话。如同将希特勒称之为「纯粹的和
平主义者」一般,使人不适。但如果对其加上讽刺、鄙夷和其他批判的语境,如同我在开篇
所说的那样,一切将会舒适得多。对吧,纯粹的女性主义者。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89
【第 99 期】女生节的七则批判:为了女性的自由

妇女节和女生节在历史渊源、成立原因、节日内涵等层面完全不同,前者是具备一定
历史意义、抗争意义的纪念性节日,后者是在一定女性主义的关怀之下,提倡的一种特殊的
青年文化。但近些年女生节在「女神节」等符号意识和消费主义的裹挟下,演变为了一场借
着女性性别议题而大肆物化女性、借着关怀之名而宣扬女性第二性特征的另类文化景观,这
个是「女生节」需要被批判的内在根源。
第一,女生节是对「妇女」本身的污名化一一和今天的女性主义、国际妇女节的设立
初衷都背道而驰。在法律的范畴下,所有 14 岁以上具备一定个人民事能力的女性都被称为「妇
女」,而在历史与社会发展中“妇女“代表着参与社会生产的女性。推崇「女生」而忽略「妇女」
的本质是对女性劳动力价值的忽略,同时女生节也是男权与父权传统下长久存在的对女性的
刻板印象。
第二,女生节强化了女性的弱势地位,其的节日属性中包含了对女生的关爱,这种关
爱的主语被先天性的设置为了男性,即男性对女性的关爱——在实际女生节的庆祝和标语中
也依然如此,因此可以说女生节的存在,放大了女性第二性的性征。同时,女生节的含义中
包含的男生在这一天寄予女生的关爱,实则是一种来自男性气质的傲慢。
第三,女生节、女神节等符号化的表达,是对女性形象的扁平和规训,也是种男性期
待的投射。女生和女神这两个常用的词汇还包含可爱、柔弱性别气质,以满足男性的审美想
象和主体欲望,但也足以抹杀掉女性的主体地位——过度的词汇符号化必然会变成社会认知
的符号与趋势,福柯的“话语即权力”早已论证了这样的观点。
第四,女生节为消费主义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沃土,女生节早已在消费和商品中变成
了一次女性物化的盛宴。直播间女神节福利这些营销手段低劣却有用,女生在购物中获得一
种“假主体的幻觉—这是为我过的节日,殊不知资本主义的商品逻辑从来都和男权社会相捆绑,
但为女性谋福利的背后不过是一次付出和交换的纯粹商品行为。
第五,在消费主义的物化下,女生节也会带来潜在的女性自我物化。节日和消费主义
创造出的需求感需要依靠外在的满足,于是在“我买一只口红祝自己节日快乐”的潜意识中,
女性可能不自觉的以「商品」作为自我衡量和满足的标准。这是商品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把戏,
但同样也是一次潜移默化的自我物化。
第六,所有的消费、商品和物化,最终抹杀掉的都是国际妇女节背后的历史与纪念意义。
当一个节日被过度的消费化和商品化时,欲望的满足和世俗的娱乐就会远胜于对节日本身的
纪念。因此女生节的购物与狂欢,最终解构掉的是“妇女”这个词的政治内涵和主体身份,也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90
解构掉了女性主义的历史与抗争。
第七,历史意义磨灭后,女性节日沦为了形式主义的狂欢,这种形式主义的框架,对
女性主义的定义,彻底走向了女性主义的反面。今天当无数的品牌将女性主义包装在了产品
和购物的需求下,需要用付费和购买来进行支持的时候,女性主义就被圈养在了一个更大的
框架下,它不再是一种精神,而变成了一种政治正确的工具。
女生节也好,妇女节也罢,女性主义从诞生伊始就是女性个体实践、验证、总结、再
实践的过程,会有不足、会有局限性、但目的一致——为了女性的自由。

什么瓜什么瓜什么瓜啊· 191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第 100 期】孔乙己文学:被剥削者

如今,年轻人将自己比喻为现代生活中的孔乙已,乘着地铁通向光鲜的商业大厦,再
用学历证书和西装革履的打扮为自己穿上长衫,犹如站在鲁镇酒馆门口的孔乙已。奇怪的是,
大部分的“孔乙已们”仍然对这袭“长衫”甘之如怡。
一、无法降低的身份:难以实现的认知协调
在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资本念中,宏大的人类活动结构场域中存在着经济、文化
与社会等相互区别又可彼此转换的资本内容,因此孔乙己的长衫则被认为是重要文化资本的
学历名头。此时,若要让成为「现代孔乙已」的年轻人们脱去这层象征着精英生活与社会阶
层属性的“学历长衫”,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工活动,不仅是个人无法完成认知体系中的角色和
身份对应转换,更需要直接地与整个社会场域的刻板成见与既定积序做出抵抗。
二、驴槽中的孔乙己:天候机的被剥削者
「驴槽」是使年轻人进退两难的困境昭然若揭一一加速社会之下移动技术持续吞并着
劳动者的休闲时间,使之成为工作流水线上全天候待机的被剥削者。
鲍曼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中所谈到的,无法消费的个体失去了存在于消费
社会中的价值。因此其强调劳动实际上是无法劳动的人,或拒绝劳动的人,则会成为被社会
所拒斥的对象。另外,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提出,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成员在功绩社会中
创造出一套完美的自我约束与催化逻辑努力工作,就可以获得幸福。
可以发现,脱不下长衫的打工人不仅困于社会秩序,更直接他困在劳动与价值、积极
与回报的怪圈中,陷落在一场全面展开、已然成熟的巨大圈套中。
三、脱掉孔乙己的长衫:策略与肤浅的仪式
不同的博主吐露出相同的心声 : 体力劳动的快乐远大于脑力劳动,不如从事更加简单重
复的工作,以此脱掉长衫,获得在现代社会的自由。但大部分 T 脱掉孔乙已长衫 ] 的叙述都
具有天然的优势话语陈述体系,即将某一对象看作是完全的、可被掌握的客体,既不在乎其
价值与意义。同时,大部分人其实明白更加底层的劳动是无法充分得到社会认可的非体面职
业。
因此,脱去长衫的孔乙已,变成了某种话语层面上的策略性的、流于肤浅的仪式,成
为年轻人们无力的反抗。同时,这些看似悲观的言论目的是为了与那些奋斗、努力的倡议作
出抗争。

追热点的速度赶不上塌的速度 · 192

Вам также может понравиться